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明治维新亲历记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明治维新亲历记读后感10篇

2018-04-04 20:5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明治维新亲历记读后感10篇

  《明治维新亲历记》是一本由[英] 萨道义著作,新经典/文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4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明治维新亲历记》读后感(一):知日必读

  作者為英國近代著名外交家,長期在遠東地區,曾任英國駐日本公使、駐華公使,參與《辛丑合約》之簽訂。由於他從1862至1882年在日本工作,精通日語及日本文化,亦有“十九世紀最偉大的東方學者”之謂。此書根據個人日記,記錄1862至1869年日本明治維新期間之個人見聞,其時作者為英駐日公使館事務員,且有翻譯之責,多臨大事,於日本外交事事親染,故此書為明治維新重要史料,有“西方知日第一書”之譽。通讀之下,感切最深者為彼時日本仇外、排外之氛,與中國無異,襲擊西方人事件層出不窮,然所幸上層深知彼此,少自不量力而行釁之舉,故雖有賠款謝罪之辱,俾使國家保存元氣。俟以維新之後,氣貌一新,曆四十年而與列強並肩,非但昔日著書者,今日讀書者亦不能不有所感慨也!而英國外交人員深入不毛,身涉危地,篳路藍縷,其智可及而勇不可及也。

  《明治维新亲历记》读后感(二):作者前言

  本书最初断续写于1885年至1887年我在曼谷担任英国公使期间。在那之前,我结束了在日本的悠闲生活,回到英国已有两年。回首1862年到1882年在日本度过的二十载春秋,许多往事历历在目。自从1861年11月离开祖国前往东方服役起,我一直保持着写日记习惯。这些日记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基本素材,而我的回忆则为它增添了更多细节。我在世界各地所度过的外交官生涯,算来已有45年了。但本书的目的,并非是要一一讲述这段外交生涯的所有往事,而只侧重于那些我亲身经历的最为精彩有趣部分。这段经历中包含了历史悠久的日本君主在权力被篡夺600年后,重新夺回统治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在这些事件的推动下,当时更为近代化的城市江户被改名为东京,并取代京都成为日本新的首都——在西方人开始深入了解日本之前,京都一直都是日本最古老的都城。

  自1887年从暹罗(即泰国)离任后,我便将这部未及完成的手稿抛诸脑后了,直到1919年,几个亲戚家的年轻人来访时我偶尔提起了这件事。他们一致劝说我应该将它写完。我后来写成的部分记述了我在那段漫长时期的全部经历,并增添了一些新的材料,包括当时还属于保密档案的、由我起草的一些官方文书,以及我写给当时的上司巴夏礼爵士①的信件等等——它们已经在别处另行出版了。此外,在我写给母亲的信件中,我也重新记起了日记中省略掉的某些部分。

  本书的某些章节,看起来与我的朋友雷德斯代尔勋爵(Lord Redesdale)所著的《回忆录》一书的内容或有相似之处,这是因为他在写作时曾借阅过同在日本任职时我所撰写的一些日志。不过,我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较少引用他著作中的内容。

  萨道义

  撰于奥特里圣玛丽

  1921年1月

  《明治维新亲历记》读后感(三):重读日本史之《明治维新亲历记》

  lue编辑

  日本,这个与我们中国一衣相邻的国家,对于我们中国国人来说可以说感情是相当复杂的。因为在古道中国尤其是明朝时期,日本在中国人的眼中其实还是一个未完全开化的一个国家,不管是政治经济实力,还是实际的军事实力,可以说都远远不及中国。但是随着近代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在接受西方的文明科学技术之后就开始迅速崛起,相反曾今强大的中国在腐朽的清政府的统治下却迅速的衰退下去。此时的日本对中国也就开始了征服之路,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日本对于中国人民多造成的重大伤害可以说是让现在很多中国人谈起日本还情绪激动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同位曾经被西方征服过,侵略过的国家,为什么日本能够迅速进行调整走上迅速崛起

  的道路,而中国却不能呢?

  针对上述问题,市面上有相当多的书籍专著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在日本近现代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明治维新改革,可以说是研究的细之又细。虽然这些书籍都是相当专业的,但是其切入的角度基本上都是从国人对日本的认识以及日本本土史料的基础出发而成的,这样我们的观察视角难免就显得比较狭隘。这本由文汇出版社出版,曾作为英国外交使团翻译来到日本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萨道义在其所著的《明治维新亲历记》中以自己在日本的所见所闻为主线,将日本从经历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的巨变中开始逐渐探索新的发展道路的过程呈现到我们眼前。

  在本书的36个章节篇幅中,我们可以通过身为外来人的作者角度来认识当时的日本各阶层人士的生活以及政治生态环境,还能够看到当时的日本人也有着‘劣根性’的一面。例如在书中我们可以通过作者的描述可以看到当时日本国内对于英法等外来侵略者其实是有着相当深厚的敌视态度的,以至于在有着众多军舰和武器傍身的环境下生活在日本国内的外国人生命仍然得不到保障,这种暗杀到了理查德逊被杀时成了一个高超,这个时候的英国政府也表现了其蛮横强硬的一面:要求当时的幕府不仅要赔偿受害家属一笔赔偿金,还要给英国政府支付10万英镑的赔偿。围绕着这一要求导致可能发生的战争风险,这个时候在外国人聚居区里的很多出走的日本仆役就上演了‘对埃及人的掠夺’的一幕:“...顺手偷走了一把左轮手枪、一把日本刀和几根他们必定以为是银制的刀叉。就连前天晚上剩下的食物也被他们用台布包好后拿走”。这些与仇恨无关,这些只能说明当时的日本人中也有着黑暗的那一面。

  可能有的读者在看到这里会提出疑问,因为本书的作者本来就是作为西方侵略利益集团中的一员,那么在本书中对于日本人以及日本这个国度描写存在偏见的。但是在这本书中从作者在谈到对与日本独裁但亲西方的幕府和日本国民之间选择后者还是可以看出作者的立场(P70)基本上还是比较可观的。由于本书作者当时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了这本书的历史价值是相当高的。这本书对于日本史的研究者来说是相当有意义的,在这本书的阅读中你会看到不为国人熟知的另一面,你也能够理解为什么日本能够重新崛起。

  《明治维新亲历记》读后感(四):亲历明治维新是怎样一种体验

  (这是一篇洋葱回答,其特点是以正经的知乎问答方式写作读书心得,如有雷同,那抄袭的人也是瞎了眼了。)

  萨道义(Ernest Mason Satow,1843—1929),又译埃内斯特·马松·萨托,英国外交家

  谢邀,在中国,凡提及明治维新,恐怕不是那么简单的想要了解一下,亦免不了与中国的洋务运动做一番比较,毕竟二者在开展时间相差无几结果大相径庭

  我本人有幸在1862年时候作为英国外交使团翻译来到日本,直到1869年归国,也就是你所提到的“明治维新”前后,期间一共7年时间,刚好经历了日本开放通商、尊王攘夷、下关之战到内战爆发、天皇亲政等一系列事件。

  另,虽未在中国亲历洋务运动,却也因为1900年至1906年任英国驻华全权公使,曾代表英国签署《辛丑条约》的关系,对中国的这场变法图强略知一二。在我看来,二者的成败问题,已经被研究这段历史的学者们说的差不多了,但有一点,我是希望能够补充给大家了解的,那就是——日本并没有一开始就比中国强多少。

  这里首先需要更正一个误区——日本人并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样,一开始就有变革雄心的。尽管被迫做出了不少让步,但日本人仍然坚信:当他们学会了西方的战术,购入大量的西方新式武器,凭借日本人固有的聪慧和坚船炮利,必然能够驱逐那些外国侵略者。这一观点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贯穿于日本对外的政策当中,事实上,当时就有两个日本人希望加入佩里将军的舰队,佩里将军拒绝他们的请求,而幕府方面对于这种过分热情举止也大为光火,将两人投入监狱

  其次,当时日本的官场环境,并不能比大清王朝清廉到哪里去,这让各国在与其打交道时候成本变得很高。关于此问题,在我初到日本时候,便在海关有所见识——海关的官员大笔索要贿赂,帮助外国商人们逃避进口关税。最大宗的贿赂是在葡萄酒啤酒、烈性酒以及日用品进口方面,受贿的官员将其按在私人用品的名义下放行,进口商则可以从中免交关税。

  最后一点,日本当时的政治环境,也并不是能让欧洲各国放心。1961年1月14日美国公使的书记官赫森在从普鲁士公馆晚宴骑马归家的路途中遇刺身亡,7月5日晚又发生了更为大胆的排外罪行——武装分子袭击了英国公使馆。类似的谋杀事件还可以列一个长长的清单,而这些不过是开放通商口岸后两年之内发生的事情。每次袭击都是有预谋的,但其动机却毫无理由凶手无一例外都是来自佩刀的武士阶层,所有的受害者都不曾对此凶手有丝毫的冒犯。他们都被害,显然只是出于政治原因,而凶手总能逃脱法律的惩戒。对于此刻的外国人来说,日本已经变成一个随时会丢掉性命危险之地。我本人甚至也不得不配了一把左轮手枪和不少的火药子弹雷管之类,以备不时之需。

  噢,我的朋友,看到这里,可千万不要以为我对日本有什么成见,相反,我对日本怀有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热枕。18岁那年,哥哥给我看了一本Lawrence Oliphant所著的《埃尔金爵士游记:中国和日本》,这本书立刻使我着了迷,并激发起我对日本的一连串想象。不久之后,我又读了海军准将佩里(没错,就是你们熟悉的那个“黑船事件”的主角佩里)所著的《日本远征记》,虽然这本书客观真实了许多,但它并未打消我对日本的种种美妙遐想憧憬,反而使得它们变得愈加强烈。这也是我后来有机会被派到中国或日本来的时候,我首先选择了日本的原因。

  我想要说明的是,即便我对日本有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热枕,仍然改变不了它在我出使日本期间存在种种问题的事实,这也是我在接下来几年里从中努力斡旋的重要动力之一,当然,日本能有后来的成就,跟它自己“由下而上”的改革尝试分不开。

  很难想象,如果日本某些地区没有明治维新前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日本将会怎样?还会有一股力量冲击封建自然经济的同时,更是从根本动摇着德川幕府的统治根基吗?亦不知道,如果当时一些开明人士没有“天皇”这面旗帜自下而上的“倒幕运动”还能否成行。更不懂得,日本为什么会由下而上达成一致,在短短数年内就摒弃农耕文明时期的制度,转向了全盘西化。

  但即便如此,我仍是感谢上帝给予了我一次亲历明治维新的体验,为了储存这些宝贵记忆,我还专门写了一本书:《A Diplomat in Japan》,时隔96年,终于由新经典/文汇出版社出了中文版,中文译名《亲历明治维新》。本书一共36章,记录了我出使日本前后,所见所闻日本各阶层在大变革中寻找出路的艰难历程,以及我理解的日本人、日本精神和日本文化的本质。如果你有兴趣欢迎找来看看。

  最后,让我们回到问题本身,亲历明治维新是怎样一种体验?答题主曰——是一种既充满了艰辛,又无时无刻不享受着见证历史的快乐的体验。当我踏上返回英国的船,“乐队演奏起了《家,甜蜜的家》那首曲子眼泪从我的眼眶中滚落下来。很难说清楚泪水是为何而流,是听到挚爱音乐时产生的情绪共鸣,抑或是对这个眼前度过过了六年半愉快时光的国度恋恋不舍?”

  以上。

  《明治维新亲历记》读后感(五):警醒、反思,才是此书的真正意义

  据史料记载,是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这次改革运动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它在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而明治维新后,日本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力日渐强盛,先后废除了幕府时代与西方各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重新夺回了国家主权,最终进入了近代化。

  至此,明知维新运动拉开了与中国的巨大差距。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延伸到现在,吸收优点,摒其糟粕,而在以往的明治维新运动研究史中,很容易带有国人的观点和偏见,所以此书《明治维新亲历记》以一个西方人的眼睛,去探索这场改革的深远意义和开拓精神。

  作者萨道义是英国外交家,从1862年至1883年以及1895年至1900年任英国驻日外交官,1884年至1895年在暹罗(今泰国)、乌拉圭、摩洛哥等国任外交官。1900年至1906年任英国驻华全权公使,曾代表英国签署《辛丑条约》。1906年被委任为英国枢密院委员。

  同时,他还是一位卓越的语言学家、词典编纂者、登山家和伟大的日本典籍及手稿收藏家。他与威廉·乔治·阿斯顿、巴塞尔·霍尔·张伯伦三人被公认为是19世纪最伟大的日本学学者。正因为他的“亲历记”才更加客观而真实的分析了日本这场改革对国家的重大意义——日本从此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并迅速成长为亚洲强国,乃至世界强国。

  然而,此时与日本一海之隔的中国却依然墨守成规,保守积习,封闭落后,这是文明、思想的冲突,也是值得后人警醒反思的东西。

  《明治维新亲历记》读后感(六):明治维新成功背后的故事

  萨道义(Ernest Mason Satow,1843-1929)在1862-1883年以及1895-1900年担任英国驻日外交官。他还担任过暹罗、摩洛哥等国外交官,并以驻华公使身份代表英国签署《辛丑条约》。他对日本的感情尤其深刻,他娶过一位日本妻子,其子武田久吉后来成为知名的植物学家。晚年之际,萨道义整理日记,搜检记忆,撰写《明治维新亲历》一书,讲述自己于1862-1869年居日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赴日之前,萨道义和同伴在北京停留受训。踏足东瀛,他们难免进行一番中日比较。横滨港狭窄的街道、糟糕的规划,比不了中华帝国的泱泱气象。但两者在内里气质上又有所相通。中日都有过长时期的闭关锁国,时至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的隆隆炮火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日本在1853年也发生了性质相似的“黑船来航事件”,在美国东印度舰队的逼迫下签订了《日米和亲条约》。幕末政治情势告急,幕藩体制事实上已经解体,统治力量需要重新洗牌。面对西洋武力和文化的渗透,日本人坚持尊皇抗击外敌保卫国家,民族主义思想如潮水般涌现,“攘夷”和“开国”成为他们必须直面的课题和选择。

  萨道义等人来到日本,在这个微妙的当口,很难得到欢迎。当时日本出现很多“志士”,他们动辄为不同的主张拔刀相向,刺杀外国人和幕府及藩的掌权者。1862年,一个名叫理查德逊的英国人被萨摩大名的亲卫杀害,而长州人又在横滨向外国人动武。1863年初,长州人焚毁英国公使馆。不久,长州的炮队向下关海峡内的美国、法国和荷兰的船只开火。稍后,英国舰队轰炸鹿儿岛,以复仇者姿态烧毁整座城市。

  萨道义或目睹、或耳聆,或亲身参与了这些事件。他有很好的讲故事的才能,这些事件的过程以及英国当局做出的反应、处理,在他笔下高度还原。比如,1864年末再度发生英国人伯德与鲍德温被刺事件。日籍凶手很快被抓,处以死刑。萨道义绘声绘色地记录了行刑的过程,突出了犯人不亢不卑的态度。这段描写,很容易让现在的读者联想到有关日本国民性的经典著作《菊与刀》,正如露丝·本尼迪克特所归纳的,“日本人生性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有礼……”即使萨道义胸怀同胞被害的悲愤,也不得不感叹,从日本人的立场看来,“此人显然算得上一位舍身救国的英雄”。萨道义后来又描述了11位土佐藩士的切腹仪式,盛赞“它是一种极其高尚和庄严的仪式”。

  我们熟知的“武士道”一词,最早用于江户时代的日本,以概括武士阶层的集体价值观和品行准则。终生效忠、捍卫荣誉是武士规范的核心。死亡就是武士的决定性时刻。对于武士而言,死亡这一刻,意味着建立最高的荣誉,表现身体和道德力量,并为后代以身作则树立武士道楷模。这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发人省思的重要部分。

  年轻的萨道义当时任职翻译,虽说是个资历尚浅的新人,但因为这个职位的特殊性,也因为他性格讨喜,又好学,他挺受上级器重,在当地人,包括一些大名、武士的交际圈里,他也能游刃有余地周旋其中。他的姓氏Satow的发音与日文中的“佐藤”(Sato)十分接近,日本人中间很快就流传开一个姓“佐藤”、会说日本话的洋人的趣闻。萨道义借用这种身份便利,写了一本名叫《英国策论》的书,在大阪和京都的书店里出售。据萨道义自己说,这本小册子很快引起了“勤王派”和“亲幕派”的各方注意,后来在维新期间可能也发挥了影响。当然,作为亲述者,这类论调或有夸饰,无可否认,它对于提升萨道义的地位是有积极作用的。他得以结交后来在天皇的新政府中出任横滨知事的井关齐右卫门等名流,土佐藩的老藩主和重臣后藤象二郎也向他询问了有关卢森堡危机、宪法、国会的职能、选举制度等方面的事情,后来连伊藤博文也成了萨道义的朋友。

  萨道义占据了一个有利的观察点,他对日本时局和民族性的分析都是大致可靠的。不过,应当注意,“我”作为英国外交官的视角,不可能真正做到客观,必然牵连英国的东亚政策和列强在远东地区的力量博弈。英国积极参与日本事务,起因是为了钳制美国在太平洋的势力,并在与法、普、意等国的角逐中掌握主动。因此,萨道义作为翻译官,帮助上级斡旋,你来我往的谈判,敦促日方各项政策的落实、人员的到位,以及一些重要协议的签订,是本书提供的一块重要的历史材料。这其中,我们尤其应当注意,明治维新并不仅仅是日本国内的政治权力再分配,它的成功背后有着运筹帷幄,平衡列强势力的因素。

  中国和日本在19世纪中期的处境相似,几十年后却走向殊途,中国甚至深受日本这弹丸小国之凌辱。日本有明治维新,我们有戊戌变法,可我们失败了。为什么?原因当然很多。有一点,中国和日本对自己的认知存在很大差别。

  日本人特别能“忍”,接受厄运,甘心蛰伏。他们的服从性很强。就像二战时天皇一旦宣布投降,所有日本兵就放下了武器,不愿意的就选择切腹,但很少有人会违背旨意、反抗命令。但我们中国当时上有骄傲自大的皇室,中有颟顸麻木的大臣,下有无知愚昧的百姓,认不清敌强我弱的事实。美国汉学家柯文在其著作《在中国发现历史》中谈到19世纪70年代清议最出名的一次抨击是针对郭嵩焘发动的。郭氏认为不可能从军事上打败西方国家,他力主公平合理地与西方人真诚相处,尽量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中西争端。然而他的意见却引起了众情激愤,只得致仕归家。可见当时清醒的人是很少的。中国对既定协约难守信用,屡屡授人以柄。后来又盲目鼓动义和团,遂有辛丑之难。

  再观日本,虽然他们也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即便全国上下深感其辱,但没人动心思要废止条约,以免激怒强大的敌人。他们善于在夹缝中求生存,敏锐地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求得各方的支持,趁机发展自己。日本之所以能在国际上站稳脚跟并成功地和帝国主义列强竞争,不仅在于明治维新政治上的戏剧性变革和它善于外交。在这些成就之外,还有机构和技术上的变革,把日本推向经济起飞的道路。在天皇崇拜的意识形态中,日本力求自治的强烈愿望扫除了一切异议,终于团结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

  萨道义的这本著作结束于1869年,对于日本,那是一个旧时代的终结。对于中国,我们尚在漫漫长夜中求索……

  南方都市报2017.8.6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