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孩子的嫉妒心理不容忽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孩子的嫉妒心理不容忽视

2018-10-30 18:48:48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孩子的嫉妒心理不容忽视

 

  刚刚看了一篇文章《“杀了第一名,我就是班级第一名”山东淄博一中学生凶杀惨剧》。仅看这题目就让人不寒而栗!

  一个初三班级里,有两个非常出色的男生,一个长期考第一,一个经常考第二。那个不甘长期屈居第二的学生,经过冷静地调查,藏匿、伏击,痛下杀手,在第一名那个同学放学回家时的自己的楼道里,被连捅13刀。第二名学生早就警告过第一名的学生,如果这次考得比我好,我一定杀了你。我们无法想象,一个14岁的花季少年,会把杀人的动机和学习成绩联系起来。

  争强好胜本没有错,但容不得别人比自己优异,就是一种病态了,结果害人又害己。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是嫉妒心理在作祟?“由于魔鬼的嫉妒,死亡进入了世界。”古希腊有位哲学家说:“嫉妒是对别人幸运的一种烦恼。”嫉妒心理往往产生于地位相似、经历相同、年龄相仿、水平相当,生活环境相似的人之间。嫉妒者不能容忍别人超过自己,当自己很努力也达不到对方的高度时,就会出现排斥、贬低、敌视甚至报复的心理状态。当人确定某人或某事在对自己产生威胁或者困扰时,愤怒就被激发了。

  心理极端的孩子,是不是都与家庭教育有关呢?常言说:没有比较,就没有痛苦。不知你都有没有发现:有些家长常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那谁谁比你怎么怎么样,你怎么就不能像谁谁一样呢?都是同一个老师教的,人家能考第一,你怎么就不能考第一呢……”如果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这个孩子会怎么样?是不是心里非常怨恨那个榜样?还有,有了二宝的家长,不自觉地当着俩孩子的面,褒一个,贬一个。那个被贬的孩子,心里就有怨恨,趁爸妈不在身边就报复那个被褒奖的孩子。很多心里还会留下隐患,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的幸福。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被伤害的孩子太多了,那个优秀的孩子莫名地成了原罪,被无辜地伤害。父母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常拿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或与自己另外的孩子比较,会比出孩子的自卑感,嫉妒心。有个家教群里,有位老师分享说,有个妈妈,孩子考了96分不满意,很焦虑,请教她,怎样提高分数。她的回答:“不知道96分还怎么提高。”我写过一篇《第一名真的那么重要吗》,竞争意识本没有错,怕的是处心积虑地争第一,就容易引发心理疾病。

  孩子有嫉妒心理也很正常,就看家长怎样正确引导。我家孩子幼儿园起,我就一直告诉孩子,比你优秀的孩子,你要学会欣赏;不如你优秀的孩子,你也不要笑话,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即使不去帮助他,千万不能笑话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也都有需要提升的地方,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始终让她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不要去和别人攀比,多和自己比,今天比昨天进步,就是提高。让孩子知道,凡事都有两面性,多个角度看问题,找到平衡点,多欣赏自己的优点,建立起自我评价意识。

  引导孩子保持正确的心态,父母首先要摒弃掉比较的心理,及时觉察,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与接纳,当孩子感觉到被肯定,被认可,而不是总拿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他的自我价值感就会提升,内心就会有足够的安全感,就会很自信。当他内心有了足够的力量,就不会渴望外界的认可,不会太在意外界的评判,表扬也好,批评也罢。与孩子沟通时,可以多表达孩子在做某件事情时,我们的感受和对自己的影响,不要轻易否定孩子。当亲子关系融洽了,孩子感受到了被尊重,被爱滋养,孩子也会懂得尊重别人,也就不那么容易产生嫉妒心理。

  还有,不要过度满足孩子的要求,少点骄纵。娇生惯养,宠溺着长大的孩子,一旦得不到自己的满足,哪怕很小很小的事情,也容易引发愤怒嫉妒。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引导孩子学会“取舍”,求得平衡。

  另外,告诉孩子,高分、名次不是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标准,那只是一个方面。学习不是为了追名逐利,学习是为了掌握本领,读书是为了充实内心。培根说:“每一个埋头沉入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功夫去嫉妒别人的。”

  当孩子能够做到,赢得坦荡,输得安心时,就会成为一个内心健康,积极向上的孩子。心态变了,格局就变了,也就更能包容身边的人与事。这样的孩子还会有嫉妒心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