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烟愁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烟愁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4-21 20:3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烟愁读后感精选10篇

  《烟愁》是一本由琦君著作化学工业出版社·悦读名品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1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烟愁》读后感(一):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回不去的名字故乡

  白色背景衬托出蓝色的花纹和这本书的名字——烟愁,这本散文集的作者是一个我们并不太熟悉的人,琦君。可以说这个名字在大陆并不为太多人所知道,她的原名叫潘希真,祖籍是浙江温州,她是台湾地区非常有名作家和散文家,当然也是台湾地区作品最畅销的女作家,和林清玄齐名。她的曾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她的小说《橘子红了》曾被台湾的公共电视台改拍为电视剧,而在大陆,我们其实也经常可以见到她的作品,比如她的散文《春酒》就入选人教版教材的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桂花雨》入选人教版教材的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可以说,她在文学上的成就当之无愧“散文大家”和“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的称誉。

  《烟愁》一书其实早在1981年就在台湾出版过,几经周折,在2017年的今天,终于在大陆推出了简体中文版。它是琦君女士出的第一部散文集,收录了她的三十五篇散文作品,在烟愁的故事里,她没有去描写周遭世界变迁,而是着笔于书写身边细小生活片段,从写她对故乡山水童年回忆,到怀念母亲感恩师长教诲、还有读书心得创作杂谈。。。。。。可以说,她的笔下,都只是我们所忽略的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却因为她的真情流露,而写出了不一样感觉,在她笔下的这些亲情友情、师友情、爱情、怜爱之情、思乡情是那样的深入人心可能这也正是她的文章人们喜爱原因吧,因为我们所有的人都能从她细腻笔触下读到那份特别情感,就犹如她笔下的“小春”一般,回到了童年,找回那段关于家乡,关于家人朋友,关于儿时玩伴,关于启蒙恩师的一切,也可能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会被这本散文集的一字一句所打动。

  《烟愁》读后感(二):哀乐备尝思当年

  《烟愁》是琦君最出名的散文集,明明只是薄薄一册,三十几篇小文,却莫名引人读了又读,爱不释手

  《烟愁》读后感(三):不见是见,见亦无见

  如果一个珍爱的人离开了你,你会如何地期待下一次的见面,是怀念过往还期待相逢?而若这相逢不可期待,或者不如不见,大脑会如何回忆起过去的音容与笑貌?

  如果一个好吃食物再也吃不到了,童年的杨梅树不再有,母亲面前的腌菜根永远也寻不到了,嘴巴还会记得那个甜或者咸吗?鼻子还会记得那个香气吗?

  元稹“取次花丛懒回顾”,因为他记得。

  庄子妻死,鼓盆而歌。也是因为他记得。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是因为记得过去的自己和过去的人事,而不忍心放手,怕一放心就会失去,怕自己再也得不到。

  而鼓盆而歌,是更厉害的记得。因为时空不过是一瞬间,记忆中的五形六色五香十味,全部凝固于此时此刻的记忆中,而关乎得失生死的记忆不过如四季交替,时刻变化,时刻在更新。

  无论如何,你也再见不到脑海中的那个人了,因为他已变了。

  无论如何,你也寻不到记忆中的那个味儿了,因为它已变了。

  而他与它却在你的记忆中凝固,不再发生变化,刹那之间化为永恒寻常之中获得圆满

  陈奕迅有两首歌,国语叫做《好久不见》,粤语叫做《不如不见》。

  好久不见说的脑海中不变的回忆:

  你会不会忽然的出现,在街角咖啡店

  我会带着笑脸,挥手寒暄,和你坐着聊聊天。

  我多么想和你见一面,看看你最近改变

  不再去说从前,只是寒暄。

  对你说一句,只是说一句,好久不见。

  不如不见说的是现实中变迁的你我:

  寻得到尘封小店,回不到相恋那天。

  灵气大概早被污染,谁为了生活不变。

  越渴望见面然后发现,中间隔着那十年。

  我想见的笑脸,只有怀念,不懂怎去再聊天。

  “不见是见,见亦无见。”是《烟愁》第32篇悼念启蒙师的题名。讲的是儿时便辞她而去的启蒙师,对过往离别念想,想见而不得的期待,见得一张照片后的悲伤,以及终生死两隔后的释然。琦君期待恩师在“大去”的一刹那,能进入“智境俱泯灭,寂然天地空”的境界,而她对于恩师的记忆何尝不是如此。刹那间那人泯灭化为虚空,恩师在今后的时空中都不会再与琦君有更多的交互。寂然之中天地空旷,而他将永恒地凝固在琦君的记忆中,展现在琦君的文字中,再回想起过去的瞬间,他眼皮耷拉面色铁青,他用拳手锤桌面,当时只道是寻常,今后想来却是寂然之中的星光,刹那永恒。

  在《烟愁》这本书中,琦君用质朴而细腻的笔触,写的都是她过去生命记忆里的寻常小事和珍爱之人:她写了威风的三划阿王和慈爱的阿荣伯伯,写了刻薄的姨娘和憨厚的佣人老刘,以及无时无处不在的母亲和自幼便辞馆而去的启蒙师。而伴随着永恒存在于作者记忆中的这些人物,一件件小物小事如画卷般一一展开,有杨梅的香气,有喜宴的喧闹,也有金盒子耀眼和鲜牛奶温度

  “留予他年说梦痕,一花一木而温存”。从本质上来讲,这都已是在别处的空间里,逝去的时间里存在的物与人,如同已经仙逝的启蒙恩师,永远也不可能再遇见。但琦君诚挚地用笔表达出了这一花一木曾带给她的温柔心灵触动,将他们投影在记忆中的印象与午夜梦回的痕迹,如实地记述了下来。

  尽管作者在《与友人书》中说,“人的心灵,是永远无法完完全全相沟通的,正如你所说的,人总是常常寂寞的。”但这种寄托于琦君记忆里物与人之上的感触,正因为琦君在他时他刻用心感受,在写作之时也真诚坦白,才让这体验如此之鲜活,这感触如此之炙热,能够穿越时空的阻隔,穿越心灵的障碍,走到读者的心中。

  “凡是往后对别人有所裨益的,偏是那些各人为自己精思,为自己探讨的东西,而不是那些原来是为别人所做的东西。因为人总不会故意欺骗自己,也不会把空壳核桃送给自己。所以,一切诡辩和一切废话就都剔除了,结果是写下去的每一段落都能补偿阅读它之劳。”

  ——叔本华《作为意志表象的世界》序

  这大概是对阅读一段文字记录最高评价了,能够补偿阅读他所付出时间

  琦君在此书中,不讲大道理不讲深哲学,只不过讲一讲她脑海里的美的、好吃的、好玩的、放不下的、想得到的,细语清香被风吹去,似了无痕迹,但心中那一刹那间美的感受、爱的触动,却被作者慢慢酝酿成了文,像名山古刹中的木鱼清磬,穿透淡淡轻烟,一声声飘落在了千里之外的读者心中,哀而不伤,寻常隽永。

  若你懂了,是因为你也记得。

  《烟愁》读后感(四):松间细雨风吹去,明日寻来尽是诗

  汪曾祺说“小说即回忆”。琦君也写小说,但真正使她陷身于“回忆”中而执着追求的却是散文。琦君的散文就是她心灵的巡礼,她用抒情的笔触抒写童年往事,且凭着这个抒写确立了自己在当代文坛的地位,也在这个世界里使其生命不断获得升华

  《烟愁》是琦君的第一本散文集,在台湾创下52次重印纪录,被台湾联合报副刊评为“台湾文学经典名著”。在书中,琦君以其饱含深挚淳朴感情的笔触抒写了对故乡风物人情眷恋,从真、善、美的视角叙写了自己的童年生活见闻,追忆了对自己谆谆教诲长辈亲人。这些文字把读者带入了她那透露着深沉亲情乡愁的思乡怀人情绪之中,使读者体味到美的情感。

  《烟愁》读后感(五):袅袅“烟愁”味道,浓浓故乡情韵

  35篇散文,字字句句都是最寻常不过的凡夫情绪,淡到感觉如我介俗子都能随意的吟哦出多句。毕竟对故乡对亲人的爱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体会的。但是,通篇整本的读完,再回头咂味,那些被红色笔尖轻轻划过的句子重点勾勒过的词语,那些不显山露水平淡无常汹涌暗藏的思乡浓情,又让一众凡夫俗子难以确切的表达与逾越。 在《烟愁》中,琦君女士有感于人,聊发于事,用朴实无华,甚至相当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絮絮叨叨”聊天似的平铺直叙,击中了每个远离故乡之人的牵绊与离愁。不同的故乡,相同愁绪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亲人好友,如烟往事,如一幅永远色泽秀丽的山水画,没有休止的鸟语花香

  从古至今,乡愁历来是文人墨客争相赋诗撰文的主题。乡愁是淡淡忧愁中的挂牵与不舍,是气势磅礴中的歌颂与讴歌,是客遇他乡时的寒暄与牵扯,更是一生剪不断理还乱的情之所寄。余光中的《乡愁》中,被时空与距离阻隔的亲情、爱情,无奈的放下、接受字里行间思念的愁让读者感同身受。席慕容的《乡愁》中,思念的线缠缠绵绵,直绕到一代一代没有停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句句是乡情的吟唱。而把乡情写出如此大众味道的,《烟愁》为一特例。不仅仅是《烟愁》,琦君女士的散文,读罢有似曾相识故人之感,仿佛在熙攘的街头擦身而过,一句乡音,引得各自回头,微笑面容里难掩诧异惊喜。在故乡的时空中回头驻足,眼神流转中有惺惺相惜的亲情暗自涌动。

  贪恋杨梅、瓯柑的味道;二十多年来,一直穿着母亲藏青色毛衣过冬;最鲜甜的妈妈剩菜;这些故事记录的是天下一统,沉甸甸无声滋润儿女母爱。“杨梅”一章中说:无知的童子,总以为一辈子都会在母亲的爱抚下享受着幸福呢!(p018)无奈“年光于哀痛中悠悠远去,我亦已忧患备尝,儿时那种吃杨梅的任性欢乐,此生永不会再有了。”(p022)亲人离散,故人没去,人生反复,“我经历的忧患多了,不会再为人们一句话、一个眼色而引起连绵不断的感触了。”(p053)然而,这只是一时的感慨吧,对于身经诸事,忧患备尝的一名写者,内心潜藏的就是用文字抒心怀的灵魂,思人睹物,难免感怀。

  对于学文识字,慈父对爱女多加严苛,但生活日常,却更多慈悲。“云居书屋”中,琦君女士为此生再不可得的“为父亲磨研朱墨,圈点诗书”的乐趣痛心;“喜宴”中,父亲为平复爱女满心的委屈,给女儿定做了参加喜宴的高级行头,满足了女儿小小年纪虚荣;“鲜牛奶的故事”中,一杯鲜牛奶的赐予,让父亲对女儿隐忍的爱跃然纸上。“当时总以为自由自在的喝牛奶或做许多其他的事是多么快乐,殊不知长大以后有长大以后的责任心情。人生并不是为享受,却是要有更多的给予;并不是以妒恨剥夺他人的快乐,乃是要以温厚与同情换取与旁人同样的快乐。现在,我已懂得更多,我愿以更宽大胸怀忘却过去种种的不快,也将以此获得今后更多的欢乐。”(p045)为了已去世的父母亲,她尽着一份人子之心,用慈爱包裹着姨娘落寞的晚境。

  “金盒子”中,“我”为哥哥的病逝恸哭,兄妹深情只能寄予小小的金盒子,并把这份爱延续给了领养的弟弟身上。但天意难测,弟弟竟也患病离世。痛失兄弟,泪已枯干,“尝尽了人间滋味,如今已无多少欢乐与哀愁”。金盒子里的物件渐渐褪去光彩,一日日离“我”更远。

  生活无忧的官小姐,偏偏喜欢社会底层的老长工阿荣伯伯、乞丐头子三划阿王结为知己朋友。是孩提时的童真善良之举,也是母亲一生宽厚待人以身育人的真实写照。阿荣伯伯说:我年纪大了,不能一辈子伴着你,你爸妈也不能一辈子伴着你。记住我的话,你一定要学的能干点,要自己撑天下。(p081)三划阿王说:人总是这样的,随你怎么大的困难,咬紧牙总挺得过去的。(p086)竟然是这些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给了这位官家小姐最真实的童年快乐,教给了她朴实的人生道理

  无以为报的父女情,指引人生的恩师情,纯真快乐的兄弟姐妹情,简单纯粹的友情……情之所至,处处感触,处处深情。什么是乡愁?思乡而不可居乡,念人而人已不可得,感怀过往日月,终觉年华逝去。一路走来,方会知晓:世间的一切,皆不可由自己的心念而定。“一缕乡愁,就像烟雾似的萦绕着我,我逐渐体会到烟并不能解愁,却是像酒似的,借它消愁而愁更愁了。”(p064)是的,“淡淡的哀愁,像轻烟似的,萦绕着,也散开了。”(p200)萦绕着的是心结,散开的是无奈。

  袅袅“烟愁”味道,浓浓思乡情韵。这是每一位离乡之人都闻过的味道,都经历过的感怀。

  《烟愁》读后感(六):不一样的烟愁

  第一次知道琦君这个名字还是在高中那会,因为一部叫做《橘子红了》的电视剧。高中时期住校,网络也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只好看原著。其实是个中篇,很快翻完,说实话复杂的人物关系有些看不明白。再加上那些年琼瑶剧正在流行,又是台湾的小说,又是情啊爱啊的,还是这一套,没新意,所以那会其实是不大感冒的,此后也没再关注过琦君。然后,就是这本《烟愁》。一本散文集,跟《橘子红了》很不一样的内涵与风格,才算是对琦君有了积极的印象。

  其实,一开始看到腰封上白先勇的推荐语,特别有种瘆人的感觉:泛了黄的旧相片啊,逝去的时代啊,魂牵梦萦的江南啊,幽幽的影像和幽幽的怆痛啊。真心讲,看到这样的推荐语,直想把书放下,这都什么啊,还没看都被吓怕了。颇有国产恐怖片要上映的节奏。而且,特别让人想到大陆比较流行的一句话:“这么早就开始回忆了!”是啊,作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我们,接受的教育一直都是:现在正是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要积极向上、朝气蓬勃、开创事业、勇往直前之类,总之要往前看。回忆过去,那都是老年人做的事情。别人都向前冲,连灵魂丢在身后都不管了,哪有功夫回忆什么逝去的时代啊。

  所以,是带着一种不舒服的情绪来看这本书的。还好,还好,在拜读一篇篇散文的时候,这种不舒服的情绪一点点消散了。因为在拜读过程中,完全没有白先生所表达的那种感觉。书中溢满的是来自内心深处深沉的情感。是与父母、兄弟之间的亲情,是与阿荣伯伯、三划阿王等人的友情,是与启蒙师、施德邻、瞿师的师友情,是与夫君的爱情,是与自己孩子的亲情,是对小金鱼、小狗狗的怜爱之情,是对家乡永远的乡情。

  但是,这些亲情、友情、师友情、爱情、怜爱之情、乡情并不专属于琦君,并不专属于江南,并不专属于那个时代。这是一些共通的东西,从而引起一代代读者的共鸣。这就是它成为经典的原因。我不是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因此,几乎可以对时代背景忽略不计,事实上,琦君对于时代背景也基本都是一笔带过。我老家不是浙江永嘉的,也不是江南的,对永嘉与江南没有一丝特别的感情。但是,我有亲情、友情、师友情、爱情、怜爱之情与乡情。这就是我愿意读这本书,并且从头到尾不放过一个字的原因。

  所以,千万不要被白先生的推荐语给唬住了。根本不是那个样子,除非你是一位较真的读者,对于书中的时间、地点、人物有着考证的兴趣。当然,这也不是责怪白先生。对于这样的书,想要说点什么其实很难。看了之后想向朋友推荐,我只能说,“这书很好、值得一看”。若要问“好在哪里呢”,就只能搜肠刮肚一番,然后罢休,“你自己看吧,看了就知道了”。真要说好在哪里,无怪乎就是把内心的情感转化成文字。就是这?是的,就是这样。有难度吗?有,也可以说没有。不管怎样,我做不到像琦君那样把自己内心的情感转化成文字,所以,我没有成为一名作家,没有写出这样的经典作品。所以,我觉得有难度。也是我愿意推荐这本书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原版为繁体字版。对于这个简体字版,其实有一些疑惑的地方。比如它删去了琦君自己的《枝上花开又十年:三版小记》,却增加了校稿人王盛弘的读后感《留得芳菲住》作为附录。一减一增、却没有说明缘由,令人费解,似乎后者比前者更重要。我为什么知道本来有一个《三版后记》?正是《留得芳菲住》透露的。另一个,《留得芳菲住》还提到,“比如《圣诞夜》中韦先生对小碧黛丽丝和她的同学说……”,去图书馆查看了台版,果然有一篇《圣诞夜》,篇幅较长。看过之后,感觉可能是因为宗教色彩过于浓厚,以至于被踢了出来。不得不对比了两个版本的目录,发现还有一篇《油鼻子与父亲的旱烟筒》没收录,看了之后却没发现被删去的强烈理由。就是一段有趣的童年往事而已。当然,可能与吸烟有关,与大陆目前禁烟的形势很不和谐,但《烟愁》那篇文章不也是关于吸烟的嘛。

  好了,这就是两个版本的区别。有洁癖的读者大可把两篇文章和一篇小记专门找来拜读,这样才算圆满了。

  《烟愁》读后感(七):空有当年旧烟月

  琦君的名字对于大陆读者来说或许是陌生的,实际上她是台湾地区作品最畅销的女作家,和林清玄齐名。更难得的是,她的作品是纯文学创作,也就是撷取生活中的片段、更侧重于表现自己的私人感受。因其真、感其情,才能够在无数情节曲折、离奇悱恻的故事中脱颖而出吧。同时,琦君的散文也具有国际影响力,美国的《读者文摘》曾选用她的散文二十多篇,是华语作家中被选用文章最多的人。

  在她的私人情感世界中,到底是什么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呢?深挚的感情是如何和平实的文字交融在一起的呢?在她娓娓道来、不疾不徐的叙述中,其实是潜藏着一股暗自沸腾的涌动,那就是对家国的无限眷恋和对亲人、童年的温暖回眸。

  一、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充满诗意的话:故乡不过是先人最终停留的地方。我们每个人从故乡出发,终有一日抵达了更远的地方,见识到了更广阔的风景,可是我们身上却始终有着故乡的烙印。不用提望月思乡,仅仅是在火车上听到乡音,在路边摊闻到了家乡小吃的味道,就足以让远行的游子泪流满面了。我想每个人都有那么一瞬间,想时光倒流,回到那个生养自己并给予自己无限慰藉的小镇,即使在别人看来那是个再平凡不过的小地方,可你知道那是你心中最温暖的阳光。

  在浙江永嘉,这个谢灵运曾歌咏过的地方,江水蜿蜒经过,两岸的农舍里会种植瓯柑树和杨梅树,一个叫小春的小女孩就在这里长大。潘家是有名望的大户,历史上也出了很多有名的人。但小春并不是娇生惯养的大小姐,她和这个年龄的其他孩子一样,对吃的最感兴趣,只要有好吃的就往嘴里塞,甚至可以忍受穿着难看的衣服参加婚宴。(《喜宴》)最喜欢做的事是在墙头晒暖,缠着父亲或阿荣伯伯讲画片上的故事;最害怕的事是老师检查背书,被训斥后躲进母亲怀里求安慰,心中暗暗想着如何逃学。(《晒晒暖》)

  在小春的视角中,我们跟随着这个聪慧又顽皮的小女孩,在稻草墙上把自己晒得暖烘烘,在风雪夜和外祖父伴着红灯笼的光回家;在春天的麦田里慢慢嚼着摘下的杜鹃花,在中秋夜的月光中视若珍宝地收藏月光饼的画纸;偷拿父亲的烟学抽烟,帮助长工赌钱......我们自己似乎就是小春,小时候做了一堆冒着傻气又无意义的事情,却感到很快乐,等到长大时,才发现想像当年一样快乐却那么难了。

  而这些“傻事”的背景,都是那个温柔淳朴的南方小镇,它像慈祥长者的一双慈悲的手,为天真的小春搭建了无忧无虑、可供探索的乐园,为她挡住了世事的纷扰和杂乱。那些忧患和挫败,她以后必将经历,何必在最开始就显露出来呢?

  这样温暖又充满人情味的故乡,小春一别就是半个多世纪,无怪乎她会对故乡如此魂牵梦萦。琦君的每一篇文字,都像是对故乡最深情的呼唤。或许每记录下故乡的点点滴滴,她心中的惆怅就会减少一分,可是思念反而增多了一分。

  二、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故乡尚可怀缅,琦君也终有一日回到了故乡,可是故乡里的那些人却再也回不来了。他们被折叠进历史的尘埃中,幸而借琦君的温情之笔才重新显影。

  从严肃慈爱的父亲、善良体贴的母亲、淡泊乐观的外祖父、不幸早夭的哥哥和弟弟、调皮鬼主意多的堂叔、如父亲一样的阿荣伯伯、启蒙老师和乞丐头子,还有许多出场不多但特点鲜明的人物,他们共同构成了琦君笔下的故乡世界。就好像一部无限循环的默片,这些人物的言行举止在琦君的心中不断回放,像是在说:“小春啊,不要忘记我们。”

  “你要用功读书,爸爸只你一个孩子了。”父亲是长年征战、名声显赫的将军,可他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粗鲁暴躁的匹夫,反而是沉静读书、格调风雅的文人做派。他对这个唯一的孩子是宠爱又寄予厚望的。他不会大声地斥责她,让她知道父亲原来是爱她胜过一切的;(《酒杯》)让女孩子着迷的漂亮衣服和洋娃娃玩具,(《小瓶子》)都是父亲买给她的。如果说父爱如山,那么琦君心中的父亲是温柔的山峰,或许是那开满桂花的春日之山,香远益清,父亲的勤勉好学、坚韧风骨构成了琦君生命的底色。

  “不要把时间金钱浪费在不必要的东西上,妈是把你当个男孩子看的哟。”白先勇曾这样评价:“琦君最感人的作品,都与母亲有关。”母亲对琦君的影响是终生的,她这一辈子只要看到一些旧物,就会想到母亲。倒不如说,对母亲的思念一直是不停歇的涓涓细流,日常的琐事不过暂时遮蔽了一下,只要停下来,琦君就能听到这股细流流淌的声音。朝夕相处的母亲,反而是严厉的,她从不惯着小春,一切以节俭为主,但对其他人却是宽厚仁慈的。被偷了钱的小春并没有从母亲那儿再得到补偿,从而她懂得了坚持,也对底层的人多了一些悲悯。(《到账》)慈母对小春无微不至的照顾自不必说,可是单看文字,谁曾料到小春并不是她的亲生女儿呢!

  小春原本命运坎坷,亲生父母相继过世,和哥哥一起过继到伯父家。伯父伯母对他们视若己出,可一家人团聚的时光很短暂,哥哥在北京患病去世,养母后来收养的小弟弟也得病离开,这世上只剩养母和小春相依为命。这一情景,多么像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虽非亲生,但长年陪伴膝下,早已血脉相连。“我们母女之间,除了骨肉至爱之外,更有一种患难中相依倍切的知己之感。”(《妈妈的菜》)母亲一生的忧伤苦难是源于她一直仰望着喜欢的人(即父亲)而不得,又隐忍着接连的丧子之痛。小春注视着母亲的痛苦,又同她感同身受,母女之间靠着精神上的陪伴才度过了那么多悲恸的时刻。慈悲淡泊、安贫乐道,是母亲的精神在琦君身上的流传。

  “小春,要记得阿荣伯伯的话,要自己撑天下。”阿荣伯伯与小春的情感可以用“如父如子”来形容。他没有父亲见识广、学问多,也没有母亲管教严、关心细,但他有农人朴素的智慧,是疼爱孩子的使者,也是痛苦时的港湾。不是大户人家的孩子可能都没有小春一样的经历,长工不仅是花钱雇来的,有时候会服侍家里好几代人,彼此相处也如亲人一般。他们往往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因为孩子可以跟他们毫无顾忌地开玩笑、捣蛋,和他们一起对父母亲“使坏”,更是因为他们讲的那些稀奇古怪骗小孩的故事。对文字魔力的向往,竟然是出自没文化的长工讲的故事,这是多么有趣的反差啊!阿荣伯伯本身就是践行了侍主尽忠的人,因此他喜欢讲忠义故事;阿长应该是富于幻想的,所以她才会给鲁迅讲山海经故事吧。在这一段描写中,永嘉的小春和绍兴的迅哥似乎交织在了一起,他们共享的是童年温情的故事,随后他们又将共享丧父的悲痛、离乡读书的孤独和物是人非的感慨。曾经认为自己很渺小的小春,最终用自己的文字“撑”了天下。而这片天下,却不复存在爱过她的人。

  “你若有力量,记住要为好人多做些事,那时我还活着的话,我会乐死的。”众人嫌弃的乞丐头子,却是小春最好的童年玩伴,因为她敬佩他非凡的领导能力,他欣赏她的乐观天真。表面上看,千金小姐和乞丐有什么好聊的,实际上他们有着共同的对“至诚”和“仁爱”的追求。阿王也并非天生就是乞丐,他不过是时代疾苦的承受者之一。他在苦难中挣扎,也在苦难中不懈追求、永不放弃,最终又在苦难中堙没。他从不随波逐流,从不自甘堕落,如朱元璋般揭竿而起,又如洪七公般侠肝义胆、广度众生。他的一生就像一部武侠小说般传奇,可是在这传奇背后,又有多少梦想破灭的痛苦和无人铭记的落寞呢!小春所做的好事,是在阿王孤独时成为他的解语草,并为他在文字中画了像,从而后世百代都能了解他的故事。古人认为,文章是千古事业。琦君在文章中记录的人,获得了不朽的生命,多少人在其中获得了慰藉,三划阿王有知,应该会乐死的吧。

  童年的人物群像在记忆的幽深宫殿中向小春不断挥手,琦君知道他们是在向自己告别。即便曾经有过刻骨铭心的记忆,也总有一日要微笑着说再见。“每说一次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琦君的文字中总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像轻烟似的”,她认为这不是幻灭,而是“踏踏实实的永恒之美”。因为用这种种回忆铺成的路,是她切实找回精神家园的唯一途径。她渴望“与梦寐中曾几度相见的人们,真正地紧握着手”,如今她是得偿所愿了,而读者在她的文字中红了眼眶,你或许想到了未曾报答的某个亲人,才知道这种遗憾绝非自己独有,那些愁绪,就让它们如轻烟般散去吧。

  三、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著名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认为,琦君的散文和李煜、李清照的词同属一个传统,但成就、境界更高。何以见得一名散文作家竟会胜过两位词坛圣手呢?我以为,琦君可能胜在有更长的篇幅来铺陈她的离乡去国之感。

  李煜的词在沦为阶下囚后境界始开,而李清照在南渡后才以凄恻的哀歌名留千古。苦难和悲伤对文学家来说,有时更像是一种特别的馈赠,“不平则鸣”,在心怀抑郁悲愤之时,写出的文字反倒具有了动人心魄的力量。

  唯一的哥哥去世了,连收养的幼弟都死在自己前面,小春的心中难道不是悲痛的吗?战火连年不得还乡,没有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也因此没法保存好父亲去世后留下的藏书,小春的心中难道不是抱憾终生的吗?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无数人被迫离开了故土,来到了陌生的海岛上,在那里语言、风俗都与家乡大不一样,无亲无故孑然一身,小春的心中难道不是孤独落寞的吗?

  思亲、怀乡、离国,种种不甘、痛心、挫伤以及被时代裹挟的无奈、憾恨,凝注成了琦君文字中特有的伤逝哀时之感。作家彭歌曾说,琦君在她那一代的作家中,富于东方气息,东方人的某些敏感与宽柔是她的特长。这种“东方气息”,我认为就是一种含蓄的哀愁,对周围事物终将凋零消逝的感伤,类似于日本文学的“物哀”。可是在经过这么多苦难后,琦君的哀愁并不激烈,不针锋相对也不怨天尤人,她只是在周围事物中不断寻找故乡的影子,为自己重现一幕幕的童年幻影。

  如果有一台时光机,我想大多数人都想回到自己的小时候。小时候没有烦恼,不必辛劳,也不须斤斤计较。你大可拿着冰激凌在电视机前消磨一下午,也可以和小伙伴们在外面疯跑,不用理会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声音。所谓的“怀旧”,并非留恋老旧的事物,而是你怀念和表姐一起玩过的洋娃娃、和外祖父一起做过的风筝、和小伙伴们拿零花钱买的零食和小画片。童年的零食和玩具,你现在也买得到,但你知道那和你记忆深处的不一样,那些曾经陪伴你的人都到哪儿去了呢?

  小春看到红花灯就会觉得“自己的童年也回来了”。红花灯对于她来说,是外祖父温暖的语调、坐在他膝盖上看戏的安心和一起牵着手踏雪回家的脚步声。“童年的情景一直摇晃在梦一般柔和的灯晕里。”(《红花灯》)这是一场如万花筒般炫丽又不真实的梦。梦境也随着风筝的扶摇直上而升起。“我希望风筝永远不停地上升,童年的梦永不要醒。”(《风筝》)如果说,回忆就是一场旧梦重温,那么小春就是一直徜徉在梦境中的爱丽丝,她不想醒来,和现实的无奈、痛苦相比,她更贪恋这梦境中的温暖啊。

  是清醒地活着,还是温暖地梦着,每个人心中可能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但读者们都会感谢琦君记录下这些动人的梦境,它们不仅抚慰了作者的心,也点亮了读者的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烟愁读后感精选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