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还在看推文的,肯定单身!!
七夕,本是女子节。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藏于深闺秀阁的女孩子们纷纷出街拜月,聚会穿针乞巧,好不热闹。
在街头巷陌的角落里,情侣私会,小小少女芳心暗许,
递香囊以寄情丝,懵懂的情窦初开的爱恋气氛弥漫在空气之中。
那单身狗怎么办!
夏日炎炎,燥热的夜里蝉鸣声声,河汉迢递,银河之上织女牛郎相会,人间少女嬉闹逗趣,何不穿上传统汉服出门一游?
不甘心的我早早约了一众soul里美貌与才华兼备的souler们,
穿着汉服出门赏月饮茶,做夜空里最亮的星星,
以及祭出攻略一份。
七夕汉服出街指南
@秋秋秋秋秋秋秋
@天使
“齐胸襦裙”在唐朝风行,由上襦和下裙组成,可雍容华贵,可清新淡雅。
行走在宫闱竹林之中,轻薄的雪纺飘扬,团扇轻摇,七夕的银针在盛满清水的碗内泛着粼粼的银光,娇俏的笑声在女孩子间洋溢,宛如七仙女下凡。
不过好看是好看,胸大压胸,优雅的微笑,灵魂里却高声咆哮着“臣妾呼吸不过来啦”的窒息感……
胸小更惨,兜不住又长又厚重的襦裙,穿着一个定时炸弹,分分钟会掉到深渊!
所以啊,剧烈运动还是免了,乖乖做个淑女吧~
@我是你带不走的风
@我啊,运气一向不太好
相比齐胸,齐腰在日常出行中更容易被接受。
虽然二者的唯一区别就是裙子是卡在胸上还是腰上,但是裙子在腰上还是更有安全感,就像经济适用男一样。
样式形制在外人看来没有那么突出,却是行动方便,不易脱落十分安全,甚至很多单品都可以和别的形制的汉服随意搭配。
省时省力省钱,七夕和souler面基也好,和男友约会也好,都大方得体,洋溢着暖暖的幸福感。
@お七
@阿卓
飘飘扬扬的广袖襦裙仙气十足,优雅力度满分,大概是从小时候电视剧中的女神典范。
适合一群仙女们下凡压马路,逛街逛公园放花灯,举手投足之间,风流本色尽显。
不过弊端是不适合做太大幅度的动作。要!优!雅!
时刻记得你是个有着一米多长袖子的女人。假设你的souler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定了一桌火锅,夹菜的时候一个不注意掉进锅里。
不然的话,可能就会见证一场来自灵魂深处的宇宙大爆炸吧,emmm……
@你看起来很好吃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长褙子+抹胸+下裙
在繁荣富裕、思想开化的宋朝,女子出门的机会大大增加,而宋制汉服更多的考虑到出行的便捷,化繁为简。尤其适合如今日常活动穿着。
“褙子”音同“被子”类似于现代的长外套、防晒服,内搭吊带抹胸。
白天穿着褙子上班,端庄得体。出门挤地铁去全家,不容易牵扯磕碰。甚至下了班和闺蜜男友约会也毫无压力,甚至还能防晒黑。
如果你愿意,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巨蛟也毫无问题!
@都说我名字不文明那我改一下吧
@你看起来很好吃
坦领半臂+宋裤or下裙
“半臂”属于短袖罩衫,内搭抹胸或者窄袖长衫。之所以叫半臂,是因为它的长度在手臂的一半处。
我们常穿的T恤放在古代或许会被称为“圆领半臂”。
同样是宋制,依旧是夏天清凉解暑之首选。也是能和日常服饰碰撞出火花的一类汉服。
或许半臂搭牛仔裤也能毫无违和感?
@不爱跳舞的吃货不是好的小仙女
@孟婆指定继承人
明制合领圆领长衫+褶裙
如果说宋制给人小家碧玉的感觉,那么明制则是大家闺秀。
明制作为汉服兴盛的最后一朝,形制以袄裙最为盛行。
上为袄,下搭马面裙,大多雍容华贵,典雅端庄。“袄”为带了夹层的上衣,夏季以单层的长衫更为适宜,褶裙也较马面裙更为清凉。
今年天宫不作美,七夕正值台风,出门约会的男男女女们,勇敢地面对疾风吧!
身边的直男知道给你加一件外套吗?
不,他们或许还没有一件袄裙能让你美貌和舒适并存。
@妖艳贱货
@大猪蹄?小鸡爪?
圆领袍
说了这么多都是女装,汉服男生穿不好看吗?好看!
历史剧里大臣蓄着胡须,一脸褶皱,穿着花花绿绿绣着不同纹案的朝服,仿佛一开口就是“臣附议”。
不不不,不是这样的。
年轻公子打马过长安,鲜衣怒马意气风发,大概穿的就是唐制的圆领袍吧。
英武不凡,少女心中的pick NO.1。
七夕能和这样的souler一起游街的话,也算是圆了年少时的梦。
@无所谓
直裰齐腰+大氅
直裰在宋朝多为文人士大夫所爱,颇具人文风骨。
俗话说,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大概形容的就是这类男子。
大氅给温润如玉的外表下增添了一份霸气。
更重要的是,这类制式不分男女,都可穿着。
在漫天星夜的笼罩下,在牛郎织女相会的时候,穿着情侣款配色的汉服执手漫步,大概是我想过的最浪漫的事吧。
@hey bro
好了,祭出攻略的我感觉自己被榨干。
汉服不仅仅是锦绣华服,就像七夕不仅仅是情侣一天的烛光晚餐。
在汉服文化的传承和每一段感情的背后,都是灵魂与灵魂之间的碰撞,需要经过时间的磨练和沉淀的。
细水长流去积累、铺垫、磨合两个人的感情经历,一点点传承、发扬与积淀的汉服传统文化,像一点点的微光,在细心的的培育下不断成长。
终有一天,感情结果,而翩翩少年郎,终究会兴我礼仪之邦。
七夕快乐哦
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