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于暑假的大学生
“手起笔落,天地广阔”
文 / 张荆棘
前言:
其实这篇文,上一年的暑假就发过了。当时我没有选留言,因为留言只有两种,第一种是“真丧”,第二种是“别选我,因为写的就是我”。
其实我觉得大家对这个故事是有误解的,我写的其实不是丧,是不甘心。而为了让你们明白这种不甘心,我把自己过去的几个暑假压缩成“一天”,让所有的情绪都在一天中产生,然后在一天中结束。
从创作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我写得还可以,所以趁着暑假刚开始,就想再次把这篇文给你们看看。然后希望你们能够想起自己的“不甘心”,去做点自己要做的事,
一。
想象中的暑假断然不是这样的。
原本应该一路高涨的士气在暑假的第二周开始回落,但随着第三周的到来,别说“回落”了,它甚至跌穿了我原来的生活水平。
明明放假前,我就在图书馆熬了快四小时,就是为了把“暑假计划”给安排的稳稳当当:
早上8点起床,去楼下吃个肠粉;
然后开始运动,10点30回家洗澡;
看一部电影轻松一下,吃饭;
下午2点开始看书,晚上约三五好友叙旧;
12点30准时入睡。
但现实却是半夜2点30才入睡,早上11点起来,后面的一整天干了什么,我是没脸再说下去了。
因为我的生活是从夜晚开始的,只有到晚上11点,我才会开始意识到自己今天什么都没做。
于是开始焦虑和烦躁,最后只好通过手机和猫度过2个小时来到凌晨1点。
好不容易躺在床上,却又因为敌不过愧疚感,只好在脑子里开始计划第二天的宏图大计,辗转反侧到3点才迷迷糊糊地入睡。
你知道吗,这种感觉,就像是“熬夜”才是我的安眠药。
二。
而且每天喊醒我的都是我妈,这让我觉得自己简直退化成了一个小学生,连起床都不能自理。
好不容易把准备好的运动速干衣和跑鞋穿上,却发现我妈就在门口守着:“去哪呢,赶紧进厨房把菜拿出来。”
然后为了掩饰心中的焦虑,只好吃完又吃,直到桌上的肉类被彻底消灭才愿意把碗筷放下。
这时候心里出现了一个念头:“该去运动了吧”。
理智却又告诉自己:“刚刚才吃饱,马上运动会阑尾炎的,等等吧。”
于是我抱起一本《万历十五年》打算好好研读,结果看了不到半小时,微信又响了起来,朋友问:“之前你说的那家寿司店在广州的哪?”
我找了快十分钟,才把那家店在大众点评的链接分享给他,并留言说:“他家的盐烧三文鱼头,必点。”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昨天实在太晚睡了,导致白天精神不足,没看一个钟,我竟然不小心睡着了。
到了下午四点,我终于拖着偏胖的身躯来到楼下,心里默念着:“我不怕热,我不怕热。”
我身体前倾,上臂与前臂尽量保持九十度,匀速抬腿,然后用脚后跟先着地。教练说这样会让腿型好看一些,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男的要在乎腿型。
我状态不太好,所以跑了半个小时也才不过三公里。在公路上跑步实在太麻烦了,不仅要跑跑停停,还得眼观八方,小心前后车辆来往。
最后艰难地跑够五公里,我拿起手机对着自己的跑鞋拍了一张照片。
然后叫了辆滴滴,把我送到最近的麦当劳。因为跑了步,不吃个圆筒冰淇淋,总觉得对不住这么辛苦的自己。
等一切都结束后,我收到我妈的微信:“又跟谁出去玩了,今晚回不回来吃饭?”
那一刻,我对着所剩无几的圆筒,又再看看“第二个半价”的灯牌,我孤独得像条狗。
我打了很长一句话,最后又全部删掉了,只说一个字:“回。”
吃完饭后,我打了几把王者荣耀,看了一下今天的热门微博,在微信群聊里发了几个无关痛痒的表情包,就迎来了一天的“开始”:
晚上11点。
我开始理解那些人为什么到了晚上总爱喝酒,
因为他们跟我一样,企图用酒精掌控自己掌控不了的生活。
三。
当然,即使是这样无限循环的暑假,也会迎来属于它的无数“意料之外”。
比如在第四周的某个中午饭,我爸妈实在看不过眼,说了我一句:“你天天在家浪费时间,干嘛不去找份暑期工?”
我回答得干脆利落:“找不到。”
其实哪是找不到呐,只不过是因为没脑子的工作我都看不上,要用脑子的工作也都看不上我而已。
眼高手低这种道理我都懂,但就是打不赢心里的那股傲气。
于是我爸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继续唠叨我,最后那场争吵,变成了“高中时不努力,最后只好去了一个普通本科,普通到连暑期工都找不到的那种本科”的批判大会。
那天我很难过,心想一定要改变点什么,不能输给他们看。
于是我打开微信,私聊了一位经常找人派传单的朋友。
我犹豫了十五分钟,还是发出去了:“今天有单吗?”
他秒回:“什么单?”
我也秒回:“传单。”
他说:“这么闲吗?”
我说:“要泡妞,没钱。”
“有妞?”
“有单?”
“今天没有,抱歉。”
“呵,那你问什么妞。”
后来我们还因为这次的合作失败而互删了微信。
不过没关系,反正我也没期待过命运能够偏爱我,于是我把正在麦当劳和肯德基打暑期工的朋友都找了个遍,问他们:“你们那还招人吗?”
结果让我很难过,因为他们不是大姨介绍进去的,就是男朋友的妈妈帮忙问的工作,最夸张的,是我高中暗恋过的女生,她竟然跟我说:“我辞职了,家里突然说去日本旅游。”
直到这一刻,我才知道,为什么我当初追不上她。
时不我待,只好待业在家,做条咸鱼。
最后。
我发现,我们大部分人能发现问题,但只有少部分人能直面问题和解决问题。
当我们觉得生活如一沟死水的时候,我们自己是隐约能知道出了问题的。
但人常常容易困在鸡汤文和消极情绪的挑拨之间,沉溺于各类负面段子和表情包之中。
此时,潜意识认为自己的现状不可改变,于是索性就安于现状了。
所以很多人会用“丧”来形容自己,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对生活突围无望的自我嘲讽。
“大概我只能做一条咸鱼”
“我的暑假也就这样了吧”
“啊哈哈哈人生虚度真是快乐”
但,如果你的生活中能常常感觉到有爱、成就感、幸福感的存在,你还会觉得“丧”是一件好事吗?
相信我,你不会的。
日复一日的颓败,不能算是活着,我更愿意把它称之为没死。
也许我们拥有机会,拥有时间,甚至于我们什么都不缺,却总因为意志力的薄弱,从而被一次次的自我嘲讽和各种丧到极致的标签限制住。
其实我们能变好一些的,只是我们亲手扼杀了变好的机会。
好不甘心呐。
晚安。
音乐 | 煙突 - Misume
插图 | 《像晴天,似雨天》、Joan Cornellà、《蓝色大门》
编辑 | 陈练
作 者 介 绍
张荆棘
这个名字本身就有棱有角
“嘿,长按二维码,跟我们一起有趣”
我们想给你一个理由 继续面对这烂生活
信箱:WeAllMessUp@Foxmail.com
微博:杂乱无章暖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