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昆曲:今生看到的前世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昆曲:今生看到的前世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05 20:1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昆曲:今生看到的前世经典读后感10篇

  《昆曲:今生看到的前世》是一本由郭晨子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页数:21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昆曲:今生看到的前世》读后感(一):华丽的乞讨

  看这本书,昆曲——今生看到的前世,感觉作者是个非常感性戏剧人,感性到不适合写书:))

  搜了以下,发现是个女滴。

  作者简介

  郭晨子, 文学硕士,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讲师。曾创作小剧场话剧《别问我是谁》、《爱情瘦身》,联合编剧电视连续剧《白领公寓》、《走过花季》、《霹雳彩虹》等,独立编剧的单本剧《冬天的小树》荣获飞天奖,昆剧《长生殿》编剧。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于昆曲的总体现象的论述以及准专业性的介绍,对昆曲还不甚了解的读者而言,可说是一个“昆曲入门”;

  第二部分占的篇幅最大,作者用功用情也最深。叙说的是她对流传至今的一些昆曲经典目的感悟,语境深远辽阔。这些感悟最终其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点评体会。还依稀记得古典中国的人们,想必会有共鸣唏嘘

  第三部分描摹了几个近代昆曲发展历史上非常重要人物,以及昆曲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一马当先、商业迷雾日益浓重的生态环境中的尴尬处境

  让我一下子想起莲花环绕的雕梁画栋,许多富足华丽的形容词都在半空里飘着,虚幻的,缓缓下降,又辛酸的飘起来吹走了。空气里都是俗世的喧嚣,容不得雅致纤弱的昆曲笛子独奏。看的我想听一曲。

  她的文字篇篇都是感叹,让人觉得亏待了昆曲:)

  那唱念做的身段的妙处,也只有在各人的想象里了。因为按照作者说的,后世的新“昆曲”戏剧,不做是埋没艺术遗产,做了,又是走样的继承……无论如何做,都已不是原版腔调

  《昆曲:今生看到的前世》读后感(二):今人眼中的昆曲遗响

  “昆曲”二字在今日的为人所熟知,并非百啭千回的唱腔,典雅清丽的曲辞,而是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盛名,沉寂多年之后,再度引起关注

  “旧人、旧事、旧的心绪,旧情未了。”

  “横亘着岁月的河,昆曲是对岸的风景。”

  在懂它、爱它的人眼中,作者郭晨子说——“昆曲,是今生看到的前世。”宿命般的书名,透着一丝无奈的怅惘,一丝难舍的依恋。

  不禁好奇,是什么,让作者与昆曲,这样一种被时下各种时尚的、流行的、喧闹的艺术形式围攻、裹挟,几近退至边缘地带的旧式戏曲,如此亲近,如此贴心?也期待,那些旧人、旧事、旧的心绪,又将被用怎样的方式重新读解与描述

  “楔子”、“上本”、“中本”、“下本”,居然以如此别致的编排方式分别对应了序和内文,明知袭自杂剧、传奇文本的结构体例,还是先忍不住赞一声。形式感上已经贴近古典的意味,再看内容。“上本”是与昆曲相关的种种延伸,由此及彼,纵横勾连;“中本”则是流传至今的诸多经典剧目的重拾,化繁为简,属于白话题解的戏曲故事;“下本”是人物与观感的倾诉情真意切。每篇文字均不过一二千字,像是报纸副刊上的专栏,要言不烦,笔触轻灵。

  颇似黄裳先生早年的旧作《旧戏新谈》,同样是品人、评戏,谈历史、论古今,却又不似黄裳当年的偏激与佯狂,将看不入眼的人事一律纳入反面,而是以一颗平常心待之,既有对如今戏曲境遇式微的感慨,亦有对时人剧人不甘落伍追逐潮流理解字里行间随处可见细密的才情,却又并不任意恣肆。

  不知是否与作者多年的学术素养有关,虽非理论专著,无需文末注释,但凡引自古籍今文中的文字,仍规规矩矩地一一注明出处,决不掠人之美,倒有一种让人放心的认真态度在里面。谈古论今,寻章摘句,并不因袭旧说,常另发新论,自成一家。从山水诗、苏州园林 “用十足的人工追求一分自然,是一种世故” 谈起,转到昆曲的“格律世故,以世故的格律表达天真诗意”,“疏于叙事是昆曲的世故;……把事情改造成情事,是昆曲的天真。”开篇《世故与天真》,即为一例。

  “台上表演出来的情欲满足了台下观众的情欲,台上台下,男人女人,中国人对待情色,历来心照不宣。”(《说亲》)

  “哈姆雷特的疯狂清醒伪装,李白的醉酒何尝不是刻意的回避?”“汪曾祺说李白的诗底气不足时就洒狗血,我看,李白做人底气不足时就发酒疯。”(《太白醉酒》)

  再如,将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的言语试探比作探戈的进退(《琴挑》),将同样卷入爱情与政治漩涡的杨贵妃比作玛丽莲•梦露(《神诉》•《仙忆》),将寻梦的杜丽娘比作童话里的小人鱼(《幽媾》•《冥誓》),妙趣中独显作者对戏中人的另类阐释。而书中时常拿来作为比较、对照的西方戏剧理论和文艺事件,皆信手拈来,语多风趣,却又见解独特。想来,这与作者的职业背景不无关系吧。

  读谈戏论文的书,最怕的是要么频掉书袋,拮屈聱牙;要么拾人牙慧,了无新意。赞的是,作者落笔虽轻巧灵动,文字却又是禁得起推敲的。而现代语汇的频频介入,不仅拉近了今人与古代的距离,更有一番别样的风情跃然纸上,令人宛尔。

  提及三国戏里的人物曹操、鲁肃、孔明,她说,“想想看,戏台上一天到晚站着这些高级干部暮气沉沉,老于世故,多么可怕。”而关羽和张飞,则“像两个超级大顽童,活力四射心智不全。”(《古城会》)

  “昆曲中,尚有文学男青年温存的旧梦。”她说,“妓女是秀才的文学fans。”(《楼会》)

  她笑卖油郎郑子明“黑着一张脸张牙舞爪地冲两个粉嫩的女孩子撒气,不折不扣的一个愤青。”(《打瓜园》)

  难怪易中天依仗《百家讲坛》名声大振,如此浅显易懂妙趣横生的表达方式,想不吸引人都难。

  当然,作者并没有流于轻浮和简单,面对破败的剧场,稀落的观众,一味追求华美却疏离了昆曲本质的所谓改革真切地表达着她的担忧:“昆曲上了电视,仿佛真丝被换成化纤,纵然样式尺寸不变,质地变了,最要命!”(《昆曲与电视》)“今天的学子……于本民族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创造是那样的陌生。”“……〈牡丹亭〉的成功,是‘青春版’的成功,但也是大学生悲哀教育的失职,是长久以来缺失人文教养和传统滋润的报应。”(《昆曲进大学》)

  或许是自己和作者相似年纪、相似的经历,每每读到《看戏杂感》中发自内心的感叹,总有感同身受的共鸣。和作者有心推荐朋友去看昆曲又不免心怀忐忑一样,“怕朋友们一时领略不出昆曲的好,替昆曲着急,更为朋友遗憾。”甚至,连作者“每回去看昆曲,邻座的老先生老太太总是问‘会唱吗?’”的情景如出一辙。在上海天蟾舞台听评弹,旁边的老观众总是关心地询问——“侬听得懂哇?” 只因座中仅有我一个年轻人

  而今,和作者的感慨一样,我们也成了“过来人”。有过多年研习的了解和深入,有过无数次的观赏体验,也有了些人生阅历积累。面对自己挚爱的传统戏曲(曲艺)已然风光难再的尴尬处境,面对下一拨后生们不以为然表情,除了惋惜,竟然毫无办法

  一时倒也明白了作者为何要用“今生”、“前世”这样宿命的字眼作为标题了。只因,我们在这样的时段与之相逢,进去了,再出来,反而有了恍若隔世的落差。不过,至少值得宽慰的是,还有这一次的相逢,隔着文字,与我心仪的这位同龄作者。

  《昆曲:今生看到的前世》读后感(三):欲说还休

  读书,象是在江南密密匝匝的雨里;昆曲,如若在六朝朦朦胧胧的雾里。

  作者,许是生长在诗书渔米的水里,而我,确是来自淳厚憨直的黄土里。

  关于昆曲乃至各种戏曲,所见真情描述的不多,更不肖说是从专业的视角,以陶醉的神思,用动情的文字,温温款款曲曲折折说开来的。

  对昆曲知之不多者,可以从中掏弄个基本的轮廓和些个大概的故事;

  对昆曲知之又多者,可以细细品味,作者的心情或是或非自己的心情。

  对昆曲知之甚多者,就不必费心劳神,因为其中的内容可能过于浅近。

  如果是这个时代里少数的偶尔会听听戏的少年或青年,偶尔会为某个唱段,某个角色,某几句唱词,某个演员怦然心动,多少有些陶醉或恋恋不舍的,应该是很值得一读的。

  我就是这样的一个。

  写书的是写书,其实是写自己;唱戏的唱的是戏,也是在唱自己。

  读书就像是看戏一样,你在看戏,你也在看自己。

  更何况是在江南的鹃声雨梦里,听“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断井颓垣...”怎样的浅吟低唱

  在六朝的“朝飞暮卷 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 烟波画船”中,看“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旦是怎样的颜色,“秋江一望泪潸潸...”生是怎样的心思

  在水磨腔里肆意地由着自己,尽着自己,想着自己。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昆曲的骨子里,永远都是观者-自己!

  《昆曲:今生看到的前世》读后感(四):《昆曲:今生看到的前世》推荐书评

  我是相信缘分的,一如相信那天的“遇见”是冥冥中缘分的指引。

  对于日夜与书共处的我来说,碰见一本愿读并且再三读之的书已然少之又少。正是每天经手过成千上万册的书籍,反而错过了仔细挑选的机会。那天,它就被躺在一车的书堆中随时等待命运的分配。然而,它仿古和做旧的封面刹那间却吸引了我的目光。题名也是我喜欢的那种——《昆曲:今生看到的前世》,惆怅却不忧伤,文艺却不拿腔调。

  昆曲,如若在江南烟雨迷蒙的雾里。因为离得远了,便少了份拨开迷雾的心思;又因这迷雾倒存了份欣赏的意味。随手翻开书页,并不看说的是什么却读到了一种直入心扉的文采:

  “昆曲戏台空空荡荡,一桌二椅而已,犯不着大动干戈,反正台上的都是假的,布景画得再像也不是真的。《出塞》一折,王昭君一个弱女子背负着王朝的大使命前往塞北,多少悲戚和无奈,走到边界,不待她回望故国,坐骑已是一步都不肯再朝前迈步了。如若台上有边塞布景,少不得连马也要上场了,索性全都不要了。摒弃了对真实环境的再现,何等世故;把交代环境的任务交给演员,以演员的唱念做打创造出一个想象的空间,又何等的天真。”

  说世故,说天真,我却读到了通透。写的是昆曲,却以陶醉的神思,动情的文字,温温款款曲曲折折说开来。关于昆曲乃至各种戏曲的介绍和描述,一不小心容易吊了书袋。然而真情真性的描述,莫不是深入骨髓喜爱又怎会见得文字间的古典曲词自然运用,俚俗转换毫无挂碍。使阅读的人看得千回百转、欲语还休、意犹未尽,平白生出一份感叹和风雅。

  《昆曲:今生看到的前世》读后感(五):如果有前世

  最初想看这本书是因为它的名字,不知道是哪里来的感慨,突然就有种遇到知音的感觉。

  那是我第一次走进昆曲的剧场,看着近在咫尺的舞台,大红的幕布盖着,有种说不出来的亲切感。

  起初,我以为自己是不会喜欢昆曲的,吴侬软语,细细碎碎的调子,格外的悠闲缓慢,像我这样的急性子大概是会睡着的吧?但是事实上,我现在似乎对昆曲,有种上瘾般的痴迷。

  记得那是王院长和我说的,走进过昆曲剧场的人,都会离不开昆曲的。也许是一阵子,也许是一辈子。

  记忆中看到的大部分有关昆曲的书都是理论类的,长知识,但是也是寂寞的。总觉得,这条路上,只有自己一个人,有些失落

  这是我第一本看到的别人写自己看昆曲的感受

  说不上好或者不好,毕竟每个人眼中的昆曲都是不一样的,但,至少它让我知道,在这条路上,我不是独自一个人。

  就像是书的楔子里写的那样。昆曲,是旧人、旧事、旧的心绪,旧情未了。但是这种陈旧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昆曲就是那个站在岁月等待良久的故人,默默的陪着我,一天,再一天。

  如果有前世,那么,我一定是昆曲中的某一位。

  《昆曲:今生看到的前世》读后感(六):无题。

  最初看了封面和楔子,我以为会喜欢这本书。细翻下来,很是失望。故,看不了几页就想放下,进程相当的慢。

  不喜欢的,是作者的下笔。不可否认,她用情至深,其实可贵之处就在于情深意切,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抒情过度,篇篇都在滥发感叹。本以为可以略窥昆曲,满眼里,却是作者在发泄情绪。真正涉及昆曲灵魂精髓的部分,未触及;就连普通的知识面,也浅之又浅,淡扫而过。

  昆曲咿咿呀呀婉约软绵,那些咏叹再三的浓艳词藻总令人如痴如醉。行文之间,若再用这种方式,未免太繁冗了些,美则美矣,缺少了灵气。每个人的观感不相同,书也并非差,只是不合我胃口。或许是抱的期望太高,没有看到想看的内容,没有得到需要资料,前后的心理落差较大所致吧。

  总之,给我的感觉很仓促。仓促至,作者心有余,而力不足。要驾驭关于昆曲的书本,没有功力,只有热情,是不够的。那披上戏衣的生旦净末丑们,台上一分钟,台下,是要十年功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