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技术垄断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技术垄断读后感10篇

2018-03-07 21:3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技术垄断读后感10篇

  《技术垄断》是一本由(美)尼尔·波兹曼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41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007-1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技术垄断》读后感(一):We,Robot!!

  常常有小清新使用人类文明成果,却口口声声抱怨着,“技术破坏了自然神圣、美、纯洁,看小清新们的心情)”。一副誓死要回到田园牧歌的样儿。波兹曼并不是脑残的小清新,——自称“我不是恐惧技术的独眼龙”——他之前探讨的《娱乐至死》对印刷时代跟电媒时代进行多方位的比较(如政治新闻、公共舆论),现在则是对技术带来人类自身福祉的思考:尽管从书名就看出来讨论更多是副作用

  技术上的进步,我们的大多数发明,不过是手段的改进,目的并没有得到相应地改善。新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知识”“真理观念;波兹曼首先讨伐的就是电视电脑。紧接着说明了:技术把人类引向何方,并无法预料到,如钟表的发明、印刷术的发明。每一种媒介,都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偏向,难免存在竞争;如学校存在着印刷术与电视(现在应该是电脑了)的竞争,一个是词语逻辑,另一个是图像、感性。而不能够集中注意力听说读写的儿童,则是这场战争受害者。说明了技术变革将是整体生态变革。但是美国人民(其实中国人民也一样)对此却是馄饨状态,这是本书之所以叫《技术垄断》的原因

  文化的三种类型工具使用文化、技术统治文化、技术垄断文化。十七世纪前,所有的文化都是工具使用文化;一切工具使用文化,都有神权的性质。而在技术通知文化时代里,工具在思想世界里扮演着核心角色,一切都必须给工具的发展让路;其中,最初的三大发明更新了当时的传统社会风俗神话政治、仪式宗教机械钟、印刷机、望远镜。望远镜之前人类对上帝尊敬,是因为人们得不到精确的天文知识。哥白尼并不像反对教会,yet他的学说却脱缰的野马一样,摧毁了整个宗教的理论基础。经过培根——技术统治文化的第一人,真正大声宣扬了知识的重要性;与他相比,牛顿、伽利略、笛卡尔都仍然没有摆脱为上帝服务意识——的大力宣传,人们逐渐形成这样的观念:知识就是力量!!

  技术统治文化的年代如果从蒸汽机的发明开始算起的话(1765),同时代还出现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1776);手工器械化开始兴起,同时小规模商业积累出现。技术统治也造成了贫民窟、人的异化,也使得普通人容易得到尊重,公共教育兴起,更棒的是宗教自由和政治自由。在十九世纪,处处可见宗教的危机、神话的危机、政治和教育混乱的危机,这不是死亡哀痛的声音,而是文化的阵痛。

  技术垄断文化在美国出现的标志:20世纪初charge教进化论乡村教师失败;泰勒管理默默无闻(但其思想却影响巨大);新的技术使得我们的信仰崩塌,而且对旧事物失去了眷恋(小文青那也只不过是假惺惺的故作姿态罢了,你真让他们搬到山里住半个月茅草屋,没有电试试?哭得比谁都响,死得比谁都早!!);在技术垄断文化的年代,我们只有唯一可以信仰的了,那就是“技术”。

  难以把握的世界。中世纪的人相信权威,而现代的人则相信一样东西科学、技术。因为世界是无法可知的,我们无法选择不相信科学,于是只能选择盲从了。同时,教育也在不断加强这种趋势,形成正反馈。在技术垄断时代,我们受生活的驱使,渴望“获取”信息,至于目的何在,有何局限,那不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作者回顾了信息流的几次革命:印刷术的发明、电报的发明、摄像技术的发明、广播计算机技术的发明;使得这个时代的信息远远过载。结果就是信息和人之间的纽带被切断,然后忽而一个事件,忽而另一个事件,这样的事件层出不穷地冒出来,转瞬有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这是一个难以把握的时代!!

  技术垄断的准确定义就是:抵御信息泛滥的防御机制崩溃之后,社会遭遇后果就是技术垄断。而在某种程度上,抵御信息泛滥的机制,在作用上与人体免疫系统类似的(很显然,这句话是我的观点嘛!)。

  技术能够为生活带来太多的方便,但是“发明只是手段的改进,目的却从未见改进”。——客观地讲,我们追求幸福,跟技术的有无关系并不大。而现今的计算机技术加强了技术垄断的根基,使人相信技术革新等于人类进步。技术垄断放大了人作为机器、机器作为人的喻意。随着计算机无处不在,迫使人尊敬它,忠于它,并且在人类事务的一切领域中扮演无所不能的角色。技术垄断助长了技术傲慢,使人们无法看清在使用技术过程中丢失了什么技能

  统计制造大量的垃圾,使得我们的注意力顾及不暇,于是陷入“溺亡”的状态之中。更可怕的是,如一切技术意义,统计也会失控,在我们的头脑中占据过多的位置,侵犯我们的话语权,造成语言的浩劫。当这些事情发生时,我们真正关心重要的信息就淹没在鸡毛蒜皮之中了。而且,语言本身代表了我们的意识领域,统计通过对语言的入侵,部分地将我们的意识机械化了。而凡事生活在技术垄断里的人有一个特点,他们多半意识不到技术的起源和结果。譬如,扶梯的使用,我们以为是把人从低处送到高处,实际上更多的作用却是规范人们行进的方向节奏,使得你顺从于机器的发展(本例子在书中没有,是我每天上下班时的悟道)。另外一个例子是,人们以为是现代企业发明了管理技术,现代管理的真正起源是对控制、考核信息传递的应用催生的。

  我们讨论技艺的来源,不是为了贬低起地位,而是为了重新掌握到主动权。没有了大学的“课程设计我们依然可以学习教授,没有了民意测验,我们依然可以在政治领域发起改革,并且造福,没有市场调查,我们一眼可以推出新的产品。其实在没有ERP之前,企业的运转依然存在,在没有ERP之前,大型的军队管理、征兵募兵制度依然畅通无阻(如中国的战国时代,几十万的军队,靠的甚至连纸张都没有,仅仅是竹片、木片就完成了全套管理)。写到此处我忽然心头一冷,妈蛋我们就是做ERP的咨询公司啊,如果企业靠简单的管理系统就能运转,那我们不是得失业了。。。以上所说作废,嗯。

  唯科学主义。最早的“科学主义”启蒙一代是相信科学不但能够解释物体运行规律,甚至还能解释社会、个体运行的,科学可以用于合理组织我们的社会(嗯,所以美国带给了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民主了嘛!),科学还能作为一个全面的信仰系统,赋予生命意义,使人安宁,使人获得道德上的满足感,并体验永恒不朽的满足(方舟子尖声尖嗓跳出来,热泪盈眶地表示同意!!!一万个同意,读书读傻了的基础学科博士们纷纷摇着厚厚的眼镜片表示赞同,即使他们到死还是个处男,连个妞儿都没有过。。。)。但世界上“社会科学对我们理解社会收效甚微”。作者说明社会科学无法证伪,因为即使是严格控制的实验,也有着“人”,这个最大的不可控因素。社会研究发现任何东西,他只不过重现人们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至于背后的那个研究人员为何用神神叨叨的论文小说、研究来表述这个发现,更多的可能是这样更加神秘,增加可信度。作者非常刻薄评论社会科学界,为什么他们那么喜好曝光,到处抛头露面,到处演讲,到处宣传,到处得瑟,那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充满了不自信,他们想刻意地告诉信徒们,“老子说的这些话,不是我主观在说出口的,而是由于我的严谨、客观地研究的出来的!!”

  符号如何演变成为声音?某些词语之所以让我们感觉到恶心,是因为他们在词语背后有实体的象征,词语本身仅仅是一个符号。如果想去除这种恶心,仅仅需要重复使用就可以了,如fxck,如果抄写一百遍,该词就已经不具有intercourse的意义,而仅仅是一个四个字母的词语罢了。同样地,耶稣的形象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物本身,而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之所以具有神圣性,不容侵犯,是因为一直以来严谨地保存不容进行更改。可以设想的,如果每个人都有权利画耶稣的话,那么其“法力”将不复存在。接下来,作者谈论到的就是在技术垄断时代,广告对符号意义的文字图片的摧毁,使之还原成为声音、图像、雕塑、壁画、材料等等,而失去了延伸意义。

  在教育方面,随着各种各样的评估系统,以及整个印刷品的应用,学校的孩子已经已经成为了技术垄断的产品了。作者为了突破技术的统治,建议加强人文的教育,尤其是历史的课程(鄙人正好喜欢历史)。所有的课程作为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来传授,科学、历史、语言、技术、宗教都要讲,并且将重点放在艺术表现的古典形式上。这样的教学计划无法规模化,甚至无法标准化,当然是与“技术垄断的精神绝对对立”的。很悲观地,作者的想法显得非常乌托邦。而我们的未来,很有可能更多地落入技术垄断的窠臼中;大数据决定大部分人的思考,未来的人类,也许物质的更加充盈,但精神的痛苦,一定更加深重。阿门,南无阿弥陀佛!!

  《技术垄断》读后感(二):读后总结——《技术垄断》

  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的巨大变迁造成了“我们现在十年间变化相当于过去社会一百年的变化”。在这样的社会人人都在飞奔,人人都在追赶,人人都害怕落后被淘汰,在现实的中国这种竞争意识或许更加强烈。但是在这样的情境中总有人会发生疑惑:我们的目标在哪里?我们信仰技术的无限发展,也就是说我们有目标,但是我们永远到不了目的地。我们把自己变成了飞轮中的小白鼠。像小白鼠一样卖力地工作只是这其中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在我们付出(创造新技术)的同时我们也在改变社会。于是“不断飞奔着的我们”与“被我们不断改变的社会”之间产生了一些隔阂。按理说我们(人)就是社会的主体或者说我们就是社会,但是到现在,只有少数人经过毕生的努力才只能理解这个社会的一部分真相经济学家理解社会经济、政治家理解政治、企业家理解怎样操作企业、建筑师理解怎么建筑房屋,但他们一旦离开自己的领域基本上都是“菜鸟”了),大多数人可能连万分之一都不了解。于是“人”与“社会”之间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张力!我以为《技术垄断》这本书就是对以上情境的一个回应,不过他抓住了一个特定的点即“我们以怎样的方式去理解技术、媒介等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本书的论题:技术对人的影响

  论点:认为技术革命只会产生片面效应的观点是错误的。不是非此即彼的结果,而是利弊同在的产物环境学)。(更为激进的说法大概是“技术本身可能孕育一种文化”)

  论据:从文字、媒介、时钟到医疗器械、学生评分、耶稣被拿来做广告。

  论证(方法):采用媒介坏境论的方法进行评价

  结论

  在本书的最后“爱心斗士”一章作者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立场、信仰。新技术不能想当然地变成一种新的道德准则。对我们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人的本质是什么,如何促成人去成为人?

  在最后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与其说是对技术的无情批判,不如说是对信仰、价值体系坚定维护。只是这种维护不是通过直接建构的方式获得,而是通过判教的方式重新确立。

  ==================================

  说来惭愧对本书的理解也就上面这一些了,真正让我惊讶的是作者对问题的把握力,这一点似乎很难学到手。不过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毕竟这本书完成于1993年(尼尔波兹曼1931-2003)大概可以算是作者思想圆熟时的巅峰之作了吧。

  与作者对问题的独特把握力相反读者要恰当地把握本书却非常有难度。记得刚看完《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后买来这本《技术垄断》,以为这下子可以一口气把“媒介批判三部曲”给读完了,但是刚读塔姆斯的故事就感叹这是什么破书,与前两本相比有什么突破么?!!! 个人觉得本书在问题的广泛性和论述的深度上都比前两本要深入两个档次。前两本读起来可能还会有故事一般的愉悦,而本书却处处都是思辨、晦涩。作者的立场总是要放在特定的预设之中才能充分显现出来,而我们作为读者却总容易忽视那些前提而落入片面之中。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尼尔波兹曼变成了“技术愤青”的代表,当然不是因为他真是如此,而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用愤青的眼光去看待他。

  ^^^^^^^上面是2011年07月04日前的记录^^^^^^^^^^^^^^^

  ~~~~~~下面2013年01月04日开始的读后感~~~~~~★

  《技术垄断》一首温柔的小情歌

  2011年05月份时候读完这本书当时就想写些什么,不过由于这本书实在太强大,因此只草草地留下了上面干枯枯的两三段文字。确实很难写这本书的读后感,因为信息量太大了信息质量又这么高,但对这本书的感情还是不断地想迸发出来,特别是看到那些悲观的评论时。

  在我看来这是本特别容易读的书,因为结构特别简单。整本书其实就想回应一个问题:何为人,我们何去何从。 然后从四个层面。从背景上(或者作者的专业视野所及)说,我们处在技术支撑下的时代。 然后追溯技术发展的源流及技术的现状。 立定人本这一价值中心。 但在衡量技术的价值时,作者觉得“利弊同在”的两分法是欠恰当的,所以作者引用的是环境论的方法。

  有这四个层面的支撑很多问题就很明确了。为什么总要描述技术的源流(作者自序中说“本书试图描述技术何时、如为何成为特别危险的敌人”) 为何要引入塔姆斯法老的故事作为开头。 为什么作者不同意别人称自己为技术的悲观论者而认为自己是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在《娱乐至死》的结尾提起过)。为什么要有最后一章爱心斗士(仅仅只是累赘,还是真正闪亮的核心)。 愚以为在人性的光辉面前,再尖锐的技术分析都是暗淡的,所以波兹曼最热心的恐怕是光辉人性。

  本书十一章可以分为三部分;1~3章,引入问题及探索。4~10章,描述现实环境下的人与技术,所见范围不可谓不宏大。11章,呼应塔姆斯法老,再次回到“人”这个核心。

  但是,这本书确实又非常不好读,因为信息质量很高同时信息量又特别密集。我是09年1月份买的这本书,但到11年2月份的时候才能读得进。然后4月份花了两三周读完,这本书激励着我把毕业论文整个重写。

  比如第一章仅仅十页,第一页通过塔姆斯法老的故事引入问题域。第二页第一段就提出一个论点“认为技术革新只会产生片面效应的观点是错误的观点。每一种技术都既是包袱又是恩赐,不是非此即彼的结果,而是利弊同在的产物”然后第二页第二段对这一论点进行第一次简答。第二页第三段再次引证问题。 然后第三页第三段引入文字,第四页引入电视,第五页引入电脑,第六页引入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多维度地分别进行论述。第七页引入麦克卢汉那句经典的“媒介即讯息”,然后在第七页第八页都在引申媒介即讯息这句话的意思,同时也是媒介环境学方法论的内涵。到了第九页,那个毛毛虫之于环境的比喻特别好玩,环境学方法论的内涵被解释地更鲜活了。然后在第十页的最后终于丰满地引出了“技术垄断(Technopoly)”这一语词。短短十页却有如此大的信息量,简练而富于层次性。要不是随手做了笔记,很容易迷失于局部批判而不能体会到作者全幅架构之精美。

  很多人总是放不下作者对技术的悲观,但如果作者用相同的分析却换成对技术的乐观态度,那么读者们就可以对此放心了吗?

  《技术垄断》读后感(三):《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读书笔记

  存一下本学期专业课的读书笔记……

  技术车轮的飞速转动下,这既是一个信息无比充裕的时代,又是让人淹没在信息洪流中无所适从的时代。《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是尼尔·波斯曼著名的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它揭示了技术垄断阶段技术的欺骗作用,谴责唯科学主义,并号召人们以博爱之心抵抗技术垄断,反对文化向技术投降。

  一、从塔姆斯法老的评判说起

  《技术垄断》以塔姆斯的传说开篇,这个传说让我们得到这样的教益:每一种技术都既是包袱又是恩赐,因为每种文化和技术的关系都必然有磨合的过程,技术和文化的关系彼此既有给予,亦有索取。

  尽管大多数人都倾向欢迎新技术,相信新技术会使人平均受益,我们的任务是看清技术进入一种文化时的利弊。技术发展产生最难以预料的后果是引起意识形态变革,正如塔姆斯的告诫,使用文字的人会依赖外在的符号,而不是内心的资源,他们接受大量的信息,却得不到良好的教育。

  新技术和旧技术的竞争,是争夺时间、注意力、金钱和威望的竞争,是为自己的世界观夺取主导地位的竞争。技术竞争点燃的是全面战争,而技术变革是整体的生态变革,包括兴趣的结构、思考的对象、符号、赖以发展的舞台的变化。这些事情奇怪而危险,人们的意识却模糊甚至愚钝,这种危险就叫做技术垄断。

  二、难以把握的世界与崩溃的防线

  接下来,波斯曼把印刷术、电报、图像、广播、计算机技术作为划分信息革命五个阶段的标志。他认为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世界变得越来越难以把握,当信息泛滥、失去控制机制,文化可能会和信息匮乏时一样吃尽苦头。

  法庭、学校、家庭、政党等构成文化的信息免疫系统,信息控制最严的制度则是宗教和国家。如果抵御信息泛滥的防御机制崩溃,社会将遭遇技术垄断。现在,信息泛滥冲毁了信息免疫系统依靠的理论基础,于是,技术垄断过度依赖技术方法来控制信息流,主要有官僚主义、专业技术和技术性机制。官僚主义试图使信息流理性化,淘汰使注意力分散的信息,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的效能。专业技术的统治者是专家,他们往往对与专业无关的东西知之甚少,但由于普通人对传统失去信心、信息洪流汹涌而至,无知的专家受到信赖并获得威望。技术性机制则主要指“软技术”,如智商测试、民意测验等,它们在化简信息的类型和数量上作用常不引人注意。

  技术垄断论希望借助这些手段控制信息,使自己秩序井然,但为何这样的意图行不通呢?作者将在下文详细分析技术垄断痛苦而愚蠢的后果。

  三、工具使用,技术统治到技术垄断文化

  波斯曼认为文化可分为三类:工具使用文化、技术统治文化和技术垄断文化。

  工具使用文化里,技术受到社会体制、宗教体制的管束,发明工具必须适合其中的意识形态。在技术统治文化里,工具在思想世界里扮演着核心的角色,社会世界和符号象征世界都服从于工具发展的需要,但因为产业主义狂热刚刚出现,不可能影响人们的内心生活、驱逐留下来的记忆和社会结构,所以没有摧毁工具使用文化的世界观。技术垄断兴起后,传统世界观消失,它重新界定宗教、艺术、家庭、政治等的意义,成为极权主义的技术统治。

  作者剖析了技术垄断在美国兴起的原因:(1)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政治自由和拓荒心态的美国人认为,新观念总和改善联系在一起;(2)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资本家的具有天才和胆略;(3)20世纪的技术给美国人提供的东西应有尽有,以至于没有理由去寻找成功、创造或效用的其他源泉;(4)美国人对碍手碍脚的东西不信赖,他们的工业领袖具有技术开发的天才。

  于是,新技术高歌猛进,传统信念遭到贬值。

  四、机器意识形态的典型:医疗和电脑技术垄断

  接下来,波兹曼以医疗和电脑技术为例,分析技术垄断时代的机器意识形态。

  世纪之交,医学稳步走上了几乎完全依靠技术的道路,尤其是在20世纪40年代发明了化验室并发现抗生素之后,医疗进入了通过器械间接与患者的经验和身体交流的新阶段。由医疗技术垄断可以得到三点结论:(1)技术在医疗实践中不是中性因素,医生使用技术的同时被技术利用;(2)技术产生广泛的社会系统,贯彻它对人的强制性要求;(3)技术重新界定医生身份,重构医生看待病人和疾病的观点。

  电脑作为一种“全能机器”,不是进行工作,而是指导工作,它使政治、社会和商务机构实现自动化运行,未必使这些机构提高效率,但加强了它们的权威。

  技术垄断论依靠这样的信念:我们像机器一样工作时就处在最佳状态。隐性后果是,我们失去对人类判断力和主体性的信心。人类看到事物的心理、情感和道德层面价值的能力贬值了,机械威力取代了观照全局的能力。

  除了医疗和电脑技术外,还有不易为人察觉的“隐形技术”,如统计学和民意测验。统计数字产生了大量毫无意义的信息,常以伪装的面貌出现,但对现实的帮助可能是极其有限的。

  五、对社会科学的批判:唯科学主义

  波斯曼把技艺复杂庞大的阵容叫做唯科学主义,由三种互相联系的观念构成技术垄断的基石:(l)自然科学提供的方法能够揭示人心的秘密、社会生活的方向;(2)社会科学揭示的原理可以重组人类社会;(3)科学可以用作一个全面的信仰系统,使人获得道德上的满足甚至不朽的感觉

  唯科学主义不仅是技艺的滥用,不仅是把人类经验的物质领域和社会领域混为一谈,也不仅是社会研究者声称把自然科学的目的和程序用来研究人间事务。唯科学主义还包含更加深沉的东西,它相信某种标准化的程序即“科学”能够提供无懈可击的道德权威的源泉,它相信这个道德权威可以回答许多问题。

  比如,社会研究能告诉我们,一些人在自认为的合法权威面前会如何行事。然而,社会研究不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权威”是合法的,什么时候“权威”是不合法的,也不能告诉我们必须如何决定服从权威,什么时候服从权威是正确的。这样去询问科学,指望科学回答这样的问题,盲目接受科学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社会科研究存在的弊端,也是技术垄断论的大错觉。

  六、符号大流失

  在技术垄断论下,主要文化符号的委琐化多半由商业造成,原因有:(1)符号可以无限重复,但本身可能耗竭;(2)符号使用越频繁,意义越被削弱。

  广告使符号超载和流失达到了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高度。大众广告并非符号大流失的原因,广告是一种世界观的征兆,它把传统看成是障碍。实际上,传统是承认产生符号的叙事意义,由于符号被侵蚀,叙事的损失随之而起,技术垄断力量使文化虚弱的最严重的后果之一,就是符号的耗竭和叙事的流失。

  作者的要义是,一切文化都必须要有叙事的故事,否则生活就毫无意义,终将走向自我否定。技术垄断的发展压制过去更加富有意义的故事,如果故事的符号变成委琐的东西,衰落如影随形,符号流失成为叙事失落的症状和原因。

  技术垄断的故事没有道德核心,它强调效率、利益和经济进步,将表示秩序的传统叙事和符号弃之不顾,用能力、专业技巧和消费狂欢的故事取而代之。

  七、爱心斗士

  波斯曼认为,抵御技术垄断做出的合理回应可分为:无论文化做什么,个人能有何作为;无论个人做什么,文化能有何作为。

  对个人来说,作者提出了“爱心斗士”原理作为规范:(1)除非知道民意测验里设计的是什么问题并为何这样问,否则就不理睬民意测验;(2)不接受效率是人际关系最优先目标的思想;(3)摆脱对数字魔力的迷信,不把计算当做替代评判的充足根据,也不把精确的计算和真理画等号;(4)不让心理学或任何“社会科学”占据优先的地位,不让它们排挤常识里的语言和思想;(5)至少对所谓“进步”观念抱怀疑态度,不把信息和理解混为一谈;(6)不认为老年人无关紧要:(7)认真对待家庭忠诚和荣誉的意义,准备伸手去接触人时,期待他人也有同样的需要;(8)认真对待宗教的宏大叙事,不相信科学是产生真理的唯一体系;(9)理解神和世俗的差别,不会为了追求现代性而漠视传统;(10)钦慕技术独创,但不认为技术代表了人类成就的最高形式。

  另外,虽然不抱太大期望,但作者仍认为学校是解决问题的主要工具。他描绘出一幅这样的蓝图——所有课程都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来传授,讲解科学、历史、语言、技术和宗教的理论,把重点放在艺术表现的古典形式上,让课程设置“回到基本功”。

  这种教学计划和技术垄断论的精神是决然对立的,作者不幻想这样的教育计划能够阻挡技术思想世界的凶猛势头,但或许有助于开启和维持一种认真的会话,使我们能够与其拉开距离。这也是作者写作本书的目的,揭示真相,并探讨在技术垄断世界里,文化立足的一种可能。

  《技术垄断》读后感(四):当你在技术垄断的整个世界中无处可逃

  对于像我这样搞电信、互联网出身的专业人士来说,要接受并认同这种关于『技术垄断』的概念,是需要下很大的决心、并且做相当程度的反思的。

  在蓬勃发展的技术面前,人类赖以为骄傲的传统文化成了最大的牺牲品。『技术』由于其追求效率、追求精确的本性,正以非常『不人道』甚至『非人类』的方式对全世界的社会文化展开前所未有的广泛劫持。人类以『技术』的方式为自身及其群体设下了错综复杂的『规则』,却被其反噬。而且最为关键的是,『技术』本身还具有不断衍生、无限进化的特性,并将一如既往地对人类社会产生持续作用、持续影响。

  比如我近期一直在收看的湖南卫视『快乐女声』节目——这个在全国引起话题争议的娱乐节目,本质上说是一种『技术』的胜利——广播电视传播的技术,投票规则的技术,网络沟通的技术……节目的娱乐价值并非来自音乐、演唱本身的价值(或者说,所占比例较少),而更多是来自于广义的技术环境下,全民参与的无聊狂欢。在这个广义的技术环境中,传统艺术的文化价值被彻底剥离,取而代之的是广义的技术主导的『游戏规则』——事实上被人们欣赏的是让少女们宛如古罗马角斗场野蛮PK的游戏规则,仅此而已。

  当今全球娱乐业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证实了本书作者关于『技术垄断』的论断——从2006年开始,电子游戏——而不是电影、电视、唱片或其他——业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消费量最大的文化娱乐形式,并具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场规模。文化艺术原本尊崇的叙事体系和传播价值,在各种『游戏』中被削弱到从属的地位,而民众还依然乐此不疲——这种趋势的直接后果,就是社会信仰的崩塌,和民众主流价值观的迷失。

  对此,我基本上同意作者在最后一章『爱心斗士』里的观点,即对抗『技术垄断』的唯一出路是要从我们的教育做起——当那些已经被『技术垄断』牢牢控制的成年人们已经不可救药,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告诉我们的下一代:即除了那些普遍存在的技术、规则、体系之外,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值得你坚信并且热爱的东西,这些美好的事物可能无法被估算、测量、推理或精确阐释,但它们的确能带你进一步思考那些关于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终极命题』,并带你进一步了解人类所需的真正的『价值』,和构成人类『智慧』的全部。

  --------------------------------------------------------------

  http://www.leeforce.com

  《技术垄断》读后感(五):反思科技

  尼尔·波兹曼在《技术垄断》的作者自序中说:“失控的技术增长毁灭人类至关重要的源头,它造就的文化将是没有道德根基的文化,它将瓦解人的精神活动和社会关系,于是人生价值将不复存在。总而言之,技术既是朋友,也是敌人。”全书的主要目的,就是提供一个对技术批判的视角。它试图回答几个问题:信息泛滥如何导致信息失控?信息控制机制如政府、学校、家庭是如何丧失功用的?在医疗、计算机应用领域,技术又是如何将人类变为它的奴隶的?人类的防线怎么崩溃?符号世界怎样消失?

  波兹曼用犀利的语言,生动的举例,对技术的发展做了断代,从历史、宗教、哲学、经济等视角,对技术垄断进行了反思。值得注意的是,波兹曼在书中并没有批判科学。而科学技术这个中国人首创的合成词,在多数国人的价值观中,似乎密不可分。哲学系教授曹志平先生对于科技发展的论述,对我启发很大,他的观点让我更深刻地认识了波兹曼对技术批判的出发点。

  曹教授认为,科技与资本和现代形而上学密不可分。阐述科技与资本之间关系的主要观点是:资本是现代社会“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利”,它是决定其他任何社会关系的“普照光”。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自然科学系统发生的历史性前提,资本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构成性因素。由于资本有着贪婪和无限扩张的本性,那么,科技创新成为资本在现代社会的最佳增殖途径和手段。此外,由“知识沟”和“信息沟”引发的知识垄断,使“知本家”变成了“资本家”,并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资本增殖的另一重要方式。可以说,资本的贪婪本性是科技背后的那只“看不见的手”。“投资—利润—投资”的模式加剧了科技的资本化,并使得知识的资本属性也日显重要。

  对于理性形而上学与科技的关系而言,我们首先应弄清理性的要义。理性以合理、进步的信念为核心,以追求使现实世界逐步趋向合理为目标,它信赖人类主体的理智。这种以理性为根基的形而上学,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以“合理性”、“可计算性”和“可控制性”为标准,从而达到征服和改造自然的目的。正是因为理性和现代性的理念造就了科技的合理化。“进步”的概念,使科学技术成为人类理智、精神和社会发展的典范,人类一切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需要臣服于“进步”的观念。而且,哲学的科学化、社会发展的科学化成为了理性主义的目标。科学理性与普遍理性导致了文化霸权和民族消亡,只要是合乎理性、进步性和现代性的科学技术,将会成为社会的主流,从而排斥传统的意识和价值。

  显然,在三者之间的关系中,资本占据上风。可以说,资本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秘密和原动力。资本使理性形而上学变成了资本形而上学。现代科技也具有了资本属性,它的发展不仅在一般属性,而且在具体内容上都表现为资本的增殖。

  尽管对于科技的后现代批判,注意到了科技对人类本质的背离和科技对与人类未来的危险性,但是,它没有认清使科技社会化和社会科技化的神秘力量——资本及其现代理性,因此都是不彻底的。

  如何解决科技异化人类的问题呢?也许东方哲学是一个突破口。由于科学是建立在西方理性哲学的思想上发展起来的,在西方哲学体系中,很难找到“批判的武器”,也是不难理解的。

  《技术垄断》读后感(六):形式替代本质——读《技术垄断》有感

  这本书是尼尔波斯曼作为媒介环境学纽约学派学者的三部曲之一,另两本是《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读完这本书的序之后我就觉得对这本书兴趣不太大了,因为实在是太悲观了。不过,出于把媒介环境学的相关著作都尽可能涉猎一遍的初衷,还是把这本书看完了。

  书中主要是三个观点:

  1.技术的发展会带来全新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对传统文化具有破坏力的,而且这种文化在价值上并没有它乍看起来那么好那么完美,我们大多数人只见其便利而未见其危害。

  2.技术的发展和对传统文化的蚕食分为三个阶段:工具使用阶段,技术统治阶段,技术垄断阶段。

  3.技术所带来的文化,未必真的具有我们所期许的那些优势。

  我对第一个观点没感觉,因为首先作者太看重上帝的价值或者道德的价值(对作者来说这两个可能是一样的),而时代的潮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孙中山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技术可能会真的让一些道德问题变得虚无化,但是也不难看出我们对此毫无办法,既然毫无办法,那就用好占据时代潮流者的优势。

  当然,作为目前只见其利不见其害的警示,还是很有意义。

  由于对第一个观点没感觉,那么对第二个观点的兴趣也就不大了,科学怎样蚕食了我们过往的那些价值,这个过程不仅伴随着神权的没落,而且还伴随着平民阶层权力的逐步增加,作为科学进步的受益者,我没有那么高贵的情怀去为神的侍者们伤感。

  而第三个观点,可能确实是说中了一些什么。让我联想到目前学校里对定量研究的盲目的推崇,似乎只要沾上点数据,这篇论文就硬了,就有底子了。可是,拿着本身就有误差的社会科学类的统计数值,去比大小来下结论,这科学吗?这本来就不科学。有多少人其实不明白定量研究,就是因为系主任喜欢,然后下面各级老师为了领导喜欢也就让学生这么搞,没有数据也硬搞点数据出来,见着个数学模型就膜拜。有多少学生从此失去了自己原有的对传播现象的分析和思考能力,而且一看见数据就被吓得不敢怀疑不敢批判?这样真的是在培养我们吗?

  而且数据本身是否能说明所研究的问题?拿出了科学的数据,又是否想明白了自己到底要研究什么?我觉得我的同学们都不是傻子,但是有很多人写毕业论文都不得以要让想法去迁就方法,而不是让方法迁就想法,这就是彻彻底底的本末倒置。当然也许从一开始就本末倒置了,做学术不是因为对某个问题感兴趣,而是为了拿个学位出去有面子。可任何事物,只要它的形式替代了本质,徒有其名,最终是换不来真正的尊重和信任的。

  形式替代本质,形式替代本质。技术和工具就像是人体感官的延伸,我们如今借助他们,可以看得更远,听得更远,记得更多,操控双手远不能及的东西,处理比以往都复杂困难好几倍的任务。但是,其实这些工具,正在让我们形成依赖的同时,失去我们原本拥有的能力,所以就我们作为生物的个体来说,技术的逐步进步,给我们所带来的其实是自身能力的不断削弱,但是却能拥有具备前所未有强大能力的幻觉。

  除了能力之外,技术进步是否让人变得更聪明更有判断力了呢?这种进步依然是少数精英所带动的,有一个从高到低的普及过程,而且越是困难而难以明白的东西,越容易产生它的权威性,这一点颇可利用。营销话术用上一点统计数据来包装,就可以很顺当地搭上科学的顺风车,获得非常真实的效果(仅仅是效果)。

  我是不反对美丽新世界里的那样的社会的,假如有一天媒体统治了世界,我们成了WALL-E中的那艘搭载全人类漂流在外的宇宙飞船,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和赢家站在一起。

  因为这趋势无可改变,而且本来就出于人自身的愿望。

  《技术垄断》读后感(七):技术资本和技术统治

  日本漫画家伊藤润二有一篇短篇作品名叫《傀儡之家》,讲的是以木偶剧演出为生的一个家庭的故事。故事中的老艺人醉心于木偶剧艺术,一辈子带着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游历各地从事木偶戏表演。后来,三个子女不满意这种颠沛流离的日子,于是有一天大哥没有留下任何音讯就离家出走,而二儿子和三女儿这对兄妹也投靠亲戚,成年后在某小镇打工度日。有一天,二哥收到一封署名来自大哥的信,信中说大哥也搬到了兄妹俩所在的小镇,希望一家人团聚。当二哥和三妹来到大哥家的时候,发现了非常奇怪的事情,大哥一家人虽然过上了富裕生活,但是一家三口生活在一座奇怪的别墅里,四肢乃至全身都被钢琴线操纵,如同木偶一般悬浮在这座屋子里。二哥对这种生活感到莫名其妙,但是大哥说,不要认为是我们被操纵,实际上我才是主人,那些牵线的仆人只不过是按照我的意愿行事罢了。古怪的家人让二哥不寒而栗,但是三妹不愿意再过苦日子,想和大哥住在一起,便服服帖帖地套上了牵线,和屋中的木偶们翩翩起舞。直到有一天,二哥的女朋友,认为二哥感情不专一长久不理睬她而闯进大哥的别墅寻人,忽然,整个屋子里被牵线的人全部发狂,而一个从老木偶师手里传下来的、在别墅里充当管家的木偶“姜.皮耶”,更是持刀杀死了二哥的女朋友。二哥抱着早已不能动弹的三妹跑出大屋后才发现,大哥一家人也变成了木偶,呆滞地躺在别墅中。

  之所以提到这部漫画,是因为,这部漫画中木偶和人的关系,不正如当下的科学技术和人类的关系一样复杂多变不可捉摸么?布莱恩.阿瑟(Brian Arthur)指出,我们现在对于单一类别的技术有着较为清晰地理解和认识,不论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还是生物医学技术,社会中总有一部分人掌握着这些技术从理论到实际操作的一切知识。高层的决策者们也能对技术产业的发展做出明确的预测并实施一系列成功的技术经济政策。可是,我们对于作为一种整体的技术却知之甚少,这种有关技术的整体的知识,用阿瑟的话说,就是技术“黑箱”内部、技术的运行演化、新技术是如何产生的问题。阿瑟将技术的这种演化机制看作是技术的本质,并试图通过对技术本质的探讨从而揭示创新的秘密。值得注意的是,阿瑟用“演化(evolution)”一词形容技术创新的路径,在他看来,“技术从某种程度上一定来自此前已有的技术的新的组合”。类似的观点也在熊彼特的经典著作中得以体现,正式熊彼特提出了创新即新要素的重新组合的概念。总之,不论是熊彼特,还是布莱恩.阿瑟,他们都将技术的自身和技术的进步,看作是一种复杂机制的运作,一种类似生物体组织的运行和进化。

  技术的这种类似生物组织的演化最终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作为技术使用者的人类在这样的演化机制中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人和技术的关系仅仅是简单的主体和工具的关系,还是颠倒过来的,被改造被影响的关系?美国社会学家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索。波兹曼从历史的视角,以技术和人的关系为标准,将人类使用技术的文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工具使用文化、技术统治文化和技术垄断文化(技术垄断,P12,北京大学出版社)。

  工具使用文化是人类对技术发明的早期态度,这种文化形态持续时间最长,伴随着人类使用技术发明的久远时代起,一直到十七世纪才算结束。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技术发明的目的在于两个,首先是解决实际的物质生产活动中面临的迫切问题,第二是服务于艺术、政治、宗教、文化等符号世界,即为某种意识形态服务。第二个目的,从某种程度上甚至要比第一个目的更能影响技术的发明创造以及推广,波兹曼用弩箭的例子说明,在弩箭发明的时候,教会对此深恶痛绝,教皇英诺森二世甚至下令严禁使用弩箭,认为其是“上帝仇视”的东西。其实,如果波兹曼对中国科学技术史有所了解,他会发现这种“工具文化”在中国科学史有着更加明显的体现。以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为例,历朝历代的天文历法家必须严格听命于朝廷,“禁私习天文”的禁令直到清朝才有所松动(史玉民,清钦天监研究)。所以,在工具使用文化体系下,技术的依附性最强,技术的价值更多的是其所依附的意识形态所赋予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工具文化与相应的社会中技术总量的高低没有必然的关系,工具使用文化社会下并不意味着技术总量底下,相反,民间可能存在着庞大的技术储备。

  从工具使用文化向技术统治文化的转变,是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的。在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和牛顿等科学先驱的工作下,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这些科学的先驱,从主观上说,是通过对自然宇宙进行科学的探索,从而维护其自身的宗教、道德信仰,但是客观上说,他们的科学发现以及探索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方法却对他们的宗教信仰产生了冲击。随着以望远镜为代表的科学仪器的使用,越来越多的新现象被发现,而这些新的现象是《圣经》以及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等先辈权威所没有涉及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宗教和先代权威便失去了对于新的自然现象的解释,一切都要以新的发现、新的方法进行诠释,尽管这些科学革命的先驱一再声称,他们的发现与宗教、教会的观点并不矛盾,但是,技术,正在凭借着其对新现象的发现和解释,脱离以往对于宗教、意识形态的依附。技术的这种独立倾向,到了培根那里,正式体现出来。

  培根剥离了科学和技术对于意识形态的依附状态,科学和技术的目的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为了宇宙真理和终极信仰服务,它的目的很世俗,即“推动人类的幸福”,“赋予人的生活以新的发明和财富”。由于科学技术能够改善人的生活,增加社会的财富,因此,培根指出,统治者有必要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他设想了一个由众多学者组建而成的“发明家学院”,在这个学院中,科学家们可以获得政府提供的资金进行研究发明,开办杂志,向同行和社会民众公布他们的发明,将发明推广到全社会以增进社会财富。培根的这种想法极具现代性,我们不用再列举各个国家每年在政府财政预算上划拨的大量科研经费,但是在培根的时代,这种科学体制在伽利略、牛顿等人看来是不可接受的,而在更古老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先辈看来,这种学术体制完全是对哲学的侮辱,哲学是闲暇贵族的精神游戏,而创造财富改善生产手段这是奴隶的工作,哲学家是不可能去考虑的。所以,从培根开始,技术的工具使用文化便开始瓦解,技术统治的文化开始兴起。

  技术统治文化的兴起,其根本原因在于,技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已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蒸汽机等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十八世纪以来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提升,技术创新带来的财富增长使技术本身不再需要通过依附意识形态而获得存在的理由,其创造价值的能力不言而喻成为人们追求知识的最大理由。技术的这种在经济上的成就表现是多方面的,除了改进生产工艺,强化生产设备以外,大量技术成果凝结而成的产品也是技术创造财富价值的手段,而当这些技术成果作为无形资产被资本家们掌握后,技术终于演化成与土地、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这三者并驾齐驱的、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第四种要素”,即技术资本。

  技术由生产手段转化为技术资本,实际上是技术对意识形态的依附性逐渐削弱,而与经济活动联系逐渐紧密的过程。

  《技术垄断》读后感(八):能带来启迪,提供一种独特而深刻的视角,看待世界科技浪潮下的社会现状和问题

  一本书断断续续地看了3天,看得有些辛苦,除却中英思维方式和语言翻译表述上的理解困难,书中表述的思想不时显现出智慧的火花,真知灼见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多事例在生活中都能真切感受地到,却没有重视它,更不用说如此正式地去思考其中体现的问题,深究其本质和根源。当看到作者以精炼而极富理性的思辩语言描绘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事实和现象时,有一种恍然大悟、直达痛处的酣畅淋漓之感。

  虽然这本书有些年头了,但在今时今日,书中关于技术垄断的观点完全适用,甚至体现得近乎完美,作者对世人的警示值得大家深思和关注。

  《技术垄断》读后感(九):挣扎在简单接受与复杂思考间的我们

  因为上课的关系从图书馆里借来了这本书。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我如同波兹曼书中所描绘的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于不便交织的纠结无奈与懵懂中读完了最后一本书。

  从书中一开始古老的寓言开始这本书告诉我们技术的发展或者说是技艺的发展所带来的改变开始讲起。

  可是我每次读了几行就开始拿起鼠标,看看《破产女孩》或者其他新闻,或者刷刷微博,我发现自己很难静下心来读这本并不算艰涩难懂的书,这是为什么???

  我发现自己乐于接受简单的东西,电视剧、新闻,不用过脑子,还会获得会心一笑,轻轻松松、简简单单,我不愿意去思考,不愿意去想为什么、怎么办这样的问题,我不愿意去深入的干一件什么事情,我承认我懒惰了。

  这直接导致我读完这本书后不知道该怎么去评价它,不知道该怎么总结我的收获和感想。我只知道这本书说的很好,说的很切中要害,但是我自己真正的获得了什么呢???

  一个巨大的问号在我心中~~~~~~

  直至今日,在诸多的传播学书上依旧把麦克卢汉的学说成为“技术决定论”,认为他夸大了技术的作用等等。很多的时候我们都很倾向于很辨证的看待问题,因为事情往往是复杂的,不是单一的、简单的,但是着中国复杂往往不是一句话,一个概念、一个标签就可以涵盖的。因为,我的问题是还要贴标签吗?

  贴标签是一种很简单的认知的方法,比如李天一,他身上的标签就可以有“星二代”“李双江的儿子”“宝马车打人者”等等,但是无疑这些标签不能只是他的一面或者几面,只界定了他的社会属性、或者家庭的属性。而且这些标签往往都略带些不太好的感情色彩。可是没有这个标签,我们怎么能够快速的记住一些东西呢?

  只会简单接受的我们,往往只是媒体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就去接受什么,媒体会按照自己的喜好写报道,我们就这么背议程设置了,被框架了,被简单化了,被培养的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就如同麦克卢汉和英尼斯一样,被我们标上了技术决定论的大标签,却无可奈何。

  反观自己,总是喜欢接受所谓专家给我的一些推荐,而忽略了自己真正的感受,这也是一种悲哀。

  技术垄断只是一个方面,怕就怕自己把自己束缚住了~

  《技术垄断》读后感(十):打倒技术崇拜

  作为一个印刷文化人,尼尔·波斯曼(Neil Postman)坚守印刷文化,警惕电子文化对文化素养的侵蚀。它终身只用钢笔或铅笔写字,从来不用打字机和电脑,从不做即兴讲演,也不用提纲对付讲话,它坚持用手写的方式书写一切讲稿、论文和书稿。他是讲故事的高手,也可以称他为口头文化人。

  在《技术垄断》一书中,尼尔·波斯曼在不同的地方提出了他对技术垄断的论述:任何技术都能够代替我们思考问题,这就是技术垄断论的基本原理之一⋯⋯所谓技术垄断论就是一切形式的文化生活都臣服于记忆和技术的统治。技术垄断是文化的艾滋病,我戏用这个词来表达“抗信息缺损综合征”(Anti-Information Deficiency Syndrome,简写为AIDS)。

  早在《技术垄断》出版的1992年之前很多年,美国就进入了一个技术垄断文化时代。被波斯曼称为“现代传播学之父”的哈罗德·伊尼斯(Harold A. Innis)曾在《传播的偏向》中提供了许多事例,说明新技术如何摧毁传统的知识垄断,造成一种新的知识垄断,即由另一群人来把持的知识垄断。许多情况下,输家出于无知为赢家欢呼雀跃。

  以电视为例。在波斯曼看来,在美国,电视扎根之深超过其它国家,许多美国人认为电视是上帝的恩赐;那些待遇优厚、志得意满的电视人,那些主管、技师新闻节目主持人和娱乐节目主持人,尤其觉得电视是天大的恩赐。这样的人形成新的知识垄断,他们为自己欢呼喝彩,捍卫自己的地位,张扬电视技术,这并不奇怪。另一方面,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问题,电视可能会逐渐总结教师的职业生涯,因为学校是印刷机的发明,它的兴衰有赖于印刷词语享有的地位。四百年来,教师一直是印刷术创造的只是垄断的组成部分,他们正在目击这种知识垄断的解体。看来,对于如何防止这样的解体,他们多半是无能为力的;老师们对正在发生的事情热情洋溢,这实在是和情理相悖。这样的热情总是令人回想起上一个世纪之交时的铁匠,他们赞美汽车,而且相信汽车会促进他们的营生。

  波斯曼有些过于悲观。无论是空间上还是时间上,美国电视时代离我们已经有些遥远了。从我们身处的互联网时代看来,许多情况下,新技术的普及也往往因为传统行业从业人员的抵制而拖慢技术进步和社会进步的步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给了传统行业从业者学习的时间,但事实上潜在的赢家并不会积极调整自己的策略,他们反而极力抵制通过新技术的革新来延续生命乃至获得新市场的机会。例如图书出版业和包括电视、电台、报纸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业。在互联网时代,媒体积极开发自己的网站并免费开放给读者,是一个获取更广泛读者和获得更大影响力的手段,甚至还能带来一笔不大不小的广告收入——虽然在中国市场内,比起纸质版的广告收入来,它少得可以忽略不计,但这是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付费订阅打下的用户和品牌基础。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苹果App Store的成熟和普及,亚马逊电子书技术的成熟以及个人出版流程的简化、廉价与快捷,为媒体和出版商(作家)带来了巨大的机会。而令人遗憾的是,大部分国内媒体网站浏览内容或需要注册或浏览体验极其糟糕,将他们的读者赶到新兴媒体网站。出版社因为怕担心盗版,对于提供正版电子图书充满了担忧——可是,街边的地摊上和下载网站上到处都是电子版呀!读者买不到正版,不下载盗版来看反倒奇怪了。

  打倒唯科学主义

  技术垄断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唯科学主义。波斯曼认为,唯科学主义由三种互相联系的观念构成:

  1.自然科学方法可以用来研究人类的行为;哈耶克说:“社会科学对我们理解社会现象贡献甚少。”

  2.社会科学揭示的远离可以用来在合情合理的基础上组织社会;

  3.科学可以用作一个全面的信仰系统,赋予生命意义,使人安宁,使人获得道德上的满足,甚至使人产生不朽的感觉。

  二十世纪初,因为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甚至人类学家的成果而广为人知,波斯曼认为“科学”一词被盗用,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过程和实践的区别。

  根据英国哲学家迈克尔·奥克肖特(Michael Oakeshott)的定义,“过程”(processes)指的是自然界发生的事情,行星运行、冰雪融化、叶绿素的声称就是这样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和人的智能没有关系,受铁的规律制约,由自然结构决定;“实践”(practices)指的是人的创造,是人的决策和行动的产物。这些事件是认得智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人类事务里当然有一定程度的规律性,但他们并不受铁的规律的制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由此可见,我们所谓科学是一种追求,它寻求支配“过程”的永恒而普适的规律,并假定过程之中存在着因果关系。

  我们甚至可以说,技术垄断论比较喜欢精确的知识,而不是真实的知识,技术垄断想要一劳永逸地解决主体性的两难问题。

  失控的技术垄断论者

  如何防止文化向技术投降?靠教育,波斯曼说。

  在学校里,每一门课程都要当做历史教。在波斯曼看来,所谓抽象的“历史”是不存在的,每一门课程都包含严肃的历史维度。只把历史当作没有疑义、分割肢解和具体的事件来罗列,那就是复制技术垄断论的偏向;而技术垄断论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不让学生接触多种观点和理论,就是只给他们提供一连串毫无意义的事件。比如技术史,我们需要向学生展示,十三世纪发明的眼镜和二十世纪发明的基因切片是有联系的。

  从小学到大学的每一所学校还要开一门科学哲学的必修课,这些课程应该考虑以下内容:科学用语、科学证据的性质、科学假设的源头、想象力的角色、试验的条件,尤其是错误和反证的价值。科学之所以能够成立,并不是因为我们有能力辨认“真理”,而是因为我们有能力辨认谬误。

  还要开设一门语义学的课程,语义学研究的是表达意义的机制。如果教师不教授学生语言和现实的关系——语言和现实的关系就是语义学——他们如何能够指望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呢?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是语义学教师,因为语言和知识是不可分割的,语义学知识是理解任何学科的必要条件。对年轻学生而言,这门课尤其应该着重讲常见的语义错误;通过提高觉悟和严格训练,这些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语义学应该是最基本的学科之一。它传授的是表达和解释语义的机制,在影响学生最深层的智能上,它具有最大的潜能。

  http://www.shibeichen.com/post/9123449874/anti-technological-monopoly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技术垄断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