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家长开法拉利送孩子被踢出群:让孩子正视贫富差距,才是最稀缺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家长开法拉利送孩子被踢出群:让孩子正视贫富差距,才是最稀缺的

2018-10-12 12:00:05 作者:左页 来源:心理公开课 阅读:载入中…

家长开法拉利送孩子被踢出群:让孩子正视贫富差距,才是最稀缺的

  文 | 左页

  来源 | 书单(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从前的江湖,只局限在学校家长会,现在范围扩大了,拿起手机点进家长群,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家长担心孩子攀比,其实是担心攀比之后孩子会失落自卑

  但攀比引发的 “失落和自卑”,不是孩子天生就有,而是父母长辈们教的。

  父母没有必要向孩子隐瞒客观存在贫富差距正确认识攀比,就是正确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你对贫富差距的态度,才是孩子健康认知关键

  —— 壹心理主笔团 | 心赖床

  01 

  多少掩饰的失落,假孩子之名

  你眼中的奢侈,不过是别人的日常。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比我们想象中要大得多。

  最近杭州的霍先生,被某小学老师踢出了家长群。

  原因是他开法拉利跑车送孩子上学,引起其他家长不满,说会助长孩子攀比。

  霍先生觉得委屈:“钱是我辛苦赚来的,不偷不抢,想给孩子最好的,有啥不对?”

  是啊,有啥不对呢?

  亚当·斯密说过,人类不幸,多半是我们过高估计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言下之意,开跑车和骑电动车接送孩子差别不大,何必羡慕嫉妒恨

  但有些家长和老师认为,两者差别还是很大,都让孩子攀比了,怎么会不大?

  尽管孩子们怎么看,他们估计从来没问过。

  他们以为,不让孩子看见自己和他人的差距,抹平一切差异,就能避免孩子攀比。

  但是,他们不仅喜欢代孩子感受,而且正把自己因攀比而失落的心态默默传给孩子。

  有多少以孩子之名的保护,是在掩饰自己的失落呢?明明是自己在攀比,非说孩子会攀比。

  其实怎么理解孩子的攀比,实质是一个怎么教育孩子认知人与人之间差异的问题这远比掩耳盗铃掩盖差异,要复杂得多。

  做父母的不妨多点耐心

  02 

  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薛涌是在美国工作华裔教授,他在《一岁就上常青藤》一书中曾经记录过自己如何教育儿女

  多年前,他刚搬到美国,境况不好

  家里没有车,也没有宽敞居所一家三口一度住在狭小阁楼里。

  女儿经常约请小朋友来家玩,但大多数来了一次后就再也不来了。

  女儿在幼儿园时被人询问:“你们家怎么没有车呀?”

  许多家长害怕自己的贫穷影响孩子的自信,所以选择隐瞒真实经济状况

  但是薛涌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孩子进入幼儿园,就是进入社会。瞒是瞒不住的,孩子虽小但一定能觉察出“差异”。

  他向孩子诚实交代家里状况。

  当女儿问:“我们家怎么没有车呀?”

  父亲如实回答“我们没有钱买。”

  结果如何呢?

  几年后他发现女儿对贫富差距完全免疫”,一直非常自信快乐,既不嫌家贫,也不羡慕人家富裕

  女儿七岁时,有小朋友来家里玩,然后问:“你们家是穷的还是富的?”

  她坦然回答:“属于偏穷的,你家呢?”

  “属于偏富的。”

  言语间,小姑娘坦诚落落大方,毫无扭捏自卑之感。

  以至于许多人向薛涌请教,怎么让孩子更快乐。

  在薛涌看来,关键是父母自己怎么面对贫富差距。

  当父母对自身境况不自信,遮遮掩掩或唉声叹气,对他人则羡慕嫉妒恨,孩子岂能自信?

  没有必要隐瞒财富的客观作用,更没有必要向孩子隐瞒客观存在的贫富差距。你的态度,才是孩子正确认知这事的关键。

  你不让其他家长开跑车接送孩子,实际是因为你想掩盖贫富差距,或者自感富裕程度不如别人而心生怨恨

  但孩子最新感知的恰恰是你的这种心态,而绝不是跑车和普通车的区别

  你就是你孩子的起跑线。

  经常有人念叨这句话,人们常常把它单纯地理解成物质上的差异,但其实更包括你面对差异时的智商修养

  经济状况可能暂时不如别人,但如果有正确的财富观,相信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改善现状,相信陪伴和教育,就一定会让孩子感觉到自信和乐观

  03 

  什么是影响孩子的核心变量?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在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一书中,讨论过如何当一个合格的家长。

  书中提到一项关于空管员养育子女研究

  空管员的工作,是一项受天气影响较大的工作。天气好,飞机起飞顺利,工作就比较好弄;可如果天气不好,飞机起飞要排长队,工作就会不顺利。

  研究证明,空管员工作顺利与否,跟他当晚面对孩子的态度是正相关的。

  天气好,工作顺利,烦心事少,父母留给孩子的心思就会更加宽裕,育儿的质量自然就会更好。

  天气不好,工作不顺利,那天的育儿质量则会下降。

  许多穷人之所以会养不好孩子,就是因为这种长期的忙碌或糟糕的工作状态,导致“稀缺头脑模式”。大脑“带宽”不够,也就没耐心教育孩子了。

  所以作者说,大脑自由才能做合格父母。

  但作者同时也认为,资源的稀缺无力改变情况下,我们依然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为自己的大脑“带宽”开源节流

  比如我想到,如果我是一名空管员,我就会在糟糕的天气状态中,调整陪伴孩子的时间:将陪伴孩子前置,放在工作之前,下班后如果自感情绪不佳,就尽量一个人待着。这样既保证了陪伴时间,又能不让糟糕情绪影响孩子。

  当然这么做的前提是,你得首先意识和承认自己存在某种不良的稀缺状态,时刻提醒自己,别把这东西传给孩子。

  现在有许多针对贫富差距、阶层分化对后代教育影响的研究。

  我当然清楚,越是富足越有可能教育出富足的孩子,越是贫穷越可能教出不思进取的孩子。

  出身决定命运寒门难出贵子概率上,这是事实

  早前,有人类学家甚至发现,出身不同,孩子的大脑结构都不太一样

  还有一项著名的研究指出,贫困与富裕家庭儿童 3 岁时的词汇量便存在巨大差异,并影响他们一生

  有经济学家发起“ 3000 万个单词行动”,以减缓贫富不均对孩子的影响。

  但是,面对客观差距,面对资源上稀缺现实,在财富上不如人的父母,是不是就一定只能采取对抗或蔑视的态度呢?

  显然不是。

  前几天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

  爸爸儿子在街上走,一辆进口豪华轿车从身边驶过。

  儿子十分不屑地对爸爸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

  爸爸则轻描淡写地说:“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

  人与人之间的客观差异摆在那里,自然会影响孩子,但面对它的态度,却是父母可以引导的。

  这对富裕家庭也一样,当你把钞票堆在孩子眼前,就以为他会考上名牌大学,一辈子飞黄腾达,那就大错特错了。

  贫富不同的家庭培养出不一样的孩子,钞票多寡是基本变量,但孩子父母本身的素养和教育孩子方式的差异,才是核心变量。

  不要忽略了影响孩子的多重变量,别把养不好孩子都归结到客观条件,尤其别忽略父母的责任

  比如,就拿我们刚刚提到的孩子词汇量有差异的例子来说。

  有研究表明,贫富不同,孩子的词汇量确实有差别,这个无法否认,但核心原因,是富裕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交流普遍更加频繁,时间更长。

  一个人再有钱,如果仅仅单方面对孩子说话,或仅仅让孩子看最好的电视使用最好的学习机,孩子的词汇量依然不会增加

  一个人的经济状况相对较差,但如果你有意识地常常跟孩子聊天互动,就能抵消家庭经济状况带来的不良影响。

  是你作为家长的能动性本身,而不是财富多寡,才是影响孩子的核心变量。

  别人开不开跑车,你管不着的;但你怎么教育孩子正确看待,却是可以控制的。

  切莫把自己的懒惰无能,都推卸给外在的客观差异。

  04 

  他人就像自我的一面镜子

  以不让孩子攀比之名,不让别的家长开跑车接送孩子,实质是缺乏勇敢的心态面对贫富之别,害怕让孩子过早地看见贫富差距。

  这种不敢正视贫富之别的心态,本身就是一种鸵鸟性质的稀缺心态。

  贫富差距客观存在,否认是否认不了的,隐瞒也隐瞒不住。

  前几天看到一篇妈妈的育儿文章,里面讲到,现在连幼儿园的孩子,都已经早早意识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谁的衣服漂亮,谁在台上领唱,谁的爸妈来得早,孩子都一清二楚

  孩子虽然不知道什么是攀比,但内心完全清楚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对于他人的优势会自然心生羡慕或嫉妒之感。

  攀比几乎是一种人类的本性。别说孩子,甚至连动物也会攀比。

  南美洲原始森林里有一种鸟叫翠波鸟,每天忙忙碌碌都在筑巢,有些巢穴体积巨大,完全超出正常住所需,就跟人类一样。

  科学家发现,当把这种鸟单独放至一处,禁止其他同类接近时,它们筑的巢很小,只够容纳自己身躯

  可一旦加入另外一只同类的鸟,它们就会拆掉小房子,与另一只鸟比赛造房子。

  其实攀比不全是坏事

  心理学上,攀比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向的,一类是负面的。

  正向攀比,比如孩子之间比谁表现更好,谁的成绩更好,谁的小红花更多,只要适度,对孩子并没有坏处

  实际上,幼儿园老师发明小红花,不就是鼓励孩子相互比较吗?

  反而,如果孩子太佛系了,不参与或害怕任何比较,那才是大问题。

  攀比,是一个发现差异,准确认知自我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家库利指出,自我和人格形成,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产生的。他人就像我们的镜子一样,所以才有“镜中我”这个概念

  引导孩子不陷入负面攀比的怪圈,不是徒劳地掩盖现实差距,而是尽早引导孩子认知差距。

  作为一名骑电动车接送幼儿园小朋友的父亲,我能理解那些不愿意看见别人开跑车接孩子的家长。

  他们是想永远让孩子生活童话世界里,那里没有贫富和美丑之别,大家都一样,相亲相爱到永远……

  可问题是这样的童话世界并不存在,关键是,我们自己也确实不相信

  几米在《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一书里,曾以孩子的口吻质疑道:

  “如果大人都不相信童话,为什么又要不断地对孩子述说他们不相信的故事呢?”

  家长们,勇敢点,诚实点吧。父母是孩子的镜子,父母越淡定,孩子越从容

  财富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但也不是非朴素才能教育好孩子。

  那些充满偏见观念,带给孩子的,除了狭隘势利,还有可能是仇恨恐惧

  - The End -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书单( ),由来《南方周末》、博雅天下媒体的资深媒体人共同打造,帮你筛选好书、过滤烂书,打开知识边界。授权请联系出处。原标题:家长开法拉利送孩子被踢出群:孩子心眼小,是从家长攀比开始

   敲黑板!划重点

  微信后台改版后,容易错过消息

  按下面的 3 步,一秒给我们点亮小星星

  每天早晨,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为你推荐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父母越淡定,孩子越从容。但自身带着伤、内心不富足的父母,也很难养出自信乐观的孩子。

  很多父母并没有一个足够好的童年,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足够的肯定认可缺失了关键的“心理营养”。长大后缺乏自信,不敢面对失落,又忍不住和别人比,常常在糟糕的状态,唉声叹气,最终还会将这种心灵上的匮乏“遗传”给孩子。

  所以说,育儿先育己,做父母的先要补足自己内心缺失的心理营养。

  向你推荐这门已经为1万人带来改变的课程《童年缺失的心理营养,如何在成年后补足》。

  ↓长按扫码开始学习↓

  ↑分享邀请卡可赚奖学金哦↑

  值得读推荐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