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量子怪杰》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量子怪杰》读后感10篇

2018-06-03 20:4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量子怪杰》读后感10篇

  《量子怪杰》是一本由格雷姆·法米罗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6.00元,页数:5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量子怪杰》读后感(一):因为真实,所以有趣并且有益

  五星,传记类,适合浏览。看过的最有趣的科学家传记。狄拉克应该就是生活爆炸里Sheldon的原型吧,一个内向孤僻的缺根筋的天才,所以他与正常人交流时的思维错位才留下那么多广为流传的逸闻趣事,让人读的时候忍俊不禁

  但在笑过之后,也有两个很深刻印象:1、每个科学家都有自己研究风格,书里面就展现了好几种,比如狄拉克强调数学美感理论物理指引作用,而玻尔、海森堡则强调哲学思维,还有爱因斯坦这种把两者融会贯通的神人。这些不同的风格源自科学家各自的天赋经历气质以及性格后辈只能借鉴,强学不来。2、杰出的科学家好多时候都显得情商不高,虽然他们留下了身后名,生前却很容易过的不如意,尤其是在家庭情感方面后人往往羡慕他们的杰出成就,却忽略了他们生活中痛苦。至少就狄拉克而言,他对于他的成就并不怎么在意,反而对童年生活、家庭不幸耿耿于怀,他恐怕宁愿用一个诺贝尔奖换取更幸福人际关系事业与家庭,还是要做好平衡才行。

  原书作者写的很好,能始终扣住狄拉克的性格与他独特的研究风格之间的关系突出他那种对于“理论物理的数学之美”宗教虔诚信仰,又能把1920那个现代物理风起云涌年代写得清晰而有趣。

  翻译得也很好。这本书是2013年翻译的,译者的用词很亲切随和,甚至有时候还带一些俏皮网络流行语,却和当时的文本非常契合,一点也不突兀或俗气

  《量子怪杰》读后感(二):怪才诺贝尔得主:狄拉克vs纳什

  狄拉克:20世纪最具天才且最有影响物理学家之一,与牛顿、爱因斯坦比肩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量子物理创始人之一保罗•狄拉克权威传记。最早提出反物质概念,是霍金眼里自牛顿以来英国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

  23岁,跻身于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

  30岁,继牛顿以来剑桥大学最年轻的的卢卡斯数学教授

  31岁,因在量子力学方面的成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然而,虽有严重自闭症倾向,却坚持在物理学和数学的世界里踽踽独行

  约翰·纳什,生于1928年6月13日。著名经济学家、博弈论创始人、《美丽心灵》男主角原型。前麻省理工学院助教,后任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主要研究博弈论、微分几何学和偏微分方程。

  22岁,提出“纳什均衡”博弈理论,奠定了数十年后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基础

  30岁,精神失常症状显露出来了;

  20世纪80年代末期,纳什渐渐康复

  1994年,他和其他两位博弈论学家约翰·C·海萨尼和莱因哈德·泽尔腾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量子怪杰》读后感(三):也说 Dirac 传,及历史现实

  这篇评论夹杂了很多私货和个人思考,并算不上什么正儿八经书评

  09 年出的这本 Paul Dirac 的传记,有 Dirac 人生前四十年作为量子力学建立者之一的荣耀(甚至因为派系平衡和 Schrodinger 以及 Heisenberg 都拿到了 Nobel Prize,哦,其实是量子力学和标准模型建立过程中的这代人荣耀了 Nobel Prize),也有其家庭生活的幸运与不幸(父亲病态要求母亲对 Dirac 异常依赖青年成名后遇到 Wigner 的妹妹 Manci),还有二十世纪风云变幻的历史背景(一战结束后进入大学,在两次时间大战之间的辉煌二战中欧洲的惶恐与落败,美国在 Manhattan project 之后意识到基础科学的巨大能量,大量投入和欧洲科学家移民)。这在今天的美式 tenure-track 制度下也是难以想象的,要知道评 tenure 的时候毕业的 phd 个数也在考核范围内。据说 MIT 甚至把社会影响力也算了进去,也许这是圈内某网红 prof 拿到 tenure 而太太没拿到的原因之一吧。可要是这么比的话,回头看看 Cambridge 著名的 Lacusian Professor,除了 Isaac Newton 之外,Stephen Hawking 和 Dirac 是为数不多在职时间超过三十年的。如此 active 的 Hawking 和 Dirac 的寡言少于可是对比鲜明,但是在圈外的名声大概是大相径庭的。

  这书的翻译称得上是文笔晓畅,虽然排班还有字体选择,已经对文中为数不多的公式处理都堪称灾难(我不确定这黑锅改丢给负责校稿的季燕江老师,还是这手的编辑)。在起初看到目录的时候我甚至是有些崩溃的,竟然是没有任何评注的编年体。不过读完之后,别有一番韵味学术进展,个人和历史的进程交织在一起。

  其实读科学史还有一个作用,提供信心。如果我们假设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记忆力有限的话,那么历史总是不同程度相似的。广相刚发表的那些年代,在 Bristol 读 EE 的 Dirac 试图理解相对论,居然只能通过报刊杂志上的零碎而缺乏信息量的评论,以及学校里偶然间讲座——其中还有哲学家的。学校里的老师们知道的东西并不比他们多到哪去,看来这一个世纪过了世界还差不多,起码两年前我想知道 QMA 是什么的时候只有完全一样感受。不过 Dirac 那个年代,一战结束后找不到 EE 的工作,还可以在老师的引荐下两年在读个数学本科,phd 期间做一些工作。这年头,不在最好的位置拥有巨量的资源,本科发点很好的文章,顶级的 phd position 就别想了。当然,这个时代也不全是坏处,youtube 上遍地的 talk 和 simons institute 或者 it from qubits 这样的大型 project,很大程度上把知识层面门槛显著降低了。而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的确定上面会需要一定的革新,从虚无中推导一切不在那么必要(对比 Dirac 试图理解 uncertainty principle 的时候,等了一页才在图书馆查到了 Poisson 括号的定义),不过筛选信息的能力却变得更重要了。SNS 式的学术 preprint 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学术交流,但是另一方面会不会导致同质化呢?如何平衡独立思考和 community?

  另外,还有一件事。Dirac 对重整化的嗤之以鼻,可以类比的大概有 Einstein 的大一统理论之梦,杨振宁的常年高能物理劝退;再加上姚期智黑 Aaronson 的 quantum supremacy 是些“物理学家喜欢,怎么都是对的东西”。似乎科学家在功成名就英雄迟暮之后,总是喜欢做一些在后人看来违背历史潮流事情。以前本科的毕设导师跟我说,我们年纪大了,真正的创造力在你们身上的时候,我觉得只是鼓励而已。现在看来倒未必,恐怕是历史的一部分

  还有一件事。在我看序言的时候,惊讶发现 Dirac 从 Cambridge 退休之后去的 FSU。更像是声名远播吉祥物,积极一点呢,能帮着调整一下大局。这么想想杨振宁和姚期智干的是一样的事情:西欧的量子力学工地的科学家们,换成了冷战胜利如日中天的美国学者;而二战后在学术界初具影响力的美国科学界换成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大陆。大概过了最具创造力的数十年之后,能在哪发挥最大作用和个人的母国息息相关

  《量子怪杰》读后感(四):堪称国内第一部狄拉克权威传记

  从传记角度,这本比《狄拉克:科学和人生》更 有可读性。《狄拉克:科学和人生》学科讲述的更为多些。

  《量子怪杰》书名对于狄拉克本人来说,贴切。他真真是一个怪人,一个怪才,一个怪杰。这本书从他的怪异家庭生活,性格暴虐的父亲,异常溺爱他的母亲,到自杀的哥哥,以及资质一般的妹妹,都很难想想,在这样一个家庭,竟会培养出以为世界知名的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狄拉克的成就,从家庭教育来说,是相当缺失的,父亲每天早餐必须强迫狄拉克用法语与之交流,导致狄拉克吃饭都成为障碍。而母亲准备的早餐,更是一碗汤粥。兄长因为嫉妒弟弟学习成绩上的优异兄弟二人日渐疏远。而且,狄拉克的家庭没有一位来访的客人,除了来家里补习法语的学生们。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沉默又沉默地独自思索着。

  很想翻到书的后面,看看他成功秘诀,当然,除了他的天赋之外,他依靠的还是他异于常人的坚持。二战胜利后,他没有选择一份工厂工作,继续研究数学,直至走到剑桥,每日除了就餐时间,仍旧一人漫步思考,所以,再看到他后来的成功,又是多么的自然而然的事情。

  虽然从他的性格来看,他有典型自闭症倾向,但他有自己的追求,并以全部纯真感情对待学术,心无旁骛

  《量子怪杰》读后感(五):狄拉克:量子力学最后的骑士

  作为一个理工男,也算是学过一点物理吧(四大力学固体物理数理方法神马的,但专业材料物理)。也算是很早就知道狄拉克了,最先是在各种科普书上,小时候看哪种奇奇怪怪的什么《宇宙未解之谜》有时会提到他预言的反物质。其实算不得什么数啦哈哈。

  真正的有印象应该是大二的量子力学课,当时的我对于量子力学科学家们比较熟悉的主要是玻尔(《量子力学史话》他和爱因斯坦论战真是印象深刻),还有薛定谔(他著名的方程我几乎每次作业都要用。。。)以及海森堡奥本海默等等一众人。在量子力学课上学习了他的狄拉克符号,当时我第一次觉得原来计算可以设计的这么优美,狄拉克的符号真的是又简洁实用,当然也很抽象。。。不过怎么说也算是认识了。再然后就是杨振宁先生的《美与物理学一文》中对他推崇备至。这才促使我找来他的传记看。随便写一点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吧。

  狄拉克是一个极端沉默的人,他的家庭也是很不幸,看过书的人应该都深有体会。最让我难受的地方有两个:他的母亲请求他给她买一个钻戒,最后他买了;还有他母亲请求他给他在剑桥附近找个地方住,但是最后只持续了一段时间。他的母亲不是一名伟大的女性,但是却让我很是心酸,她受困于一个变态丈夫大儿子自杀,小儿子又不是很喜欢她,并且他还对狄拉克有一种强烈占有感以至于她一直都与曼琪不和。每次看到关于他母亲的部分总是感觉心碎

  不多聊他的家庭,接下来写一点我读书的时候印象很深刻或者说很有感想的一些地方吧。

  1.反物质的预测:这可以说是理论物理的荣耀。狄拉克凭借方程,不靠任何实验证据提示预测出反物质的存在。理论物理的最大魅力就在于此。

  2.“狄拉克喜欢运用理论性的表述,以方程的形式表达一个单一的却简洁优雅意义,而不是用文字说明,给哲学家留有争论依据。”哲学家都边呆着去吧!物理学不需要哲学,哲学才需要物理学。

  3.“对于物质最细小的粒子的想象图像必将导致误导。这些例子肉眼看不到的,也不能用普通的位置速度动量去描述解决办法就是运用抽象的数学。”这一点我一个本科生都深有体会,物理中有的概念真的是不能用生活中的东西或者图像去类比,如果你这么做了,必然会受其误导。要学会纯粹抽象的方法去思考。

  4.奥本海默试图用毒苹果害死布莱克特,读到这里有点不寒而栗。奥本海默真的是。。。

  5.狄拉克自己承认的偶像是爱因斯坦。但他却认为爱因斯坦过于担心量子力学中的哲学问题,而他只关心他的理论能否被实验逻辑的验证。他不关心哲学,他只关心理论的优美性和正确性。

  6.“奥本海默的能力,自信和他的目空一切一样罕见。”哈哈伟大的物理学家真的就应该有这种目空一切的自大。我们探索的可是宇宙的真理

  7.泡利说“我们的好朋友狄拉克也有自己的宗教,其指导原则是'无一是主,唯有狄拉克是自己的先知‘。“狄拉克唯一一次在宗教问题发表言论

  8.和皮卡查在一起让他有了性爱启蒙:”(她)是个女孩子,是个少女。我被带到了一个女孩子的游泳池,在那里他们游泳的时候不穿泳衣,我觉得他们特别好看。“嗯,他当时26岁。

  9.狄拉克和好友黄色笑话以至于他女儿受不了离开屋子。我的哥啊你能不能注意一下不要带坏小孩子

  10.”他所说的是个陈述句“。这个梗太老了不懂得可以自行谷歌。

  11.”海森伯,你怎么能事先知道那姑娘不好呢?“。太老了太老了,有兴趣的自己搜吧。

  12.狄拉克觉得他没有任何义务分享任何有关物理的想法,他的格言是:”每个人应当解决自己的事情“。大概他是量子力学或者现代科学最后的一位骑士了吧。爱因斯坦也是一位伟大的骑士。他们都不与别人合作独立完成自己最伟大的工作。

  13.”依靠数学灵感去发现这些规律而不是依靠观察寻找线索“,以及他在莫斯科留下的经典名言”Physical laws should have mathematical beauty.",写着这句话的黑板现在还在。

  14.”谈论信仰的目的是激励人们使他们有勇气面对不幸和灾难。这使得人类思考灾难最终会对人类产生益处。” 我所信奉的信条是是:“人类这一种群将继续生存下去,并且会无限进化和发展。我必须做这样一个假设而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安宁。如果一个人能够在这么永无休止的进步过程中做一点小小的贡献,那么他就不枉此生。”,“世界必须发展”。我决定也拿这个作为我的心跳。共勉

  15.害怕出名的他不想去领诺贝尔奖,卢瑟福告诉他:“如果你不去的话,那你就更出名啦”哈哈莫名喜感,我们伟大的狄拉克也有想不通的时候。

  16.狄拉克用列表来回答曼琪的问题,看一次笑一次哈哈哈哈。

  17.他娶了他的反粒子----一个在性格和脾气秉性方面和他几乎完全相反的女人。

  18.玻尔说:“看看人一旦结婚会变成什么样”,哈哈哈

  19.狄拉克用他母亲的名字给孩子取名叫莫妮卡。对母亲的怀念一览无遗(老友记的莫妮卡也是特别的喜欢的!)

  20.“费曼知道如果想要证明自己是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在拍摄会议合影的时候,他站在了狄拉克的身后以暗示自己高远的志向,就像在1927年索尔维会议上合影时狄拉克所做的那样,当时他毫不犹豫站在了爱因斯坦的身后。”费曼也是我非常崇拜的一位物理学家(当然我心中唯一的偶像还是伟大的爱因斯坦),我读过他的《别闹了。费曼先生》,他是一个处处都要耍聪明证明自己比别人强的人,但面对狄拉克就变成了“小学生”。每当提起狄拉克就说:“我可成不了狄拉克。”物理学的传承,爱因斯坦激励了狄拉克,狄拉克又成为费曼的偶像。那真是一个理论物理的黄金岁月啊。

  21.狄拉克鼓励他的姑娘们养宠物,他还设计了一个猫窝,并且特意量了猫胡子的宽度确保小猫们进洞的时候不会被卡住。好吧,萌化了。

  22.曼琪第一看到狄拉克哭泣,同时也是最后一次哭泣:爱因斯坦逝世了。他不是为朋友而哭泣,而是为了他心中的偶像与英雄。

  23.科学家不成文的骑士制度:当一个伟大的研究者逐渐衰老并就自己的专业说出一些反现代潮流的话,大家可以忽视他的话甚至可以私下里嘲笑他,但由于他的成就,在公开场合要衷心赞扬他。好吧,看到这里我理解为什么我有位老师有时会略微黑一黑杨振宁晚年的研究了(PRL一再拒收他的稿子)

  24.“他给了她地位而她给了她人生”。愿大家不要评价狄拉克夫妇,我觉得他们是最好的伴侣。

  25.“狄拉克的体力几乎被耗尽了,但是他心中依然闪烁着对物理的热爱:他常拿起来自己的论文,轻声但坚定的说:’我还有工作要做‘”。英雄暮年,唏嘘不已。

  26.霍金在狄拉克进入威斯敏斯特纪念碑揭幕仪式的发言:“我们国家用了十一年才意识到他可能是牛顿以来英国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拖了这么久才为他在威斯敏斯特教堂树立纪念碑。我来解释一下原因。我要解释的是他为什么如此伟大,而不是为什么拖了这么久。拖了这么久就是一个丑闻”Fuck You,狄拉克不需要什么破宗教的承认,彻头彻尾的丑闻。

  27.最后提到了伟大的Edward Witten,弦论的领军者,爱因斯坦的精神传人。愿我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弦论被验证吧。

  啰里啰嗦说了这么多,更像是自己的读书笔记了。我个人比较喜欢这种纪实的写作风格,即便是狄拉克提出他最伟大方程的时候,也没有用过的溢美之词,这本书就像是纪录片一样把狄拉克的一生简简单单的描写出来,就像他本身的语言风格一样,毫无废话。写了这么多算是对这本书,也是对伟大的狄拉克的一点纪念吧。我在学物理的路上会时不时想起来的,像是永恒的灯塔一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