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色
人们都说,童年是抹不去的底色。是生命的底色。作家冰心在海边长大,她笔下的海是温柔的、秀美的。冰心的海,是天使的梦境。因为她温柔如静美的
月亮的母亲,因为她庄严若灿烂的太阳的父亲。是他们给了冰心温暖而幸福的童年。所以,冰心的一生都装在由温情和优裕的物质生活构成的玉壶里,所以,冰心的语言永远清新的似早间的朝露,圣洁的似天鹅的洁羽,让人们热烈的向往。
那我,我的底色是什么?不禁疑惑。
记忆中的童年是清浅的。同是教师的父母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单纯而书香的家庭氛围。还记得每月都如饥似渴的期盼妈妈订的《少年文艺》,《 儿童文学》
记得名为《忏悔》的一篇文章,至今印象尤深。那个可怜的却遭人误解的出色女孩,由于头患顽疾,成绩飞似下滑,忍受着剧痛学习,却得不到周边的人的理解。最后,生命终止,得知真相的人们才追悔莫及,悔恨难当。现实的世界为什么容不下生命的美好,总是在生命消失时才去祭奠,又有什么意义。
多少天,我徘徊在女孩憔悴的泪光中泪流不止。
人间总有万千心结难解,人们渴望美好,却又在无知的伤害着。只有夜的星冷寂的不问世事,却清楚明了人间的一切丑恶。
我喜欢看《新白娘子传奇》。爱人不解。 剧中说说又莫名其妙地唱起来,飞来飞去,两个女人演尽人间缠绵。不可理喻。 甚至奇怪怎么还能看出眼泪,笑我活在梦境中。可我还是在爱人的奇怪的眼神和唠叨下,看完了一遍又一遍。自己也很难理解,为什么如此喜欢。
或许里面的坚贞爱情让我动容吧。
两个人初见面时的一见倾心,白娘子抚着雨伞,问小青,许仙是否会来时的情到浓时。许仙受小青的捉弄,以为白娘子已经有了人家,在雨中失魂落魄的样子和在万念俱灰时见到心上人时的百感交集。当白娘子被压至塔下,许仙痛苦的自责,不够体贴,宁愿用自己的后半生换来娘子的一句唠叨时的深情。最后,毅然出家以助妻子早日脱离苦海的坚贞。白娘子在夜下为仕林赶做衣裳,怀抱娇儿迟迟不肯离去的悲戚。知道即将生离死别,强忍心中凄楚为官人再理衣衫,深深情意尽在这举手投足间,怎能不让人落泪。
或许,我爱看它,是因为在愤慨不平之时,总会有青儿或白娘子用神力化解我心中愤懑,还世界一个朗朗乾坤吧。看不了,为什么总是奸佞当道,阴谋总能屡屡得逞。好人含冤未白,只能沧桑叹人间。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美好却要依靠神力得以澄明。谁说剧情荒诞,即使荒诞,也是在虚实怪诞中,显现醇美的本色。 白素贞为爱,宁愿舍弃千年真身。之后,被压塔下,许氏依然挑起重担,抚养仕林成人。青儿不惜苦练十几年,只为姐姐雪耻。多深的情意方能如此。爱人笑我,说这只是神话,世间没有。可是,我心中有。
剧中的至真爱情,至善亲情,至美友情。白娘子的贤良、温淑。青儿的刚烈到最后性情的圆融。为救母出塔,仕林不惜牺牲一切的至孝, 人不如妖有情的无情鞭挞,最后,始终生活在仇恨中的宰相的幡然醒悟,无一不在倡导人间至美的情怀与境界。
看着青儿的转变,我不禁羡慕。多想就这样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心境澄澈。
其实,底色,可以使生命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