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郑老师说诗:无理的深情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郑老师说诗:无理的深情

2018-06-18 19:00:46 作者:郑朝晖 来源:一个教师的行走空间 阅读:载入中…

郑老师说诗:无理的深情

  吴嘉纪的《落叶》诗,写得沉痛,但是又很有趣味。沉痛到底,当然是无语,但是转而为诗,甚至还有一些俳谐,则是将生命的沉痛转而为艺术审美,也算是一种自我的救赎吧。其诗云:

  枝上曾几日,夜来秋已终。又随天地意,乱入户庭中。不静月斜处,偏惊白头翁。何须怨摇落,多事春风

  树叶枝头并没有几天,一下子就到了深秋,随秋风摇落,糊里糊涂就吹落在了庭院里,在月光秋风里飘舞,让那个庭中的衰翁望之惊心。其实又何必埋怨那飘飞的落叶呢,如果不是春风多事,又哪会有今天的衰败呢?

  自然的物候变化,常常会引发诗人感慨,因为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天地的变化实在是和人生的变化相呼应的。只不过,花有再开时,人无再少年。自然是周而复始的,但人生则是一次性的。所以,诗人们对于周围自然界的变化,常常会怀着一种感伤心态,即便是特别美好景物,在中国文人的心里面也总还是有一些感伤的底子的。这便好像是画画,无论多么鲜亮色彩,都必须有一点深沉寂寞底色,让那种鲜亮不至于显得过于轻佻。这是中国文人文化特点,从审美的角度看,这种审美具有更丰富层次性,而且又具有一种宿命般的悲剧性,就让这种审美具有了更多关于生命本质思考,审美也就有了某种哲学性了。

  不过,吴嘉纪的这首诗,则那点鲜亮也没有的,因为写的是落叶。秋天的落叶,总是会引发文人的生命感伤的,因为看着那曾经在枝头蓬蓬勃勃绿叶渐渐枯黄,最终飘零,是像极了人的一生的,所以大凡文人,在暮春和深秋的时候是最容易感伤的,一则见落花,一则见落叶,而引发的生命感慨,却是大致上一样的。不过,发而为诗,在抒发感慨方面,角度、力度情感深度是各有差异的。这首诗的妙处,则在于通篇都在蓄势,全为最后一句的那一转。

  首联点明时序,既是深秋,又是遥夜。第二联直写落叶,不过意思上有两层,一层是说天地肃杀之无情,另一层是说乱入庭院之无情;前一种无情具有必然性,而后一种无情则似乎有着一种偶然性。接着有进一层埋怨,如庭院也就罢了,还不肯止息,在院子里飘舞,让那个白头人望之心惊。惊的是什么呢?首先是时光流逝之快,你看,“枝上曾几日”啊,一下子已经衰败而陨落了。还惊的是,落叶恼人,天地无情人人都知道,但那只是一种形而上认知,而落叶仿佛一定要宣示一样,将这种无情形象地呈现出来,时时提醒,则不免让人觉得更加伤心了。更何况这个睹物伤情的人自己也是一个“白头翁”,则对于生命之颓败的感喟就格外深入骨髓了。——这上面几句都是在埋怨落叶的。而最后一句,话锋陡转,觉得对于落叶的埋怨实在是不对,要怨也要怨春风啊,要不是春风吹生万物,又哪会有落叶在秋风中飘零呢?所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这个埋怨实在是全无道理的。天地春风秋雨植物春生秋陨实在是大自然运行规律,所谓“天行有常”,是不关人间什么事的。不过,人之情到了至深的境界,是不能用道理来衡量的。沈周曾经写过关于落花的诗,也说“浩劫信于今日尽,痴心疑有别家开”,对于落花的惋惜傻傻地觉得只有自家的花谢了,别人家里的还开着。就像现在的父母,总是用“别人家的孩子”说事儿,是一个思路无理诗句背后,实在是诗人的深情,这种无理,已经变成了诗人的一种修辞手段了。在吴嘉纪的这首诗里,落叶引发的感伤,真的是伤到诗人了,他于是恨恨地想,要是春天不长树叶,也就不会有落叶,自然也就没有了因落叶而起的感伤了。这种想法虽然幼稚可笑,但是背后却是深情感人

  当然,诗歌写到明朝之后,诗人们的创作空间已经很小了,能够不拾人牙慧已经很不容易。这首诗虽然构思颇有可称道的地方,但是矫情的地方也是有的,那就是“白头翁”三字。人而白头,当然是颇经历过一些人世沧桑的,看过不知多少落叶飘飞的场景,生发过不知多少生命无常的感慨,怎么还会“偏惊”呢?这是诗人不周到的地方。“偏惊”两字,还是很有来历的:杜审言曾经有诗云“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这是合情合理的,自然界物候的变化,是悄然发生的,如果不是对于周围事物极其敏感的人,是不太会发现那种潜藏在自然细微之处的变化的。但是,作为一个宦游的寂寞者,对于周围事物的变化则会非常敏感,一个“独”,一个“偏”把宦游人的独特心理展露无遗,这个是合情合理的。这是很高的艺术境界,那就是乍看似乎无理,转念一想却又合情合理。而吴嘉纪的这首诗在这个方面似乎就差一点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