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爱情公寓:别糟践情怀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爱情公寓:别糟践情怀了。

2018-08-12 23:15:06 作者:姬霄 阅读:载入中…

爱情公寓:别糟践情怀了。

  从古至今人类热爱情怀”这种虚无缥缈东西。现在说一个人有情怀,似乎便昭示着他心境高尚远大,不求闻达名利,但求无愧于心,是极大的褒扬。可是在古人口中,“情怀”只是个中性词,是情绪雅致心情写照

  如杜甫的“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李清照的“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还有辛弃疾的“无言每觉情怀好,不饮能令兴味长”,说的都是一种境遇之下的心情,无关褒贬。这就让人想不通了,为什么“情怀”这个中性词,在今天会变得如此有市场

  有人说,现代人缺少情怀。这是当下的社会环境所致。我们所处的时代节奏快,压力大,因为没多少闲暇时光,所以精神世界相当贫瘠,更别说能有多余的心情鼓捣点自己喜欢的事。随便跟个年轻人聊聊就能发现大家理想基础先是经济基础,谈自由前提先是财务自由,下季房租还没攒够,那还顾得上情怀?

  于是吧,情怀就变成了一种普遍稀缺的心情。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情况愈演愈烈,甚至形成了一个怪圈。只要有心情有时间,任何事都可以是情怀,业余时间玩乐器是情怀,绕远路找一家喜欢餐厅是情怀,就连梁文道在访谈里说,自己经常蹲在马路边上看蚂蚁,都具有了“情怀”意义,被很多人拿去当“做一个有情怀的人”的素材

  事物一旦变得稀缺,便会立即引发市场行为。商人们都知道,稀缺的东西才会有人抢,为了追逐稀缺,或是营造一种稀缺,他们的嗅觉比任何行业敏锐。在这一单生意里,情怀就是他们的货币。他们制造情怀,宣扬情怀,将情怀捧上神坛,然后待价而沽

  很显然,他们成功了,现代人相当热爱为情怀买单。说白了,古人写情怀,用以自勉和消愁,今人谈情怀,更多的是为了去致兴和博取共鸣有趣是情怀,坚持是情怀,如果形神一体,这都没话说,但很多人将这些发在朋友圈里大肆炫耀和定义,不过是为了彰显出自己的独特一面手段,那就别糟践情怀了。

  我前段时间看了本谈行为经济学的书,名字叫《稀缺》,里面说到:“人们一旦面临稀缺,就会走入管窥状态,引发短视和向未来借债,最终我们陷入越来越穷,越来越忙的困境。” 简单理解这句话,其实说的是你越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拥有,这种冲动会让你陷入循环被动之中。

  这就像以前我读书的时候市面上各种型号的手机琳琅满目,我因为买不起,所以有频繁换手机的欲望和冲动,总想着整一部更新更好的,于是每天泡在数码产品论坛研究,但现在,我随时可以买最顶配的手机,对手机就不太有兴趣了。一个道理。这不叫情怀,这是欲望,是贫瘠带来的欲望。

  当情怀变成货币,就无法摆脱一种命运,即形式大于内容。我们现在经常会看到一个词,叫做“兜售情怀”。一个人卖产品,不去谈产品的质量不好,而是谈自己做产品的动机努力,谈自己在做产品的时候如何倾家荡产,如何顶住负债的压力。讲道理,他卖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情怀的附加值。一个人上歌唱节目,不唱歌,先来一段单口,谈个人的悲惨经历,瞬间让他的分数从六分飚增到九分,你说他投机取巧,但这只是我们所处社会的现状,是情怀稀缺所导致的结果

  最近上映的《爱情公寓》大电影也是一个明显消费情怀的例子说实话,这一系列电视剧曾经也是我的饭前必点,不说别的,热闹逗趣,打发时间就够了,里面的几个角色这么多年看下来,也有了一种“故事发生我家隔壁”的熟悉感。

  本来我是抱着挺高的宽容度去看的,心想就算他是卖情怀,看看这几个熟脸插科打诨不错啊。但坐在电影院看到一半,我实在如坐针毡完全忍不住内心的吐槽:这部电影压根不是内容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创作心态上的问题。

  用主角们玩游戏时的想象引出大场面的形式,在《爱情公寓》电视剧里也曾有过,比如CS和决战紫禁之巅,我觉得挺好看的。但在这部电影里,这种手法用得极其粗糙感觉就像是先拍了一部盗墓笔记,然后发现质量不行,再补拍了几个主角在公寓内做游戏的场景,试图蒙混过关

  果然紧接着就有网友爆料,《爱情公寓》这个项目在去年还叫《新次元冒险家》,是一部冒险玄幻题材的电影,而且从当时演员造型服装来看,和《爱情公寓》完全一致。只是,这片名显然不如《爱情公寓》这么有号召力有情怀,也许是为了蹭一波情怀和流量,出品方才将其改为《爱情公寓》。

  不仅如此,片方还有意隐去了一个电影中的重要主角,袁弘。在电影公布的海报和预告片里,别说露脸,你连袁弘的名字也找不到,这分明是在刻意规避袁弘破坏掉《爱情公寓》原班人马整体性。

  © 袁弘:???

  豆瓣上《爱情公寓》大电影的评分一度跌到2.4,比那些粗制滥造的《爱情公寓》衍生电影分数低,比肩在微博臭名昭著的《逐梦演艺圈》。

  按理说,以这部电影的真实水准,如果不叫《爱情公寓》,大概会在4-6分左右,不会面临如此的差评如潮,但出品方毅然决然决定,要热度票房,不要脸。看《爱情公寓》的预售票房超过两亿,很显然他们这一做法迎合到了市场,只是这种行为,实在有点没羞没臊。

  看完这部电影,我没来由的更加佩服没去参演的“原班人马”中的两位,扮演关谷神奇王传君和扮演陆展博的金世佳

  在《我不是药神》票房口碑双收之下,王传君终于不再被“关谷神奇”这个名字压在身后,而是有了另个一形象“吕受益”。在电影里,吕受益的形象与那个阳光健康的关谷截然不同,他病态笑容猥琐细腻为人平庸却有所担当,这些特质被王传君演绎得无比真实,让吕受益这一形象完全立体起来。

  其实在《罗曼蒂克消亡史》里,王传君就早已改头换面颠覆了固有的喜剧形象。我甚至一度没有认出那个人就是王传君。

  自我改造是很难的,后来王传君也终于能承认,自己当初并不喜欢那个“愚蠢的角色”,这种坦言其实需要莫大的勇气,毕竟很多观众是看着切腹的关谷才认识王传君的。

  有人跑去给《我不是药神》刷一星差评,说因为王传君忘本,他背叛了《爱情公寓》,其实这种言论特别幼稚,一个演员,为了挑战自己的固有形象,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做出努力和改变,却会被当成忘本,难怪中国电影难有进步了。

  作为从《爱情公寓》里走出来的另一位演员金世佳,在微博力挺了王传君,说“做演员要有羞耻心,不能什么戏都接,什么热度都蹭,但现在来看他做的比我好”。

  这番话尽管是在特定情境下的发声,但也说出了实话。作为一名演员,名气和热度固然重要,但专业则是重中之重的事。

  所谓专业,就包含了这种羞耻心。一个没有羞耻心的演员,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如何去迎合市场和观众,长此以往,不仅心态上不再单纯,更会在创作上故步自封

  和王传君一样,金世佳在拍完《爱情公寓》之后,也一度成为失踪人口,他因为陆展博这个角色为人熟知,却走上了与其他人截然不同道路

  在《爱情公寓》里,展博是个挺讨人喜欢的角色,智商高又痴情,还有工科生的呆萌和幼稚,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觉得,这个角色意趣天然,换了别人很难演好。但金世佳在拍完《爱情公寓》第一季之后,觉得自己不懂表演,并且因为导师一句话,索性跑出日本大阪艺术大学进修读研,学习表演,一读就是两年,在事业上升期阶段直接消失在大众视线里。

  回国之后,金世佳陆续接过不少戏,有烂片,也有质量上乘的作品,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陈建斌的《一个勺子》里,金世佳扮演的勺子一角

  这是个傻子,金世佳为了这个形象剃了光头,一个月不剪指甲,满脸泥土肮脏妆容让他吃饭只能用吸管,这种敬业精神在他这一批年轻演员里很少见。这部电影是文艺片,票房很低,但金世佳却因为单纯喜欢这个角色,想要挑战自己而参演。

  之后,金世佳又转战话剧舞台毛遂自荐参演了田沁鑫导演的话剧《狂飙》。前几天,又有路人发博称看到他出现在《上锁的房间剧组,饰演男主,这是一部悬疑剧,改编自日本作家贵志祐介的同名小说,有高人气经典日剧在前,不知这次金世佳能否再次颠覆。

  关于自己对表演的热爱,他曾这样形容过:“做舞台剧排练时一种把人逼疯的感觉,回到家躺在床上又似是而非享受这种被逼入绝境的状态”,个人觉得,一个演员拥有这样疯魔的心态,才值得谈“情怀”二字。

  真正的情怀不对外,而是对照自己的内心。

  说了这么多,感觉有点跑偏了。当代人所谓的“情怀”,已经变成了我们欲望的书面替代语,想要自由,觉得远方就是情怀;想要轻松,觉得放下就是情怀;想要一切,觉得梦想就是情怀。但情怀不是一碗端起来就能喝饱的鸡汤,更是去打破的勇气,和去一步步实现执着

  这种情怀,从来不用诉说太多。

  - e n d - 

  从 来 只 会 大 冒 险 ,没 有 讲 过 真 心 话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