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乱弹五十:大唐盛世与唐僧取经
悟空乱弹五十:大唐盛世与唐僧取经
作者--长阪君
大唐盛世是最值得我们炫耀的一段历史,唐僧取经是最值得我们炫耀的一部文学名着。
也许你会说,唐僧取经与大唐盛世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但我要告诉你的是:他们不仅有一毛钱的关系,而且,还有因果关系。
没有唐僧取经,就没有大唐盛世。
唐僧取经是干什么用的?你以为真的只是劝人为善的吗?你看到的只是表象。
如来佛祖是这样说的: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
观音菩萨是这样说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二位菩萨说的你还可能不懂,我们再用大唐天子的话说:可度幽亡,超脱孤魂。
一个大国的天子,为了看不见的幽亡,孤魂,竟然与一个和尚结拜为兄弟,你说,这拿大国的脸往哪搁?
不仅如此,大国的天子生怕唐僧一去永不回,还嘱咐又嘱咐: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为什么?
我们看《西游记》唐皇到阴间一节:前又到枉死城,只听哄哄人嚷,分明说:“李世民来了,李世民来了!”太宗听叫,心惊胆战。见一伙拖腰折臂、有足无头的鬼魅,上前拦住,都叫道:“还我命来,还我命来!”慌得那太宗藏藏躲躲,只叫:“崔先生救我,崔先生救我!”判官道:“陛下,那些人都是那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处草寇,众王子、众头目的鬼魂;尽是枉死的冤业,无收无管,不得超生,又无钱钞盘缠,都是孤寒饿鬼。陛下得些钱钞与他,我才救得哩。”太宗道:“寡人空身到此,却那里得有钱钞?”判官道:“陛下,阳间有一人,金银若干,在我这阴司里寄放。陛下可出名立一约,小判可作保,且借他一库,给散这些饿鬼,方得过去。”太宗问曰:“此人是谁?”判官道:“他是河南开封府人氏,姓相名良,他有十三库金银在此。陛下若借用过他的,到阳间还他便了。”太宗甚喜,情愿出名借用。遂立了文书与判官,借他金银一库,着太尉尽行给散。判官复吩咐道:“这些金银,汝等可均分用度,放你大唐爷爷过去,他的阳寿还早哩。我领了十王钧语,送他还魂,教他到阳间做一个水陆大会,度汝等超生,再休生事。”众鬼闻言,得了金银,俱唯唯而退。判官令太尉摇动引魂幡,领太宗出离了枉死城中,奔上平阳大路,飘飘荡荡而去。
看到了吧?即使是一个皇上,碰到冤死的鬼魂,阴间的判官都救不了。
枉死城的鬼魂要什么呢?
观音菩萨说: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
亡者怎样才能超升?我想讲个故事:据说,有一个女人,许配了一个男子,在结婚时,男子的嫂子说:娶了一个甲料货。也就是说,这个女人怀孕了。这个女人听见,不依不饶,闹到公堂。县官一看,这女人不仅丰满,腹部凸起,不是怀孕又是什么?这个女子是个刚烈之人,当即拿刀破腹。女人死了,而人站立不倒。这时,刚好有一个微服私访的高官到此,目睹现状,就念念有词,许诺为她平反昭雪,这女人才倒下。
可见,活人也好,死人也罢,他们都需要公平公正。
大唐既然对死人就能够公平公正,对活着的人,就更不要说了。
一个国家的国运,其实就来自公平公正。
文革过后,如果我们不对文革期间产生的冤案平反,我们就不会迎来改革开放的浪潮。
其实,冤假错案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准改,不能改。
为什么?因为改了就要追责。往往一个案件,涉及几十人。这就导致那些坚持公平公正的,最后几乎都含冤而去。你一个人的公平公正,与这几十人的前途命运相比,又算的了什么呢?
医生有一个三三制定律,也就是说,每一个医生,他看病,有三分之一是错判。如果要追责,几乎所有的医生都会被判刑。
鬼要公平公正,人更要公平公正;只有一个有公平公正的国家,才是一个有希望的国家。
大唐天子李世民派唐僧西天取经,就是要给屈死鬼们一个公平公正。地狱没有了冤屈,世间就有了安宁。于是,大唐迎来了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