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八戒说禅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八戒说禅读后感10篇

2017-11-29 21:1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八戒说禅读后感10篇

  《八戒说禅》是一本由熊逸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31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八戒说禅》读后感(一):边卖萌,边说禅

作者一边说禅,一边熟练运用颜文字,时不时的卖萌。不过有趣易懂倒是真的。 一些摘录: ○佛教到中国以后,入世精神越来越重,及至现在,人们讲佛谈禅又一变而成为人生励志了,书店里卖一些现代版的佛经禅话常常会和《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快乐人生》这类书摆在一起,这一样是时代大风气使然。在宗教的种种要素之中,教义往往是最不重要的。 ○不励志: ○不小资:佛教史上讲的禅宗,一般是指慧能创立的所谓南宗禅,就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和“风动幡动”的那个,虽然随着禅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士大夫被吸引了进去,但南宗禅本来就是一支“农民禅”——生活方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修行法门是自证自悟的小农心态,也不提倡钻研经典。当然,我用“小农”这个词绝对不是贬义,相反,比起同时代风风光光的那些占有良田千顷、奴婢无数、完全靠人供养的寺院僧伽来说,禅宗的自食其力精神只能让人产生敬意。 但不管怎么说,农民禅毕竟是农民本色,这样的禅宗其实一点儿“禅意”都没有,往红酒里兑雪碧那是后来的事。 ○没文化:禅宗真正意义上的祖师爷慧能,也就是《坛经》(或称《六祖坛经》)的主人公,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文盲。他本着无知无畏的精神对传统佛典任意曲解和发挥,完全不顾文本的原始涵义,还常常会以毫无根据、空穴来风式的佛学理论攻击其他佛教宗派的根正苗红的精微义理,从不惮以文盲的身份挑战同时代的佛学大师。 ○所以,大家既不可能从我这里感悟到什么《禅意人生》,也不可能欣赏到《禅是一枝花》,冬尼娅们就不要看了,欢迎和保尔·柯察金一样的无产阶级工农兵多多捧场。^_^ ○常常认为僧侣集团是紧密团结在以佛陀同志为核心的佛法光辉周围,哪知道这些大德高僧们分门立派,争执不休,甚至水火不容。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佛门也不例外。 ○极端的情况正如斯威夫特所言:“我们身上的宗教,足够使彼此相恨,而不够使彼此相爱。” ○标准本来也有是的,就是所谓“三法印”或“四法印”。 “印”的本意就是印章、印玺,比喻着这些基本原理是被加盖了最权威的印玺的。这“四法印”分别是: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有漏皆苦。 而这“四法印”之中,又以前两点“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最为根本。如果我们较真一下,真以这“四法印”为标准来衡量后来的佛教宗派,会吃惊地发现绝大多数的宗派都不是正信。因为,“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是根本否定人有永恒灵魂的,而我们所熟知的佛教几乎无不说些什么灵魂转世、投胎转生之类的事情。 ○当新的变成了旧的,人们往往会对旧的习以为常,认为这就是事情的本来面貌,原本的许多歧义与冲突也会渐渐在时间的长河里消弭无形了。一个显而易见却常常被人忽视的事实是:佛学是一门货真价实的“西学”。 ○所谓“不立文字”也不应该简单理解为不写文字或不留文字,而是不拘泥于文字、不执着于文字。 ○思辩的力量敌不过世俗的心愿。 ○佛教一传入中国,伦理问题的语境差异就是一个首当其冲的难题。 ○现在的常识,也许正是当年的异端。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从心理而言,人们需要的精神食粮往往既不是深刻的,也不是浅薄的——深刻了就容易曲高和寡,浅薄了就容易遭人鄙夷,最合适的东西是貌似深刻而实则浅薄的,坐在地铁里看不会怕被周围的人笑话,拿回家里也不会被束之高阁。 ○慧能批判坐禅的形式主义,其实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形式主义意义重大。 ○如果想更活泼、更合群一些,怎么办呢?你可以找心理医生咨询,可以买一些励志书好好学习,但最简单的办法是:你天天都穿运动装就可以了。如果你是个活泼的女孩子,刚刚找了份办公室工作,你想让自己的举止显得老成一些,同样,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你天天穿西装套群上班。至于在宗教活动当中,形式主义的意义更加重大,甚至远远大于教义。 ○但事情的另一面是:顿修很难让人产生宗教体验,而传统坐禅式的渐修则相反。心理学还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对一件事情的经验越多,行为改变的难度就越大。这道理对人类适用,对动物也一样适用,人类当中最常见的形式大概就是退休综合症。所以,当渐修使人形成一种上瘾型的感觉之后,修行者会欲罢不能、乐在其中,而顿修法门却产生不了这种体验。 对于一般人来讲,机械化的刻板行为是最让人踏实的——比如朝九晚五的上下班、每天的晨练、作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自由是最让人无所适从的。这种无所适从感常常会让人产生对自由的恐惧。 所以,慧能禅法虽然后来遍行天下,但坐禅的路子也顽强地生存了下去——现在的很多修行者还是要打坐的,毕竟仪式化和程式化都是宗教行为中最不可少的因素。 ○傅雷当初给儿子傅聪写信,建议他多看看哲学书和天文学的书,理由是傅聪在国外正有少年得志的迹象,所以哲学和天文学有助于帮助他感受到自身的渺小,正是戒骄戒躁的好药方。觉宇宙之无穷,识盈虚之有数,我们芸芸众生无论是竞选小组长还是竞选总统,在青山和夕阳的视角下还不都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直甚干忙”? 超越二元对立观念,我们要站在青山和夕阳的视角上。 但站在世俗的角度,这些道理细想起来,无非是得志者的清凉剂,失意者的安慰剂,心理医生的作用确实能起得不错,可除此之外呢? ○宗教使道德优越感变得神圣,或者说,赋予了这种道德优越感以合法性。

  《八戒说禅》读后感(二):作者佛性在吐槽的快感中拨云见日

2013-08-17 16:08
第一遍读,感觉卖弄知识,哗众取宠。哗当今娱乐之众取解构一切传统之宠。不喜,但还是惊叹于作者的知识面之广,研究之专,敢于立这个题,嘲弄一番禅宗和佛教,也不光是观点暗合大众心理,的确在论证方面下了些功夫。但问题是,我记不太清楚他立的是什么,反倒是破的痛快,就如同提婆一般。破的也无非就是用现代科学观念和历史考证方法两种武器。
我读不出痛快感来,因为本身对坛经的理解就有限,所以对作者破的对象只是看个热闹而已,对于他想取悦的读者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找不到真正理解你破题立意所在的人,就是找不到真正的知音,这通挥洒自如的吐槽专辑无非就是博好事围观者一乐而已。

  《八戒说禅》读后感(三):边卖萌,边说禅

作者一边说禅,一边熟练运用颜文字,时不时的卖萌。不过有趣易懂倒是真的。
一些摘录:
○佛教到中国以后,入世精神越来越重,及至现在,人们讲佛谈禅又一变而成为人生励志了,书店里卖一些现代版的佛经禅话常常会和《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快乐人生》这类书摆在一起,这一样是时代大风气使然。在宗教的种种要素之中,教义往往是最不重要的。
○不励志:
○不小资:佛教史上讲的禅宗,一般是指慧能创立的所谓南宗禅,就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和“风动幡动”的那个,虽然随着禅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士大夫被吸引了进去,但南宗禅本来就是一支“农民禅”——生活方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修行法门是自证自悟的小农心态,也不提倡钻研经典。当然,我用“小农”这个词绝对不是贬义,相反,比起同时代风风光光的那些占有良田千顷、奴婢无数、完全靠人供养的寺院僧伽来说,禅宗的自食其力精神只能让人产生敬意。 但不管怎么说,农民禅毕竟是农民本色,这样的禅宗其实一点儿“禅意”都没有,往红酒里兑雪碧那是后来的事。
○没文化:禅宗真正意义上的祖师爷慧能,也就是《坛经》(或称《六祖坛经》)的主人公,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文盲。他本着无知者无畏的精神对传统佛典任意曲解和发挥,完全不顾文本的原始涵义,还常常会以毫无根据、空穴来风式的佛学理论攻击其他佛教宗派的根正苗红的精微义理,从不惮以文盲的身份挑战同时代的佛学大师。
○所以,大家既不可能从我这里感悟到什么《禅意人生》,也不可能欣赏到《禅是一枝花》,冬尼娅们就不要看了,欢迎和保尔·柯察金一样的无产阶级工农兵多多捧场。^_^
○常常认为僧侣集团是紧密团结在以佛陀同志为核心的佛法光辉周围,哪知道这些大德高僧们分门立派,争执不休,甚至水火不容。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佛门也不例外。
○极端的情况正如斯威夫特所言:“我们身上的宗教,足够使彼此相恨,而不够使彼此相爱。”
○标准本来也有是的,就是所谓“三法印”或“四法印”。 “印”的本意就是印章、印玺,比喻着这些基本原理是被加盖了最权威的印玺的。这“四法印”分别是: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有漏皆苦。 而这“四法印”之中,又以前两点“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最为根本。如果我们较真一下,真以这“四法印”为标准来衡量后来的佛教宗派,会吃惊地发现绝大多数的宗派都不是正信。因为,“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是根本否定人有永恒的灵魂的,而我们所熟知的佛教几乎无不说些什么灵魂转世、投胎转生之类的事情。
○当新的变成了旧的,人们往往会对旧的习以为常,认为这就是事情的本来面貌,原本的许多歧义与冲突也会渐渐在时间的长河里消弭无形了。一个显而易见却常常被人忽视的事实是:佛学是一门货真价实的“西学”。
○所谓“不立文字”也不应该简单理解为不写文字或不留文字,而是不拘泥于文字、不执着于文字。
○思辩的力量敌不过世俗的心愿。
○佛教一传入中国,伦理问题的语境差异就是一个首当其冲的难题。
○现在的常识,也许正是当年的异端。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从心理而言,人们需要的精神食粮往往既不是深刻的,也不是浅薄的——深刻了就容易曲高和寡,浅薄了就容易遭人鄙夷,最合适的东西是貌似深刻而实则浅薄的,坐在地铁里看不会怕被周围的人笑话,拿回家里也不会被束之高阁。
○慧能批判坐禅的形式主义,其实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形式主义意义重大。
○如果想更活泼、更合群一些,怎么办呢?你可以找心理医生咨询,可以买一些励志书好好学习,但最简单的办法是:你天天都穿运动装就可以了。如果你是个活泼的女孩子,刚刚找了份办公室工作,你想让自己的举止显得老成一些,同样,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你天天穿西装套群上班。至于在宗教活动当中,形式主义的意义更加重大,甚至远远大于教义。
○但事情的另一面是:顿修很难让人产生宗教体验,而传统坐禅式的渐修则相反。心理学还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对一件事情的经验越多,行为改变的难度就越大。这道理对人类适用,对动物也一样适用,人类当中最常见的形式大概就是退休综合症。所以,当渐修使人形成一种上瘾型的感觉之后,修行者会欲罢不能、乐在其中,而顿修法门却产生不了这种体验。 对于一般人来讲,机械化的刻板行为是最让人踏实的——比如朝九晚五的上下班、每天的晨练、作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自由是最让人无所适从的。这种无所适从感常常会让人产生对自由的恐惧。 所以,慧能禅法虽然后来遍行天下,但坐禅的路子也顽强地生存了下去——现在的很多修行者还是要打坐的,毕竟仪式化和程式化都是宗教行为中最不可少的因素。
○傅雷当初给儿子傅聪写信,建议他多看看哲学书和天文学的书,理由是傅聪在国外正有少年得志的迹象,所以哲学和天文学有助于帮助他感受到自身的渺小,正是戒骄戒躁的好药方。觉宇宙之无穷,识盈虚之有数,我们芸芸众生无论是竞选小组长还是竞选总统,在青山和夕阳的视角下还不都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直甚干忙”? 超越二元对立观念,我们要站在青山和夕阳的视角上。 但站在世俗的角度,这些道理细想起来,无非是得志者的清凉剂,失意者的安慰剂,心理医生的作用确实能起得不错,可除此之外呢?
○宗教使道德优越感变得神圣,或者说,赋予了这种道德优越感以合法性。

  《八戒说禅》读后感(四):一本比较好的了解禅和《坛经》的书

因为练习瑜伽的关系,比较受印度佛教的影响,对禅宗也很有兴趣,诸如冥想打坐也是有的。前两年也读过作者的《思辨的禅趣》,感觉就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这本《八戒说禅》从禅宗的渊源、与佛教、道教的一些关系来向大家解读《坛经》,说理考据态度严肃,语言却诙谐有趣。
作者对大众的评价也印证了我前一阵看的另一本书《乌合之众》。
“学术和大众永远是一对天敌。大众需要斩钉截铁的结论,不需要审慎的论证过程;需要那些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不需要那些虽然真实却不为人所喜的东西;渴望速成的捷径,不喜欢下功夫、花力气;喜欢简单接受,不喜欢深入思考。”
——这段和勒庞在《乌合之众》里的观点简直一模一样啊,群体、群众看来就是懒于思考、论证的一群人~

  《八戒说禅》读后感(五):宗教可以没有教义,但不可没有仪式

眼界越窄就越容易自信,眼界越宽就越容易糊涂
在意识当中产生了两种执着:我执和法执,这可是万恶之源呀。所谓我执,就是对“我”的执着,凡夫俗子不明白五蕴皆空的道理,误以为自我是真性实体,由此产生了种种烦恼。(这个问题在前边“无我”那段里讲过。)所谓法执,法就是客观世界里的万事万物,大到山河大地,小到桌椅板凳,全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如果你认为这些都是真实存在,这就叫做法执。我执和法执是人们解脱成佛的两大障碍,唯识学就是致力于破我执、破法执,让你明白无论是你自己,还是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这一切全是幻象。一切都是幻象,破掉幻象之后才会体悟所谓真如实相,前边讲过的般若智慧也是干这个用的。《金刚经》说“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正是这个道理

  《八戒说禅》读后感(六):由佛法禅宗到文理之分

《八戒说禅》摘录感悟

而对于大多数信徒来讲,需要的是精神导师斩钉截铁的论断,而不是饱学之士审慎严谨的分析。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说话的艺术,尤其在面对很多听众的时候,说话越武断、越极端,就越容易煽动情绪、引起信任。而讲话者的一般情况是:学问越大,说话越保守;学问越少,说话越武断。武断可以唤起激情和信任,而保守则反之。而领袖人物,无论是政治领袖还是宗教领袖,唤起大家的激情和信任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具有这类素质的领袖也就是韦伯所谓的卡里斯玛型的领袖,火上浇油的是,当大众聚合为群体的时候,很容易被感染,却很难被说服。
而且,在当时佛教界繁琐的理论辨析的背景下,慧能占了文盲的优势:想问题不想那么复杂,简单明快,并不较真,专家们可以找出他一大堆漏洞,但老百姓觉得很好接受。
饱含气势的武断语言往往是成功演讲的第一要素,第二要素是:说的内容要迎合听众的口味,而无所谓是否禁得起严格的检验。人们普遍都有信仰偏见,倾向于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结论。人们在判断一个命题的时候,往往并不是从检验前提开始作一步步的推理,而是从结论入手–如果结论是自己乐于相信的(比如速成减肥事半功倍,速成修佛简单易行),很少人还会再去认真检验这个结论的前提。而更有甚者的是,还会有一些人在看到结论是自己不愿意接受的时候,并不会因此而去检验前提,而是直接拒绝接受–论坛上就有大量的例子,对一个帖子只看标题或只看了一个开头就迫不及待地回帖批判。
 

因为念佛而生起的执着又是什么样子呢?就像我们努力使一条河流向大海,为了这个目的,我们不辞劳苦地忙于树堤立壩,忙于拦河蓄水,殊不知这正是南辕北辙。只要我们可以放弃执念,只要我们可以顺其自然,河水便会”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
慧能讲得很动听,但为什么他这个理念终于无法流行,因为他的目标还是印度传统佛学的目标,是要脱离生死轮回,而这与中国强大的现实主义是不合拍的。大家念佛、拜佛,有哪一个心中没有执念呢?就算不是为了升官发财、消灾祈福,至少也是为了给不平衡的心理找些平衡,为了有一个更好的心态来面对这个险恶的人生,为了能在受伤的时候有一处心灵港湾。所以慧能面临着这样一个难以调解的矛盾:乐天知命的人不会有多少参禅修佛的欲望,现实主义的芸芸众生之所以会参禅修佛无不是为了心中的”有所求”,也就是”有所执着”。于是,前者最有可能修成正果却没必要修佛,后者渴望修佛却没可能修成正果。
况且,别看顿悟之说听起来简单,在分类上它是该被归入般若解脱一类法门的,也就是说,它是让你”明白了”才达到正果,而要想明白就必然得动脑筋,一要动脑筋就马上站到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上。大众心理喜欢接受结论,而懒于思考问题;喜欢接受强权领导,而怯于自己当家作主,喜欢推卸责任,不敢为自己的一切选择负责。从此而来的另一个推论是:很多人信佛是给自己找靠山的,他们并不想自己能修行成什么什么样子,只是觉得身后有一大群佛爷、菩萨、罗汉作靠山,心里比较塌实而已。所以在宗教史上,他力信仰永远大大强于自力信仰,慧能让大家向自心求佛,让大家修佛靠自己,这也是违背大众心理的一种思想,所以发展不了多久就必然要遭到世俗化的修正。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历史洪流。
 

还有,就是“不立文字”的问题,不立文字只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个手段,文字是人思想的产物,而有些体验是超出思想范畴的,文字在一种感觉面前是匮乏的,更不用说理解超越于感觉的范畴了。另外,禅宗的方法是,永远不会用肯定的手段让你局限于对一个事物的理解,而是用否定的方式,告诉你这个不是,那个不是,最后剩下的,就是了,这和不立文字的理念是共通的。
 
终于有一本书可以系统地,理性地描述,梳理和分析,而不是评判佛法和禅宗了。纵然作者时而看似轻佻的笔法,但也都是说理解析之用,并无对宗教亵渎之意,全篇行文和后计便可见一斑。
不论正道边见,亦不惶惶恐恐,作者以一个旁观者(侦探)的身份为我们讲述了带有神秘色彩的佛法和禅宗,又明确指出了机锋公案的表层浅意,甚至是各家讲述的矛盾之处。借此机会,读者可以明白一些基本的禅宗思想,尤其是六祖慧能的思想,如反对坐禅(一动不动则木石皆可成佛),人人皆可成佛,佛就在心中,随心随性就是禅宗。慧能和神秀虽有意见不同,但绝不是后世看到的那种宗派分离,如作者所言,坐禅渐悟适合普通资质的修行者,行禅顿悟则适合大根器者,使用场景不同,并无高下之分。同时也破除了一些偏见,禅宗绝不只复杂繁扰的机锋公案,六祖慧能的《坛经》就是极力言简意赅地表达。比如善恶有报,灵魂不灭,转世投胎,天堂地狱等等。
读后更觉人问学科适合陶冶性情,开阔视野,大概是因为多讲是什么,为什么也不能完全讲清楚,怎么样则所涉甚少,讲了也是警惕鞭笞,启迪裨益不是十分明显。也或许还是自己涉猎有限,并未了解到全部,更多了继续求索的动力。正如高晓松所言,他不相信唯物主义,音乐既是最好明证,出现之前并无客观存在。还有数据不是一切,否则人类的命运早已可以知晓。文理不可偏废,吾将上下而求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八戒说禅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