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4平米的阁楼曾住下8口人 父子俩接力复兴西关铜艺 | 中国人的一天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4平米的阁楼曾住下8口人 父子俩接力复兴西关铜艺 | 中国人的一天

2018-10-04 16:15:06 作者:沈玲 来源:中国人的一天 阅读:载入中…

4平米的阁楼曾住下8口人 父子俩接力复兴西关铜艺 | 中国人的一天

  铜器,已逐渐成为一种收藏的玩味。在广州西关的老街上,一家4平米的铜器铺见证了一家三代人的“一铜天下”梦。

  第3202期

  摄影/沈玲 

  编辑/彭举 

  腾讯图片出品

  在广州西关恩宁路上,有一家不到4平方米的铜器铺, 琳琅满目店面, 显得古朴温馨,成为恩宁路一道特别风景线,引得不少游客驻足观望。铜器店老店主苏广伟,人称“苏哥”,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关打铜的传承人。初次见面,大部分人都会被他那飘逸的关公胡、仙风道骨的神采所吸引。

  苏哥有着一身的打铜好手艺,敲敲打打,大半辈子兢兢业业。苏哥说,“手打铜器,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永远嵌有重叠的锤印。每制作一件铜器都要用不同工具反复锻打。

  打铜是个急不来的活计,正所谓“慢工出细活”,千锤百炼方成器。”仅这个铜壶盖,就要捶打8000多次才能完美成型。

  都说:“师徒父子”,而他们父子师徒却大相径庭。如果说父亲苏哥是“西关铜器复兴者”,那么儿子苏仔可谓是“新锐铜器掌柜人”。儿子苏英敏,人称“苏仔”,苏仔借助互联网传播拓宽销路,将打铜手艺重新包装。多年父亲惨淡经营的铜器店,在儿子手里越办越红火

  然而谁能想到,恩宁路四平方米的小店,苏哥一家三代人曾在这里驻守了70年。改革开放初,苏哥的母亲(已去世)利用这4平方的门面房,开了一个士多店,卖点杂货。小店里,只有一个约40公分宽的梯子通往阁楼。过去,苏哥一家8口人每天从这里爬上爬下。

  阁楼上的空间高不过1米,宽仅为1.3米。当年他们一家都挤在这不到四平方的地方,就像火车上铺一样,每天必须爬进来横躺着并排睡觉,连腿都伸不直。他们就这样住了8年。

  苏哥的母亲勤俭持家,他们成为西关恩宁路上最早的万元户。这些年,他们多次搬家换房,如今已在西关老街上买了120多平方的电梯楼房,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这4平方的老店,始终割舍不下这古朴温馨的铜器小铺。

  2007年,儿子苏仔接手*,他的经营网络推广、拍宣传片到开放新产品——铜麻将、铜骰子、铜雀笼等一系列形式出发。闯荡市场初次成功的苏仔,不想成为父亲的复制品,在许多观念上,少不了与父亲争执起来。有一次,苏仔与父亲谈崩了,他干脆要父亲“下岗”,颐养天年

  苏仔说:“我把自己定位为‘打铜界的军师’。铜器铺是我从我爸手上‘抢’来的,走到今天我已经没有资格放弃了,必须要坚持。”高手民间,苏仔遍访名师高徒,深厚积累为铜艺产品的开发带来了源源不断灵感,让他的打铜事业做的风生水起。

  针对年轻人消费市场潜力大、喜欢新鲜事物,苏仔琢磨开发了铜首饰,用机器批量生产,主攻“90后”“00后”。经过苏仔的努力,西关打铜逐渐打入手工艺品市场,让人们对这门老手刮目相看

  毕竟这家小小的*倾注了父子共同的心血,每当儿子开发一件新工艺,苏哥总是格外关注。苏仔不断尝试,试图设计突破传统铜艺的新铜器,父子俩正在测试一盏仿古铜灯的字影光源。

  自从西关铜艺列入省级“非遗”后,父子俩经营的铜艺店名气更加响亮了。而且在越秀区非遗项目的支持下,得以在繁华的中山四路上免租金设点营业。这位铁杆粉丝是从浙江台州来的,他说:“每次出差到广州,必到这里转转。”

  苏哥之前做的主要是传统民用铜器产品,主要为了满足街坊基本需求。苏仔不一样,他从实用性出发,设计制作出年轻人都觉得新颖的产品。激起年轻人好奇心同时,再带动了40、50后的集体回忆,同时增加铜制品的收藏价值。现在,苏氏父子虽然风格各异,但他们相互包容,共同守护着自己的“铜”心“铜”梦 。

  每天从铜铺回家的途中,苏哥总是会遇到很多熟人,不停地打招呼。迎面走来一名挂着导尿管塑料桶的年轻人。原来,这是苏哥坚持多年资助的、患有精神病孤儿,如今他们已成为忘年之交

  闲暇时,苏哥喜欢到远离市区的大徒弟宋敏权的工作探讨铜艺。拿起手打铜艺壶,苏哥总是爱不释手。而介绍铜艺知识更是苏哥乐此不疲话题。苏哥说,“一铜天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自己一直要坚持做下去的事业。”

  投稿&分享你的故事邮箱

   

  你将有机会成为「中国人的一天」

  摄影师&主人公

   往期推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