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打脸国足,这群一边捡垃圾一边踢球的中国姑娘,却连续三年勇夺世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打脸国足,这群一边捡垃圾一边踢球的中国姑娘,却连续三年勇夺世

2018-06-19 20:45:04 作者:点击蓝字关注? 来源:最书房 阅读:载入中…

打脸国足,这群一边捡垃圾一边踢球的中国姑娘,却连续三年勇夺世

  点击题目下方最书房 ID:SHFA008 关注

  有趣、有品、有态度的智慧前线

  来源 | 一日一度(ID:yryd115)

  “为人生打开一条出路,

  比赢一个冠军更重要。”

  梦想之门

  2018年世界杯激战正酣,

  早早确定无缘本届世界杯的中国男足,

  再次成为众人调侃的对象,

  连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

  都忍不住“吐槽”:

  俄罗斯世界杯,

  中国除了足球队没去,

  基本上其他都去了。

  国足显然已成为人们心中

  怒其不争的对象,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中国一般十四五岁的小姑娘,

  连续3年夺得世界冠军。

  01

  在“哥德杯中国”世界青少年足球赛上,

  海南琼中女足七战全胜,一球未丢,

  再一次获得U14女子组冠军。

  自2015年横空出世以来,

  她们连续3年将3座冠军奖杯捧回海南。

  在有着“小世界杯”之称的哥德杯战场上,

  这群女孩儿占据了不可撼动的霸主地位。

  而在这连续三年的冠军背后,

  是一个类似《摔跤吧!爸爸》的故事:

  女孩儿们来自大山深处的国家贫困县,

  她们原本的人生轨迹,应该是外出打工,

  或者十五六岁就嫁作他人妇,生儿育女,

  但因为一个壮志未酬的外来男子,

  一个把自己梦想“搞砸了”的人的到来,

  她们的人生,从此开了另一扇门···

  02

  2005年底,肖山接到一个电话,

  那是恩师谷中声从海南打来的:

  “你来我这边,我们拉一支足球队起来吧!”

  当时肖山正在一家俱乐部执教,月薪数万,

  对于这样的邀请,他很难迅速做出判断,

  直到对方说:“这么多年了,

  中国足球始终上不去,

  就是愿意吃苦的人太少,你过来吧,

  我们一起做点儿有梦想的事。”

  听见“梦想”这两个字,

  肖山突然感到一阵刺痛。

  肖山

  肖山从小在山西省体委大院长大,

  7岁开始练足球,后来成为省队主力。

  赶上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红火时期的他,

  加入了当时的一支甲B球队,

  那是他职业生涯最辉煌的时期,

  也一度让他燃起进入国家队的希望。

  然而,在高收入和众多诱惑面前,

  20多岁的肖山一步一步迷失方向,

  “不知珍惜,泡吧喝酒,慢慢就荒废了。”

  28岁,本该是球员的黄金年龄,

  肖山却因身体原因不得不选择退役。

  那之后,他开过饭馆,做过产品代理,

  四处奔忙,可总觉得心头空落落的:

  “也挣了点钱,见了些世面,

  但回过头来一想,

  过得没一点意思和色彩。”

  舍不下足球的他,最终自费进修,

  成为了一名足球教练。

  年轻时,肖山就是个很干脆的人,

  他有机会在喝茶看报的清闲单位工作,

  为了能到其他球队,却不顾领导威胁,

  不要体制、身份、工资的保障,

  一天之内,直接从单位出走。

  接到恩师电话后不久,他做出了决定:“既然有这样一次机会,那就去!”

  在内地,水平高、能力强、

  资历比肖山老的教练一大把。

  要说有人请他带一只省级队伍,

  那是一辈子都不可能的事。

  但如果能在海南开拓一片天,

  也许能延续自己的足球梦想。

  而当时的肖山完全没想到,

  海南琼中会穷成那样···

  03

  琼中地处海南岛中部,

  是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

  在海南,流传着一个说法,

  叫做一琼二白三保亭,

  是说琼中、白沙、保亭三地特困,

  而琼中更是特困中的特困。

  直到2016年,琼中县的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9713元,

  10年前更是穷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整个县城就一个红绿灯,一条街,

  街上连一辆出租车都看不见,

  想吃碗面都没地方。”

  1992年退休后,

  谷中声便来到海南海口,

  试图组建一支少年足球队。

  可是城里的孩子太过娇气,

  根本达不到他理想中的效果。

  偶然一次机会,他听说了琼中,

  发现住在这一座座大山里的女孩儿,

  要么小学毕业后留在家里,

  帮助父母割胶、种甘蔗,

  要么就是在十五六岁时匆忙嫁掉。

  她们大多数一生过着封闭的生活,

  生长在海南,却从未走出大山,

  以至于一辈子连海都没看见过。

  但和当地人接触得久了,谷中声发现:

  这些人生看不到希望的黎族姑娘,

  骨子里有着同龄人少有的坚韧。

  “能培养出一两个国家队队员,

  也算圆了自己的一个梦吧。”

  球员时代没能进国家队,

  一直是肖山心里最大的遗憾。

  面对贫困到极点的琼中县,

  肖山最终选择了留下,放手一搏。

  为了挑选队员,肖山开着一辆破车,

  跑遍了琼中下属的30多个中小学。

  很快,他发现女孩儿们个子都不高,

  但因为从生下来就在山里跑动,

  四肢协调,灵敏,爬树比猴子还要快,

  “大自然就是她们最好的教练。”

  组队3个月时的合照

  面对这个外来的男人,

  琼中县的大人们并不感冒,

  当被问到是否愿意让女儿踢球时,

  家长们的第一反应是:

  “管吃住不?要不要花钱?”

  在这个重男轻女极其严重的地方,

  家长并不关心踢球会给女儿带来什么,

  也不奢求这项运动会改变她们的人生,

  当知道进队吃、住、穿不花钱时,

  有的家长问:“还有个小女儿,

  你们要不要也一起带走?”

  2006年2月15日,

  肖山从山区初选的300个女孩里,

  挑选出了琼中女足的第一批队员,

  一共24人,平均13岁。

  一个励志电影般的热血故事,

  就从这一天拉开了序幕···

  04

  人是已经凑够了,

  困难却一个接一个。

  这群来自大山深处的姑娘,

  对足球的认知几乎为零。

  肖山问她们:“知道什么是足球吗?”

  一个姑娘说:“长得跟排球一样,

  只是排球用手,足球拿脚踢。”

  还记得正式训练的一天早上,

  起床后,女孩们在宿舍打扮半天,

  用球衣、护腕、护膝全副武装,

  一个个喜笑颜开地来到操场上。

  肖山看了,一下子火冒三丈:“跑个步你们穿成这样干什么!”

  最后,一个女孩儿小声地说:“我们从没穿过这么好的衣服。”

  足球基础差也就罢了,

  最让肖山感到一丝无望的,

  是整个项目只有10万块资金支持。

  在当时,一个正常运动员,

  每天伙食上的补助不能少于35元,

  这样才能满足大量运动的体力需求。

  可是琼中女足队员一天的补助才5块钱,

  “孩子们每天从食堂吃完饭出来,

  还没走到宿舍,人就又开始饿了。”

  想来想去,肖山只好向学校申请一块荒地,

  在训练结束后,带着姑娘们开荒,

  亲手种上豆角、茄子和萝卜。

  球队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谁训练最刻苦,第二天的早餐中,

  可以得到一个煮鸡蛋。

  尽管条件如此艰苦,

  姑娘们还是坚持了下来。

  回忆头三个月的基础训练,

  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早晨5点半,围着操场跑4000米,

  然后颠球,熟悉球性;

  下午4点,进行运球等基本动作练习,

  结束后还要在4分钟内跑完800米。

  每天练足5个小时,天天如此。

  许多姑娘们边跑边吐,边跑边哭,

  哭完了吐完了,咬咬牙,爬起来,接着跑。

  即便是在瓢泼大雨中训练,

  面对电闪雷鸣,也不曾有人懈怠退缩。

  三个月后,这群啥也不懂的姑娘们,

  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每人每次颠球至少200个,

  连续头顶球平均超过50次。

  12分钟耐力跑,全部在3000米以上。

  女孩儿们之所以如此拼命,

  是因为她们清楚地认识到:

  如果能够踢出成绩,

  就意味着可以踢出未来。

  对于接下来的人生,

  她们可以多一份选择,

  不用一辈子困在大山里,

  或者十几岁就结婚生子。

  在每一个挥汗如雨的日子里,

  她们都看到梦想在闪闪发光。

没眼人

  作者:亚妮 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