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3岁沦为妓女,37岁逆袭成画家,捐了半个故宫,这才是大写的人
账号福利(点击下方蓝字)
签到有礼 珠宝百科 新人福利
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上海出了一件大事。
上海滩洋场最红的名媛潘妃,在一品香酒店被一个绑匪绑走。
来人蒙面,堵住她的嘴,把她扛走。
她叫也叫不出来,折腾也没人救她。
眼见门卫的侍卫都倒地,潘妃知道来人有预谋,但她怎么也想不起得罪过谁。
到达目的地之后,绑匪把潘妃放下,摘下蒙面,竟然是张伯驹。
两个人相视一笑,什么都不说就都懂了。
他们是一见钟情,再见定情。
潘妃,原名白琴,1915年出生于苏州,为当地名门望族潘世恩的后代。可惜家父是纨绔子弟,常沉迷于瓦舍勾栏,挥霍无度,家业逐渐衰败。
幸而她的母亲沈桂香是名门闺秀,从小为她聘来教习先生,学得琴棋书画,女工刺绣。
在良好的家庭教养下,她出落的气质若兰,清新脱俗,13岁便学的琵琶成,高亢时大弦嘈嘈如丝雨,婉转时小弦切切如私语,听者无不称赞。
但不幸的是,13岁那年母亲去世,继母因为她弹得一手好琵琶而将她卖入青楼,从此沦落风尘,命运多舛。
在上海天香阁接客的时候,沦为风尘女子的她不堪屈辱,想起自己身世凋零,世上已无依靠,无奈将本名隐去,开始以“潘妃”自居。
中国自古妓子就有上下流之分,那时的妓女都是走风雅名媛路线,潘妃能画几笔,琵琶尤为擅长,谈吐不凡,姿韵风流,再加之手臂纹有一朵香艳小花,野性十足,可谓之上流妓女,许多游客慕名而来。20岁时,她成为青楼头魁。
世人多薄情,半生坎坷的她不求山无棱天地合的爱情,只求逃离风雨场所,安生度过平生。
也许天见犹怜,20岁生辰那天,她一眼便爱上了素有“民国四大公子”之称,集收藏家、书画家、诗词家于一身的旷世奇才——张伯驹。
那天,正值张伯驹“走花界”,初见潘妃,犹见天人,张伯驹30年来第一次体验到怦然心动的感觉。
潘步掌中轻,十步香尘生罗袜;
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
一首琵琶语后,他赠与了潘素一幅对联,表达自己对她的倾慕之情。这一年,张伯驹37岁,潘素20岁,两人皆一眼便终身。
其实潘妃当时已和一个国民党中将谈婚论嫁,当中将得知她已心系他人,不禁勃然大怒,将她囚禁起来。
为了能够和潘妃在一起,张伯驹朋友的帮助下他买通了卫兵,营救潘妃,才有了上面惊心动魄的一幕。
遇见对的人,感情进展很快,然而谈到婚姻,张伯驹怯怯地说:“其实……我结过三次婚。”
潘妃笑着说:“我知道了。”
张伯驹没想到她这么大气:“我第一房太太,已经去世了,后面两房,都是家里给娶的,没有感情,我跟她们解散关系就是。”
很快,他们来到潘妃的老家苏州举行婚礼。婚后,他们拜访了印光法师,皈依佛门,法师给他们取了一对法号:张伯驹叫慧起,潘妃叫慧素。
从此,慧素成了她的字,素成了她的名。
有人说:潘素遇上张伯驹,简直是走运。
张伯驹却说:第一眼就喜欢上潘素的怪。
潘素那么一个久经风月场的女人,张伯驹第一眼看出的,竟然是她的贵气和清纯。
“她很怪,明明琵琶弹得那么好,人又很单纯,偏偏要学人家纹身、敬酒和交际,不过她这两种气质在她身上倒是不违和。”
张伯驹说他喜欢潘素的怪,其实是因为他自己就是怪人一个。
跟潘素一样出身很好,父亲张镇芳当官,又开银行。
表舅袁世凯就不用说了,张伯驹17岁时就让他当“陆军混成模范团”,但他不喜欢,就不干了。
在父亲的银行上班,他也觉得无趣。
明明可以实业报国、从政也大有作为,他偏偏喜欢在家写诗、作画、练字、搞收藏。
他们两个本质上是一样的人,是怪人遇见怪人,妙人遇见妙人。
张伯驹很爱潘素,他看到了潘素灵魂深处的才华,觉得她就是有绘画天赋。
花重金请朱德甫教她画花卉,孟舒教她画山水,夏仁虎教她古文。
潘素小的时候就读过书、学过画,重新拾起旧时的喜好,自然得心应手。尤其是画画,总让张伯驹甘拜下风。
潘素画到37岁时,已经名扬天下。
张大千赞叹她的画:“神韵高古,直逼唐人,谓为杨升可也,非五代以后所能望其项背。”
还有多次,政府官员拿潘素的山水画当外交礼物,送给铁娘子、老布什这些外国元首。
△潘素画作
张伯驹爱收藏,看不得顶级的中国书画落入外国人手中。
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是“唐画之祖”,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尤其高。
40年代时,收着《游春图》的马霁川放话:“800万,开卖。”
张伯驹建议故宫博物院收入,故宫给的回复是:“这到处打仗的,故宫没钱,有心无力。”
故宫没钱,张伯驹还是想尽一份力留住《游春图》,他找中间人去跟马霁川谈价格,好不容易,谈到220万成交。
但220万,谈何容易?张伯驹那时住的房子,是大清太监李莲英的私邸,为了这《游春图》,买了房,也只有130万。
还差90万,实在凑不到钱了,就把自己的字画作抵押,请中间人做担保。但马霁川临时变卦:“张伯驹不再加20万,《游春图》我不卖了!”
张伯驹急得打潘素的首饰主意:“夫人,你就当了你的首饰吧,为了《游春图》。”
潘素不答应:“我的家底,不留着怎么行?你说卖房就卖房,我们明天吃啥、住哪?”
张伯驹看潘素一脸正经,撒娇是不管用了,就势倒地,打滚撒泼。
潘素最终是拗不过他:“你看你,50岁的人了,还像个孩子一样。”当了好些首饰,换得20万,给他买下《游春图》。
潘素倾囊,只为张伯驹的收藏,何止这一次。
1950年10月,张伯驹写过一个条子:
自潘素,字“慧素”嫁我以后,我未曾给她一文钱,卢沟桥事变,我的家境已经中落。到民国三十年,我又突然遭到汪精卫伪军的绑架,这时奉养我的生母、营救我的都是潘素一人,任其劳,借款卖物把我救回。
几十年以后,潘素谈到这些,眼睛笑成一条线:“他嘛,公子哥出身,任性。”
新中国成立后,张伯驹作为文化部顾问,他想把家里收集的字画捐给国家。
他回家搬箱倒柜,把晋时陆机的《平复帖》,唐代杜牧的《张好好诗》,宋朝范仲淹的《道服赞》、蔡襄自书诗册、黄庭坚《草书》等八件作品找了出来。
跟潘素商量:“我们把这些捐给国家吧!”
潘素说:“可以啊,那我们无偿捐吧。”
张伯驹很激动,他开口之前,心里想:要是夫人不答应怎么办?怎么办?毕竟,好些书画都是夫人以前的首饰换来的。
他没有想到,潘素这么深明大义。他对眼前这个伴侣,越发刮目相看。
他们一起把这些字画献给国家,毛主席说要给他们20万现款,他们坚决不要,最后中央发了一张奖状。
后来这些宝贝几乎进了故宫。
他们捐了八幅字画给国家,不到一年,国家却给张伯驹扣了八顶帽子。
文革拉开帷幕,张伯驹更是被打成“现行反革命”,没有粮票、没有户口,潘素也被列罪,罪状之一竟然是她曾是“江南第一美人”。
没钱买菜时,张伯驹拉不下面子借钱,潘素厚着脸皮挨家去借。借不到,她就一分钱分成两半花,买红薯种子来种,买菜籽来播种。
大热天,菜地里,满头大汗地挖红薯。
曾经红极一时的名媛、名扬天下的画家,章诒和口中的潘素教授,忍辱负重,默默地支持这这个家。
生活艰难,但他们还是一对,无论多难,都要有诗和画的夫妻。
有一年元宵夜,张伯驹原本病着,那天好些,就跟潘素说:“夫人,如此月圆之夜,我们合作一番,如何?”
潘素忙了一天的家务,一听这个,还是眼神发亮:“好啊!”
油灯下,她开始创作花卉,画一幅《自梅》,张伯驹在旁边看着,早就想好了用《小秦王》来对和。
潘素一放下画笔,张伯驹就蘸墨接上:“寒风相妒雪相侵,暗里有香无处寻。唯是月明知此意,玉壶一片照冰心。”
潘素再画一幅《素心兰》,张伯驹很快就题上一首:“予怀渺渺或清芬,独抱幽香世不闻。作佩勿忘当路戒,素心花对素心人。”
素心花对素心人,他们就是坎坷岁月中一对素心璧人。
△潘素及其画作
想想潘素这一生,自从13岁被卖做妓女,潘素拿到的就是一副烂牌。
但她做妓女,能用才艺吸引人,转身做名媛。
做名媛,会吹拉弹唱、会哄得上海滩大牛团团转,转身遇到爱,做人家太太。
做太太,会文艺会生活,还帮张伯驹捐了半个故宫,才有张伯驹一生只爱一个人。
做画家,几十年如一苦心钻研,让张大千赞不绝口,让毛主席甘心点赞。
做教授,她毫无保留,专心教学,让章诒和多年以后忍不住写文追忆。
做名媛,做太太,做画家,做教授,潘素都是100分。
一手烂牌,还能打成王牌的,就是潘素。
潘素作品欣赏:
潘素 · 四君子图
潘素 · 松岩叠翠
潘素 · 雪山寒林图
黄胄、田世光、潘素 · 三清图
潘素 · 迎春图
潘素 · 山水画
宝姐私语:
因为张伯驹,潘素才能破茧重生,重获幸福;因为潘素,张伯驹才懂得情为何物,一世一双人,他们都成了彼此眼中最好的人。
PS:后台回复“封面”,即可领取今日唯美封面哦~
点击红字即可查看更多☟
1. 一个家庭的幸福,从好好说话开始!
2. 夫妻三观不合,该怎样经营婚姻?
3. 懂分寸,是人生的关键
4. 女人活到极致, 一定要懂得断舍离!
来源:知性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