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好戏》的另外N个版本,绝境总能让我们思考更多
《一出好戏》上映之前,大家最最关心的问题大概就是这部影片到底“好不好笑”?
但看过之后会发现,在自己的导演处女作里,黄渤想给观众的远比“好笑”多得多。
一群人流落荒岛,原来社会中的等级、制度统统清零,leader是不是还能做leader,loser是不是永远是loser?在这场社会、人性实验中,我们每个人好像都能和黄渤一起,透过镜头,无限思考。
特殊的环境总是更容易揭露出人性不为人知的一面,以类似“荒岛”这种绝境为背景的故事也并不罕见,比如接下来我们分享的这7本书。
很多时候,好书和好电影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在反思中更加认清自己。
蝇王
豆瓣评分:8.3
作者: [英] 威廉·戈尔丁
(长按二维码购买)
电影《一出好戏》的故事情节很容易让人联想到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戈尔丁的小说《蝇王》。
在未来的一场战争中,一群6到12岁的男孩因飞机失事流落到一座荒岛上。在这里,他们不愁吃喝,却为了争夺统治权拉帮结派,明争暗斗,直至互相残杀。
亲身经历了“二战”的戈尔丁震惊于战争所暴露出来的人性之恶,借助《蝇王》这部小说,他希望人类能认识本性、反思自身。
这样本连消带打,用很直接的象征手法写了如此之多大问题的书真是名符其实的杰作,人性的恶,民主与独裁统治的冲突和令人惊奇的,民主失效之原因,都有体现。
鲁滨孙飘流记
豆瓣评分:8.3
作者: [英] 丹尼尔·笛福
在所有“荒岛故事”中,《鲁滨孙漂流记》应该是最广为人知的一个和最积极进取的一个。
不喜欢安稳生活、钟情于航海的鲁滨孙只身流落到一座荒岛上,在那里,他种粮食、盖房子、烧陶器、养野人,生活虽不易但却俨然如一位“荒岛之王”。
一群人流落荒岛要面对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一个人流落荒岛则要处理人与自己之间的问题。《鲁滨孙漂流记》属于后者。
豆友 @dow 短评:
一个人才能乌托邦。
第四十一个
豆瓣评分:8.1
作者: [苏联] 拉夫列尼约夫
在《第四十一个》这部小说中,流落荒岛的既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群人,而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苏联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女战士玛柳特卡和一名白军中尉意外流落到一座荒岛上,在这个暂时远离了激烈革命斗争的地方,两个教养不同、阶级不同、信仰不同的男女相爱了。直到有一天一艘白军的帆船驶近,玛柳特卡开枪打死了中尉,也亲手扼杀了自己的爱情。
中尉是玛柳特卡杀死的第四十一个白军,也是她生命中的第一个爱人。那么,爱情和信仰到底孰轻孰重?
豆友 @無 短评:
不仅船上的人呆呆地看着,我也呆呆地看着,快要惊呆了。你个蓝眼睛的小傻子,发鱼瘟的。我真的很想爱你呀,可是发鱼瘟的,你是我的政治敌人。从你脑袋里喷涌而出的热血在我手心流淌,你到底做了我生死簿上的第四十一,成不了我处女爱情里的第一。吾爱,待我随你而去。
无人生还
豆瓣评分:8.7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长按二维码购买)
作为推理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代表作之一,《无人生还》可以看做是一个侦探小说版的荒岛故事。
八个身份各异、互不相识的人同时受邀到来到一座孤岛上的豪宅做客,管家夫妇接待了他们。之后,孤岛上的十个人一个接一个地突然死亡,更离奇的是他们的死法与一首名为《十个小士兵》的古老童谣中所唱的如出一辙。
一座孤岛,十个人,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大量的隐喻,细致的心理刻画,人性中的各种隐秘被披露无遗。
豆友 @风压 短评:
高级版狼人杀 10个人,1个狼人,9个平民 。每次死1个人,活着的人轮流发言,洗脱嫌疑并怀疑凶手。角色方面,有起引导的“警长”、合谋的“情侣”、带走别人的“猎人”。
索拉里斯星
豆瓣评分:8.8
作者: [波兰] 斯塔尼斯瓦夫·莱姆
文学作品中,与“荒岛”这一设定最为接近的环境大概就是太空了,并由此衍生出了很多的科幻小说。
科学家凯尔文从地球来到一个被神秘大洋覆盖着的星球——索拉里斯星,他发现太空站里的两个成员举止异常、行为怪诞,更奇怪的是,他还在这里遇到了自己早已经去世的妻子……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索拉里斯星》是一部科幻小说,但它又不仅仅是一部科幻小说,科学的,伦理的,哲学的,爱情的,它从各个角度探索着人类内心深处的秘密。
豆友 @达米并斯索老虎 短评:
看完后激动的不知说什么好,打破了以往一切以“人”为构想的科幻设定。为什么一定要交流?一定要沟通?为什么一定要设想是碳基生命?阿西莫夫的帝国元老院设定,克拉克的太空漫游,到刘慈欣的黑暗森林设定,一切在碰到索拉里斯星时都显得如此的渺小,如此的不堪一击。基于碳基生命的一切建设,再宏大,也不如神秘的索拉里斯海上一次小小的对称锥波动。有什么更难以复制?除了人类思想的波动以外?如同三维的你阻挡住二维上蚂蚁的前路一样,它除了永远不会意识到你的全貌之外,并不能再突破什么。
火星救援
豆瓣评分:8.9
作者: [美] 安迪·威尔
(长按二维码购买)
《火星救援》完全可以看作是太空版的《鲁滨孙漂流记》。
未来的某一天,人类终于成功登陆火星,马克·沃特尼幸运地成为了第一批踏上火星的人,也不幸地成为了第一个即将葬身火星的人。孤身一人,物资紧缺,马克必须调动一切生存智慧和技能,直到救援队伍到来的那一天……
与很多充满忧思的科幻小说不同,《火星救援》语言轻松幽默,于绝境中洋溢着一种难得的乐观精神。
豆友 @gerald 短评:
看得超超超级开心,最后几页还给看哭了。根植在现在就存在的科学和技术之上、写得如同纪实一般的极硬极硬的科幻兼NASA/JPL软文,明知基本上是个独角戏、明知会有主角光环加护处处化险为夷、明知最后结局必定获救,却依然被跌宕起伏的各种意外事件折腾的心惊肉跳,好在作者/主角唠叨而逗逼的文风无时无刻不在环节着读者的压力。但是最让我感动的,是这个故事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对未知和探险的憧憬、对太空和宇宙的乐观,与黄金时代一脉相承,光是这个我就恨不得给它打上十颗星。
雪国列车
豆瓣评分:7.5
作者: [法] 罗布 / [德] 罗切特 / [法] 勒格朗
正因为看到了获1986年昂格莱姆国际漫画节大奖的法国科幻漫画《雪国列车》,韩国著名导演奉俊昊拍摄了同名电影,并获得亚太电影节7项提名。
气候的突变让地球变得异常严寒,幸存下来的人们集中到一辆不停行驶的列车上。生活在末节车厢的人们不堪恶劣生存环境的折磨,拿起武器朝着前面的车厢进发……
作为一个末日科幻故事,《雪国列车》出乎意料地将环境设置在一节节相互连接又相互隔离的列车上,阶级差异、权力斗争、宗教崇拜、压迫与反压迫,雪国列车俨然一个微缩版的人类社会。
豆友 @巴伐利亞酒神 短评:
黑白漫画的末世感和机械的冰冷感似乎更露骨。三部曲没有狗尾续貂,引入的易经也非常符合当时的小众审美,罗切特的画风骤变似乎也昭示着他是如何一步步地对人类厌倦的。
你读过哪些深入探讨人性的作品呢?无论是虚构的还是非虚构的,来留言区和我们分享一下吧!
《侣行3》中奖名单:
@清茶浅斟
@J姜踩踩
@饶婷:)
@cal
@用胶带粘领带的特朗普
请以上中奖的小伙伴一周以内将姓名,地址和联系方式发送到后台哦~
lt; END >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戳阅读原文,更多好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