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古文辞类纂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古文辞类纂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15 21:4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古文辞类纂经典读后感10篇

  《古文辞类纂》是一本由[清] 姚鼐 编著作,崇文书局出版的804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7-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文辞类纂》读后感(一):经典之作,值得拥有

孩子高考期间,收到了长江出版传媒与崇文书局联合出版的姚鼐编纂《古文辞类纂》,欣喜之余,还有些小纠结,怕这段时间没有心情读好书,结果是我想得太多了,没想到孩子考试的时间,是我最放松的时间,不但有充裕的时间读书,还能仔仔细细的思考。要想让时间过得快一些,那就读书,只要你读进去,就会感觉时间不够用,学习也是如此。

很久以前买过一本《古文观止》,买这本书的目的很简单喜欢读古文,自然想知道历代读书人都读什么文章,而清初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编纂的《古文观止》所选的文章是从秦朝到明朝的精华,对于后人来说,选一本精华、经典汇集而成的作品集来读,自然美不胜收。而如今再次翻阅姚鼐编纂的另一部古文总集《古文辞类纂》,他将前后2000年的精华文章再次集结,自然不能随便翻翻,只有反复阅读才能深刻领会佳作的深远意境。这里还要简单推荐一下此书,本书选自先秦到清代的古文名家散文、辞赋,全书共75卷,700余篇。按文体分为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13类,并加以校勘和点评。文章的选入突出了桐城派文学的主张,体现了要求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桐城义法”,是清末至民国时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部古文选本。

看我说得这么多,应该明白这本书的实际价值了吧,否则也不会一版再版。一本书如何能成为广大读者的最爱,原因有三,第一其内容丰富,可以让所需之人找到所需的文章;第二中国古文很多,但是,所选佳作,必须有代表性;第三我们所读的精品文章有限,不能涉猎各个领域,如果有一本书能够将这些名家名作集中汇编在一起,一定是爱书之人的幸事,特别是一些古文爱好者,自然想走捷径,想一口吃个胖子,而作者恰恰就做了这样一件善事,让你能手捧一书,尽揽先人精粹,无需苦苦寻觅,岂不让人兴奋。

这里不得不说一个事实,在了解《古文辞类纂》之前,我们大家更熟悉《唐诗300首》《宋词300首》,甚至《古文观止》,很少有人推荐阅读《古文辞类纂》。这也难怪,唐诗宋词从小学学到大学,我们都学,那是精华。集中散文精品的《古文观止》也是如此,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所学过文章。为何同是精选古文的《古文辞类纂》,却赶不上《古文观止》有名气呢?这恐怕与作者甄选文章的初衷有关,《古文观止》所选的文章多是给广大青少年读的,或者说是一种启蒙教育的范本,所以在选择篇目上,一定是最令大家熟悉的篇章。

《古文辞类纂》的编选者姚鼐,是桐城派的传人,所以,他选择的文章自然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常常觉得很出色的文章,在他的书中反而没有被选上,如《桃花源记》《滕王阁序》《阿房宫赋》《岳阳楼记》等等。而且,这本书有74卷,《古文观止》才12卷。从数字上不难看出两本书之间所选内容上的差距,虽然《古文观止》从知名度上超过了《古文辞类纂》,但是《古文辞类纂》却从所选内容上远远超过了《古文观止》,如《古文辞类纂》把古文分为13类,而且每类都有源流辨析,《古文观止》就没有这种独特完整的体系。又如明朝散文大家归有光说:《古文观止》选的是《沧浪亭记》,而《古文辞类纂》选的是《先妣事略》、《项脊轩志》等,这些家庭纪实文其实更具有代表性。慨而言之,两个选本受众不同,各有所重,各有所长

我这个人有些话唠,特别是看到好书之后,总会喋喋不休,好像我是多么出众的读者,其实喜欢文学的人都是如此,如果你想读经典古文,如果你想拓宽自己的知识,那就可以选这本《古文辞类篡》,全书802页,简体字,内文没有词语注释和白话翻译,原文和点评全是文言。编者说:熟读本书,你将出口成章,梦笔生花。说得没错,我们曾艳羡别人侃侃而谈引经据典,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读书少,才会拉开差距。如果有了好书,不仔细认真地读,那就更是一种悲哀,要想让自己出口成章,那就读读这本书,牢记其中的哲思,一定会令你与众不同

  《古文辞类纂》读后感(二):二千年高文略具于此

去年京东618的时候抱了一套崇文书局的《船山遗书》,全15册,全面解读国学经典,这回531又收了一套崇文书局的《古文辞类纂》,十分欣喜!
包装很好,上下两册包装书品相极棒!桐城派文学大家姚鼐的精选精编!特别棒。
目录页非常详细,光目录即有30页,罗列了细致的75卷分卷!每卷按论辨、书序跋类、书奏议类、书说类、赠序类、诏令类、传状类、碑志类、杂记类、颂赞类、辞赋类、哀祭类等,每类详细列出了此类经典的文章。约700篇。
姚鼐的批注以小字附于文章之中,唯一可惜的是没有更多的注和翻译。不过,就目前的版式,已是还原了姚鼐当前的钞本印书。
而简体横排也比较易读。
吴汝纶说此书,“二千年高文略具于此,以为六经后之第一书。”收录齐全而有大师批注,故,爱好古文的朋友,这是必选的一本《古文辞类纂》啊!

  《古文辞类纂》读后感(三):一本重要的古文资料

说实话,虽然是一名中文专业毕业的学生,我所读过的古代文献资料并不多,上大学那会儿,也不怎么勤奋,尽管图书馆也常去,却喜欢借我国现当代小说、心理类、励志类等各种杂书看,对古代文学相关书籍,读得并不多,即便是学校发给的厚厚两大摞《古代文学作品选》、《古代文学史》这样的必读教材,我也没有完全读透彻,只是按授课老师的指点,圈点勾画出其中一部分,应付通过课程结业考试了事。所以,现在还常感自身浅薄。据别人介绍:读《古文观止》、《古文辞类纂》之类的书,对于弥补自身古文功底的不足,提高古文阅读水平乃至写作水平,都是有帮助的,所以最近才又拿到一本《古文辞类纂》,想恶补一下自己的古文。这本书是清代桐城派文学大家姚鼐精挑细选13类700篇历代汉语范文编纂而成的,
而且据称是补全了姚鼐的批注,是简体横排易读本,“姚鼐逐篇点评,详解汉语写作的基本方法”、“姚鼐不仅精选出历代范文,还逐篇进行点评校勘。这些点评不仅指出了每篇文章的流变线索,使读者可以纵览汉语文学的发展变化并了解文学大家之间的渊源;而且对作品进行了解释和分析,辅助读者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学习汉语写作的基本方法。”但是,我仔细翻阅之后,却有点小失望,我觉得此书的推荐语有点言过其实了!事实上,这里面的文章并不是每篇都有姚鼐的点评,即便是有点评的,如果不仔细看,读者可能也根本看不到点评的文字,因为那些点评基本都是和原文放在一起的,有的点评,文字量很少,且夹在原文中间,有的放在了原文末尾,尽管使用了不同的字体和更小的字号,除了文末大段的点评外,多数零星的点评文字与原文的区分度并不大,我觉得不如用区别度较大的字体(如行楷、隶书等)来突出显示,或者对点评文字加粗显示,让它们更醒目。全书完全没有注释,就像大家都能很容易读懂一样,而事实上,书中的不少原文包括点评,都是不太容易读懂的,只有那些知识面很广、古文造诣较高的人才能读得轻松一些。像我就吃力一些,对于一些不太懂的地方,须另外查资料才能看懂。在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原本有闲暇而且爱读纸书的人就已经很少了,碎片化的电子阅读已经成了主流阅读方式,有多少人还肯抽时间去啃这厚厚两本大部头古文?再看看价格,一百三十八元!没有较大的折扣的话,估计很多普通人都得最终选择放手,除非是大学古文教授之类有钱、有识之士。当然,这本书所选古文多数都是不错的,点评也很好,对于阅读和写作也会有启发,如果价格合适,有能力阅读,相信还是会有一部分读者的!
套装封面

  《古文辞类纂》读后感(四):文明的传承

这套由清代著名桐城派文学家教育家姚鼐先生所编撰的《古文辞类纂》,收录了从先秦时代到清代的名家散文、辞赋七十五卷,寓作文精义于其中,寄家国情怀于选文。各篇文章文体鲜明,校勘严谨,点评中肯,言之有物,言之有。真正体现了姚鼐先生的為文精神:“文者八:曰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然苟舍其粗,则精者亦胡以寓焉?”
拳拳文化赤子之心,满腔的报国热情从这些选文深刻展现。无论是诵读,论辩类的选文五十篇,还是序跋类的选文五十七篇,抑或是类议类的选文八十一篇,再或是书说类八十五篇等等不一而论,各篇选文均体现了编撰者的良苦用心
中华文明的传承,文脉的延续。爱国爱民爱家的情怀均在这些选文中深深浮现。经历各种战乱天灾人祸的洗礼,中华民族仍在这片故土上繁衍生息,文明文化文学的不断发展,与这些优秀的文化传承者努力分不开,与中华民族深入骨髓的华夏血脉相融合分不开。"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读姚鼐编撰的《古文辞类纂》感受古文时文的集大成之作,亦感受文明的传承。

  《古文辞类纂》读后感(五):古文第一善本——《古文辞类纂》

“桐城古文派”为清代文坛最大的散文流派,世通称“桐城派”,其主盟清代文坛二百余年,其影响延及近代。辞赋大师潘承祥先生评价道:“桐城古文运动,是唐宋古文运动的继续、发展、终结。”
       作为“桐城三祖”之一的姚鼐,以其卓越的诗文创作成就,成为桐城派文学的集大成者。桐城派古文到了姚鼐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他提倡文章要“义理”、“考证"、“辞章”三者相互为用。所谓“义理”就是程朱理学,“考证”就是对古代文献、文义、字句的考据,“辞章”就是写文章要讲求文采。在美学上,提出用 “阳刚”、“阴柔”区别文章的风格。“阳刚”就是豪放,“阴柔"就是婉约。两大风格相互配合,相互调剂,就产生出多样的风格。同时提出“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为文章八要。学习古人,初步是掌握形式(格、律、声、色),进而是重视精神(神、理、气、味),才能达到高的境界。他对传统文论的另一重大贡献是提出富有创见性的“阴阳刚柔说”,这对我国古代散文审美理论和风格特征是一次重大突破。他认为,“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文章阴阳刚柔的变化,乃是作者性格气质、品德的表现。
      《古文辞类纂》一书,是姚鼐按照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桐城义法”编选的一部古文总集。晚清著名文学家吴汝纶说:“二千年高文略具于此,以为六经后之第一书。此后必应改习西学,中学浩如烟海之书行当废去,独留此书,可令周孔遗文绵延不绝。”近代著名学者严复说:“不读此书即无以通为文之法。”鲁迅说:“读《古文辞类纂》者多,读《惜抱轩全集》的却少。凡是对于文术,自有主张的作家,他所赖以发表和流布自己的主张的手段,倒并不在作文心,文则,诗品,诗话,而在出选本。”
      《古文辞类纂》所选作品主要是《战国策》、《史记》、两汉散文家、唐宋八大家及明代归有光、清代方苞、刘大櫆等的古文,共七百多篇,七十五卷,按文体分为十三类。马其昶这样评价其分类精当:“姚氏之书所以足重者,以其鉴别精、析类严而品藻当也。”在文集的序言中,姚鼐对选编的缘由、取法和对这十三类文体的源流和特点作了简明扼要的说明,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版本,是以该书善本为底本整理的,将原书的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将断句改为新式标点,酌情修改了原书中个别明显的错字,最大可能的保留了原版风貌。原文中间或篇末有姚鼐的点评,或对错句讹字进行校勘,或指出文章流变的线索,或揭示不同作家之间的渊源,或对作品进行艺术评析,语言简洁精辟,言简意赅,便于读者理解。点评内容皆为小字号楷体,打开一页书,一目了然
      书分上下两册,不是很厚,平装,拿在手里很是舒适。如果分成四册,就更便于捧读了。因为读古文不像现代文那样可以一目十行,是需要反复咀嚼的,薄薄的小册子更轻便。另外,因为是原著,没有现代的注释,所以,如果没有一定的古文基础,可能会有阅读障碍。
      在国家空前重视传统文化今天,本书的全新出版,无疑是为弘扬传统文化做了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善莫大焉!

  《古文辞类纂》读后感(六):古典经典文献的精要、准确分类

如果说《四库全书》收集了所有清代学者及官方所认可的古典文献,《四部丛刊》比《四库全书》更为精要的话,那么《古文辞类纂》就是姚鼐以桐城学派的学理、义理观点对中国浩如烟海古典文献的学派及个人性分类整理。
姚鼐将古文分为十三类,便于读者查找。值得注意的是,姚鼐在选取作者时,不是越多越好,而且以文章质量为选择标准。如序跋类中的卷八都是欧阳永叔的文章、卷九都是曾子固的文,即是说,从作者层面而言,《古文辞类纂》的内容比较狭窄,但是也正是这种狭窄性,让我们在了解某一类体裁的古文时,因为作者的单一性,使我们对其内容有了脉络性、体系性的认知。
《古文辞类纂》的分类精当,且姚鼐在每篇后都有精要的点评,利于读者的理解。就版本而言,这一版本由于采取了横排版、且使用了简体字,能够使非专业人士更好地阅读、进而获取知识。
就大的层面而言,《古文辞类纂》的这种全新出版,无疑是对当前加强传统文化建设国情的呼应,既然如此,其为广大的读者接受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