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次乡间养病获得的人生新经验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一次乡间养病获得的人生新经验

2018-08-13 19:30:09 作者:马来西亚 法泳 阅读:载入中…

一次乡间养病获得的人生新经验

  今年春季,我再次到台湾当法工。这一次,我做了生命中的“大抉择”──动手术!将因为甲状腺失调,而“安养”在脖子上已 13 年的肿瘤切除!

  于在台湾遇到许多可贵的善缘和助缘,所以成就了这场手术。

  出院后,道一师父将我安置在阿公、阿嬷(道一师父的俗家父母)家养病。阿公、阿嬷的家庭,是个勤劳而又积极务实农家,家庭成员众多,晚上聚餐时场面特别温馨热闹

  由于我刚出院,身体还很虚弱,大部份时间都在休息和睡觉,所以和他们互动的时间不多。但是却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善良大方,还有幽默纯朴的共同特质

  在阿公、阿嬷家的那几天,我几乎每天都会到阿公的稻田附近散步,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农夫们插秧、清理农田。农夫们一般都会在田边或各自的菜园同时种菜,半点也不会浪费空间和时间。

  被太阳晒得一身黑的大舅(阿公的大儿子),因为太太要上班,所以在每天的午餐前,几乎都会从田里赶回来,特别为两老和我准备午餐,然后再赶着下田去干活。晚餐前,他会再次的出现二话不说又到厨房忙着准备晚餐。

  他说:“这星期轮到他煮。”有几次的晚餐,或礼拜六、日时,大舅的一个还在读国中二年级的大儿子,还会代替父母上阵当主厨(让父母休息),很认真地烧菜、煮饭、煲汤,没有半点的怨言,只有承担。晚餐后,阿公的孙子们会自动自发的轮流收拾,并清洗碗筷

  得有一天中午,只有我和大舅一起用餐。我关心地问大舅:“您不累吗?这样地赶来赶去。”

  他回答说:“不累?这怎么可能呢?我半夜还得到田里干活。累也得做,这就是生活! ”这话令我很震撼我的生活态度是──累了就休息!反正一切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苦苦经营

  可是他们一家人生活态度完全的不一样!他还善意分享了一段童年在田里干活时的“趣事”,虽然说得轻松幽默,但那的的确确是个非常难熬而又艰辛无比的岁月

  他们就在生活磨练当中长大,道一师父也不例外,难怪这么“能吃苦,又耐劳;能承担,又无怨言;能帮助他人,而欢喜自然”。

  曾经是个脱离现实,又要求完美理想主义者,亦是个遁世思想者,崇尚老庄,对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更是向往不已!因此,故对“但有诸乐,无有诸苦”的极乐世界欢喜相应不已!也因此而跟随一群住山的北传僧人,共住近学 7 年,过着避不见人,不理世事,只求念佛往生,自甘清贫、少欲知足的苦日子

  近一年来,学习原始佛法后,虽然已有改变调整,但是遁世思想还未舍弃,依旧深藏内心。相对于我的生命态度,阿公、阿嬷一家人的生活,显得如此积极、务实、脚踏实地,他们努力地过每一天的生活,一点也不含糊、随便。

  我这许多年来过的日子,说是少欲知足、随缘度日,但本质上却是有点“得过且过”地“消极避世”。由于亲身的经验,并参与了这群“务实而实际”的人们的生活内容,让我开始对这些年来的生活态度,有了更深一层的审思和质疑。

  在如此强烈的生命价值观及生活态度的对比之下,我开始思维:阿公、阿嬷家这种过分重视一代传一代,为了现在及将来的现实生活安稳,努力奋斗付出奉献,或许是有点偏,但我这种视世间一切事物皆如“梦幻泡影,终究了不可得”,因而放弃努力的态度,难道不也是另一种偏颇吗?

  文章节选自改写自《正法之光》31期第60-61页“法友感言”的部分内容。

往期精彩回顾学会四个字 你就能了解佛教的精髓佛陀可以预言未来吗?警惕过度热心背后的心理人格

  长按二维码进入

  随佛禅师简介

  长按二维码进入

  中道僧团官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