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怀念,声色之河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怀念,声色之河

2018-09-03 19:54:25 作者:居居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怀念,声色之河

  整整一个暑假,我做了一件极有意义的事,就是把所有影集都搬出来,然后一张张逐一翻拍,很有耐心,外行的我也开始注意起了光线角度。打开影集,时光呈现,似水华年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一直就端然在时空的某一处注视着我的人生。原来我曾拥有的是多么华彩的时光!为什么身处其中却浑然不觉呢?每一张照片里都有一个故事,都有值得提及和思念的人,她们有的还在我身边,有的已经转身离开,走与不走,光阴就在那里,就在某一天,我们相遇彼此凝视微笑,青春的午阳正蓬勃的照射,丝丝缕缕刚好落在肩上,刚好把它拍下,故事就从那里开始。

  喜欢这张照片,是抓拍的。那天貌似生气了,正耍赖不想照了。喜欢是因为和现实生活中刁蛮任性的我差别略大,眉宇间一抹轻愁,是我喜欢的样子。感谢时间,虽然过去了多年,只是老了些许,心境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我还是那个并无心机愿意做梦,身在俗世,心却依然可以自由飞翔的女孩。亲爱的,那日天微蓝,江风拂面,我可以清晰的闻到穿越时空的花香徐徐而来,并在我心中种下幸福的种子。

  如果一个人经常把老照片翻出来,并有想写点什么的冲动,是不是说明ta真的老了?如果不是,为什么可以不厌其烦翻来覆去的观看并百般艳羡呢!仿佛那不是我的曾经,是别人的,而我只能可怜巴巴的站在窗外孩子般不知所措。那年我19岁,在哈尔滨的一座桥上装模作样的眺望远方,下面静水流深,至今还记得烟雾缭绕的江面上灰蒙蒙的什么都看不清楚,天气闷热,略微出汗,桥上行人络绎不绝,阳光尚好。

  这是一只有思想的猫,这是一只很慵懒的猫,这是一只足以迷惑世人的猫。难道你不想凑上前去亲一亲它湿润挺翘的小鼻子吗?到时,它会慢慢把眼睛睁开一条缝,懒懒的瞅你一眼,宠辱不惊的样子定让你昏醉过去。或者它根本就不会理会你的撩拨,依然纹丝不动沉浸在若有所思中。万物退却,我是王者,威风凛凛如我,英姿飒爽如我,柔情似水如我,美妙不可方物如我。我是猫,我怕谁?

  极喜欢张曼玉和梁朝伟合唱的那首《花样年华》,无数遍地听依旧喜欢的没法说。当两个人手牵着手从凝重华美的春晚舞台徐徐走出时,我简直要疯了!那是怎样绝美的画面啊!八卦新闻说梁朝伟最爱张曼玉,我信。情在歌深处,爱在眼眸中,那首低回迷离的歌曲就是证明,不信,你听……

  无数次细细的端详过树的根脉,没有办法形容每次看到它时的感受,似龙爪紧紧抓住大地,盘根错节,筋脉缠绕,纵横交错的如此立体和真实,更像一幅简洁流畅的简笔画,每一笔都苍劲粗犷,力透纸背。它们默默生长,从不声张,踏实的深植于土地内部。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场旷古永恒的爱情,它们深深的拥抱,努力的伸展深入,拼命的想成为对方最真实的一部分,它们做到了,聆听彼此的心跳,呼吸,永无止休。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自十年前与它相遇至今,它是如何从一棵青葱小树长成华荫如盖的大树的,已经不记得,注意到它时早已壮硕蓬勃的不像样子。它的生命四季分明,冬天落叶,春日开花,夏秋亭亭葱郁。枝叶高举探过小径,给路人乘荫纳凉。只是一场前所未见的台风几乎要了它的命,亲眼目睹悍风中它摇摇欲折,被撼断了一半的身体,几乎被连根拔起却又顽强的活了下来,那触目惊心的伤疤就是曾被蹂躏的佐证。

  有点想雪了。一望无际的洁白仿佛一场无边的梦境,那么清晰的呈现在眼前。我喜欢黄昏时分或夜晚漫天飘雪的情景,硕大的鹅毛一样的六角花瓣迎着呼啸长风,带着旷古忧伤一路奔赴而来,从深邃的宇宙,从不确定的空间辗转而来,它们从容优雅义无反顾,进行着一场铺天盖地的革命,苍茫天地间只翩跹着它们的身影。它们每一次的到来都裹挟着虚无和精彩,与人间发生着美丽的爱情和童话故事。

  北方的小城在漫天飞雪的黄昏更显幽谧,街道上已是人影疏寥,从你身旁匆匆经过的路人,两鬓是霜,眉毛是霜,眼睫上还是霜,他们浑身雪白,昏暗的路灯下,只看得到一双还在转动的眼睛,嘴里呼出团团白气,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那是脚踩在雪上的声音,也是最为独特的一种声音,只有北方才有。飘雪的黄昏或夜晚气息独特,一点朦胧,一点神秘,一点暧昧,一点忧伤,一点凄清,一点迷离。

  台风过后,我走的那条小道上多半只剩下残枝枯木,还活着的树枝叶零星没精打采的似还未从台风的肆虐中缓过神儿来。近几日环卫工人把树木该锯的锯,树根该挖的挖,看样子是要种新树了。果然今天中午便看到了细不伶仃的树苗已被培植好,淡青色细小狭长的叶子在微风中欣欣然的样子。那些我看着长大的已经陪伴我十年光阴的美丽的菠萝蜜树已成为往事,它们虽已不在,我却不能不怀念挡住行人去路的枝叶调皮颔首的模样,以及枝头悬着的硕大

  生活又恢复常态,其实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常态,只是我们偶尔偏离一下轨道,终究还是要回来的。晚上无事翻看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她的书几乎看遍了,以前的文字表达的是一种单纯的快乐,生活不便但丰富多彩,她是在享受生活,甚至享受困难。自从荷西故去后,她的文字里总是流淌着淡淡的忧伤,夹杂着一点点神经质,文字少了秩序多了纷杂,有些凌乱的思想读得到她内心的疼痛,即使文字描写着再热闹的场面也能感觉出她的落落寡欢,抑郁和寂寞,那是一种彻骨的悲凉吧,无时无刻鬼魅一样的缠绕。一文中她提到披着老披肩,坐在摇椅上,对着一盏孤灯发呆。是的,一件老披肩,我也有,羊毛编织,驼色,颈部不知是什么毛羽,很细腻的质感,下面坠着玲珑的深褐色绒球,披在肩上时经常会有一两片飞出来盘旋着落下。清楚地记得是2000年的时候在伊春买的,学校刚刚合并搬到新校址。新教学楼异常明亮宽敞,那年我教五年七班。非常喜欢这件披肩,所以一直保留到现在,大概十四年的光景,它一直陪伴在我的身边,每年秋天打开它都仿佛触摸到旧日时光,记忆的流水便汩汩而出,袅袅思绪柔肠百结,若干年前的一个下午,披着它,足蹬白靴走在行人寥落的街道,夕阳醺醺的斜洒在身上,刚刚入秋,树叶还未来得及凋零,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好和年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怀念,声色之河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