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高考,留给普通人的机会还有多少?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高考,留给普通人的机会还有多少?

2022-04-22 03:32:47 作者:碗仔 </span> & 来源:壹心理 阅读:载入中…

高考,留给普通人的机会还有多少?

  壹心理主笔团 | 碗仔

  早上好,我是碗仔。

  今天是2018年6月8日,预计将有975万人加入我们。“我们”是谁?一群经历过高考、谈论高考,却不会再高考的人。

  某位英国本科生曾说:

  “中国学生学了12年,却只为应付高考考场上的10小时。因为高考,你人生中最美好的12年被毁了。”

  △ 适合早晨听的歌

  现在的父母,越来越“可怕”了。

  6个月大时,你在干什么?香港的孩子开始上早教班。

  2岁时,你玩弄着手里的玩具?同龄人已经在上学前班。

  7岁时,你沉浸在刚上一年级的喜悦?放学后接着上田径班、礼仪班、萨克斯风。

  甚至,父母为了让你入读“只收10名1月份出生学童”的学校,精准计算受孕时间,你的出生是他们誓要“赢在子宫里”的产物。

  有人萌生出“我希望妈妈立刻去死”“我恨不得把房子一把火烧了”的想法。然而,大多数人只停留在怨恨父母“操控自己的人生”,却因为无论怎么解释、反抗、沟通都依然如故而感到无力。

  但,谁都不愿意承认,我们终将成为孩子讨厌一时的父母,就像当年我们讨厌他们一样。

  

  “19岁那年,我对爸爸满肚子都是恨,有时对妈妈也恨,恨她不够勇敢,恨她没离开我爸,恨她没钱没能力带我走。”

  昨天,为了庆祝朋友Jennifer的20岁生日,一群老友在她家办了个小型party。酒至微醺时,她红了眼眶。算起来,我和Jennifer相识2年,乐观是我对她最深的印象。错愕的是,我不知道她到底经历了些什么,对父母满是怨恨。

  Jennifer在某十八线城市,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初中时,爸爸欠下一屁股赌债不知所终,高利贷找上门来恐吓“再收不到钱,老子就把你家姑娘拐去当童养媳,惹毛了我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为了还债,妈妈没日没夜地在工厂加班。

  初二开学,老师说要买辅导书,她不敢开口向妈妈要钱。每天放学,她都拎着麻袋在街头捡易拉罐和纸皮箱,拿到回收站换钱买书。有次她正翻着垃圾桶,撞见同班的小霸王。他爸是镇上官员,连老师都对他忌惮三分。

  “哟,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你看我手上的这罐值多少钱?”说完,棕色的可口可乐倾泻而下,罐子“咣当”一声跌落在地。Jennifer很气愤,心里犹豫着:今天的收获太少了,要不要捡呢?不捡就没钱,捡了以后在同学面前就抬不起头了啊。最后,她还是捡起了易拉罐,却因此被全班人笑她是“破烂王”。

  妈妈从来不会给她买文具、零食的钱,有时候嘴馋,就忍痛拿着换破烂五块十块买零食。有次被妈妈发现了,一顿毒打,说她没有把钱上交还债,只会乱买吃的。高二那年,Jennifer不甘心被同龄人嘲笑,受够了穷困潦倒的日子,能改变命运的,只有高考。

  Jennifer的成绩不算好,除了语文能考110多分,英语一塌糊涂,数理化经常不及格。她每天早上提前1小时上学,跑到办公室刨根问底“为什么Fe 3+不能和氨水形成配合物?”“洋务派对中国近代的突出贡献为什么不是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高考那天,她信心满满地走入考场。语文全国卷的作文题目是从12个关键词里任选2-3个,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尴尬的是,她不知道“共享单车”“移动支付”是什么,也没见过高铁。尽管乡村一词与她有关,但从没美丽过,村口的小溪还在发臭呢。她说,作文题全靠想象。

  高考成绩并不十分理想,却是他们村里唯一一个考上三本院校的人。她对计算机很感兴趣,选修了一门汇编语言课。上大学前,她连电脑都没摸过,可班上很多同学高中就已经会编程了。她只好花大量的时间去恶补,好不容易跟上正常进度,很多同学已经远远领先。

  “大家的智商和努力程度都差不多,就因为出生地不同,我们的命运天差地别。父母无法给予我更好的条件,意味着一直落后,甚至永远都赶不上。那一刻,我痛恨自己的出身。”

  她彻底崩溃了,陷入很长一段时间的颓废状态。

  去年高考状元说过一段话: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而像我这种父母都是外交官的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的孩子或者农村的孩子,或者外地的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所以这就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现在的状元很多都是家里条件好、自己又很有能力的人。有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他说出了一个我们都不愿意承认的现实:我们都希望因为高考改变阶级,但其实高考考的就是阶级。虽然高考面对所有不论贫贱富贵的人开放,但高考题考的是家庭与出身带来的思维格局,考的是父母对学习的金钱与精力投入。

  比如,你知道了数学题的出题套路,便能举一反三,你去旅行、去经历、去增长见闻和阅历,你的格局与思维就越广。

  美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政治与社会学者罗伯特·帕特南曾说:“社会阶级的固化,是机会不平等的起点。

  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人就出生在罗马。你说出身没得比,不想参与这场竞争,没问题,竞争迟早会找上你,因为你生存在一个优胜劣汰的社会。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不至于穷困潦倒、家徒四壁,但也没有强大的背景。看见成绩比自己差的同学在父母安排下出国留学,许多人在调侃“为什么我爸不是李刚?”

  好的学校有多重要?投封简历就知道。

  虽然社会一直标榜着以能力说话,不可置否的是,HR筛选简历时存在着一条鄙视链:清北>985>211>一本>二本>三本>专科。若不是能力过人,想要进入所谓的大公司,难。

  《吐槽大会》策划人李诞作为功成名就的年轻85后精英代表,一直自信满满。但当被问到毕业学校背景时,他却感慨起来:“我目前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考上名校。”

  其实,李诞初中毕业考了全校第一,高中正值叛逆期,以为自己反抗当代教育是件特牛逼的事。疯玩几年后,高考错失了好学校,也错失了最初的不少发展机会。

  不少年轻人一脸天真地说:

  “卖煎饼果子的大妈都月入3万了,网红直播、淘宝店主每个月都是上万的收入,何必非要起早贪黑,去吃学习的苦呢?更何况,你看满大街都是本科生,还不如一个专科生赚得多。”

  对不起,我笑了。

  在阶级固化的今天,无论你怎么抱怨“上海100个考生中,大概有14个可以考上211高校,而广东的100名考生中,能考上的只有3个”的不公,在上升通道越来越窄的情况下,谁能够在高考中脱颖而出,就为脱离原生阶层存储了一定的砝码。

  去年乌镇互联网大会,一张合影刷爆朋友圈。这16位在中国互联网最有权势的大佬,几乎毕业于国内外知名大学,例如刘强东就是中国人民大学出身,其中不乏当年的高考状元。有人调侃自己挤不上这张餐桌不仅是没钱,还没有名校毕业证。

  2016年,《国际金融报》对中国A股500名上市公司高管的教育程度做了调查,发现84%的高管都拥有高学历,一半毕业于985大学。薪酬前10位的董事长,其中8位都毕业于重点本科院校。当然,马云是个例外,前提是你要能保证自己拥有马云的见识和头脑。

  无论什么国家,优秀的教育资源是稀缺的,这在全世界都一样。好的学校拥有最顶尖的教育资源,更聚集了一批最优秀的同行人。你选择的不只是学校,而是同一频率的圈子,你在这个圈子里认识的人,甚至能让你少走弯路。

  我承认,好的学校并不能保证你毕业后自动获得高薪职位,也不能保证人生就从此开挂。但,若能进入好的学校,最大的收获是能够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重新塑造自己的气质、思维方式与格局。毕竟,思维影响行为,眼界决定格局。

  父母为了不让你被社会淘汰,除了报各种补习班、考进好学校,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机会不平等的焦虑触发了父母的“疯狂”

  钢琴班、奥数班、书法班等比比皆是,甚至不乏帮孩子连报11个兴趣班的“怪兽家长”。焦虑的父母从小给孩子灌输压力,过多接受成人世界的负担,成了孩子心里最讨厌的人。

  

  社会一直在呼吁给孩子减负,还给孩子一个纯真的童年,这句话的初衷确实没什么不对。

  可笑的是,偏偏有人“拿着鸡毛当令箭”,说要解放孩子的天性,于是撒手不管,全靠放养。他们所谓的顺其自然,结果是孩子没有任何束缚观念,成绩差、熊、没规矩,都是垃圾教育的恶果。

  无论是报补习班也好,顺其自然也罢,父母在给予孩子自由空间的同时,应该要讲求度,不过分控制,也不散漫放养。毕竟,在你们喊着减负的同时,社会的优秀资源依旧掌握在少数精英的手里,到头来,你不过成了口号的牺牲品。普通人要逆袭,必然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于是,有人整天一副努力拼搏的样子,每天学习到深夜,成绩却不怎么样。父母给孩子报了数学、文学、钢琴、书法、舞蹈、武术、花样溜冰等各种兴趣班,结果可能是,她学了很多今后再也没用过的技艺,没有体验过没心没肺的童年生活。

  父母们有没想过,为什么花了3.5万让孩子到美国游学,自己连新衣服都不敢买,孩子还是没能讲一句完整流畅的英语?

  作为孩子的你有没想过,为什么自己都这么努力了,成绩却还不如那些整天在课堂上睡大觉的同学?是努力程度拼不过天赋,还是本来就走错路?

  心理学上有个人尽皆知的概念,叫做“思维定势”。

  我们从小就在学习与探索世界的过程中,积累不少知识与经验。当量变引起质变时,我们的思维、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就会发生变化,这也就是所谓的“成长”。

  思维模式改变后,当我们面对新知识、经历新事物,都会带着既定的思维模式去理解这个世界,所以思维模式一旦定下,就很难再改变,少则影响我们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度,大则会导致刻板印象、创造力降低、整个人生的受限。

  解决办法?在思维定型之前,一是要选定一个好的思维方向去刻意培养,二是要在培养的过程中,因人而异地灌输多样性思维,尽可能延缓思维定型的过程,在定型之前看到更多的可能。

  

  区别于五花八门、打题海战术的教育机构,电脑一对一的上课方式会引起孩子的好奇。生动有趣的语言,把握了孩子的兴趣点与思考方式,层层引入,让孩子意识到,原来作文也这么有趣。比起再多的作文书、作文技巧,发掘孩子的兴趣才最重要

  

  完善的学习体系、高效的学习方法,再加上由一线老师通过几万份资料调研而出的状元笔记,缺一不可。即使有不懂的地方,视频还能回访,父母也能进行监督。无论在放学途中还是出行在外,只要有电脑,就能24小时随时上课,大大节省了来回奔波的时间。

  长按二维码免费领取

  价值 ¥200 的试听课

  ↓↓↓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篇报道。邓超说:“我不在乎起跑线,甚至就是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众所周知,邓超是知名演员,是典型的金字塔顶端的人,孩子的起跑线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达不到的终点。无论他的孩子做出什么选择,都无碍于过上优渥的生活。

  正如韩寒“对女儿没有任何期待”,郑渊洁让儿子在家上学,无非是因为他们的父辈有足够多的资本让他们选择,让他们“任性”。

  那么,对于我等普通人来说呢?

  起跑线不同已是不争的事实,只是,我们到底是以慢跑或快走的形式来人间走一遭?每个人不尽相同。

  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人的成功因素有3个:

  IQ(中上水平就行,不一定要资优)

  对工作投入度

  创意

  说到底,童年要享受,学习自然也不能落后太多。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输在起跑线上没关系,短跑不行还有长跑,长跑不行还有跨栏,跨栏不行,还有竞走,项目多的是,比赛多的是,体育场多的是。

  不过,要是你起跑慢了就坐下放弃了,那就要命了。

  - END -

  长按二维码,免费领取

  价值 ¥200 的试听课

  ↓↓↓

  点击阅读原文,有惊喜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