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路上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在路上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06 21: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在路上经典读后感10篇

  《在路上》是一本由[美] 杰克·凯鲁亚克著作,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3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路上》读后感(一):在路上

  在路上,是一种状态,有动感,有激情,怀有期待幻想

  杰克'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最真实地反映了处于"在路上"状态中的"垮掉的一代",小说主人公就是一个疯狂迷恋"在路上"的年轻人,他一刻也不想停下来,一次又一次踏上旅途为此甚至可以抛弃一切.

  在路上,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追求.都梁的小说《血色浪漫》的男主人公钟跃民即以"在路上"为生活追求.还有一个词可以用来描述其属类,就是"体验派".

  喜欢一直在路上,不愿停歇,不安分守己."垮掉的一代"与钟跃民式的"体验派"虽然都追求"在路上",但两者之间有明显不同

  "他们在街上一路跑去,早期对什么都感兴趣,后来就变得忧郁多了,遇事多思考,少冲动了.可是那时候,他们在街上跳跳蹦蹦,我则脚步蹒跚地跟在后面,我一辈子都喜欢跟着让我感觉有兴趣的人,因为在我心目中,真正的人都是疯疯颠颠的,他们热爱生活,爱聊天,不露锋芒,希望拥有一切,他们从不疲倦,从不讲些平凡东西,而是像奇妙黄色罗马烟火筒那样不停地喷发火球,火花,在星空像蜘蛛那样拖下八条腿,中心点蓝光砰的一声爆裂,人们都发出'啊'的惊叹声."

  《在路上》中的这段描写,是以"垮掉的一代"为对象作者凯鲁亚克也是其中的一份子.安查斯特曾说:"《在路上》里的人物实际上是在寻求,他们寻求的特定目标精神领域的.虽然他们一有借口就横越全国来回奔波,沿途寻找刺激,他们真正的旅途却在精神层面;如果说他们似乎逾越了大部分法律道德界限,他们的出发点也仅仅是希望在另一侧找到信仰."

  "垮掉的一代"深感迷茫困惑,在路上,也仅仅是一种逃避.精神上的信仰危机内心孤独空虚,这是源头.他们是可悲的,虽然身无分文,却视"在路上"为最重,为了这个追求,什么都可以逾越.把"在路上"当作一种寄托,他们还年轻,却已经在路上拥有一种归属感.都梁在《血色浪漫》中提到了《在路上》这部经典小说,借钟跃民之口.他所塑造的钟跃民这个形象,是再创造,同样在路上,却与"垮掉的一代"大不一样,他把"体验"的精神融入其中,不仅产生出激情,还有浪漫.

  "人总要有些梦想人生重要的是体验,是过程~~泰戈尔说,过于功利的人生就像把无柄的刀子,也许很有用,可是太不可爱了.在我们的生命中,是需要一些纯粹的本质的体验,最初的体验的."

  《血色浪漫》被腾文骥导演拍成电视剧,刘烨饰演钟跃民.由于兄长大力推荐,我先观看了电视剧.后来,我从北校图书馆借来小说,竟然引发一股热潮,舍友们都挺喜欢这部小说.读完这部小说后,我马上去晨夕书店买下了《在路上》,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早在上高中的时候,我便认识到过程的重要性,认为生活是由一个又一个过程组成,而非结果,结果只是一个瞬间,一个点而已.当然,我也不否认结果所带来的非凡意义.毕竟,结果是上升,飞跃所必不可少的,只有结果才能引起性质根本改变

  作为"老三届"中的一员,经历了文化革命",对世事无常深刻体会,我认为这是钟跃民那种"体验派"人生观形成的源头."狗熊掰棒子,掰一个,扔一个."好友们对他的评价,显现出不理解.在变变看来,他是一个没有责任心男人,并不好.小说中,钟跃民是孤独的,周围没有一个人能真正理解他.或许,有人会说,秦岭理解他啊!她仅仅是十分了解,谈不上理解.

  在"体验派"看来,人生是分阶段的,一个又一个过程,而且必须是不同的,自己觉得有趣的,感觉新鲜经历.作顽主,作乞丐,作犯人,作商人,作军人,他不断去体验,丰富自己的人生.新鲜,刺激,好玩,钟跃民乐此不疲地在路上,他觉得这样的人生有意思

  财富爱情友情等对他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不可能使他停下脚步.在他看来,人生即在路上,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只有在路上,才能感受生命存在

  以前,我很喜欢充实","兴奋","交流",在关于变变的纪实小说《懂我》中有体现.已经过去一年多了,身在长治的我早已将那三个词丢弃,换之以"纵欲主义","体验派","情色文化".

  我愿作一位"体验派"青年,这个想法在很早的时候就萌生于潜意识中.对绝大多数的创新怀有好感,喜欢做自己以前没有做过的事,而且热衷于尝试新鲜事物.我,有意为之,自己的好多方面在不断丰富,这种感觉非常棒!在我看来,现在自己的好多行为与"充实","兴奋"无关.追求充实总会带来单调乏味,这也难怪!

  看重体验,并非意味着及时行乐.对体验派而言,感觉新鲜才是最重要的,即使啃窝头,吃没有油的菜,也能乐在其中.其实,体验派才是真正纯粹的乐观主义者.

  我愿意去做这种人,需要豁达宽广胸怀,自己有这种资格吗?在路上,有好多人会觉得太累,困极了,歇一歇吧!不容易,不简单哪!

  "人们甜蜜儿童时代,在父亲的庇护下,根本不懂得生活的艰辛.然后到了对世界感到冷漠的时代,你体会到了自己的苦恼,又穷又瞎,衣不蔽体,一副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的凄惨样子,哆哆嗦嗦地通过梦魇般的生活."

  这是杰克在《在路上》中发出的感慨,令我全身鸡皮疙瘩."又穷又瞎",是对现实社会无知吧!瞎!看不清现实,确实可悲.

  虽然,变变一直认为我这个人很乐观,但是,我那感觉无奈的种种经历,实在令我时常悲观地去想象未来

  偶尔会歇一歇,自己并非一直在路上,这是真实的现状

  二零零七年六月二日

  《在路上》读后感(二):在路上之行僧OR无耻之徒 迪安像贾樟柯的小五儿

  当凯鲁亚克指出出路时,异化,不安不满早已等待在那里。

  他们逾越了大部分法律和道德底线,也仅仅是为了在另一侧找到信 仰。

  只知道要成功就得持之以恒,像瘾君子那样痴迷。

  “他为了面包性爱奋力拼搏。

  阳光之下,人各有分。

  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我知道会有女人,会有幻想,会有一切。”

  “一生中最奇特的时刻:在最初的十五秒内,我不知道我是谁了。”

  “我躲在葡萄藤下,这一切看在眼里我觉得有百万富翁那么满足,我在美国的夜晚冒险。”

  “人们在甜蜜的儿童时代,在父亲的庇护下,根本不懂得生活的艰辛。然后到了对世界感到冷漠的时代,你体会到了自己的苦恼,又穷又瞎,衣不蔽体,一幅三分人样,七分像鬼的凄惨样子,哆哆嗦嗦过着梦魇般的生活。”

  “我不会乞讨”

  “以我闯荡江湖却又不谙世故眼睛看着纽约的疯狂和荒诞的浮躁

  ” 我是小流氓,为了显示权威-我偷汽车洋洋得意,那是表现自己地位心理。“

  ”我在自己的国家,我可以去美国任何一个地方,我了解人们,各个地方都一样,知道了他们在干些什么。“

  “这一切阴差阳错的起了反应,把一切毫不相干的事联系在了一起。圣经般的存在。”

  他非但要学不是出于需要,而是出于愿望

  他们之间某种奇特的冷漠无情实际上是一种心灵沟通幽默形式

  我觉得他正在朝着理想结局前进,也就是夹杂着变态的不负责任暴力倾向的强迫性精神病。

  我希望自己是个黑人,因为白人的世界给我最好的东西不足以让我入迷,没有足够的生活,欢乐,刺激,罪恶音乐和足够的黑夜

  当他领悟到我确实花费了几个小时考虑他的困难时,那一刻成为了我们友谊的支撑点。

  苦涩,反责,劝告,道德,悲哀---一切都已抛到身后,他前面是单纯的狂喜。

  我们年纪越来越大,麻烦事越来越多。有朝一日,你我傍晚时分会在小巷子里的垃圾桶里找吃的。

  迪安,游子累了自然就归来....

  《在路上》读后感(三):在路上

  读此书的感觉真是奇妙无比。书中的人物漫无目的地在美国道路上行走着,而我则是茫然地看着他们的作品,看完之后依旧不明白写的是什么(传统阅读目的),只是觉得经历了一种我永远也不可能的生活。虽然作品不是意识流,但读后的感觉是类似的。按我们庸俗的社会主流观点,他们是垮掉的一代,在漫无目的的消耗着人生,吸毒,流浪,性,犯罪最终死亡,可是我们在努力学习生活工作结婚生子成就“梦想”后不也是死亡吗?那又有什么不同?

  可为什么我不可能有着这样的生活体验呢?可能正如同我无法成为后现代艺术家一样,真正的后现代艺术家往往都有着最扎实的古典主义的知识和技法,所以才能够继承并升华为新的艺术形式。而垮掉的一代们都拥有相当的知识(这也算是知识等级,没有知识的只是流浪汉),书中也有一个人形容对方象陀斯妥耶夫斯基。这一个词代表着多少知识储备。

  当然也有着特定时代的关系,我记得有人说在集权社会,为了不让年轻人过于关注政治体制,统治者们便会想方设法让年轻人关注“性、体育、麻醉品”。而这三样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年轻人的写照。上述的年轻人们参加了二战,战后美国的麦卡锡主义又是美国历史少有的压迫时代,正是这独特的时代背景造成了年轻人对过去的社会道德不屑一顾,但又没有新的目标奋斗,空虚的精神则只好转向上述三种直观的物质刺激当中。许多人早早地失去了一切包括生命,这在作品中处处可见。真是独特的时代,独特的人与事。“我们永远在路上”。

  (写于2006年5月7日)

  “在路上,我渴望着上路。

  我的身体在飞翔,

  我的心中一片迷茫。

  没有终点,没有起点,也不是一个圆。

  我想一直走下去,但我总有一天会停下。”

  此书是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在越战的阴影和共产主义威胁下的成长的一代的心声。没有前途,没有理想,也没有未来。在一片迷雾中他们追求着可能的将来。但将来是什么,没有知道,所以也只能不断地上路,奔跑,麻醉自己。

  以前根本无法理解,而现在却深深明白(也许并没有真正明白)。为什么要上路,我觉得自己也正处在十字路口,布尔乔亚与波希米亚的路口,心在迷茫,脚要上路。究竟怎么样,我不知道。我无法麻醉自己,这是可喜的吗?也许是可悲的,谁知道。我还是上帝?谁也不明白,我只有自己走下去。

  《在路上》读后感(四):神奇的狄安

  曾经有段时间以为《在路上》是《逃亡乐队》那样的,脏话连篇、酗酒吸毒、性滥交。电影海报也故意制造噱头,三个裸体男女挤在一辆狭窄的车内,伴着爵士乐腰肢随意乱扭。这大概就是“垮掉的一代”给很多人的印象,一些“整天什么事也不做,可以一连八个小时盯着自己鞋尖”(《裸体午餐》)的家伙表面上是差不多对了,对啊,那群徒有其表的人类最在乎难道不就是这些吗?

  我倒不是想说“垮掉(Beat)”有多深邃,但很简单的事物也有极其珍贵一面,就比如说,热爱生活。

  这个传说中有多愤世嫉俗的小说,就像太阳一样滚热,主人公穷困潦倒地奔波在路上,却比大多数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富有的人快乐

  这就是藏在表明以下的事物,它决定你的人生,它决定你是在意别人目光傻瓜,还是个幸福狂放的家伙。

  第一次读凯鲁亚克的作品正巧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杜洛兹的虚荣》,自传体,大有疯狂与青春殆尽做最后总结的意味。虽然依旧是那么神经兮兮的,对比《在路上》却要深沉很多。从一开篇就大谈特谈时代变化地太快了,而他所回忆的那个时代,大概就是《在路上》那样的吧,而《在路上》同样也在怀念着幼时的光景。黄金时代永远在过去,我们时时悲叹。凯鲁亚克叙写着杜洛兹的过往,大量掺杂着自己的影子,在他的影子里也有狄安的幽灵。

  狄安,至关重要的狄安,从萨尔时时惦念着狄安,对狄安的无限倾慕,我才发现凯鲁亚克是个多么温柔的人啊。萨尔对狄安怀有的爱,凯鲁亚克深恋这样的梦。

  在讲述狄安之前,我很想拿卢西安·卡尔(更多以《杀死汝爱》里的角色形象为主)做对照,同样是厌倦生活的陈规凡俗,人生态度却大相径庭。来自圣路易斯的卡尔就像是塞巴斯蒂安(《旧地重游》)式的人物,出生于没落的贵族,长得恰似一位俊美的希腊青年。他是哥伦比亚大学一个小团体的中心人物,而那个小组成员都仿佛带有悲伤印记。卡尔在面对生活本身是逃避消沉的,他曾试图用煤气自杀,也卷入过荣誉谋杀的罪案,他在反抗本身展现出的是一个虚无、敏感沮丧的形象,但也招人爱怜,他就是超脱于生活之上的忧郁憔悴美丽无比的缪斯。

  狄安不同,他是个骗子、恶棍、混蛋。在那些昏暗的阴沟角落、吵闹的酒吧、便宜的汽车旅馆随处可见,却都不是狄安。狄安混迹于市井却远非市井之徒,这神奇又可怜的狄安。他酗酒度日,浑身散发出一种疯狂、精力过剩的特质,东西闯荡,见识广博。在与萨尔的交往中,狄安有时会发表出一些惊人的见解,他能在细微之处发现生活的真谛,从而真实地见证与享受这份美好,却并不珍惜。在狄安的面前,自由才是更重要的。萨尔珍视这份友谊,他与狄安有许许多多真挚的话题,回忆起从前那些不成条理的奇妙梦想。狄安展现出生活本身的魅力,这与掌握某块知识再以贫乏的腔调叙述出来远远不同,他同样是超脱生活之上的,给他人以启发,赋予自己以自由,一个衣衫褴褛却快乐极了的狂人。

  整部小说都满怀着对狄安的赞美,借助以友谊的形式。虽然其中不乏谴责的声音,狄安责任感匮乏,处事过于疯狂,但还是压抑不住那份最深沉的赞美与祝福。萨尔和狄安之间拥有着惺惺相惜的情感,互相理解与包容,才能诞生出仿佛是世界上最质朴的友谊。正如最后一部写下的那句话:“我压根儿提不起兴致来,演出中一直在思念狄安,他怎样赶火车,怎样疲惫劳顿地横穿三千英里。我无法明白,他这么来去匆匆只是为了来看我。”

  即使无法理解“垮掉”的真正含义,我们却能透过狄安,透过这份友谊来理解生活。打破前辈人建筑的高塔,抛弃所谓的陈词滥调,满怀真诚与热情地过好自己的生活。他们的年轻也同样浇灌在我们的生命里,每当太阳西沉,我们也可以眺望大厦上方辽阔无垠的天空,幻想真正自然的模样,道路向着那儿延伸,神秘的气息飘洒在富饶之地与年轻姑娘的头顶。今晚,星星眼看就要消逝,还有人不知道上帝就是那精疲力竭的大熊星座吗?

  上帝也催促着我们快露出真实的模样,并非颓废无聊,而是新生的喜悦。

  《在路上》就是这样一本可爱的人生指南。

  凯鲁亚克和尼尔·卡萨迪(左)在一起,1952年

  《在路上》读后感(五):就这样出发了

  我喜欢纯净的东西,纯白的封面,纯白的本子,或许最初喜欢的就是《在路上》纯白的封面,上海译文趁着热闹劲新出的版本。

  我从来不拒绝新的东西,虽然我喜欢旧事物。

  书的一开始就出发了,他只是被感染,正如我一样,永远都失去自己的个性,喜欢羡慕别人,跟随别人,总是做不到真正的自我。看似跨掉的一代的代表,其实他们也在思索。

  迪安说,我们有给予,有获取,在难以想象的复杂的甜蜜中曲折行进。

  迪安不是个好人,他太自我,自以为是,还滥交,不上进,但其实他活得挺真实,不知为什么,我就被他感染了。

  《在路上》读后感(六):Got in the way

  一九五一年四月,杰克凯鲁亚克在他纽约曼哈顿公寓里的一台打字机上为《在路上》落笔。为了避免换纸时思路的中断,他将十张十二英尺长的描摹纸黏在一起,左边留出空白,裁成能放进打字机里的尺寸,成了一个连续不断的卷筒纸。他当时的妻子琼找了一份女侍者的工作,每天下班后负责做饭,凯鲁亚克则不停的服用安非他明以保持不眠不休的清醒,汗流如注的不停写作。传说他的朋友霍姆斯在此期间去看望他时,曾对打字机所发出的长时间不间歇的巨大声响惊讶不已。

  三周之后,《在路上》书成。

  而对于凯鲁亚克,那三周沉寂的疯狂,与其说在写一本书,从后来来看,《在路上》倒更像他所做的一项用文字传递心灵体验的实验。六年半后,这本书因这个实验的大获成功而确立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垮掉的一代”以此成名,而这种传达体验的方式更是似瘟疫般在空间与时间中蔓延,远超过了其书所真正具有的文学意义。

  在这部描写不停奔波于美国东西两端的疯子们及他们永无宁日生活的小说里。从纽约至丹佛,芝加哥到旧金山的地幔皆被凯鲁亚克脑中的药物所驱使,在刚硬的笔锋下不断翻卷,带起漫天烟尘,隆隆之声不绝于耳。陷入其中的人们无不匆忙、癫狂而又混乱,疲惫的跟在他笔下的那个迪安莫里亚蒂屁股后面仓皇吃土。这一切不及阐释的行为似乎毫无意义,却又像他所信奉的神秘主义与他生命的本能,为求福至心灵,无法停止。

  但不得不说的是,如果没有吸过毒,酗酒或对超验主义有所了解,这本书也确实会令人陷入对几乎毫无情节与焦点可寻的焦虑之中,并以此极大程度的考验耐心:要么打破以往的阅读习惯,接受里面所充斥的大量意识流的文笔,流水账一样的情节与不合逻辑的事实;要么赶紧扔掉它。

  就在一天前,我在煎熬与急躁中匆匆看完最后一页,上面所说那种焦虑几乎贯穿始终,并在整个阅读的时间内,实实在在的产生了一种因奔波造成的疲劳。在这部长达三百九十四页的书卷里,被一个或几个神经病毫无理由的拉拽着放弃踏实稳定的美好生活,毫无理由与目的的一次又一次横穿美国,从东到西,再从西到东。流落其中的感觉甚少高兴与新奇,大多则都在思考这是多么疯狂与没有意义,以及这些人到底多久洗一次澡。我按书中的情节想象自己在大雨滂沱的泥路上花三十分钟拖拽汽车的样子,然后带着一身污水倒头就睡。我聆听并欣赏着那些疯子眼中出现的幻像,却很难不把这些画面与极度缺乏睡眠和毒品联系在一起。这是最为混乱与难以忍受的生活方式,却让他们乐在其中。然而当我如似解脱的读完最后一页,把书扔到一边,闭目养神,却逐渐发现了不可思议的地方,实验的结果在慢慢发酵,我头一次感觉到一本书的长度产生了意义:一如所述上万英里的路程,它迫使你在近三十万字间看着那些不断出现的毫无逻辑的画面,在不断寻找意义与焦点的过程中疲惫不堪。跟着那些神经病到处奔波,除单纯的感触外对发生的一切不寻理解,甚至没有记忆。只感觉到一个又一个的地点掠过,人名掠过,极度疲倦,一无所得后再次匆忙启程。上路,似乎只与对感受的渴望与躁动有关,绝望从不来自苦难,而在于即将抵达终点。它使你不得不承认在对枯燥的忍耐中仍然会陷入一段精神旅途——读完它的过程。尽管这旅途可能一点都不愉快,充斥着过度亢奋、反逻辑与毫无责任感的各类人渣,还有美国南方巨大的虫子、肮脏闷热的环境、纵欲、酗酒、吸毒,但这种过程确实不可思议,通过眼花缭乱与疲倦令人身临其境,产生体验。凯鲁亚克是否有意为之已无从知晓,但《在路上》留了下来。如果他真的曾试图把所要传达的体验寄托于读者对此书阅读的过程、方式与感受,就像“Gloomy Sunday”作者所试图传达绝望那样,那他简直太神奇了,绝不失于伟大。

  《在路上》读后感(七):我们都在路上

  本来想写诗歌。可害怕诗歌本身的狂躁又一次将我带入不归的路途。忽然又想起这本书,是因为朋友介绍歌曲《superglider》时,引用了J.Jack Kerouac写在《On the Road》中的那句话"I return young,I hope earnestly to start on."——于是我就想到了文楚山翻译的名言“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对Beat Generation(垮掉的一代)一无所知,是在一个网友强烈影响下读到的(书还是他寄给我,这段友情也像Kerouac书中描绘的人物一样永远的留存在书中了)。能继续上路的人是幸福的,任何种可能都在等待着他们去挖掘,他们的身影永远也无法固定在一个点上,却会留下一条看不到尽头的轨迹……

  心中有种堵塞的感觉,当你想写诗歌,却选择随笔来写,将活生生的激情打碎在散乱的文体内,艰难的境况只有你自己一人吞噬了。

  eat Generation是美国五六十年代独有的现象,却在经济逐渐抬头的现代中国引起了不小的轩然大波,多少年轻的心灵都被那股永远年轻、永远上路的疯狂劲卷走了(我也不幸地成为其中最胆小的一员,天天独坐家中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去完成一次又一次的重新上路)。

  书中到底都说了什么,我已经完全忘记,当时还对借我书的朋友嗤之以鼻的说:“不怎么样么?对我来说,无非就是一个旅游风景画家。”不得不说当时的我确是被那宏大的美国风景描写给吸引,只是我还没有完全领会它在我心灵中所播下的种子,在经历了岁月风雨的洗礼后,它终于完成了成长的过程,彻底地将我俘虏,渐渐地我领悟到五六十年代的以Kerouac为代表的作家们的精神挣扎——他们用一次次疯狂的行径去寻找一个出口,解救在现实冲击下的灵魂。乱性、偷窃、吸毒、盗车、不停地上路再上路……是他们摆脱现实禁锢的枷锁做出的卑劣而又无力的尝试,他们失败了,可无法否认的是他们失败的杰作却一直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青年们。

  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成功,唯有失败的血迹才能探寻出心灵渴望上路的标志”。我带着这个疑惑在寒冷的天气里,阴霾的心情中,写下了一点点感动的记忆,如果你也想上路,那么可以拉起我的手么,我害怕孤单,我害怕自己一个人的失败……

  《在路上》读后感(八):在路上

  人们在社会中成长,但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是每个人都有上天赐予的机缘和良好的感情支持,我们大多数都不得不在社会中学习和成长,不得不承受迷茫。变化的环境,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内涵,不断的刺激和娱乐,不断弱化的精神世界,每一个都让人发现自己的无力和精神世界的撕裂。于是我们开始逃离社会,回归自然,在旅途中寻找自己,在一次次的选择中选择更重要的事情。

  每个旅途中的人都若有所思,都渴望找到什么。旅游,朝圣,冥想等等,都是希望去找到更重要的事。也许是眼前的世界令人失望,也许是内心有悲伤,也许是心中有巨大的理想,每件事情我们都希望自己有更强大的力量。我们希望找到更强大的力量,可能是性,可能是暴力,可能是药物,可能是义气,也可能是我们希望的,这一切在路途中不断的具象化,让自己看清自己的内心。

  《了不起的盖茨比》更多是一种幻灭和欺骗;《挪威的森林》更多的是一种成长的痛苦和代价;《平凡的世界》更像是一出大背景下的命运的悲剧;《在路上》则是在自我探索和自我逃避中的徘徊,也是对于巨大矛盾社会的反叛。一切开始回归更根本的地方,回归内心的力量,回归无形的内心。一种年轻时的宣泄和探索,一种更深的救赎。

  《在路上》的确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和方式,虽然这个时代和方式被模仿者和外在者误解过。其实这种感情问题,的确是要做一些事,做出一些选择,然后有一种成长。这种选择有着无数的样子,即使是平凡的人生也是这样的一种选择。只是这种宣泄不能永远下去,否则成了一种自我逃避。萨尔的最后放弃迪安,并不是放弃自己的内心,而是不想在逃避,选择勇敢的面对社会,选择用更好的愿望和更好的方式改变这样的世界,在日后的成长中选择承担更多。

  《在路上》读后感(九):“垮掉的一代”的垮掉

  一直以为,“Beat Generetion ”翻译成“垮掉的一代”似乎有些不妥,早年看文楚安先生翻译的《在路上》,虽然一知半解却也囫囵读完,可是心中最大的疑问却是所谓的“垮掉”究竟意味什么?相悖于主流价值观?对“美国梦”的解构?甚至是意识形态的反叛?

  当然,持这种反对意见的我一直也没觉得所谓的Beat Generation是垮掉的一代:相反,我认为,那的确是理想主义在人类数千年有记载的历史里最辉煌的时代,是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存在已久所偶尔闪现的华彩。

  人其实作为一种群居动物是很有些悲哀的意味。勒庞就曾经一语中的的指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群体无意识所表现出来的愚蠢是何其可怕;如果你粗通社会心理学以及组织行为学,你更会发现,往往所谓的“集体力量大”,是因为一个人做蠢事的成本可以分摊到很多人身上,并且别人的盲从掩盖了你自己的愚蠢、以及你对自己愚蠢的担忧。

  所以所谓垮掉的一代,的确更接近于人类世界更高阶的形态,他们算得上真正“脱离了低级趣味”。因此,我更加喜欢在中文语境里翻译的更好的一个词“嬉皮士”。

  嬉皮士运动的年代,大抵算得上是自文艺复兴之后人类的另一个文化盛世。如果说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滥觞自法国思想启蒙运动而由欧洲革命推而广之,那么今天我们所面对的这个惨淡世界仅存的欣欣向荣便是由垮掉的一代以及嬉皮士运动来塑造成型。

  反商业化,反教条主义,反民族主义,反战,貌似对一切主流社会的反叛,恰恰是对人类美好纯真本元的积极回归,因为20世纪下半叶的人类已经走得太远。

  来自于“陈府”(the Establishment)的人们一直在咒骂嬉皮士:他们生活无节制、居无定所,吸食大麻与迷幻剂,滥交,似乎与传统人伦相悖的事情都被这帮混蛋做尽了。可是拨开表象的迷雾,你就会发现,事实的真相就是这一切都来自于人类最元初的本质,那便是:对自然满怀的敬畏以及对人类自身充满灵性的喜悦。——至少我觉得比费尽心机挤入中产阶级,自己给自己个标签要好得多:别忘了,品评红酒和雪茄,切·格瓦拉比这些孙子牛多了。

  当然还有摇滚,随着“垮掉的一代”变成“嬉皮士”,布鲁斯也变成了摇滚。诗歌已经和音乐形成了无比牢固的同盟宣告着新时代的到来。直到今天,它依然是热血青年的背景音乐。

  然而在非常理的表述平面之下,所谓的“垮掉的一代”和他的子孙、信徒们剑走偏锋,盲从于“反盲从”,倒是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有趣现象。

  摇滚乐变成了流行榜上的常客无可厚非,变成畅销的唱片更值得庆贺,可是对于精神内核的反省,却在人类踏入新千年就从未前进过。

  2000年之后,没有一支乐队伟大到可以和70-90年代的前辈们相提并论;与此同时,欧美的“新纪元运动”以及“锐舞派对文化”彻底地将青年人的灵感引向两个极端,前者注重灵修、有机而健康的沉寂,后者归于对狂喜、享乐的追求。有趣的是,无论是New Age风格的音乐还是Dance、House以及Trance舞曲,诗性的语言正在淡出音乐,诗歌所追求的语言直接指向与呼告已经和音乐的灵性彻底失去共振而分崩离析。

  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一直把诗歌作为最至高无上的表达方式的国家,竟然也在摒弃诗歌。对诗歌以及诗人的嘲讽热情也相应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因此,“垮掉的一代”浮于表面化,摇滚的“不作为”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今天的摇滚,就世界范围来说也显得不甚激昂,原因大致就是这么回事儿。

  (甚至我一直觉得,在中国,接过摇滚的枪的人也许是民谣。)

  当然,在这个实在让人提不起什么兴致的年代里,闪闪发光的人物还是有很多,二流的摇滚身体Pogo,一流的摇滚心灵Pogo。

  好在我们偶尔心灵还在Pogo,“垮掉的一代”垮掉过程中,悲壮和喜悦就一同袭来。

  -----------------------------------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

  http://hi.baidu.com/dj%BC%D3%B7%C6%D6%DA/blog/item/0fc976545eaecdccb645aede.html

  《在路上》读后感(十):他们都是乖孩子,只是不懂得该如何卖乖。

  我买了书,而且读了,并还认为这就是经典,也跟着垮掉的人们上路。

  读这本书的过程十分随性,活象就像凯鲁亚克写这本书的过程一样,纯粹是意识的冲动支配下的行为。我可以读它读到睡着,也可以越读越兴奋。情节和人物怎样了其实不重要,更重要的是阅读的过程,还有凯鲁亚克为我引领的精神空间。我确实佩服垮掉的这一帮人,还有凯鲁亚克的文字确实充满了诗性。

  这是一本遥远的年代在遥远的美国的一群年轻人们的书,我当然是向往他们‘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但我是这个年代在这个国家的一名普通学生,我找不到任何我可以像他们一样上路的理由(也许他们上路根本就不需要理由),现实由不得我如他们一样疯狂,只好在书上与他们一起在路上。他们都是乖孩子,只是不懂得该如何卖乖。

  至少他们活得真实,也许吧,虽然他们后来玩累了结局也不了了之,但在玩的过程中每个人应该都是真实的。我没看出来他们最后是否真的有笃信东方佛学,如果他们真的信了也未免太瞎了吧,也可能是我没有他们那种经历无法领悟,人要到几岁要走多少路才会成熟?我想至少他们的孩子气并未全部消失吧,一直都在路上,只是这道路平坦许多罢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