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弃自己,是一种能力!
这几天刷到一条很温柔的视频:
市政法庭上,Frank Caprio法官正在进行庭审。他本以为这这只是一次普通的交通判决,没想到面前处理停车罚单的当事人,竟然是他二十年前帮助过的不良少年Jose。
视频的最后,法官说:“有人批评我太宽容了,我不是宽容,我是在帮助人们。”
在为法官的宽容和善良感动的同时,我也不禁为这位昔日少年感到动容。
Jose说:
我那时大概18岁,你问我,你以后想成为什么?你想进监狱,还是想成为someone?
我说,我想成为someone,后来,我报名参加了商业驾驶执照的考试,我现在成为一名卡车司机了。
在Jose向法官提起现在的自己时,脸上丝毫没有“自己现在做得仍不够好”的牵强,也没有非要“混出点样子”,才敢与昔日恩人握手拥抱,他对现在的自己感到骄傲满足。
我不禁联想到前段时间看到的另一条新闻:
高考状元毕业后在外工作,竟然9年未与父母联系,直到母亲患癌后登上新闻寻子,看到新闻的儿子才终于联系了家人。
9年来不与家人联系的原因,竟然是“在外混得不好”。
著名创业者项羽曾说过“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大意是说,我们在外打拼,发达之后如果不回故乡,给家乡亲友们炫耀一番,那和没发达有什么区别呢?
然而,垓下之战后,项羽兵败,他拒绝退守江东以图东山再起,理由也不外乎是“在外混得不好”,以至于“无颜见江东父老”。
但你的父母、你的江东父老们,他们虽然在乎你飞得高不高,但他们也愿意当你飞累了,飞不动了,回来歇一歇啊。
混得好,他们为你感到骄傲,混得不好,他们也是你永远的港湾。
就像当初乌江亭长对项羽说的那样:“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在外混得不好,没有关系,咱们家还有地,还有我们,你回来吧!
为什么以上两位,当他们是状元、楚霸王时,可以选择衣锦还乡,与父老同乐,但当事业折戟、命运蹉跎时,他们的反应却是“无颜见江东父老”呢?
他们的心智永远沉浸在过去的荣光时刻,无法接纳自己的失败,更无法从打击中恢复过来。
这两位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钝感力”太差了!
那么,什么是钝感力呢?
钝感力主要体现在以下5点:
第一点:迅速忘却不快之事。
有的人遇到令自己不快之事,会觉得如鲠在喉,一定要解决掉,心里才舒服。当遇到无法克服的问题时,他们总是会耿耿于怀,以至于一直坐立不安。
而拥有钝感力的人,遇到无法解决的不快,他们会快速忘却,收拾心情继续之后的事务。他们也因此,会比别人更专注,效率更高。
第二点: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仍要继续挑战。
与项羽相对的,便是汉王刘邦。
当年看到始皇帝的车驾驶过,刘邦便说,“大丈夫当如是也”。
早期的刘邦并不牛逼,甚至有点猥琐,在鸿门宴中更是仓皇落跑,毫无“王霸之气”,但他从未有一刻,放弃过自己的目标,
最后君临天下的,是他。
第三点:坦然面对流言蜚语。
我们都会遇到一些蜚短流长,这些流言虽不致命,甚至不能对我们造成实质上的伤害,却总是像苍蝇一样,扰人清净。
想要投入时间精力去处理,却发现,我们越折腾,流言传得越起劲,反而当我们不去理会,一段时间后,它就自己消散了。
当我们面对一些不痛不痒的流言蜚语时,一笑置之,是对它最好的处理方式。
第四点: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
看到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嫉妒,是一种病态的喜欢”。
所以,当别人嫉妒你时,你该偷着乐才对!
第五点:面对表扬,要得寸进尺。
人一般都喜欢被肯定和夸奖,不管这种肯定和夸奖是来自自己还是他人,甚至有无根据。
当我们得不到来自外界的肯定时,一定不要失去对自己的信心,坚定信念,继续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文章最开始的那位卡车司机,他曾经每个月都因为酗酒、超速等问题,到市政法庭接受庭审。如今的他,在自己的努力下,拿到了美国公民的身份,还拥有了自己的卡车,成为了一名货运司机。
在向法官当庭致谢时,他的眼中是满满的感激和骄傲。
苏轼评价项羽说,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
这句话是说,项羽就是太不能忍,所以他虽然百战百胜,却很轻率地消耗了自己的力量。
假如创业者们都如同项羽一般,业务能力过硬,又拥有大把人脉,特别是早早地占据了蓝海市场。
然而,每次竞争对手作出一点小举动,或是宣传资料中对其略加影射,他便也加以跟进,久而久之,不仅无法打击到对手不说,反而会因为太沉不住气,打乱自家阵脚,白白浪费时间红利,错失大好良机。
钝感力在家庭中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真正幸福的婚姻背后,是夫妻双方付出的爱和忍耐。唯有夫妻双方长久的相互容忍和体谅,以及各自出色的钝感力,才能支持和守护一份完美的婚姻。
婚姻中,男女双方无论成长环境、兴趣爱好,还是个人教养、价值观等,不可能完全相同。同一屋檐下,各种不满肯定难以避免,争吵也是在所难免。
拥有钝感力的人,是不太会计较生活中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的。而且不管哪一方拥有钝感力,对另一方的抱怨、计较都不放在心上,久而久之,对方也会慢慢变得随和、不拘小节。
最懂钝感力的,是电影《阿甘正传》中的阿甘。
他的智商只有75,少年时,面对同学们的欺侮,他没有做无谓的抗争,而是不停地跑,最终误闯入橄榄球场,巧合下跑进了大学的大门。
青年时,他应征入伍,在越南战场上,数次面对生死,却也因此结识了两位挚友。
中年时,他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从不因为外界经济的激荡转折而迟疑,年复一年,终成商界大亨。
感情上,他对青梅竹马的珍妮总是一腔真心,从不质疑什么。珍妮最终带着他们的儿子回到他的身边,三人一起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
像阿甘这样钝感的人,总是少有的。
我们总是太着急,太焦虑,对自己期望太高。
然而,世界上不仅仅存在敏锐聪慧这种才能,当我们能够保持这种接纳自己,不为外界成败动摇的钝感时,我们的聪慧敏锐才能成为真正的能力,帮助我们走得更远。
今日推荐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听《钝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