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拾一片半黄的落叶,寄送那一缕缕的清风里
周末了,像以往一样去看爸妈。上午搀扶爸爸走一两趟,下午替爸洗澡,陪爸妈聊一会。
今天下午替爸洗完澡,搀扶他坐在轮椅上,前两周帮他理发了,这周帮爸剃胡须,修剪眉毛,再拿小板凳坐在跟前,一点一点地,小心翼翼修剪指甲。
此时,太阳刚好斜照进来,照在爸爸的背后,然后洒在地板上……那抹阳光好温暖好温暖。
爸中风病倒一年多了,由病前温和性格变了爆燥,动不动就发脾气。前段时间妈妈也生了一场病,住院治疗的期间,我请假全程陪护着,姐姐也在家照顾着爸爸,我们分组料理父母俩。
也许妈妈不舒服的影响,因此爸爸的脾气更大了,把最好脾气的姐姐都被骂哭了。现在妈妈身边恢复的差不多了,不然我们更揪心了。
其实走十来米的路,对爸来说,是十分艰辛和吃力的。有时候走到一半,爸爸累了,不想再走,我们在旁边鼓励他再坚持一会就好了。
人们都说长病床前没孝子,服侍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的确是需要很大很大的耐心和坚持。由于妈妈病后身体弱,每天都有弟妹搀扶爸爸进出,侄女每天坚持买早餐(爸爸每天早上都要吃拉肠粉),妈妈时时刻刻地照顾。他们都是很好的表率。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抱着平和的心态去看待每一件事情的发生,其实它并不是那么可怕。
记得小时,邻居叔婆是个很勤快的人,性格又亲和。我们放学后,经常到她家蹭饭吃。后来年纪大了,手脚不灵活,干活时摔了一跤,不能走路,生活也不能自理,女儿又嫁到很远的地方,她的儿子和媳妇们搬到新家住,只留下她一人在小屋子里。每天只吃到小孙子带来的一顿饭菜。
有一次,邻居的人听到她一声声的哀叫,估计是从床上掉下来了,这样的折磨过了两三年,最后孤死在小屋里,她家里人后来才发现。
每一次想起这件事,心里都很痛惜和无奈。像这样的事件,现在经常有发生。
父母老了,病了。有些人总是有借口推辞,有些人掏钱请人照顾,或不掏钱又不理的也有。
人生短暂,从出生到死去,八九十年,好命的也只不过是一百年左右。
从婴儿到老人,经过数十年的光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生老病死,还有什么不能看透?
人性百态,临了最好不要带着遗憾,那才不枉此生走一遭。不要应验这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