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之人,必有大财!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国学文化堂”,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每天免费收到文章。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凡欲成大事者,必胸存大气,有广阔之胸襟。
大气是什么?是做人做事的风范、态度、气质、气度,是综合素质散发的一种无形力量,是一种海纳百川、胸怀日月的气概,是一种从容大方、胸有成竹、浑然天成的气量,是一种宽厚成熟、宁静和谐的气度。
孟郊写道:“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意思是,君子的气量没有边际,心胸可以容纳百川。真正大气的人,能够容纳世间万物。
1、大气之人,懂得谦让
《菜根谭》中记载:“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意思就是,忍让是一种很高明的处世方法,因为退步往往是更好地进步的阶梯;对人宽容大度是有福之人,因为给别人提供便利实际上也为方便自己奠定了基础。
大气之人,心怀宽厚,懂得谦让,留有余地,这样才积累福气。
孔子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
其一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
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
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
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就算是如同孔子这般的圣人,也承认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这便是大气之人的胸襟,不自满,懂谦让,待人豁达大度。
与其和人争辩不休,还不如谦让一步,留有余地,彰显大气。
2、大气之人,光明磊落
大气之人,胸怀坦荡,行事光明,不为利益所诱惑,行分所当为,无愧于心。
所谓:“自古明人不做暗事”。
心地光明的人,不会做偷偷摸摸的事,一个真正大气的人,是不会行鸡鸣狗盗之事,正如心向光明的花朵,只会跟随阳光的脚步,而不会趋向黑暗。
东汉时,杨震在东莱(今山东龙口)做太守。有一个叫王密的人,曾经被杨震推荐做了秀才,这时候已经做到了昌邑县令。
在一天夜里,王密身携十余斤黄金悄悄送给杨震。杨震很不高兴地说:“老朋友晓得你的心意,可是你却不知道老朋友的心。”
王密说:“深夜里是没有人知道的。”
杨震说:“天也知道,地也知道,你也知道,我也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
王密听了这番话,很惭愧地回去了。
杨震便是那种有大格局、大气的人,面对千金诱惑,即使是在无人所知的情况下,依然不为所动,所行之事皆是光明磊落。
大气之人,面对世间诱惑,尤能秉持正心,坚守原则,行光明磊落之事。
3、大气之人,笑对风雨
大气之人,心态超然,不为名利得失所困扰,心无所执,正如《菜根谭》所言的心境一般:“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北宋大文豪苏轼,一生坎坷,屡遭贬谪,面对跌宕起伏的命运,他仍能吟道:“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清朝文学家金圣叹,在临刑之前,其子到刑场与他决别,他还悠闲地出了一个上联“莲(怜)子心中苦”让他的儿子对下联,他的儿子对不出,他就怒斥其子不用心学问。并对出下联“梨(离)儿腹内酸”让其子一定要好好做学问。
苏轼和金圣叹在面临着人生最为困顿的时候,仍能保持着超然心态,笑对风雨。
人世不过百年,乐也是百年,苦也是百年,何不以一种更为轻松、洒脱、大气的方式去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呢?
- END -
回复“今日”,送你一张特别推送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
点“阅读原文”看更多好文,喜欢就赞一个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