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投资哲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投资哲学读后感10篇

2017-11-17 21:5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投资哲学读后感10篇

  《投资哲学》是一本由刘军宁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投资哲学》读后感(一):投资的“哲学”

       这本书是别人推荐过的,然后正好在图书馆看到就随手拿来看完了。正如书后作者也提到了,本书其实是一本哲学书,而其核心就是保守主义,只不过讨论的对象是投资,并且读过文中的例子可以看出作者所涉及的投资概念很狭隘,大体上指的就是股票方面。此外看看作者的简介很怀疑作者是否做过投资,因此书的质量应该是大打折扣的。不过作为一本哲学书,看看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当前中国股市的虚高和这几天的杀跌,让人感叹价值投资的重要性。不过文中似乎想把价值投资和保守主义化等号的想法还是有待商榷的。最后在说说书本身,文字间距那么大,内容其实很少,不得不说中信出版社真是会做生意。

  《投资哲学》读后感(二):前六章思辨,后五章修禅

#读书2013#
一看题目,玄之又玄。用一句话总结本书的风格,前六章 像是“思辨”,后五章像是“修禅”。
本书很多的理念是闪光的,对投资乃至处事有积极意义,比如人的财富要在此人对于财富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比如任何意义上的保守都需要有积极的心态
没给太高的分,因为全书最重要的逻辑链条,似乎缺乏支点。本书 最重要的论点,是任何投资者应该在其“能力圈”范围内进行投资,而作者对于“能力圈“的定义,是”能够看清投资标的企业未来10到20年的发展“,而且有”不做任何宏观预测“和”不投资科技股“两个伴随命题。
以我浅薄的理解,这很难说得通。”看清10到20年“后的情况似乎很难想象,尤其对于中国而言。作者的例证是可口可乐、茅台和云南白药,认为100年后的核心竞争力会同样存在,不会受到科技发展的影响。
如果是”中央八项“出台之后再写这本书,还会用茅台这个例子吗?抛开政策影响不谈,就个人观察到的情况,待到75后、80后慢慢成为社会中坚力量后,白酒的市场必然会相对萎缩,原因很简单,饮酒习惯已经跟60后或60前不同,没有中央八项,茅台的核心价值可能也难守住。
3、5年或许可以看,看10到20年,在中国恐怕很难。
此外,”不投资科技股“我可以理解为一种投资风格,但难称为哲学。哲学需要有其形而上的普适指导意义,但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冲击是全方位的,传统产业同样面临互联网冲击后的价值重构。
你可以学学巴菲特的说法(仅仅是说法),”不投资科技股“,但如果不考虑科技对传统产业的冲击,恐怕不成。何况,我不认为Salesforce.com或者亚马逊是可以忽视的企业。
不排除一种可能,厚积方能薄发,道大方能至简。我还不够厚,所以不想薄?我还不够大,所以没能简?
能引起思考的书,也不错。
   

  《投资哲学》读后感(三):价值投资的理念

了解保守主义头(价值投资)的投资理念
独立思考,远离内幕消息
时间是价值投资最好的朋友
只去能力圈之内的投资,不去冒险
外在财富是内在财富的体现
永远不要期望打败市场,市场无法预测
一纸金钱,是一纸契约;一纸金钱,是一纸信用;一纸金钱,是一纸信心;一纸金钱,是一纸德行。陀思妥耶夫斯基说,金钱是被铸造出来的自由。金钱是自由的象征。诅咒金钱就是诅咒自由,就是诅咒生活。金钱是一种精神与道德现象。钱越多需要的德越高,只有德高之人才能驾驭得住它。美国哲学家爱茵·兰德说过,金钱不会听命于配不上它的头脑。一个投资者的潜力不仅取决于他赚取金钱的能力,而且取决于承载金钱的能力。如果只有赚取的能力,没有承载的能力,他将被金钱所压垮,因而也就没有机会成为卓越的投资者。
下文全部来自刘军宁老师的《投资哲学》,如有侵权马上删除
“保守主义”就是指:坚持遵守成熟思想和规则,不做不符合原理常识的决策,在现有规则没有被证明无效之前,都要认真遵循。
如何理解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并不反对进步,并不排斥创新,而是强调传承,强调对事物内在规则的认知和遵守,反对“幻想”式的激进变革。
“保守主义”提醒人们要对传统智慧和经验保有一分敬畏。
不做错的事情和只做对的事情同样重要。
“保守主义”并不是故步自封
保守主义对人性持十分悲观的看法,认为人在本性上是不完善的,有缺陷的。这首先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无知的一面,有很多东西都是一个人的知识所不及的。一个人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增加新知识,但是即便如此,仍不能克服无知,反而会带来新的无知。有人说,知识的岛屿越大,无知的海岸线就越长。把这种人性论应用到投资上,其结论必然是:每个投资者都有一个其知识和能力所及的能力圈。在这个圈内投资,投资者成功的把握比较大;逾越了这个能力圈,招致损失是必然的。因此,一个价值投资者必须牢牢地守护自己的能力圈,为此也要集中投资,而不是分散投资。把自己局限于能力圈之内的“坏处”是可能会错过圈外的投资机会。但是如果这些机会与你的能力根本无关,这些机会就不是你的机会。
保守主义发现,人在本性上的不完善还意味着,人类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人是一定会犯错误的。但是保守主义的努力方向不是完全杜绝人犯错误,而是尽可能降低犯错误的概率,减少错误的后果。把这一理念运用于投资领域,必然要求投资者更少次数地、更谨慎地投资。
保守主义特别看重时间与传统。保守主义认为时间是检验价值的最重要的尺度
一纸金钱,是一纸契约;一纸金钱,是一纸信用;一纸金钱,是一纸信心;一纸金钱,是一纸德行。陀思妥耶夫斯基说,金钱是被铸造出来的自由。金钱是自由的象征。诅咒金钱就是诅咒自由,就是诅咒生活。金钱是一种精神与道德现象。钱越多需要的德越高,只有德高之人才能驾驭得住它。美国哲学家爱茵·兰德说过,金钱不会听命于配不上它的头脑。一个投资者的潜力不仅取决于他赚取金钱的能力,而且取决于承载金钱的能力。如果只有赚取的能力,没有承载的能力,他将被金钱所压垮,因而也就没有机会成为卓越的投资者。
英文中对应中文“才”的,是一个常见的、源于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单词:talent。但是,不太周知的是,在古代西方,尤其在地中海沿岸的希腊、罗马和希伯来等地,talent是货币的名称,叫塔兰特。
著名女哲学家爱茵·兰德有句名言:“财富是一个人的思考能力的产物。”
价值投资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说过,要想在投资领域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正确思考;第二、独立思考。”这里要补充的是,只有独立思考,才有可能正确思考,这一做法的结果,是形成适合自己的投资哲学。
人的真正智慧,不仅在于意识到自己已经知道多少,更在于意识到自己的认识能力和知识范围的局限性。
被称为20世纪英国最有思想的保守主义政治哲学家奥克肖特(Michael Oakeshott)指出:“保守就是宁要熟悉的东西不要未知的东西,宁要试过的东西不要未试的东西,宁要有限的东西不要无限的东西,宁要切近的东西不要遥远的东西。”
作为能力圈意义上的理解,我同意这样一种界定:所谓的理解,是指投资者有能力看清作为潜在投资对象的公司其10到20年后的未来。
人是追求超越性的动物,而且这种超越性正存在于人的有限性之中。因此,对现有能力圈的超越也是任何投资者身上不可遏制的冲动。在投资领域,每个人都终将面临这样一种难题:他的能力越强、能力圈越大,能力圈的边界就相应地越模糊。越有能力圈,就越想冲出能力圈,逾越能力圈的可能性就越大。伟大的投资者就是不断地与这种冲动作斗争,并常常落败。
投资与人性 要顺应,更要抗拒!
在资本市场没有新的东西,过去发生的还将一遍遍地发生。贪婪会继续,恐慌也会继续。这是因为人的本性从来没有改变过。
投资要成功,不是取决于投资者对政府政策的洞察力,而是取决于投资者对当政者的人性和权力与制度的本质的洞察力。
根据无赖假定的原理,对各种政策和可能的干预,如果猜不透,就一定要往坏里猜。往坏里猜,猜错了也是对的;往好里猜,猜对了也是错的。往坏里猜,并做好最坏的准备,你也许会发现他们还不够无赖。
对那些不以投资为志业的人,仅仅为取得财务自由而赚钱的人,他们不妨为自己设一个弹性的上限。在自己的财富触及或超过这个上限后,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和兴趣投入到自己的志业和真正的爱好上去。
如果一个人喜欢投资,他的幸福就是成功投资的状态,金钱与财富只是投资事业的副产品。一件事情的成功,带来的只是一时的快乐;从事自己的事业并取得持续的成功,那才幸福。对热爱投资的人来说,投资正是这样的幸福事业!
衡量一个人,一个投资者的智慧与境界,就是看他能否从万事万物中找到好的、令人乐观的一面。如果你是审慎坚定的乐观主义者,那就不妨进行长线的价值投资;如果你是个悲观主义者,你只能去进行短线的投机,因为机会稍纵即逝,陷阱无处不在
所谓投资,就是发现并遵从内在财富的法则,积累你的内在财富,适当的时候,打开你的精神财富的水龙头,你的物质财富将汩汩流出、源源不断,并成就你的卓越和你的生命!因为你的内在财富决定了你的外在财富。
当积极和向上的一面总是被埋没遮蔽的时候,抱怨者的心里将总是充满苦楚,并转化为对自己和别人的哀怨。其实,抱怨是对自己的一种残忍,因为他们用这些锁链牢牢地锁住了自己心灵的大门,堵死了成就自我的路径。
弗里德曼说的对,资本主义是与贪婪有关。没有贪婪,经济就不能繁荣,因为贪婪是经济增长的引擎。要想有经济增长,就必须有投资,需要各种投资。弗里德曼还提醒我们,个人贪婪一点不会造成很大的社会危害,怕就怕政府贪婪,怕政府为了追求GDP不惜让民众付出一切代价。所以,如果贪婪是不可避免的,与其让政府贪婪,还不如让民众贪婪。
时间在价值投资中的地位
在保守的价值投资者看来,最稳妥、最现实的投资方法,就是让时间成为自己最强大的盟友。选择投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公司,才是成功投资的关键。
投资的大敌之一是按捺不住,因为求有为、爱行动是人类的天性。而耐心是人的这一天性的反向操作。
耐心与时间相关,并由两个部分组成。一种耐心是投资前的从容等待,一种耐心是投资后的从容等待。
投机者喜欢做大的公司,而真正的投资者喜欢长大的公司,喜欢经过时间考验的常青公司。保守的投资者应该投资保守的公司,那些保守其经过道德检验的核心价值的公司。
保守主义投资哲学为衡量作为投资对象的公司设立了三个标准。保守主义最强调的是道德思想体系,它最看重的是道德。因此,第一个标准是公司的道德价值,即所投资的公司必须是有道德的公司。
保守主义投资哲学为好公司制订的第二个标准是公司的历史价值,即这个公司必须有一定的历史,越悠久越好
挑选公司的第三个标准是公司的未来价值,即适合投资的好公司需有恒久的存在价值,不会被现有的和后来的竞争者所轻易取代。
为什么不要听内幕消息?
保守主义的价值投资圈有一个基本共识:远离内幕信息。为什么要远离?通常的答案是:违规泄露内幕信息或通过掌握内幕信息来进行内幕交易具有法律风险。
内幕信息通常是假的,真的内幕信息是很难获得的。按照假的内幕信息去操作,会导致投资的失败。许多内幕信息本身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常常带有很大的虚假成分,有些甚至一开始就是一些人刻意散布的、作为诱饵的谣言。为了避免投资的损失,必须远离内幕信息。
从保守主义投资哲学的角度看,凭借内幕信息来投资,最大的危害在于,它会导致投资者迷失自我,放弃自我判断,放弃自我研究,放弃自己的投资哲学,放弃对自己的信心,造成投资者对他人的依赖
英国哲学家培根(Francis Bacon)说:赞同性的证据比否定性的证据更让人兴奋,这是人类改不了的错误。所以,保守主义投资哲学在这里正好派上用场。它告诫,假如你发现了貌似西施的投资对象,不要过于兴奋,反而要格外审慎,多重验证;做判断时要保守、不要激进。保守主义投资哲学所致力于的,正是如何以东施般的价格获得西施般的价值。
经济学家哈耶克认为,计划经济之所以行不通,是因为它假定计划者是全知全能的,经济活动是完全可以预知预测的,因而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可以计划的。然而,计划者不是全知全能的,这不仅是因为其理性能力的局限,而且是因为所有的知识都是地方的、分散的、零碎的,往往难以传递。任何人以及机构都无法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内获得全部信息。波普尔颠覆了历史决定论,哈耶克颠覆了经济决定论。人类的历史命运与经济活动是不可决定的,也是不可预测的。
邓普顿看得更开:对价值投资者来说,明天市场是涨还是跌,这个既不可知,也不重要。何必为此劳神?所以,投机者眼睛盯的是市场先生的报价器,而投资者眼睛盯的是企业价值的称重机,因而没有必要去关心市场的报价器。
关于预测与投资的关系,保守主义投资哲学有两点忠告:第一,不要相信自己能够预测市场,不把投资建立在自己对市场与价格动向的预测上;第二,也不要相信任何经济学或财经权威有能力预测市场,即不要把自己的投资建立在他人对市场的预测上!
聪明的人会因为自负而犯下灾难性的专业错误,因为他们往往以为自己拥有超人的才华和方法,而给自己选择了更为艰险的航程。—— 查理·芒格
在投资领域,自负表现为对自己把握价格信息与对市场预测能力的自负,对估值能力的自负和对分析、选择投资对象能力的自负,对操作的自负。错误的直觉、根据过去推断未来、赌徒心理、对市场的盲目乐观、对投资回报保有不切实际的期望都为自负搭建了坚实的舞台。这样的自负,结果常常是受到市场的无情打击与惩罚。
哈耶克认为,计划经济之所以是致命错误,正是因为政治家与计划者怀有相信自己全知、全能、全善的致命自负。
中产人士仅仅靠工资收入很难获得财务自由,至少在正常的退休之前很难。对绝大多数中产人士而言,靠工资不能获得财务自由。

  《投资哲学》读后感(四):投资的保守主义世界观

一个人到了青年时期大多都形成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于是形成了他/她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投资亦是如此,在懂得了基本的交易规则之后,应该也有他的投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怎么看待市场运行的驱动力和如何理解市场规律,则驱动他选择何种方法去交易获利。更高段位的投资者,他参与交易的方法一再被市场验证正确,从而形成自己的投资哲学。然而A股市场散户众多,情绪化和周期性是极强的,稍微努力点,就有生存的土壤。就像民智未开的年代遍地文盲,一个只会识字写字的人都能够靠代写代读书信糊口。当然,市场的变化和发展也是迅速的,超额利润不会是从“内幕交易”中得来,而一定是靠超前的学习和积极行动获得的。——“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
什么是保守主义的投资者?首先他是一个投资者,作者对财富的追求做了很好的广告:“一个人有了财务自由和人格独立,就不会被逼着做蠢事了”。大多数被困在水泥森林的隔间里的上班族都向往“诗和远方”,吐槽老板极品同事操蛋,抱着上班比上坟还沉重的心情,做着不情不愿的事务。“不会被逼着做蠢事”就足以让人心动,而“自由”更是一枚让人浮想连天的词汇——这就意味着说走就走的旅行或者云淡风轻的读书,谁都不想卸下房奴、车奴、卡奴、婚钻奴的重担,逃离当下的苟且。作者甚至专门拿出一个章节“从消极自由到财务自由”来刻画中产阶级财富、地位的脆弱性以及通过投资财务自由的重要性。对于不投资的人来说,时间会让金钱贬值——“即使储蓄也不能解决金钱因时间而贬值的问题,我从未见有人通过储蓄登上了富豪排行榜。要对抗时间导致金钱的贬值,就必须投资。”
保守主义在投资方面有哪些特点?
其一,顺应人性也抗拒人性。人性中存在着为了生存必须占有的欲望,顺应这方面的欲望才有动力去参与投资;然而投资也必须抗拒恐惧、贪婪、短视、从众、情绪化等人性天然的弱点。
其二,不做预测,宁可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不要相信自己或者任何权威有能力预测市场,也不要把投资建立在预测之上。
其三,不抱怨、不诉苦。人性本身是习惯把错误归咎于别人,因工作关系我听过太多的投资者抱怨,怪A股市场制度残缺,怪上市公司恶意圈钱,怪“庄家”做笼子,怪从业人员没有给出正确的指导,然而这类人仍然一边维持原有的错误交易习惯继续亏损,一边继续抱怨着。抱怨者和诉苦者只关心消极面,认为自己是所有不幸的承担者,用抱怨和诉苦逞一时口快或者引起别人的注意与安慰,如果得不到安慰他也常常想想别人的苦楚来抚慰自己脆弱的灵魂。我从未见过一个成功的投资者或者一个充满进取的人抱怨和诉苦。
其四,审慎的乐观主义者,最精炼的比喻是:假如你发现了貌似西施的投资对象,不要过于兴奋,多做验证,做判断的时候要保守、不要激进。
其五,自信。很多投资者都认为市场价格是由内幕人士、阴谋家、庄家操纵的,所以赚钱要靠“消息”。最近新闻里有位先生花4万多加入荐股群被骗报警,破获查获涉案金额上千万。正因为有大量对“内幕”迷信的投资者,所以骗子有着巨大的生存空间。没有能力一句自己的独立判断来进行投资的人,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其六,能力圈,芒格说过,你不必事事比人强,但你需要有一些方面的特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领域,比如券商从业人员的能力圈就是券商股,比如钢铁行业员工比其他人更了解自身行业的温度,这些远比精修过的财务报告、研究报告有实际价值的多。自身的知识储备、熟悉的范围都是自己的能力圈,如果有深入交流、共同学习、并肩作战的朋友,那更是能力圈的加强。比如芒格和巴菲特作为好搭档,也拓展了他们个人的能力圈。
保守主义喜欢能够持之以恒的事业,不为自己的成就封顶,不为自己的投资成果设置上限,就像巴菲特和查理芒格一样,八十岁还在做投资,而且因正确的决策和清醒的头脑而得到幸福人生,金钱和财富只是投资事业的副产品。
这本书与其说是在讲投资,更多的是在讲哲学,哲学不会具体指导你怎么做,而是树立一套看问题的方法从而启发你解决问题。因此一个完整的投资哲学通常包括:对价值的看法,对人性的看法,对市场的看法,对风险的看法,对投资自身的看法等。什么是价值?它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在价格与价值之间可以画等号吗?人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贪婪吗?恐惧吗?人有能力预测并把握市场上的每一个变化吗?市场总是有效的吗?市场能保证价格与价值不背离吗?我想,这是每一个参与投资的人都需要自问的,因为形成自己的投资哲学是通往财务自由之路的指南针。

  《投资哲学》读后感(五):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刚从“罗辑思维”知道这本书时,颇有阅读欲望,可最终确是耐着性子在kindle上急速翻完。
作者是研究保守主义的学者,可对投资的认识似乎只是泛泛。我并不是说只有那些在投资里赚了大钱的人才对投资有深刻的认识。毕竟投资赚钱本身就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但书里凡是都要和保守主义扯上关系,有时候真的很生硬。
尤其是传达了一个奇怪的逻辑,价值投资=保守主义。于是乎对价值投资推崇备至,无非是想宣扬保守主义。我对保守主义没有意见,可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宣扬我却不认同。
只有思考清楚所谓的“投资”与“投机”的区别,我们才能明白“价值”不过是投资的一种方式,而并非是唯一的方式和最优的方式。

  《投资哲学》读后感(六):《投资哲学》——基于保守主义的投资才叫哲学

所谓的保守主义自由经济,这两年被叫得越来越响。从多年前的无人问津到现在有很多公知都在宣传这一套经济路线。的确,从上个世纪的两场大实验来看,自由市场经济交出的实验报告基本完胜计划经济,而从个人的角度上来考量,股神巴菲特的保守主义投资方法则是已经被时间证明为神的一种绝佳的投资方法。保守的名字听上去似乎不怎么高大上,但是保守的投资策略则能够在风云变幻的资本市场最好地保护投资者。而如果大家都选择这样一种关注价值、关注长远收益的投资方法,我想中国的股市也不至于整天坐着过山车令人心潮起伏了。
保守的投资方法是我在看这本书之前就自己隐隐然感觉出来具有普世价值的一种好方法。很多年前就听过一个股评专家阐述如何在中国股市当中稳坐钓鱼台:你只需要看中几只蓝筹股,每个月投入千把块资金,十年以后取出,保证有赚头。其实明智的人一下就能看懂这是为什么。资本市场看似风云诡谲,实际上和实体市场的联系之紧密并不难想像。由于世界各国都在增加开放、促进贸易,每个国家的经济实力都会有所上升,因此做长期投资就一定会屏蔽掉那些起伏而在国家经济整体上升的情况下坐上一班顺风车。十年以后再把那些类似储蓄的钱拿出来,那必然是大赚一笔——除非国家产生什么重大变故。话又说回来,如果一旦国家政权发生大变或者爆发战争,存在银行里的那些钱又有什么用呢?能够看准投资标的价值并在价格低于价值时候吸入的投资者,能够夜夜安眠、躺着数钱也是情理之中。
保守主义的投资者还有一个特点是相信自己的判断,不跟着莫名其妙的大众心理走。这是非常重要的投资哲学,我们看到中国股市当中太多的不理智因素。不管是80后的年轻股民还是50后的中国大妈,在面对短期的震荡起伏时都极为不淡定,表面上喊着“相信国家”实际上极力抛售根本就不是相信国家经济形势的样子。别人进场他也进场,别人抛售他也抛售,不仅是在折腾自己的钞票更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因素。看中一款好股票,不管别人怎么说就是咬定牙关不放松,相信它一定会靠着实体经济的复苏而复活。这几乎是必然的——只要选择的股票的确是有自己价值的公司。然而这一点又何其难哉。
因此保守主义投资哲学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投资者应该投资那些具有核心价值、多少年都不会变动的企业。高科技公司的确可以给投资者带来一笔快钱,但是可口可乐却能让你在床上高枕无忧20年。说到底,保守主义的投资方法还是老子的“无为而治”,若能料敌机先则足以垂衣拱手啦。
最后我发现自己特别喜欢刘军宁先生在开头和结尾都强调的一件事情:赚钱不是缺德事,帮上帝保管钱财、分配财富就是一种实施天道的方法。赚了大钱并且能守住的人一定不是坏人,金钱需要人们用道德去驾驭。缺乏的道德和自身哲学的富人,破落只是朝夕之间的事。

  《投资哲学》读后感(七):这书连投资鸡汤都算不上,欺负文盲看不懂?

首先刘军宁作为政治文化学者,在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依靠掉书袋和一些皮毛的投资理念就能闭门造车,此等学术功力令人佩服。
然而作者再有学识,也掩盖不了其对投资其实一窍不通、没有任何实际经验的事实。
特别涉及到专业部分,比如资产配置,作者洋洋洒洒写了一大通,文笔不错,可惜对基本概念完全理解错误,简直误人子弟。
难以想象这样一本书居然能出版,难道中信的财经编辑不对专业性把把关吗?
更难以想象,罗振宇居然还指名推荐此书,到底是他揣着明白装糊涂呢,还是真不懂呢?
如果初学者真想了解价投理念,其实有很多不错的入门书籍可以选择,比如但斌《时间的玫瑰》、李驰《中国式价值投资》、梁军儒《让时间为你积累财富》、李杰《股市进阶之道》,哪本不比这书强?
一个书斋式政治学者,没有翻过上市公司财报,没有二级市场交易经验,不研究企业基本面,美股、港股、A股一个投资案例都举不出,光靠摘抄几句价投语录就到处布道,甚至做跨领域的学术研究,到底哪来的自信?
写出这种政治和投资混搭的学术垃圾,还能在中信出版,能被知识电商炒作,被某些不明真相的读者奉为经典,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投资哲学》读后感(八):把“投资原则”纳入“保守主义”

本文提炼了“价值投资原则”,并为他们套上了精致的“保守主义”的外衣,我喜欢这样子,因为这样的统括性思想很“可爱”。但是平心而论,从中我并没有获得很大收获,也没用茅塞顿开的感觉,也没有看到作者自己在投资上的作为。虽然我可能觉得他说的不错,但是这本书既没有“保守主义”的新开创,也没用“投资原则”的新洞见,我只能说这本书“还行”吧。
这本书有很多说法都是难以令我信服,甚至违反作者自己理念的。关于作者挖掘出的“金钱”的道德性和投资的神圣性的论述实在是能多牵强有多牵强。还有其极富说教式的“人生指导”是在给本书降了不少分。还有作者一味贬低理性的,数学的世界(虽然我也不信任它们),崇尚信仰和道德,虽然作者本身身为人文研究者,自称经验主义者,我相信其从未依靠数学的思维方式真正在投资界拼杀,因而其构建出来的所谓“智慧”的,“反聪明”的投资哲学又何尝不是对自己领域的“致命的自负”?作者似乎认为,有了哲学的外衣,他的投资理论是如此的“大道至简”。

  《投资哲学》读后感(九):又是一本看一半的书。

书名取的吸引人,但看来看去没什么是能够拎出来的投资哲学,更像是一本关于投资的作品集,涉及面很广,股票、基金、保险、收藏,不一而足,谈的却大多是细碎的操作技法,主干并不怎么明晰。所谓“哲学”,应该是指能体现“智慧”的东西,操作技法应该只能算“聪明”这个层面,“灯”让人想到的是方向、光明、能量,用在这里也不那么合适,我觉得书名如果改成《聪明的投资:保守主义的实用手册》,可能和内容更贴切吧。
本人因为经历过至少一整轮的牛熊市轮替,也曾经在股票论坛浸淫一年多,近两年微信公众号上同类型的文章也琳琅满目,现在更迫切需要的是对思路的整理,将不适合自己的剥离,提炼符合我的要领,看这书就用处不大了。

  《投资哲学》读后感(十):价值投资既主观又客观

值得一读,本书说的是投资哲学,其实更多是哲学,是思考和做事的一般道理,不光可以用在投资上。
本书给出了一些结论值得深刻领悟,比如:
能力圈和安全边际是保守投资者的左膀右臂
财富来源于正确的思考,对价值的正确判断就能带来财富。
价值投资者不会选择把投资的命运,交给当政者及政策先生。投资者处理当政者的关系的准则,就是无赖假设。
健康的态度是投资者巨大的内在财富,而拒绝抱怨则是健康的人生态度的重要特征。
投资的事业在本质上是基于平等伙伴关系,而非上下君臣关系的事业。
价值投资者的价值发现能力:利用资产流动性的变化趋势来投资,在流动性相对最低时以低价买入具有巨大升值潜力的优质资产,等待流动性增加。
价值是人类对物品的重要性的判断。价值既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而且要有主观来判断投资对象的价值究竟有多客观。
在投资界高智商的投资者之所以犯下愚蠢的错误往往在于他们对自己的智商过于自负。
慢即是快,少即是多!
正是如何面对投资中的失误,把普通的投资者与杰出的投资者区分开来。错误是我们学习尝试的证据,错误才是成功的垫脚石,很少,错误的人很少成功,没有犯过大错人没有大的成功。
当然,本书对于的理论体系一些地方值得商榷,比如:
作为能力圈意义上的理解,我同意这样一种界定,所谓的理解,是指投资者有能力看清作为潜在投资对象的公司,其十到二十年后的未来。
价值投资者喜欢以实践性知识积累的核心竞争力的公司。但是实践性知识的为基础的公司的产品是以人为人服务的,人的偏好不确定直接决定这种知识的价值不见得如想象的那么长久。比如京剧、比如茅台。未来十年,京剧和茅台的技术很难有什么突破,但是90后,零零后消费者是否会听戏,是否还会喜欢喝茅台这个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所以总结下来,保守主义对与我的重要意义还是在于: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通过不断的拓展能力圈,寻找安全边际足够的有价值的公司,在这个寻找过程中注重的正确和精确的合理平衡。在形成自己的投资的时候,要阅读大师的经典著作,记录整理分析自己投资过程中的错误,并且通过文字把自己的投资哲学固定下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投资哲学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