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月薪只是别人的日薪
最近,我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
在职场,如果我们的收入是按照22个工作日来算的话,那我们每月有4个周末8天,以及平时下班后的时间岂不是一分钱都没有?
一直觉得自己的收入按照一个月30天分摊,周末和下班时间总是有种赚到的感觉,心安理得。
现在思考后发现,以往自己周末的时间一直都是不值钱的。
职场上,你有多高的职位
就会有多好的位置和多宽阔的视野
宁可对时间焦虑
也好过对时间无感
最近一些读者,咨询了我一些关于职场上的问题。
其中一个大学生说自己快毕业了,对职场既期待又迷茫,不想走错路。
可又生怕浪费我时间,感觉和我聊天特别有压力。
交流了半小时,实在是因为我还有其他工作要忙,没时间继续聊。
最后他留下一句话,记忆特别深刻:“你的一天能卖多少钱?我买…”
其实他对职场的焦虑与迷茫,不无道理,如今互联网信息爆炸时代,仿佛每个人都在抢着过,每个人的时间成本都很高,职场试错的成本更高。
殊不知,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句废话最后成了多少人的遗憾。
往往我们正确的选择决定了我们会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共事,从而决定我们内涵价值,其充分必要条件却是隐形的时间成本。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钱的概念也越来越淡,也不那么缺钱,却发现对时间越来越紧张。
每天都是晚睡早醒,觉得时间对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来说真的很稀缺。
别忘了,你所浪费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你所厌恶的现在,是未来的你回不去的曾经。
我们好不容易来到这世上,摸了一副好牌,绝不允许自己把这副牌打烂。
人格加持,信用背书
在社会上混,每天我们都会面对不同的人。
有的人很光鲜,有的人很苟且。
看外在,我们分辨出各自不同的阶层;
看内在,在交谈过程中,信息交换后,基本上也就能判断出你的一天值多少钱。
我是07年大学毕业的,学的是模具专业,工科男。
本人也一直喜欢看数据说话,一般不会凭感觉来判断一个人和事。
在我的朋友圈有的人一天赚100元,有的人一天赚几千元甚至好几万。
很多时候刷朋友圈,也羡慕一些人有钱又闲,总以为别人的世界与我们自己很远,其实这都是你以为你所以为的。
对于那些真正富有的人,忙的时候没晒出来而已。
他们很努力,他们奋斗的方法从来就不会告诉别人,也不会发朋友圈,却一直在学习。
所以,时间对每个人都是不够用的,有的人把时间浪费没有意义的刷存在感上,而有的人却把时间花在对自己的投资和增值上。
特别是新职场人士,对未来充满了各种焦虑,迷茫,还有当下的生活,已经让我们倍感压力。
但每个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必须记住最重要的一条:
年轻就要不怕吃苦,多尝试,多折腾,要想今后赚大钱,先让自己值钱。
因为不是所有人都会,花时间把他选择的所有纬度的参数,都告诉你。
就像我从来没提过自己当初用20W不到的存款,如何在苏州金鸡湖和独墅湖附近,一年半时间新购两套房……
再比如我工作再忙,在公众号里每周都会发布一到两篇高质量的原创文章,虽然已经有很多粉丝,但我却从来没提过。
为什么一直不开流量主和投放小广告,因为这收益远不及我一天的收入,如果开了流量主,那么你一定要去看,就会去花时间,对吧。
重要的是,可以留给读者更多的阅读环境和思考空间。
所以,我一直认为,把时间要花在能让自己收益最大的方面。
我发现,有梦想,有目标,优秀的人是在一个范围内批量出现的。
白天公司的事我已经很忙了,可每天晚上还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写作,在不断的输入和输出,这个过程是非常孤独难熬的,但是写作给我带来的却是——人格加持,信用背书。
所以你会明白,为什么越有能力的人,越是选择忙碌,而事业没起来,本应该忙碌的人,却往往越有时间。
有时候你觉得特别难
也许因为有更大的收获
成为我们自己想要的人生赢家
你有没发现,多时候我们在用人单位被塑造成不同的职场达人。
被培训后,虽然我们的行为基本等于公司行为,很多工作都是在公司统一安排下完成的,那个时候的我们,不是真正的自己,而是用人单位的职业经理人。
在职场,自己决定自己是谁,自己决定自己的价值。
因为个人能力的不同,最后决定了我们今后的段位。
或许你会说,每个人追求人生方向不一样,但至少有一个基本意识——每天24小时,时间绝对不是天然免费的,每分每秒都算是我们的人生成本。
我们在往哪个方向砸下这个成本,就决定了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和未来你的一天能卖多少钱。
最后,愿大家认真对待每一天,把时间当做朋友,惜之用之。
对了,还有一点——在赚钱这条路上,注定是孤独的,如果你坚持下来了,那么你的日薪,可能就是别人的月薪,或者年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