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我屏蔽喧嚣的城市,转身把世界遗忘
据说,我们 1 天所接受的信息量,相当于「莎士比亚」那个时代人的一生。
更夸张的是,今天的我们,还要对这些信息一一回应。
对领导:我会想办法解决的。
对父母:还缺什么,我下次带回来。
对妻子:不要担心,我总归有办法。
对孩子:去吧,钱不是问题。
......
「时刻保持联系」 成了每个成年人必须遵守的社会法则。
但这样的生活太容易失控,因为我们没机会和自己保持联系,最终在各种请求、呼喊、回应中丧失自我。
我们太需要一个缓冲,一个留白,一个安静的片刻,和自己对话。
因为只有在安静的时候,你才能听到自己内心的「交响曲」。
01
安静下来,
听听自己的声音
安静下来,你真的能听到自己发出的声音。
有人做过实验,在世界「静音级别」最高的无声实验室里,如果你加速呼吸,是能听到自己耳朵里微弱的血流声——你自己的声音。
实验室在微软西雅图总部 87 号楼
但在这样的屋子里,你待不了几分钟就会受不了,因为不习惯。
我们习惯的,是80分贝的车喇叭声、广场舞声、噼里啪啦的键盘声、手机里视频的尖叫声.....
生活里各种各样的声音,在抢夺我们的注意力。
以至于当你突然进入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会一下失去焦点。
然后,被逼着面对自己,面对自己内心的「噪音」。
02
安静下来,
找回自己的节奏
听得越多,噪音越大,我们越找不到自己节奏。
比如一天中最焦虑的时候,就是刷朋友圈的时候。
有人创业拿到了投资;
有人考进某某事业单位;
有人在爱琴海边度蜜月;
有人全款买了海景房;
.......
所有人好像都朝着确定美好的未来飞奔,只剩我们还留在原地,跟不上节奏。
你开始焦虑,开始担心自己一不留神,就要被同龄人抛在身后。
曾有读者问我:所长,我都已经21岁了,还一事无成,我该怎么办?
冷静点,30多岁还一事无成的我,不也活得挺好。
噪音听多了,你会变得急躁,也失去了对时间的正确感知。
当你内心的时钟指针转得跟电风扇一样的时候,你看什么东西都会觉得它极度缓慢,不堪忍受。
不要被噪音裹挟着前进,给自己一点缓冲,一刻安静,停下来找到自己的节奏。
读者 @方小生 告诉我:每天下班路上,都是调整节奏的时候。
上班领导催事儿,客户催稿,就连回家的地铁,也拥挤嘈杂。
但这是属于我的时刻,带上耳机,不用理会任何人的催促。
积累了一天的情绪,都在此刻得到消化。
我告诉自己:别急,按自己的节奏来,未来可期。
03
安静,是最有力的声音
不要急着奔跑,缓冲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安静是在积蓄更大的力量。
所长之前做过一次征集:# 哪些小习惯,成功改变了你的生活 #
读者 @大米 说:是每天中午的10分钟安静独处。
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工作。
虽然职位上升,欲望却不断增大,非常迷茫,却还是想往前跑。
可能习惯了奔跑的人,很难停下来吧。
后来试着接触安静训练(冥想),在工作午休时,带上耳机,在嘈杂的办公室,给自己一片安静。
我能感觉到欲望的窜动,也能去分辨什么是我要的,什么不是。
以及在剥离了这些「噪音」后,重新找到支持我前进的那股劲儿——不再是为了职位,而是对生活的热爱。
《安静的力量》一书里说:只有在安静的时候,你才能听到内心的交响乐。
嘈杂的呐喊声能让人坚持一阵子,但内心的音乐,才是支撑你走下去最大的力量。
但生活在都市的年轻人,面对着快节奏的工作,拥挤的交通,喧嚣的人群…
城市的「噪音」让他们很难安静下来倾听自己,但也不是没有办法。
下面视频中有3位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他们通过一个简单的办法,找到了安静。
一款用心的好产品,能还给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帮你找回生活的方向和力量。
「E 漫步者 降噪耳机」非常适合都市人日常通勤地铁公交,或者乘坐飞机等环境嘈杂时使用。
能在你焦虑、迷茫、急躁时,给你一个缓冲和安静。
带上耳机,在安静的内心自留地里,重新找回你的节奏。
毕竟,只有找到自己节奏的人,才能和想要的生活,同频共振。
哪一刻,你想一个人静静?
点击下方「留言」
与所长分享你的故事
后台回复「清单」
迷茫的时候给你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