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女孩的堕落,3个男人也没能阻止|你最不该错过的一本小说
晚上好,这是读经典为你写下的第277篇文章
大家有没有觉得,每次读那些外国名著时,最大的问题就是晦涩难懂,比如《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小径分岔的花园》、《百年孤独》等等。
这些书名气极大,追捧者众多,以至于没看过就不好意思说自己热爱文学。但是,许多人兴冲冲买回家,翻看两页差点晕过去:这是什么玩意?完全看不明白啊!
这些小说从此搁在书架上吃灰,读者心中产生了极大的困惑:
究竟是因为我是理解力低下的大文盲?还是因为普鲁斯特、乔伊斯、博尔赫斯等是浪得虚名的大骗子?
▲博尔赫斯照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都不是。
外国小说难读的原因很多,比如文化差异过大、时代背景太远,有时候翻译欠佳也要背锅 —— 但根本原因在于,小说的艺术和绘画的艺术一样,经过数百年发展,已经变得特别专业。
早期的小说和画作几乎大家都能欣赏,但许多晚期作品,尤其是20世纪以后的作品,则需要具备超强的专业知识才能读懂。
我们先来看达芬奇在1503年画的《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图片来源于网络。
即使你不懂达芬奇,也会觉得蒙娜丽莎的谜之微笑超有魅力有没有?
接着我们再来看维拉斯凯兹在1656年画的《教皇因诺森特十世》:
▲《教皇因诺森特十世》,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幅画像照片一样纤毫毕现有没有?教皇威严的气派跃然纸上有没有?
再来看戈雅在1777年画的《在曼萨纳雷斯河边起舞》:
▲《在曼萨纳雷斯河边起舞》,图片来源于网络。
观众哪怕不熟悉西班牙的历史,也会觉得这个载歌载舞的画面超漂亮有没有?
这是马奈在1874年画的《阿让特伊的塞纳河畔》:
▲《阿让特伊的塞纳河畔》,图片来源于网络。
已经有点看不懂了是不是?但人还是人,船还是船,房子还是房子,整体感觉宁静而舒缓,一般人还是能看出来这是一幅好作品。
但是,有些作品就不一样了……
下面是达利在1929年画的《伟大的自慰者》:
▲《伟大的自慰者》,图片来源于网络。
普通观众在马德里的索非亚皇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见到这幅画,如果不看详细的解说,多半不知道达利要表达什么。
你以为这就是极限了吗?且慢!再来见识一下毕加索1955年画的《阿尔及尔的女人(O版)》。
▲《阿尔及尔的女人(O版)》,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能想象吗?这幅漫画不像漫画、拼贴画不像拼贴画的作品,在2015年佳士得拍卖行以1.794亿美元的天价成交,创下当时艺术品拍卖史上最高价纪录!
普通观众看了马奈、达利和毕加索的画摸不着头脑,是因为不了解绘画技术和风格,不知道在达芬奇、马奈到达利、毕加索之间,产生了什么样的革命;不明白在巴洛克风格、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后印象派、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演变中,有过什么样的创新。
▲达利照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外国小说也一样。
现实主义以前的小说,基本上是容易理解的。我们容易为《傲慢与偏见》中达希先生和伊丽莎白有情人终成眷属而欢呼雀跃;也容易为《月亮和六便士》中斯特里克兰挣扎半生终于得遂所愿而涕泪交下。
但是,出现于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小说,如《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则因为在题材和写作技巧上有极大的创新和突破,读者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是很难看懂的。
▲《追忆似水年华》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难道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读者注定不能真正地欣赏这些伟大的作品吗?
当然不是!因为现在有一本超级神奇的书,它不仅讲述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更囊括了小说写作的所有技巧和变化。只要读完这本书,一切小说都将不再难懂,就像《笑傲江湖》中令狐冲练了独孤九剑,天下所有武功招式在他眼里统统没有秘密。
这本奇书的名字叫做《喧哗与骚动》,作者是威廉·福克纳。
自古以来,文人相轻,但福克纳却能获得其他诺奖得主的由衷赞美 —— 写出《百年孤独》的马尔克斯嫉妒得要“杀死他”,加缪感叹他是最伟大的作家,莫言说:“读过福克纳之后,我感到如梦初醒!”
这位“最伟大的当代作家”一生创作了19部长篇小说和125篇短篇小说,其中最能体现其精湛技艺的,学术界近乎一致地公认为是《喧哗与骚动》。
▲《喧哗与骚动》1929年第1版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喧哗与骚动》,被世界公认为除了《老人与海》、《百年孤独》、《呼啸山庄》外,一生必读的名著。
全书用 3 个男人的视角,展现了一个叫小卡的女孩的堕落故事。
3 个男人都是她的亲兄弟,看着她从一个可爱、有同情心、渴望追求幸福的女孩,到被家人束缚、被丈夫抛弃,最终不得不沦落风尘。
这背后其实是 20 世纪美国南方一个家族的衰落,所以有人把这本书比作“美国版的《红楼梦》”。
但《喧哗与骚动》的不同在于,你可以不再以读者身份旁观,而是不断参与其中,以不同身份和立场去“经历”同一件事情。
你会获得一种更深刻、立体的世界观,去面对人性,看懂生活。
它读起来有点像走迷宫,像解题。需要你静下心一字一句,深入角色心里去找到故事的线索。读到最后你会有种豁然开朗,酣畅淋漓的痛快感。
它在豆瓣上评分 9.1 分,但却不是一本好读的小说,很多读者的留言是“读得慢,但一定会读完。”
那么,我们想要品读这样的经典,但要如何解决“不好读”的问题呢?
对于《喧哗与骚动》这种内容本就有些晦涩难懂的小说,翻译的谬误常导致“曲解原意”。
译者,是作者和读者之间最关键的角色。
到目前为止,《喧哗与骚动》的译本数量也不多,可见其翻译工作的困难和艰深
这次,我们邀请到中国译作总销量最高的翻译家李继宏先生全新翻译。
李继宏亲访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C Irvine)查阅资料,采用英国 The Folio Society 在 2016 年出版的 The Sound and the Fury 译出,参校 W.W Norton & Company, Inc 和 Vintage International 的两版文献,力求译文的极致精确。
另外,李继宏亲撰 15000 字导读,参考研究福克纳的专家资料新增 354 条注解,整理小说事件年表,帮助你更全面、更准确理解福克纳。
资深出版人瞿洪斌先生说:“李继宏翻译每一本书,都会先查阅海量的相关资料,提供全面详细的注释。没有哪个看过他译著的读者会怀疑他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他的译本同时被阎连科、易中天、李银河、吴晓波、钱文忠、梁文道一致点赞推荐。
大多数人读《喧哗与骚动》最苦恼的就是作者在现在、过去以及过去的过去之间不断切换、闪回,让你迷失在时间线中。
福克纳本人也曾意识到这个问题,并考虑过使用不同颜色印刷内文。但受限于 20 世纪初的印刷条件,很遗憾未能实现。
89 年后,我们终于首次实现。本书采用 14 种不同颜色印刷内容,为你标注出 14 条被打乱的时间线,帮助你理清意识流中混淆在一起的事件。
这是国内首次,短时间内也不会再有。
同时会附赠一张阅读指南卡,卡片不仅标注了颜色对应的事件、首次出现的页码及行数,还特意标示出行数坐标,让你快速找到对应行数。
通过阅读指南卡可以快速知道某一文字片段的事件背景,摆脱碎片化的迷雾,帮助你读懂福克纳,读懂意识流小说。
书的装帧设计也等量考究。封面采用压纹原纸墨菊绿,抚摸起来就像 20 世纪美国庄园壁炉的砌砖,带给你一本经典文学本应有的沉静。
愿这本书能陪伴你的阅读旅程,并隆重纪念你人生的第一次喧哗与骚动。
互动话题
你最喜欢的外国作家是谁?
你最喜欢的外国文学是哪一部?
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点赞数前三的读友会各自获得一本经典君送出的《喧哗与骚动》。
:经典君会在2018年7月17日公布获奖名单;书籍包邮送出。
书房神兽豆花请你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