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十八岁之后,一个人要活成自己的原生家庭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十八岁之后,一个人要活成自己的原生家庭

2018-07-27 11:31:37 作者:陶瓷兔子爱丽丝 来源:天天成长研习社 阅读:载入中…

十八岁之后,一个人要活成自己的原生家庭

  *成长总是痛的,置顶我们陪你*

  在这个由假及真的过程里,最具决定性的力量,是时间”

  

   文丨陶瓷兔子,图丨网络

  1

  一个刚高考完的小姑娘找我聊天,为自己敏感自卑的性格忧心不已。

  她家境平平,父亲在外打工,每月只寄生活费回家,对她从无半点关心,母亲为了让她专心学习,采取了高压的管教方式,动辄打骂,也不让她跟任何同学交往,她没有朋友,也没有任何娱乐活动,每天都小心翼翼的看着母亲脸色学习,生怕一不小心就招来一通怒吼。

  她高考的成绩很好,收到了一所著名高校的录取通知书,被拉进一个同级新生的QQ群,那个三百多人的群,对她而言犹如另一片天地。

  她们讨论的明星我不认识,她们聊的综艺我没看过,她们讨论八月哪里的风景最美,可我连省都没出过。

  她说。

  明明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人,在那一瞬间,却发现彼此间隔着天堑。

  有次她终于鼓起勇气,在群里说了句话,其他人正聊的火热,根本没人注意到她,而她对着手机焦虑的抓了狂:

  是不是我说错话了?

  他们为什么不理我?

  那个表情包是什么意思,嘲笑我吗?

  她甚至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偷偷哭了一场,为自己的笨拙、自卑、敏感,也为自己的不被喜欢。

  2

  我太能理解那种感觉了,向初进荣国府的林妹妹,处处小心步步留意,生怕出了丑让人当成笑话。

  官家出身的林妹妹尚且如此,更何况家境普通,又从来没被妥善爱过的她。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匮乏,本就是巨大的压力,更何况目力能及的都是比自己更好的人。

  她们青春自信,她们见多识广,她们能够轻松的掌控谈话的节奏,也可以在群里讨论Mac Pro和Mac Air哪个更好用。

  那些原本无心的对话在她看来,都是暗示着“你不行”的棍棒刀剑。

  原本期待已久的开学成为了她的噩梦,而她甚至会忍不住想,如果自己考的差一点就好了。

  考的差一点,就不必去大城市了,就不用认识这些人了,就不会被比的一无是处了。

  这想法听起来真傻,却也忍不住让人心疼,有人的原生家庭是福,但对于另一些人,却是无法承受之重。

  物质上的改善,归根到底只是时间问题,可精神上的匮乏,却不是几句要加油、要努力就能抹去的烙印。

  3

  认识一个女孩,谨小慎微,从不跟人红脸,即便是对方无理取闹,也能一直忍气吞声,甚至还能保持微笑。

  被舍友欺负如是,被男友劈腿也如此。后来才知道,她从小就被父母寄养在舅舅家,自小学会看人脸色,逐渐养成逆来顺受的性格。

  原来她笑的时候,也不是无所谓的啊。

  不过是伸手不打笑脸人。好像始终保持假笑,就能让自己免遭更多的痛苦。

  还有一个男生,平时温文尔雅风度翩翩,可一谈恋爱,就不由自主的变成了控制狂,偷看手机,尾随,甚至还注册了一个小号来试探对方的忠诚,好几次恋爱都因此无疾而终。

  他就是出自这样的一个家庭中,他上小学的时候母亲出轨,父亲身在外地不闻不问,他日日看着母亲跟其他的男人并肩调笑,一边深恨母亲的不检点,一边埋怨父亲的不关心。

  所以他才会以为,恋爱就是要把一个人牢牢的捏在手中,只要控制住了对方的交往范围,一言一行,就可以得到一个人的心。

  他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聪明人,这些话说开来,他们自己也是不信的。她不相信讨好就能安全,他也不认同控制等于幸福。

  可你看,原生家庭的影响就是这么大。

  可以让一个人,在潜意识中被自己并不认同的理念牵着鼻子跑。

  4

  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到,无论是在身边还是在网上,喜欢讨论“原生家庭”的群体,大多都是18岁到30岁之间的人。

  再小一些,不理解原生家庭的概念,再成熟一些,人格习惯都已定型,再多讨论也无益。

  而18岁到30岁,恰好是大多数人的认知形成期,你开始自我检视和自我怀疑,能够明确的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短板,发现自己并不是想象中,那个很好很优秀的大人。

  这样的发现无疑让人痛苦,于是原生家庭成为一个巨大的泔水桶,你对自己所有的不满都能够倾尽其中,甚至还会遇到同来倒垃圾的朋友,三五扎堆吐槽起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吐完苦水互相安慰几句,又不痛不痒的散去。

  对啊,我们的原生家庭都不够好。

  但万幸的是,我们始终都有重塑自我的能力。

  而18岁到22岁,正是一个人重塑自我最好的时机。

  不得不朝夕相处的宿舍生活,和利益冲突不多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培养社会能力最好的土壤,它让你借由交往来认识他人,也借由关系来认识自己。

  你为什么发火?为什么害怕?为什么无法信任他人?

  谁让你觉得舒服?哪句话让你感动?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别人是怎么聊天的?我跟对方的差距在哪里?这些差距要如何弥补?

  这些细微的自我察觉,就是你重生的开始,而你遇到什么人,直接决定了你能成为怎样的自己。

  能跟优秀的人组队,真的是一件很幸运的事呢。

  所以,不要逃。

  哪怕它伴随痛苦,焦虑,失望。但它终将带领你走向更好的人生。

  成长没有魔法棒,没有谁轻飘飘的点你一下,你就马上能变成自己心目中那个理想的自我。重塑自己的路只能自己来走,而坚信你可以,则是最最强大的动力来源。

  我很喜欢三毛的那段话:

  所有的人,最初都只是空心人。所谓自我,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全靠书籍绘画音乐电影和与他人的关系召唤出方向,并用自己的生命来填充,逐渐成为实心人。

  而在这个由假及真的过程里,最具决定性的力量,是时间。

  没有伞的孩子,你要跑的更快,觉醒的更早。

  “今日一聊:你人生中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End-

  猜你想看(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靠近比自己高一个档次的圈子,到底有多重要

  不读书会要你命吗?

  这世界有人偷偷爱着你

  

  陶瓷兔子

  专栏作者,天蝎少女

  文艺与理性兼备,傲娇和有趣共存

  解局情绪化,专治玻璃心

  书《一个人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正在热卖中

  微信公号@[天天成长研习社@Taocituzi77]

  兔子新书开始发货啦~扫描下面二维码可以买买买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