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挖出一碑文,内容颠覆历史,学者:难怪李世民轻易杀死李建成
来源:头条号陶陶读历史
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突然发动政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并逼迫父亲将太子之位传给自己。即使已经过了1300多年,父子兄弟相残、同室操戈的惨剧仍然让人心悸不已。
然而,玄武门之变仍有很多疑点。根据《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时,曾派遣亲兵800人潜入宫中。要知道,当时李世民与李建成、李元吉的矛盾已经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李世民却能让800带甲勇士大摇大摆地进入宫中,实在是不可思议。
此外,李世民在杀死李建成、李元吉后,东宫与齐王府的4000士兵在薛万彻的带领下,曾直扑玄武门,试图拯救故主。以800士兵,抵挡4000人,怎么看都是必败之局。然而令人啧啧称奇的是,秦王府的士兵竟挡住了东宫、齐王府的精兵,等到了尉迟恭的到来。当尉迟恭拿出李建成的人头以及李渊的圣旨,两府精兵一哄而散,玄武门之变才告成功。
很显然,李世民之所以能预先布下精兵并挡住政敌的反扑,一定存在着一位内应。而这位内应,在玄武门肯定身居要职,而这个神秘人到底是谁呢?
ldquo;钦韩彭之翊汉, 慕冯贾之匡萧。逸气纵横, 群英属望。既而炎灵将谢, 政道云衰; 黑山结, 白波潜骇。爰顾宗姻, 深忧沦溺。乡中豪杰五百余人, 以公诚信早彰, 誉望所集; 互相率, 请为盟主。”
之后,李密、翟让的瓦岗军异军突起,成为山东诸起义军的翘楚。而作为一个小型起义军的头领,常何毅然归附了瓦岗军。其后,瓦岗军因为轻敌,不幸为王世充击败,李密向西投降了唐朝,而作为随从的常何也一同投唐。
ldquo;密竟奉谒丹墀, 升荣紫禁。言瞻彼相, 实赖于公。”
也说明李密归附唐王朝,常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由于此故, 唐高祖便授常何“清义府骠骑将军、上柱国、雷泽公”。然而好景不长,李密最终还是叛离了唐朝,被李世民派人追杀至死。
ldquo;(李渊)令(常何)从隐太子讨平河北”。
也就是说常何曾经作为隐太子李建成的部下,参与了征讨刘黑闼的战斗。这也就是说,常何乃是李建成的旧部。
ldquo;(武德)九年六月四日, 令总北门之寄”。
由此可见,李世民若要发动玄武门之变,事先在宫中设下埋伏,首先就要过常何这一关。常何以及其宿卫军的向背,决定了这场政变的成败。而根据史书记载,玄武门的宿卫军确实站在了李世民一边。
史书记载,李世民用重金收买了常何,并许诺其以权位,最终让常何同意为这位秦王行一个方便。众所周知,作为皇宫门户的玄武门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有如此重要之地位, 建成、元吉为何不加防备? 会让李世民潜在的死党事先占据此要害之地?
前文也提到了,常何曾随李建成东征河北,是其旧部,而不是李世民的亲随,因此很难产生怀疑。而史学大师陈寅恪也认为:
ldquo;太宗能于武德九月六月四日预伏其徒党于玄武门,而守卫将士亦竟不之发觉。建成、元吉虽先有警告,而不以为意者, 殆必以常何辈守卫玄武门之将士至少非太宗之党徒也。”
就这样,在常何的纵容下,李世民将800士兵大摇大摆地派入宫中,而自己则带着9员骁将埋伏于玄武门外。即使李世民在门外失了手,门内的800精兵仍会将建成和元吉乱刀砍死。很显然,李建成和李元吉是插翅难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