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就像叶落依然可以书签
矛盾结合体。极度渴望交流而又害怕交流。
一个人和宠物静静待着时,我最多话说。
在陌生的团体中,除非一定要我发言,否则我无话可说。
如果是不需要怎么沟通就能直接执行的任务,我可以轻易做到。可是跟身边人闲聊,看起来简单的事情,我却很难做到,几乎每一秒都要绷紧神经。
实在太怕了,怕自己说错话。
我从小家教严苛,性格里有明显的完美主义倾向,不容许自己有一丝差错。
大三暑期过后,灾难接踵而至。那些日子家中出现变故,父亲去世了,母亲还卧病在床,一时间亲戚纷纷变脸,我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由于信息不对称,保研的名额被别人抢去,曾经点燃的希望一下子被扑灭,没有回转的余地。
回过神来,自己已经被旁边人的讽刺和嘲笑包裹,内心的骄傲和自尊一下子垮掉。看着母亲同样萎靡的精神状态,我的心里有种强烈的负疚感和羞耻感。
曾经光鲜亮丽的人生道路,瞬间变得灰暗,身边人探视的目光令我举步维艰。
当时我对自己的存在产生了质疑,满脑子充塞着负面念头,突然发现自己是那样卑微,而且渺小。
等我真正发现事情不对,是在之后一次课上集体汇报。
我从初中起就参加过不少的辩论赛和演讲比赛,一次普通的汇报按理不在话下。
但是那一次,我刚上台就腿抖,头晕目眩,紧张得说不出话。当时麦克风碰倒在桌面上引起了巨大杂音,几乎所有人都抬起头来看着我。
我感到台下每个人的眼神都在针对我。
原来世界上还有个词叫做“狼狈不堪”。
凑合活着,凑合不过的全靠死扛。
诊断出社恐后,接着是休学,诊疗,无论怎样都出不了门,过不了心理这一关,只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跟别人谈话,身体僵硬,眼神闪躲。别人只是一个好奇的眼神,就感觉自己心脏要爆炸。甚至跟母亲说话也不自在。
心里被无形的力量撕扯,难受得说不出话。
但人毕竟是会变的。这几年下来,我的社交能力已经提升很多,拉拉杂杂缓和了一些人际关系,可以伪装成普通人的样子,陪着朋友吃饭,陪着笑,说一些平常的话题,尽力演得默契。
就连平常有联系的客户也看不出什么异样。
其实各方面都忍得很辛苦。一出门就觉得很不安,如芒在背,好像所有人都在背后指点我议论我,做事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尼采有句话大概是这么说的。别人说他是个疯子,但我不这样认为。他很清醒,对这个世界也看得很清楚。
人性不能用简单的善恶区分,回头看看他人在我艰苦时期的作为,我内心谈不上恨,只是非常悲凉。
人是群居动物,社交是寻求认可的本能延伸,抵抗这种天性只会增长孤独。
怎么说呢,我和每一个人一样,内心在渴望与人交往,但是更害怕受到来自外界的伤害,这种恐惧的程度盖过了对交友的渴望。
庆幸的是,我的男朋友一直从我大学毕业陪伴到现在工作。
他不肯放弃我。
成年人的世界充满各色残酷美学,但是他从来都是真诚待我,让我不至于沉沦。
认识到症结之后,我一直尝试打开心扉。这很难,但是我不想就这样不了了之。
我曾经是个不认输的人,现在也是。
希望,但是不会强求。
毕竟,很多人做出关心别人的姿态,其实大部分连最基本的倾听都做不到,到最后厌倦了,不想再浪费精力了,只能连忙转移话题,更别谈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与感受。
我听过不少这样的言论,它们还可能来自身边最亲近的人。
对我来说,这个世界很大,也很自由,很美丽,也很肮脏。有时也美丽得刺眼,大到让人觉得很孤独,很无助。
是这样,有些人只是社交焦虑,或者抗拒社交,或者不擅长社交,网络上流传的有关“社恐”的段子,很容易让人对号入座,以为说的都是自己。
但我只想说,真正的社恐患者活得很累,很吃力。凡是没有医学诊断证明,最好不要轻易贴个“社恐”的标签,替自己的懒、丧、自卑和低情商开脱。那样不是自欺欺人吗。
每个人都值得变得更好,更光彩照人。光是逃避现实的话,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也是,别人也是。
一只猫。去年捡到一只小野猫,被母猫遗弃的,是个女孩子。很畏惧人,在窝里缩成一团,看起来可怜而又惊慌失措。
几天后,已经能安安静静地吃饭洗澡,不吵不闹。
一个月后才敢亲近我。
那天我下班回来,精疲力竭,直接瘫坐在沙发上。
她喵喵叫唤着,跳上来,伸出粉红色的舌头舔了一下我的手背,完了还蹭蹭我。
温柔到让人心碎。
我愣了一下就哭了,那是我整整两年来第一次掉眼泪。
大概是,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只注视眼前这条路。
往高处看,不要回头看。
“ 开心点朋友们,人间不值得。”
人间不值得,你值得。
你很珍贵。
你最珍贵。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