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王路:聊聊慈悲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王路:聊聊慈悲

2018-10-18 12:16:06 作者:王路在隐身 阅读:载入中…

王路:聊聊慈悲

  经上常说,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说得很有诗意。其实就是,佛陀进村了,上街了。他是可以长久待在“阿兰若”处的。阿兰若,是寂静地方空旷没有人的地方。远离尘嚣的生活也很好,但他还是会时常到聚落中,去的目的,常常是乞食。

  佛陀乞食是这样,“次第乞已”。一家挨一家乞,乞到什么吃什么。如果连接七家乞不到,就收工回去,今天就不吃了。也不会说,哪家的饭好吃,就专门去哪家。都是很自然随缘的。

  我们投生在一个地方,一个时代,一方面,是业力的牵引,跟宿世的所作所为关系。另一方面,它就像敲开一户人家的门,人家给不给你饭吃,给的饭是好还是坏,有没有变馊,是要平等随缘的。

  佛陀平等随缘的态度,在世俗之人看来,有时甚至稍嫌冷漠。比如弟子得了重病,想在寿终前见佛陀一面,因为病得太重起不了身,就让别人告诉佛陀。佛陀听了,也没有太多反应,只是默然而许。默然而许,却并不慌慌张张马上就去。来请的人礼了佛足,立刻回去了。佛陀却继续打他的坐。等到天将暮时,才从禅坐中起身,走到病人住处

  佛陀全然没有世间人“着急见最后一面”的心情,对于生死,也都是平等而舍的。因为知道诸法的生起是因缘,灭去也是因缘。知道这个道理,好像并不难,但处处践行它,将生与死等量齐观,乃至与吃饭、睡觉、着衣、持钵等量齐观,那就非常难了。

  我们常说慈悲。但凡夫理解的慈悲,恐怕和真正的慈悲不太一致。是否给予一个人想要的就是慈悲?显然不是。孩子总想玩手机,如果放纵他去玩,恐怕不是对他慈悲。那么,是否自己真心觉得好的东西,愿意给予别人,不惜自己辛苦,也要让别人过上好的生活,就是慈悲呢?

  假如这是慈悲,那么每天守在公园相亲角里白发苍苍父母,可以说很慈悲了。他们牺牲自己的时间心血,去给儿女张罗对象,他们坚信婚姻是好的,是港湾,所以儿女一定要有,一定要过这样的生活,而不知自己所想象的好的生活是否真的美好

  而子女常常在亲友群里辟谣,也可以说是慈悲了。如果不是自己的父母,看到别的上年纪的人发这些,是要笑话和鄙视的。觉得每个人都应当开启智识,了解科学,而不惜与父母争吵来改变他们落后于时代的观念认知。但他们对事物的理解真的能够通过几个辟谣帖而做出转变吗?

  如果不是因为,强行坚持把自己觉得好的东西塞给别人,世间不知可以省却多少麻烦

  世人常常觉得自己慈悲,不知慈悲的外衣包裹着“我慢”和“我见”。一个富裕的人,来到一贫如洗亲戚家,向他推荐贵重的滋补品:“这东西你一定要吃,对你的身体绝对好处!” 别人苦笑,他还以为别人不相信他。因为自己觉得好,就强令别人接受,而不能理解别人的难处。别人无法接受,自己还伤心不已,这就是众生啊。

  真正的慈悲是不夹杂我见、我慢、我痴、我爱的。如果把慈悲当成价值观,恐怕就容易曲解它。慈悲是从深刻智慧中流出的。要通达甚深的缘起,慈悲才清净无染。

  见一个人抽烟,还是要劝他戒烟的。但未必出于“不应该抽烟”的见地。“应该”与“不应该”,更像价值判断,只停留在这个层面上,难免引起无休止的诤论。抽烟令身体不好损伤肺,增加癌症几率,还影响到周围人,因为这些,抽烟引起未来的苦。为了避免未来的苦,所以劝他戒烟。虽然劝他戒烟,但不敢自认为比他高明,不敢自认为有决定人生方式权力

  因此,像佛陀这样,别人因为重病来请他,他就去了。如果是他自己重病,会期待别人来吗?恐怕是无所谓的。但他总不至于回给传话的人:生死都一样,要平等观待,我就不去了。——佛陀不会那样教导弟子的。既恒顺众生,又不助长众生的情执,这就是佛陀的慈悲。

  对佛陀来说,生死与吃饭、着衣、乞食一样,都是平等的,没有丝毫奇特。在平等的事相上,自然也不必生起任何忧戚。只是逢着有人来请的因缘,就默然而许。难道别人不来,佛陀就不知道吗?佛陀制戒,也都是有了因缘才制,不是凭空拍脑袋说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而是有人犯了过失,依着因缘,佛陀说,以后不要怎样。

  就像乞食的“次第乞已”,敲开门,人家给什么,就吃什么。人家不给,就不吃,也不因此失落。我们常说佛菩萨慈悲,如果细心区别,菩萨的慈悲和佛的慈悲,还是有些不同的。“慈悲”就是菩萨的名字,说佛慈悲,也是在行菩萨道而成佛的意义上说的。对佛来说,是没有慈悲与不慈悲的。以平等的舍心,超越了慈悲,才有诸佛成就

  比如说,深夜在路边看到卖烤红薯的,因为同情他,买下了所有的烤红薯,回家却发现他为了赚钱,卖的是发霉的。身为凡夫,难免不愤怒。觉得自己出于好心,却得到恶的报偿,同情怜悯一个人,那人却反过来坑自己,把自己当傻子耍。

  作为菩萨,就不会这样。菩萨会因此对那人生起更深彻的怜悯。菩萨知道,他正因为常常做这等事情,才沦落到不得不在寒冬深夜辛苦谋生。他先前的业让他现在如此辛苦。他现在的业又必定让他未来更加辛苦。因为愚痴而堕进恶趣,却不能积攒福报,只有恒久流转实在可怜。对这样的有情,慈悲还嫌不够,哪里还来得及嗔恨呢?

  如果是佛,就不一样了。但凡我们心中还有“慈悲”、“同情”这些概念,哪怕只是一丝一毫,也是心高下不平的铁证。证明我们内心深处,依然固执地觉得,有情之间是存在着高下贵贱之分的。

  你觉得你买老头的烤红薯是在“帮他”,而他卖给你霉烂的红薯是在“坑你”。你为“帮他”而欢喜,是因为当凡夫建立帮助”这个概念的时候,就已经把自己和他人做了不平等的划分,认为自己高、他人低;认为自己有余裕,有福报,是能帮助者,认为他人困顿,缺乏福报,是所帮助者。不是“布施”和“慈悲”让你欢喜,是呈现在布施相、慈悲相上的“优越感”让你欢喜。让你觉得自己比别人更有能力,自己的存在是要紧的,有价值的。可是,地球离了你不还是照样转吗?众生离了你,不还是照样生活吗?诸法因缘生灭的真相里哪里容得下丝毫的“我见”、“我慢”呢。

  随即,当你发现被坑,立刻因为“被坑”而生气。当凡夫建立“被坑”这个概念的时候,也早已把自己和他人做了不平等的划分,“能坑”者是占了便宜的,“被坑”者是吃了亏的,在一场较量中,占便宜的在上风吃亏的在下风。你生气不是因为吃了几十块钱的亏,几十块钱算不了什么,但心态高高在上的“施与者”,陡然变成被戏耍的“愚痴者”、缺乏智商的人,这就难以令你接受了。因为对事情的定义发生变化烦恼就从此涌出。

  一切烦恼,莫不是根源自负。而对诸佛来说,以佛眼观世界,世界是清净无染的,没有一个众生不是早已成就的佛。那么,佛与佛之间,也就不存在“慈悲”、“布施”。如果一尊佛还要你来布施,那你不是谤佛吗?佛还有什么不足匮乏需要你来补给吗?

  为了对治染著于布施相的过患,当你深夜再去天桥底下买烤红薯时,要知道,这不是布施,而是供养。假如你有一丝一毫“我在帮助别人”、“我在慈悲”的心,就要警惕那是未来堕入三恶趣的因。真的慈悲,那你烤红薯不要吃了,直接把钱给人家好了,干嘛还拎回家呢。拎回家后,凑巧发现它是坏的,也不要生气,应视之为菩萨的加持。同样的事,以“帮助”和“坑骗”的名称定义,就是凡夫;以“供养”和“加持”的名称定义,就是菩萨。

  可是,对佛来说,一切定义都没有。任何定义,都不足以形容真相本身。只有从凡夫眼里,去看佛与佛之间的关系,可以勉强找到一个词来形容——“称赞”。

  《阿弥陀经》说:“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 

  佛与佛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缘起中发生的一切,都是彼此的称赞。一尊佛买另一尊佛的烤红薯,是对那尊佛的称赞;那尊佛把霉烂的烤红薯卖给他,也是对他的称赞。因为清净信心的成就,众生早已度尽,无论凡夫眼中是怎样的崎岖险峻,怎样的高下分齐,在佛的受用境界中,总是不垢不净,地平如掌。在实报庄严国土,一切有情行住坐卧,举手投足,扬眉瞬目,都是称赞,也只有称赞而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王路:聊聊慈悲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