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说的每一个字,都在出卖你!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你说的每一个字,都在出卖你!

2018-09-04 22:31:23 作者:熊 来源:谷声熊 阅读:载入中…

你说的每一个字,都在出卖你!

  “有时候真希望自己是个哑巴。”

  后台有位朋友,给熊发来了一句特别丧气的话。

  他说,他承认自己超级不会聊天,总能成为那个话题终结者:说话无趣,有时还口无遮拦,让别人尴尬……

  “没觉得自己有多差劲,可是每次一开口,就会收到别人的负面评价,甚至被别人质疑人品......真是被自己的笨嘴害死了!熊,我该怎么办?”

  这位朋友的烦恼,让熊不禁想到一句很流行的话:

  “你说的每一个字,都在出卖你。”

  这句话呢,听起来有那么一丢丢危言耸听;

  但是,确实也道出一个真相:掌握聊天与说话的技巧、方法,真的很重要;

  若不能掌握其“套路”,它便会偷偷把我们的“人品“、“情商”出卖,产生误解,那就亏大咯。

  “聊天能力越锻练越有效果,不管是谁,都可以很容易地学会。”

  这句话,便是来自熊爷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这本“聊天神书”:《聊天的技术与艺术》。

  在日本,许多一流人才将这本书奉为终结“尬聊”、拯救“说话危机”的利器。

  作者安田正,更是聊天界的元老级人物:

  曾为1700多家公司开展培训,从一般职员到高层管理人员,指导数万人提升交际能力。

  而这本《聊天的技术与艺术》,正是安田正为我们总结的,所有能在工作生活中用到的聊天技巧。

  今天,熊爷就从中挑选5个聊天技巧,以及对应的、有可能偷偷出卖我们的地方,分享给大家;

  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开口之前

  表情已经开始“出卖”我们

  “在别人看见你的那一刹那,就决定了你们接下来的聊天氛围。”

  作者说,会聊天的人,都懂得管理自己的面部表情,给别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这可不是作者瞎编的。

  而是来自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所研究的结果:人们对一个人的印象,通常在第一次见对方的时的最初2秒就已经形成。

  在这2秒钟里,我们会无意识地通过视觉获取28000个信息,对眼前见到的人做出一些判断,比如:

  “这个人看起来,意气好消沉啊。”

  “这个人看起来,莫名让人心情愉悦呢。”

  因此呢,作者建议我们,从家里一出门就要嘴角上扬,说话时最好能露出6颗以上的牙齿。

  除此之外,他还说,开口的第一句话也尤为重要。

  他建议,开口的第一句话,最好是“请您多多关照”、“麻烦您” 等等礼貌用语;

  “因为这种谦逊的态度,是创造良好氛围的助推剂。”

  不想被“出卖”

  就得知道哪些话题不该聊

  “聊天要说些啥呢,算了,想到啥说啥吧。”

  或许不少人,都如上述这般,脑子里想到什么说什么;

  最后这些不经思考的话一说出口,就又以尬聊收尾。

  因此作者说,那些会聊天的人,往往懂得这样一个技巧:知道什么该聊,什么不该聊。

  为此,作者在书中为我们列举出了,2个不适合在聊天出现的话题:

  1.政治类或宗教类话题。

  作者说,这是因为这两种话题与个人思想密切相关;

  一旦深入下去,“聊天”可能不再是“聊天”,而会变成“讨论”了。

  2.关于爱情、笑话的话题,要把握度。

  爱情和笑话这种轻松的话题能不能在聊天时出现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只不过作者想提醒我们,这类话题需要就事论事,不能一概而论,要注意话题的“度”。

  而如果实在不懂把握度,作者则建议我们要避免聊这类话题。

  除了嘴

  耳朵也在偷偷实施“出卖”大计

  几乎每一本关于沟通的书,都会谈到“倾听”。

  熊爷今天再次将这个点提出来,也是为了再次提醒大家倾听的重要性。

  而在这本书中,作者对倾听也有着不同的新建议。

  “听比说要耗费3倍精力。”

  作者认为,倾听比说更难,因为倾听要动耳、动脑,还要动嘴回应。

  “在倾听别人时做出的回应,是十分重要的。”

  比如,动嘴随口一句:“是的”、“是这样”、“噢”这类话;

  会给人一种没有好好听人讲话的感觉,聊天也便不会持续太久。

  “只需一个认真的应答,就能让对方心情大好。”

  作者说,如果能好好给对方一个回应,那么聊天就很容易进行下去。

  为此,他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动嘴应答的小技巧:眼睛柔和地看着对方,附和时要找准节奏。

  比如,微微点头地说:“对,是这样”;疑惑地微瞪双眼说:“嗯?还有这事?”

  熊觉得,其实聊天技能最快的提升方式,就是学会倾听了呢~

  针对不同人的不同聊天方

  让我们轻松应对言语的“出卖”

  “不同类型的人,聊天方式自然不一样。”

  作者说,会聊天的人,往往懂得根据对方的特点来做微调。

  那见什么样的人,又该说什么话呢?

  于此,作者在书中为我们整理出了一份“聊天方案”:

  1.面对想说就说的“老板型”人,该说什么?

  作者说,这种类型的人,大多讨厌废话。

  与其跟他们闲聊,拐弯抹角地来拉近距离,不如有啥说啥,直率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2.面对性格温和的“老好人”,该说什么?

  作者说,这种性情温和,富有同情心的人,其实更难与他们聊入正题。

  因为他们大多缺乏决策能力,很难推动话题的发展。

  所以面对这类人,聊天时常常要“cue”他们一句:“我是这么想的,你觉得呢?”

  3.面对性格开朗的”社交型“人,该说什么?

  作者说,性格开朗的”社交型“人,喜欢热闹,聊起天来很容易制造气氛。

  所以跟这类人聊天时,不要试图和他们讲道理,一定要注意交谈的场合,注意营造良好的氛围。

  熊爷觉得,只要我们怀抱真诚的心,这种“聊天方案”,并不是心机;

  而是尊重他人、有同理心的表现呢~

  有时候,保持沉默

  是最好的防“出卖”策略

  “我的天,好怕聊天沉默啊,赶紧找话题继续说……”

  不少人在聊天突然沉默时,会如上述这般,绞尽脑汁想一切可以聊的话题继续说。 

  当然作者也认为,聊天中要避免沉默。

  不过他说,也有一个例外情况,即:对方在深思熟虑的时候。

  在作者看来,在对方思考的时候,最好不说话,而要传递一种诚意,一种“我尊重你的想法”的真诚。

  “不要害怕沉默,要用平静之心等待。”

  作者说,这种沉默能表达诚意和尊重,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可以为下一次的聊天带来正面影响。

  “套路在真诚的保护下,

  就是通往成功的道路。”

  但有时候

  一句简单的“晚安”

  便胜却套路无数

  各位,晚安~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熊的治愈书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