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老子:为人处世,最要紧是懂得分寸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老子:为人处世,最要紧是懂得分寸

2018-05-30 06:30:27 作者:儒风大家 </span&g 阅读:载入中…

老子:为人处世,最要紧是懂得分寸

  授权图片 | 吕志耘  摄

  《道德经》虽只有五千言,却蕴含着丰富哲理启发为人处世之道。全文穿着辩证的智慧祸福相依、长短相形,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需能屈能伸、张弛有度。为人处世最要紧的就是要懂分寸,有进有退。

1懂分寸,要藏露得宜。

  《道德经》第九章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执持盈满,不如适可而止锋芒毕露,难以长久保持尖锐。满堂的金玉,难以守住;如果因为富贵而骄横,那是为自己种祸根。一件事情大功告成,就要藏拙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道理

  “身退”并不是远离世间,独自隐居。而是懂得收敛,不显露出来,有功劳而不总是把功劳挂在嘴边。

  有危难时,该出手时就出手,要能乘势而上,发挥自己的才能建功立业。功成之后,该淡泊时须淡泊,懂得激流勇退,不吃功劳簿的老本,保持谦逊低调

  随着后天学习,人的才能、本领日渐增长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显露出来,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出众之才。因为发挥才能而立了功,总忍不住向别人夸耀几句。

  然而,正如老子所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正成熟、有智慧的人总是保持沉默。因为他们能看淡这些身外的名利,也懂得藏与露的分寸,不需要事事出头证明自己,懂得用敛藏、守拙来保护自己。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收敛自己的锋芒,才可保身长久,得以颐养天年

2懂分寸,宜把握相处距离

  《庄子·山木》中说:“贤者之交谊,平淡如水,不尚虚华。”君子之交淡如水,关系亲近亲人交情再好的朋友,也不可能完全亲密无间,要给对方留有足够的空间

  人与人之间有一道无形的线,懂分寸,要明白这根线的存在,尽量做到不越界。

  越是关系亲密的人,分寸也越难掌握,越容易越俎代庖,触到他人的底线

  作为父母,在孩子年龄尚小、心智不成熟的时候有所作为积极引导孩子向正确方向发展,帮他塑造人格。当孩子人格完善之后,要懂得适时放手充分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很多事大可让他们自己去决定

  作为朋友,要掂量好自己与对方的关系,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可以说、哪些话不能说;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不能做。

  幽默的分寸把握不好,就成了低俗趣味热情的分寸把握不好,就令他人感到如火灼烧;谦虚的分寸不把握好,就会呈现出虚伪面貌

  《道德经》第二十章说:“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众人好像都有过剩的东西,而我好像什么都不足。在与一些人的相处中,也许“不足”的态度合适

  生活中,被人称道为高情商的人,并不一定有多么出众的才能,而在于他们在与人相处中能把握好分寸。懂分寸的人,说话、办事都能让人感到如浴春风温暖舒服

3懂分寸,凡事不宜做得太绝。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最完满的东西,好像有残缺一样,但它的功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像是空虚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穷尽。

  人生在世,每天要面对和处理很多事,难免会有失误。面对他人的过错,不要逼得太紧,做得太绝,要为他人留有余地适当包容他人的过错。

  把事情做绝,确实充分展现了自己的聪明机巧。但会让人觉得不厚道,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敬服,赢得人心。可能会聪明反被聪明误,陷入孤立无援的窘境。

  凡事不做绝,包容他人的过错,也是为自己留有后路尘世是一张网,每一根线都牵连着不同的人。这些线,也从来不是单向伸展,每个人都可能掌握主动权

  若把事情做绝,当后来想要挽回时,为时已晚,已无转圜的余地。当自己犯错时,又有多少底气希求他人的包容?

  正如曾国藩所说:“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红楼梦》五十六回中探春、李纨、宝钗协理大观园,探春心系家族,展现出改革家的精神魄力,一心想着俭省。宝钗则更高一层,她深谙人情人心,懂得为下人考虑。虽要俭省,也要有分寸,不能让俭省成了吝啬刻薄,也要让下人多得些好处

  懂分寸,是良好教养体现;懂分寸,是一个人成熟的重要标志。分寸,是很微妙的,很难掌控。“治大国若烹小鲜”,与人相处中的分寸感,也像掌握火候一样,并非易事。分寸感的把握难以言传,只有在为人处世中慢慢揣摩,在生活中慢慢积淀经验

  ▼ 点击阅读原文每周领取50元优惠券!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