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才能体会的幸福: 每天喊一声爸妈
原标题:《对门家的小老太》
作者|薛凤珊
01
周末,我买菜回家。
刚进楼门口,就听到一阵喊叫声:
“给俺打开门啊,给俺打开门啊……”
一问,原来这个老太太来闺女家小住,准备过中秋节。
出来忘拿钥匙,把门带上了。
“闺女,帮俺把门开开吧。”
她满脸的焦急之情。
我赶紧走到她身边,放低了声音:
“大娘,我没有您家的钥匙,打不开。我呢,就在对门住,您先到我家坐坐,等您闺女回来。好吧?”
她皱了皱眉头想了想,点了点头。
老太太靠在沙发上,东张西望,神情似小孩子般无助。
小小的个子,微驼,瘦瘦的,满头的白发,一身的蓝色衣衫,干净整洁。
唯一的亮点便是脚上红底绣花的鞋,崭新的样子,大约闺女给买的吧。
一个清爽可爱的小老太。
她看上去很急,问她闺女的手机号码,不知,身上也没带着。
我只有打电话问物业,打通了,却说我打错了,可能是换号码了吧。
尽管住在对门,从未来往过。
只有出门时偶尔见到她的闺女——
一个身材娇小穿着素雅的中年女性。
无奈,只有等待了。
问老人年纪,八十有五了,属猴的。
让她吃水果,拒绝,倒上茶水,直摆手:
“别浪费了,还得用电烧水,我不渴啊。”
看到我家闺女,问多大了,夸长得真俊,又问我几个孩子……
过一会儿又问,再过一会儿,再问,相同的问题,问了一遍又一遍,我微笑回答。
闺女不解,我说年纪大了,大多这样,好忘事的。
闺女瞪大眼睛:
“妈,你老了,不要这样啊!”
一脸的恐慌之情。
“宝贝,妈妈会老的,人人都会老的,所以要尊敬老人,善待老人。”
老公回来了,我不知道怎么介绍,以致语无伦次了:
“哦,我老公,哦,也就是闺女的爸爸,哦,也就是闺女的爹……”
她轻轻一笑,满脸的皱纹舒展开了:
“闺女,俺知道,是您家有年纪的。”
“哦?有年纪的?!”
我们三个面面相觑,又一次哑然失笑。
当然,这个问题她没有再问第二次。
对门依然没动静,她又急了:
“俺得出去等着,怕俺闺女回来见不到俺,撒急。”
说完就要站起身来,我赶紧摆摆手:
“大娘,不用你出去等,外面太热,我打开门,一眼就能看到了。”
就在对门,四五步的距离,门开着,一目了然。
终于等到对门回来了,她立刻站起来,身体一下子变得轻盈起来:
“俺闺女回来了!俺闺女回来了!……”
孩子般欢叫着,快步走出去……
你看,对门家的小老太,很可爱吧。
02
周末,依然在家。
正在看书,听到急促的敲门声,啪啪……啪啪……没有节奏感。
赶紧起身,轻声问:
“哪位啊?”
“闺女啊,是俺啊,是俺啊。”
原来是对门家的小老太,赶紧开门。
“大娘,什么事啊?”
又是一脸的无助:
“闺女啊,你过来看一下吧。”
马上放下手中的书,跟着她到对门。
屋里宽敞明亮,看得出女主人是个干净利落的人。
看了一下她所说的热水器,正常工作,安然无恙。
努力安慰她:
“大娘,没事,别担心,您自己不要乱动,不安全。”
刚到家一会儿,又是急促的敲门声,一定还是小老太,又过去看了一下,没事,重复安慰了一遍。
这儿刚坐下,敲门声再次响起来。
打开门,尽力轻声细语地:
“大娘,真的没事,放心了。若是您觉得冷清,上我家坐坐吧,咱俩拉拉呱。”
“哦,没毛病啊,那就好。闺女,俺回屋了。”
来来回回五六次,终于安静了。
小老太一个人在家,不识字,不看电视,不会玩手机,又是闺女的家,也不敢出门,什么也不敢动,确实无聊至极。
一直看书,屋里有点黑了,再次响起敲门声,知道是对门家的小老太,赶紧开门。
“闺女,帮俺开开灯。”
快步到对门家,打开客厅的灯。
“大娘,您闺女快回来了,别着急,有事再敲门就是,我一直在家。”
“好啊,俺在这儿,不如在老家里自在,太急人了。唉!”
一脸的落寞。
03
事实如此啊,人活着,年纪越大,越怕孤独与寂寞。
想起陈红唱的那首歌:
“抽点时间,常回家看看。”
为人子女,尽量多点时间,陪陪父母因为——他们日渐老去了。
省一次在大酒店吃饭的时间,
和父亲下几盘棋;
少看一集肥皂剧的时间,
听母亲唠叨一下生活的琐碎;
省下一件买名牌衣服的钱,
为父母添置一些日用必需品;
少去一次逛商场的时间,
陪父母聊聊天;
推掉一次无聊的应酬,
与父母一起吃一顿家常饭。
即使不在父母身边住,
隔三差五打个电话。
别说你忙没有时间,
因为这些根本不需要多少时间。
别到中年才体会,幸福的定义:
就是每天能够喊一声爸妈。
现在,请打个电话,约个时间,带着家人,一起回去看看爸妈吧。
作者:薛凤珊,笔名四毛,中学教师,努力做个有温度,懂情趣,灵魂里有香气的女子。闲暇时间喜欢码字,文章发表于各网络平台。
书香推荐莫言: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席慕容:《回眸》为钱,累一生,为情,苦一世!我们都需要一个知己!(深度好文)↙↙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