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故事《野寺求子》
前几日,大刘带上媳妇回了老家,一个远离城市的山中小镇。
这次回去,不只是游玩。大刘听老妈在电话里说,去年的时候,在镇东的山冈上,新建起了一座清幽寺,香火鼎盛。大伙都说,不论求财求福,都灵验着呢。而大刘结婚已有三年,虽然日日夜夜,埋头苦干,可媳妇的肚子就是冥顽不化,半点动静都没有。
所以,此行的目的,意在求子。
兜兜绕绕,清幽寺到了。
环顾四周,嗯,很气派。大刘暗叹一声,进了正殿。
殿内,蒲团上,正有七八个香客在虔诚地祈香跪拜。抬头看去,天,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只见香龛里最细的香,也比胳膊粗,长度都在一米以上。
这烧一炷,该多少钱啊?正纳闷呢,一个和尚走向一个女香客,递上了一本签名簿。
“阿弥陀佛,施主签个名,本寺法师就会为你诵经念佛。”和尚说着,抬手指着金光灿灿的香问,“您请哪一炷?”
女香客稍加犹豫,指向了不粗不细的一根:“它吧。”
“阿弥陀佛,三千。”
和尚一报价,大刘的脸刷地白了。
三千?乖乖,那差不多是我一个月的工资啊。愣神间,和尚走来。大刘哪还敢接茬,拽着媳妇拔腿就跑。
东绕西绕,一座侧殿出现在了眼前。
凑近门前,探头一瞧,大刘乐了。佛龛上,供着正是送子观音。 更重要的是,殿里一个人也没有!
也就是说,没有收钱的。
终于找正地儿了。拜完观音,往功德箱里塞点钱,没准儿观音会赐给我个宝贝儿子。心下想着,大刘再次做贼般逡巡一圈,确认没人后催促媳妇赶紧磕头。
咚咚咚,嘿,这厢刚磕完,一个和尚转了出来。
敢情,人家在佛像后盯着你呢。“施主,祈福求子,签个香袋吧。”和尚道。
事到如今,只能签了。大刘硬着头皮,来到了一溜香袋前。每个香袋上,都有一句含有数字的诗,如“一笑拈花归净土”,“二姓之好事宗庙”……
“不会一个数是100块吧?”媳妇小声说,“要不,咱选个最小的数?”
聪明。大刘点头,选了个“一”。
“每个数字,代表一千天,法师会在佛前为施主诵经千日。千日后,你们的心愿就会实现。不过诵经一天要掏一块钱。施主,请交钱吧。”
一千天,三年。怎么我要个孩子,还要三年后啊!?
大刘两口子相视苦笑,乖乖交了一千块钱后回了程。走着走着,大刘突然站住了。
“老婆你听,和尚念的是啥?”
山路上,阵阵诵经声随风隐约传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侧耳,凝神,细品,怎么越听越像是:讹你没的说,讹你没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