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国学共读 | 大小北京城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国学共读 | 大小北京城

2022-04-23 03:33:03 作者:霁颜 来源:有书国学共读 阅读:载入中…

国学共读 | 大小北京城

  作者 |霁颜      主播 |阿成

  小时总听外公给我唱: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北京、天安门这两地,从此在我脑海中生了根。

  北京作为城的历史,说起来很久远了。它曾被称为蓟城、幽州、辽燕京、金中都和元大都,然而现在人们能够记起的,实际上是明清时代的北京城,这个城之城的里圈,是通常称为“紫禁城”的宫城。

  北京,大概是中国唯一一座“不必言大而自大”的城市,说京城大,大在它的容量与气派上;说它小,是会让几乎每个到过京城的人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在今天的共读中,我将与你一同进京,认识京城的“大大小小”。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自行阅读第48~136页北京城。

  老舍先生说:

“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

  数一数北京的公园——景山、北海、什刹海,天坛、地坛、日月坛,陶然亭、紫竹院、龙潭湖、玉渊潭,随处可以遛弯、透气。

  景山公园

  北京是城,又是京城,同时又有着差不多连续八百年的京城首都史,不论是从城市规模还是从历史深度上看,北京确实很大。

  北京城市建设的另一个特点:宽松,充分表现出帝都独有的那种大气。

  别说九平方公里偌大一个宫城才住了皇帝“一家人”,即便是最不起眼的四合院,也有颇多空间。

  北京的容量不仅在于建筑空间,更在于文化空间。北京从来就是汉胡杂糅,三教九流、五湖四海、汉满蒙回藏、儒道释景回,各路人马都在这里出入、汇集、发展,各种文化都在这里交流、碰撞、融合。

  虽然北京城等级森严,但因为空间大、距离远这一城市沿一中轴线对称的“棋盘式”布局特征,彼此之间,不会相互挤兑。不同职业的人在各自的“圈子”里,也都活得既自在又滋润。

  兼收并容、独一无二的文化优势,构成了新北京的非凡气象。

  北京的大气,就大在这里。

  “到了北京才知道自己官小,到了广州才知道自己钱少,到了深圳才知道自己人老”,这句话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每个到过北京的人,都会觉得自己“小”。不仅是人在大城中显得占据的空间小,更是在这卧虎藏龙之地,显得个人的存在价值小。

  徐志摩也曾这样描写北京:

到了北京真忙 ,我看人 ,人看我 ,几个转身就把白天磨成了夜。北京城一忙起来,恐怕连大诗人在此地也在叹着自己的“小”吧。

  易中天写到:

北京,又是怎样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啊!那个衣着朴素、神态安详、满不起眼的遛鸟老头,没准是大清王朝皇族后裔,大小是个贝勒爷;而那个坐在小摊上喝豆汁、吃火烧或者炒肝儿,吃完喝完一抹嘴就骑上自行车去上班的中年人,也很可能是一位什么重要部门的什么长。

  这些人,在北京都很普通,就像他们说的话都是普通话一样。北京,毕竟太大太大,再大的人物,在北京也不大容易“大”得起来,久而久之,自然也就会变得普普通通。

  北京没有“小市民”,只有“大市民”。北京人的大气,与燕赵遗风,或是与北中国的豪雄之气不无关系。派头大,口气大,礼性也大。

  大气,可以说是北京人的一种普遍特征。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无不带有“大”的味道:干大事,说大话,讲大道理,讨论大问题。就连聊天,也叫“侃大山”,就连喝茶,也钟爱“大碗茶”。

  这是一种京都意识。“京都人”与“地方上”,如果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京都人是高人一等、与众不同的。这种“卓异”或“特异”,表现于老北京,是见惯不怪;表现于知识界,是语惊四座;表现于小青年,则可能是一身匪气。

  无论何种表现,其背景都一样,即北京人特有的大气。因为他们是这个全国最大的城市中之一员,他们不大也得大。

  正如老舍作品中人物的观点,“只有在北京,才能说全国尊为国语的话,能拿皇帝建造的御苑坛社作为公园,能看到珍本的书籍,能听到最有见解的言论”。

  北京人的这种礼数、教养、儒雅风范和雍容气度,可以从他们对待外地人的态度上看出。你在北京人身上,可以嗅到老舍、邓友梅、汪曾祺笔下的京味,不难体味到王朔式的痞劲。

  一般地说,北京人,尤其是老派正宗的北京人,是不会歧视和欺侮外地人的。比方说,你在北京,如果向老北京人问路,得到的几乎必定是极为清楚、详尽、和气而又有人情味的回答。那神情、那口气,就像对待一个迷路的孩子。

  然而这种“和气”的内涵,恰恰是唯独北京人才会有的“京都意识”:咱北京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区”,北京人在“礼数”上,当然应该是全体国民的表率。

  北京人最值得自豪的,不就是比别人更懂礼么?如果咱们礼貌不周,那就是在全国人民面前“丢份儿”啦。北京人的自豪感,毋宁说是一种民族自豪感,而非地域或社区自豪感。

  于是,在老北京人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平静安详、宽和礼让、恬淡闲散、诙谐幽默。他们在茶馆里听戏,在园子里会鸟,在皇城根儿遛弯,在大槐树下纳凉,全都有一种不紧不慢的节奏。

  北京是新中国的首都,也是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象征。有人说,在北京,可以感受古老的历史带来的沧桑感和厚重感,可以警醒自己,沉淀自己,也可以放空自己.....有人说,在北京,可以体会到时尚的气息,也有活力和激情的享受,可以尽情的生活.....

  总之,北京,有关于中国最美好的记忆,也有关于梦想,关于奋斗,最崭新的足迹。

  ☟ 

  推 荐 阅 读

  

  国学共读 | 预告:漫步人中城,漫观城中人

  霁颜有书领读达人,我有一支笔,可以慰风尘。

  很多读者不知道怎么置顶,

  下面就来教大家如何置顶【有书国学共读】

  点开<订阅号信息>,点右上角,找到【有书国学共读】,

  再根据下图指示操作,就可以置顶啦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