“成长,就是学会与世界握手言和”
世界太复杂,我只想对你说晚安
回复晚安,陪你入眠,每晚更新
文 / 蓝里原创
成长,就是学会与世界握手言和。有生活,有工作,也有目标,喜欢现在自己的状态,不负过去,不畏将来。
如果能回到20年前那个夏天,你还能记得发生了什么吗?
1998年,播出第一部《还珠格格》。酷暑假期有了消遣,舔着冰棒看紫禁城里上演轰轰烈烈的事。
自此以后,苏有朋、赵薇等一票人的人生,就此发生巨变。
直到今年寒假,它还在掀动我们的心。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时间才是最好的作者。
1998年,征战法国世界杯的皮耶罗状态不佳,最终也与冠军无缘。虽然没有为他留下什么美好回忆,但路还是要走的。
近10年以后,2006年皮耶罗所效力的意大利队最后捧起世界杯,完成了他最大的夙愿。
在时间面前,我们只不过是一切事情的见证者。
胜败荣光,无一定论。
时间才是人生的见证者。
1998年,比尔盖茨发布了Windows 98系统,而许多国人还没有摸过电脑。马化腾才刚刚注册成立了腾讯。
而谁能想到短短二十年,互联网时代大浪潮彻底改变了我们。
细微改变,时代巨变。
时间才是最大的赢家。
1998年,《泰坦尼克号》夺得11项奥斯卡金像奖,平影史纪录。
Jack和Rose在不可控的灾难里,艰难抉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离别,什么是无可奈何。
在2008年,生活却给了现实重重一击,汶川大地震举国哀悼,那一刻,真正的死亡和悲伤离我们那么近。
到了2018年,我们依然会为渣前任流泪、为爱情痛哭,却能一觉醒来继续启程追赶,努力为了美好生活、坚强顽韧地活下去。
聚散离合,后会有期。
时间才是最佳的治愈者。
而真正属于我们1998年夏天的电影,是周全导演的《西小河的夏天》,获得釜山电影节新浪潮竞赛单元KNN Award观众奖。
“这是一部关于童年的电影,一部关于成长的电影,关于夏天的电影。”
如果能够回到那个黏糊糊的一身臭汗、热到难以忘怀的季节,当初埋藏在旧时光里的彩蛋,你现在能参透吗?
电影《西小河的夏天》讲的正是1998年的夏天,有世界杯、有邻里亲戚、还有成长的印记。
10岁的晓阳(荣梓杉饰)和偶像皮耶罗一样热爱绿茵场,一心想要练足球,却遭到父亲(张颂文饰)的极力反对。而当时妈妈(谭卓饰)一心扑在越剧团上,忙着角逐梅花奖,也无暇顾及他。
与此同时,因缘际合与邻居家脾气古怪的爷爷(顾宝明饰)熟络起来,爷爷开始偷偷带着他练球、开始经历各种不从未经历过的事。
影片平铺直叙,没有大起大落,却在平淡中将矛盾推到高潮,又瞬间瓦解,但这就是成长的力量,无形无色、寂静无声,我们就这样不动声色地成长为一个大人。
晓阳是独生子女,是父母唯一的掌上明珠,也是未来唯一的顶梁柱。渴望受到关注,害怕被遗弃。害怕一个人在孤独而充满烦恼的童年里,无人能真正在意他,倾听他的想法。
我们也都曾是晓阳,与父母争执、与世界为敌,踽踽独行,负气出走。
在汉语里,孤是王者,独是独一无二的独,独一无二的王者必须永远接受孤独。孤独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只是小时候的我们不懂,总爱用搞破坏或者逃离来引起关注。
越长大的我们越孤单,哪怕已然作为社会人,依旧无法只身抵挡漆黑的夜,却不能像小时候那般选择逃离,所谓成长,便是与自己握手言和,接纳孤独、愉快地与自己对话,也只有接纳了自己,才能获得他人的理解。
于是,晓阳交到了一个朋友,尽管那个朋友年纪有点大,脾气有点古怪。他们去酒吧熬夜看球,去舞厅拿着相机跟拍,偷偷在西小河边练球。
一段时光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有那么一群可爱的人。怀念那一群人,所以记得那段时光。你还记得儿时的玩伴吗,其中又有多少消散在了时光里?
成长带给我们的负重感无非是告别,告别过去的自己、告别曾经的父母、告别纯真的青春、告别对世界的不解。
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逐渐与自己达成和解,不管是父母与家庭和解选择回归,还是孩子与自己和解选择成长,每做出一个选择,时光会在未来某处给你一个惊喜的彩蛋。
人生一梦二十年,物是人非恍然间,时间悄悄过去,怀念却从未消失。
我们的青春也许各不相同,却能在这部影片里找到我们成长的剪影。能够成长为自己喜欢的大人,是对童年最温柔的褒奖。
影片中处处体现细节,日历一直从5月撕到9月开学。除了时间构思上的用心,还特意去绍兴气象局查阅当年的天气记录,连降水情况也会与真实日期相吻合。再加上实力派演员的演绎,真情实感为成长献礼。
如此诚意的影片,5月25日已在全国上映,让我们乘坐时光机,回到1998年,回望每个人的成长之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