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由“诗”想到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由“诗”想到的

2018-09-25 21:39:09 作者:橡树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由“诗”想到的

  一日,山丁子大哥留言说我的诗还停留在“小我”阶段。山丁子大哥是我的博友,于文质老师主办的“一加一”相识,已经认识快十年了,至今没见过面。他的诗很粗犷,饱含激情。我很尊敬他。关于他所说的“小我”问题,我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我觉得我还没达到那个阶段。这十几年间,我满肚子都是情情爱爱,还没有办法超出个人情感走向更深广的层次。他说得很有道理,只是还需要时间,需要过程,需要更加深厚的生活和丰富的悲天悯人的情感。

  一直觉得诗是很个人的东西。喜欢诗的人,心中一定涌流着饱满的情感,或激荡四射,或绵长深邃,日复一日,流不完流不尽。诗是涌流的出口,源源不断,无所谓好坏,看个人的喜好。觉得诗句更像是生活的枝枝蔓蔓,有了它的存在,生活更美,更丰富,而情感在诗句的洗炼中则会更加充沛和纯粹。文字一定是向着真善美那方的,所以,它完全可以作为一种信仰存在,作为精神的图腾被珍视和膜拜。

  有关“诗”,泰戈尔是懵懂的初读,冰心和徐志摩应该是为我打开诗之门的启蒙者,而席慕蓉则是让我爱上诗的那个人。她的那本《薄暮》是在师范校读到的,也是我读到她的第一本诗集,甚为惊艳。在诗句旁,我写满了感受,现在还保存着。当时喜欢应该是因为席慕蓉的诗细腻多情,字里行间都在表达着至美的情感,那么惆怅,那么纯粹。特别对情窦初开的青春男女的心思。

  人的情感是多么丰富,中国的语言又是多么唯美,多微妙的情绪都可以通过诗句的含蓄和欲言又止表达出来,所以,对诗句,对文字,我绝不仅仅是喜欢,我是那么深刻地爱着它,犹如爱着我深爱的人,它不是谋利的工具,亦不是消遣的玩物,它是真实可以触摸的爱和阳光。我终于遇到了可以一辈子相爱的东西,人会离开,物会消亡,但诗不会,文字不会,我的爱情不会。只要我愿意,就可以和它爱一辈子,这真是让人感到快乐和庆幸的事情。

  我害怕麻烦,更害怕欲望,这些东西都会膨胀。就比如说存钱吧!也试着存过钱,但我发现存折里有多少钱都不会嫌多,还希望它能够快速增长,所以就要挖门盗洞想尽办法挣钱。这个过程让人感觉暗无天日,我很痛苦。如果要挣很多钱,就要相应的失去很多珍贵的东西,若开心也就罢了,但我一点儿都不开心。所以,我的卡里永远只是那些钱,但我快乐了许多。所以我选择了后者。饿不死就行,我要求不高。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得到和失去都是相对而言,我失去了一些看似人人都想要的,但得到了我想要的,这种感受你了解吗?我还想通过这个例子说明,人的心里装不下太多的东西,如果装满欲望,那么,诗就会离我而去。个人感受,不一定对,或许只适合我。

  那天丽新问我为啥不做公众号?丽新也是我认识很多年的博友,一个秀外慧中的江南女子。她就有一个公众号,而且做得很好。她身上很多东西是我欠缺的,比如她对学生的智慧,对教育的执着,还有生活的品味。当她这样问我时,我的直觉就是怕欲望慢慢增多,而我驾驭不了若干欲望,所以干脆不做他想。就像我知道自己花钱无计划,所以从来不办信用卡一样,也不会超支完成自己想要的,然后再去还款。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不喜欢欠债的感觉。而这些都是欲望,我不敢碰,因为我的意志是那么薄弱!

  所以,我很庆幸,我对诗还葆有一份很纯粹的情感。有人说,诗句的语言应该凝练,有更加宏大的意向,适当含蓄为好,表达出欲言又止之境,欲说还休的感觉最迷人。如果一首诗过于直白就失去了韵味。深以为然,诗句的美在于意境,是用文字勾勒出的一个唯美的空间,而我们是流连其中的信徒。以文字为养分,滋润内心的善美,随风让更多的花苞展颜,直到开遍心之旷野,在这里,我们生,我们死,我们生生死死……只有爱诗的人才知道,这种感觉有多美好。好吧,就这样下去,生生死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由“诗”想到的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