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没有逃得掉的美景,没有藏得了的芬芳,我们的爱也是
午后慵懒而和煦的阳光,不出去走走倒可惜了。想着灵峰的梅花快要谢了,便一时兴起,叫上朋友去了。
穿过竹园与青芝坞,便到达目的地了。在路上,盆栽的梅花也成了一种别致的景观。苍老而矮小的树枝,梅花倒开得很艳。
当然,大梅树上的梅,开得更加香艳。
去到植物园时已是下午3时许,路上人头攒动,一直感觉好像自己在逆人流而行。这种感觉,就像满世界的人都在往另一个世界跑,自己还在迫不及待地挤进一个别人离开的世界。不过真正看见梅花之后倒不会这样觉得了,似乎自然界有一种魔力,能让一个人心平气和下来。
看到梅花,再次看到自己拍的图片,也会觉得其实文字都是多余的,而拍的图片无非也是某个瞬间的定格。照片,闻不到阵阵暗香,文字,传达不出深深的欢喜。
准确的图文授意,望花如闻香,读文能知心,这种能力仍需培养。毕竟离“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境界太遥远。
全因兴之所致,倒也没做好功课,只好一路看,一路拍,一路谈天说地。
事后才知道,原来植物园有60多种梅花,共有5000多株梅花。
噢,我应该还看见过绿萼,可惜下坡时游人太多,没拍到。
就在灵峰探梅时,竟然还看到了夏衍的简介,惊诧之余,拍之共赏。除了想偷偷大呼我也在江干区以外,深感第三张碑文就是为同学们准备的嘛。
一趟灵峰探梅,发现如果到达一个未知的目的地附近,游玩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靠一张万能的嘴问路;二是靠一个万能的导航,导航一边提示你已偏离路线,一边又不厌其烦地为你规划路线;第三种便是随兴闲逛了。人的一生,何尝不也是如此。
灵峰探梅,其实除了梅花,还有入云的松,低藏的花。
灵峰探梅,探梅亦有三种。有人用镜头,单反相机一路咔咔咔;有人用眼鼻,双管齐下,天下没有逃得掉的美景,没有藏得了的芬芳;有人用心,在不声不响之间,扫得漫山梅花意。
兴之所至,便尽兴而归。曙光路上,候车人的头顶,都多多少少落了几朵干枯的花蕾,权当初春曙光的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