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砍人案:把事做绝的人,最吃亏
这是一周来备受瞩目的一个事件。
事发8月27日晚,昆山一个十字路口,一辆宝马车驶入非机动车道,与正常骑行的电动车发生碰撞,引发口角。
随后宝马车主刘某,对电动车主于某进行推搡并拳打脚踢。
更恶劣的是,他又返回车内拿出一把被管制的长刀,挥刀击打于某。
于某连连躲避,极为惊险。
突然画风出现神逆转,刘某一不留神,长刀甩脱落地。
惊恐未定、一直被动的于某即刻抢起长刀,反向刺砍刘某。最终,刘某不治于他自己的那把长刀之下。
01、杀死他的,其实是他自己的狠绝
这次的昆山砍人案,沸沸扬扬,引发舆情如炙。
网友留言一边倒地倾向同情电动车主:
不管哪个视角,纹身男先动的手,先拿的刀。
假如老实人没有捡起刀,而是被纹身男捡起,又是什么结果?老实人捡起的不是刀,捡起的是他本人的生命!
一辈子欺负老实人,最终死在了老实人的手里。
昆山龙哥小传:龙哥不作不死,死得其所,死后C位出道,成为网红。
…………
无数评论中,都是对刘某“砍人不成反被砍”的叫好声,和对电动车主于某的齐齐声援,网友求“司法轻判”,到底是“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的网民大讨论发言者众。
9月1日,警方公布最终调查结论:电动车主于某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尘埃落定,大快人心,网友开始争相奔走,相互报喜,纷纷表示: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是绝不会缺席。
一场抵死搏斗,因为刘某当时的言行举止,配以后面被深挖出来的多年牢狱黑历史,悲剧竟然以网络狂欢的样式,被赋予出了戏虐的喜感。
刘某本想“教育”下别人,反被别人反败为胜,赔了性命,还成了江湖笑话。
刘某的悲剧就在于对方一直克制退让,他还不依不饶持刀追砍,采取了最极端的方式,把对方逼到了死角。
绝路之下,一个普通的老实人,被逼到走投无路,也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豁出性命自保抗争。
刘某用自己的惨痛经历告诫世人:一个人把事做绝,不懂得给别人退路的人,是没有出路的。
02、唯有为别人留一条路,你才不会陷入绝路
二十年前,我所在的村庄,也曾经发生了一起惊心动魄的惨烈事件。
村庄处于群山环绕的中部峡谷之间,景致清幽,村民相处融洽,物质虽然贫寒,但是一群邻里还是能怡然自乐。
唯一的困扰与忧患,来自当时乡里的一处黑恶势力。
他们以收取保护费为由,在各个村里肆意跋扈嚣张,懦弱的村干部与畏惧的村民也无可奈何。
那时候一位村民,我们称呼他李叔,为人老实木讷,只是埋头苦干,在物质贫乏的时代,努力养活一家老少。
他有一手捕捉鳝鱼的好活计,每次田野里的劳作,总是他的成果最多。
到手的活蹦乱跳的鳝鱼,就拿到集市上售卖,以换取低微的收入,解决温饱。
奈何,每次纵然已经所得寥寥,黑道上的一个混混,还是以各种名目,从李叔那拿走大部分钱。
剩余的这部分,李叔锁紧眉头,绞尽脑汁勉强潦草度日。
在持续的压抑与无助中,一切如常。
直到有一天,那位混混企图索取李叔更多的贩卖所得,李叔请求无果,对方还对李叔持刀相砍。
正在杀鳝鱼,用刀极为流畅的李叔,再也抑制不住旷日已久的愤怒,拿刀反击,捅进了对方的身体。
那个混混,他以狠绝嚣张纵横乡里已久,大概至死都无法相信,一个老实人也会被迸发出如此猛烈的力量,以命相搏。
与其说他是丧命在了李叔手里,不如说他其实是死在了自己手里。
没有人告诉他,暴力或侮辱,或许可以占得一时的上风,但是把别人吃死,最终,无路可退的还是自己。
给别人留余地,不把事情做绝,你的人生才能游刃有余。
留点路给他人退,也是留条出路给自己渡。
03、世界正悄悄奖励会给别人“留余地”的人
中国文化,最忌讳的就是一个“绝”字。
《菜根谭》里说:“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格言联壁》所说:“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势不可倚尽,福不可享尽”。
为人处世,做到“留有余地“,这正是古人给我们的处世良方。
春秋时期的楚庄王,就因为为人善于留余地,而传为美谈。
有一次楚庄王宴请群臣。畅饮之际,灯灭了,黑暗中漂亮的庄王妃子被人牵拉衣襟受到冒犯,恼怒的她一把扯断那人的帽带,然后她请求庄王赶快点火,势必把犯错的人揪出来惩处。
如果真的点火,那么这个冒犯王妃的臣子,名节尽毁,如何在人群中立足,光是道德审判就足以压垮一个人,更何况还是礼仪极度森严的宫廷?
这时候,就很考验一个人的涵养与格局。厚道的楚庄王为了给对方台阶下,不让他难堪,要求大家“今天众卿一起喝个痛快,不把帽带扯下,就表示没有尽欢。”
结果所有人都扯断帽带尽情饮酒,无一人清楚刚才的轻浮之举是何人所为了,对方也因此逃过一劫。
后来楚国和晋国打仗,有位将军冲锋陷阵,为楚庄王奋力而战。
困惑的楚庄王表示自己对他并无特别恩惠,问这个将军为何如此搏命,将军说:我就是那天夜里被扯断了帽带的人。
自此,楚庄王才知晓,当日为他人着想,留一寸余地的善念,是一场良性的因果循环。
04、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李嘉诚也有一个著名的“六分哲学”。他曾告诫儿子李泽楷,和别人合作,如果拿七八分是合情合理的,那么你拿六分就可以了。
这潜藏的哲理也正说明了留一步与人行,并不会将路越行越狭隘,反而会因为长远的双赢,使得发展空间越来越辽阔。
这也是曾国藩的忠告:话不说尽有余地,事不做尽有余路,情不散尽有余韵。
所以,在每一个当下,都多一些宽容与厚道,多一些豁达与明智,切忌走极端吧。
不把话说满,不把事做绝,不把便宜占尽,凡事留不尽之意。
适可而止,把握好进退的分寸,才能,让自己在世事变幻中,有从容回旋的余地。
(你的每一次点赞,我都当成了喜欢)
作者群若,专栏作者,心理咨询师。以感性理性悟性的整合,写温暖而走心的文字。
苏心:专栏作家,自媒体人。驰骋职场,也热爱文字。关于职场,关于生活,关于婚恋,关于女人,我手写我心。微信公号:苏心()。新书《在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温柔心》正在热卖。
购买新书也可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