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母性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母性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15 20:4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母性经典读后感10篇

  《母性》是一本由(日)湊佳苗著作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母性》读后感(一):凑佳苗的母性,是略伤感

  开始以为这又是一本凑佳苗典型风格的推理小说,但阅读之后才发现,这本书不只是表面那么单纯

  它有一点叙诡,不知道看到最后有多少人会发现;它依然涵盖了凑佳苗最喜欢用的几个元素老师母亲女性;它的推理小说味道还是不浓,甚至可以直接分类到日本小说。

  只是没有想到,身为家庭主妇(不知道凑阿姨是否有孩子),凑阿姨居然能很大胆地质疑母性,质疑母亲究竟是什么。

  母性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为什么要尽己所能地照顾女儿长大?

  有着不同成长经历的人,能通过这本书看到它折射出的不同的每个面。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推理悬疑小说能做到的。

  另外,很喜欢这个封面,对书中那种别扭的母性诠释得很到位。没有以母女形象这种简单意象表达,而是一大一小两个衣架,背负着沉甸甸的母性,小衣架无从选择地紧紧依附着大衣架,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走它,带着孩子细细的无助的啜泣声。

  《母性》读后感(二):【柒书坊】母性与女儿性的纠缠

  易中天在《中国男人女人》中写道,“女人有母性,有女儿性,所以女人爱英雄。英雄孔武紧强、成熟可靠,能满足女人的女儿性;英雄爱犯错误、易受伤害,能满足女人的母性。”日本作家湊佳苗的小说《母性》,也讲到“女人只有两种,母亲和女儿”,故事正是纠结于女人的母性与女儿性的展示与满足,并以精细深沉笔触刻画出由此产生的各类误会矛盾,让读者深入到反复幽微善恶并存的人性之境。

  湊佳苗作为日本“家庭主妇型”作家的代表,善于描摹并以小孩家长、老师为主要对象人生状态境遇。本书也不例外,一个渴求母爱的母亲与一个渴求母爱的女孩演绎了一段因爱而误的故事。特别一提母亲留美,她对自己母亲的依恋到了无以复加地步,凡是母亲肯定事物,必定美好,时时刻期待母亲的赞美拥抱。她的爱情婚姻也是母亲促成的,她起初对女儿清佳的关爱也是仿着母亲的模样,并把清佳看做母亲血脉延续。可一旦母亲因意外离世,她便不知所措,并开始寻求来自婆婆的新的母爱,却受伤连连,还视女儿为祸端,不断冷淡。在留美身上,我们看到的只有“女儿性”,没有“母性”,虽然她自己一个劲地表示她是“尽己所能地照顾、关爱女儿”清佳,这不过是托词。从中我们也了解到,“母性”并非女性天生的特质,女性分娩之后,不见得自然而然拥有“母性”,所以社会对女性的母亲角色期待过高是不合理要求子女教育需要父母双方甚至是整个家庭付出

  此外,众所周知,湊主妇的小说中除了一定会出现令人印象深刻的母亲形象外,父亲的角色总是对家庭和子女毫不关心,以刻意逃避负责任的面目出现。个人觉着是因为作者不太善于描摹男性角色,正如本书中的男一号田所哲史,其存在明显不强,作者只能借其岳母的话(“哲史是像深湖一般的男人”)来进行掩饰。书评天蝎小猪曾在解读《花之链》时说道,“在凑佳苗的小说世界中,主人公几乎清一色的不是孩童就是女性,而她对男性角色的描写也远较前两者苍白。”

  因此,我们看到了一个窝囊丈夫与父亲,尽管具备受过良好大学教育,且对绘画音乐诗歌都有一定的造诣,可一旦面临家庭的种种危机困境,却只会选择逃避与忍耐。他对调和婆媳、姑嫂、母女之间的关系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甚至企图通过婚外情寻求解脱,也仅仅找到了暂时地慰藉,后来情人又弃他不顾,最终只能狼狈回归家庭。作者对男性角色的批判于此可见一斑,这可能和作者的“家庭主妇”的身份有关,也与日本当代社会婚后性别分工生活模式攸关。日本女性生了孩子后,基本在家相夫教子,与外界接触日渐稀少,不免会产生怨艾。

  如果作为一部推理小说来看,则未免定义牵强,但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现实题材作品仍不失为佳作。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责任重大家庭教育好坏,直接作用于孩子今后的人生以及性格形成。书中的母女留美和清佳之间的人生悲剧,差一点就成了生死惨剧,全都可以归因于少时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的偏颇。要知道,家庭教育对子女的不良影响往往会成为子女内心阴暗面的根源。于是,我们得到一个警示,如何为人父母、如何教养子女,在家庭生活中是极重要课题,每个为人父母者必须不断学习思考

  《母性》读后感(三):【柒书坊书评】母性的阴暗面--《母性》书评

  湊佳苗的新书《母性》书如其名,是一本描写母性的书。但是这本书奇特之处在于,出现在文字上的都是母性闪光一面,但是在读者心里所影射出来的却是阴暗隐晦的一面。这是作家匠心独运之处,也是作家对母性观察独特发现,难怪她会得意地说,写出《母性》这本书,就算不当作家也无所谓!仔细想想,作家的全职主妇身份倒是给了她深入思考这个题目的机遇时间,但是能想这么透彻,也确实很了不起吧。多说一句题外话,说起日本人,我就很来气,这完全是一种民族仇恨;但是读很多日本作家的作品,又不由得很佩服,包括夏目漱石、川端康成、村上春树、、、、和湊佳苗,确实是好作品。两种心情互不干扰,有时自己都觉得奇怪

  这本书开始是按照推理小说的路子写的,先提出悬疑,然后慢慢解扣子。但是这只是吊读者胃口手段而已,接下来不是推理小说,而是心理小说。主要是关于这个扣子的心理路程分析。正是这第一段对我的震动最大,这是全书灿烂、最平和美丽章节,但是那种隐隐的不安却极力要伸出头来,让读者看到它。本来是女儿自杀,但是这个母亲的忏悔却从自己的妈妈,也就是孩子的姥姥说起。这个母亲活着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妈妈高兴,她结婚时候根本对自己的结婚对象没有感觉,只是因为自己妈妈对他的画有感觉,她也就跟他交往;***妈希望她结婚,她就结婚。我看到这里就已经感觉到了,这是所有问题的根源!这孩子活的根本没有自我,果然她在后面说出了“我只是妈妈的分身”。

  曾经读过阿德勒对俄狄浦斯情节的解读,与弗洛伊德大不相同,尽管如此,其对于母性的解读却是极其精彩的。母性有光辉的一面,但是也有阴暗的一面,其阴暗的那一面就像阴暗的大地一样埋葬一切,是非恐怖的。在本书中,你看着这个失去丈夫的女人将女儿教导得有礼貌体贴人,似乎非常成功;但是这孩子做这些只是为了母亲高兴,根本不知道其意义是什么。进而这孩子把母亲当做生存的全部意义,失去母亲就失去生存的意义,这孩子就已经毁了。以后发生的一切都不过是多米诺骨牌的连锁式反应而已。所以这孩子在面临救母亲还是救自己女儿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母亲;所以母亲死后,她过着一种完全被动的生活,受尽婆家欺负,却只能靠用拳头打女儿来发泄。她的女儿最后选择自杀,不过是这多米诺骨牌反应的最后一块而已,别的骨牌身下有另外的骨牌垫着,最后一块只能拍在地上。

  这本书很淋漓尽致展现里日本那种粘滞的民族性,基本上来说,就是有什么话不痛快说,要说也黏黏糊糊地不好好说。反而是孩子或者人被压抑得没有退路了,才会说句痛快话儿;当然也有不说话,干脆自杀的。据说村上春树就厌恶日语的粘滞,特意不看或者很少看日语作家的作品,专看英美作家的作品,以求自己的文字能够清新利落。本书的文字倒也算利落,就是那种民族血液里的粘滞劲儿,不是语言能够去除的。

  《母性》读后感(四):【柒书坊】错位的母女

  作为日本推理界除宫部美幸以外最知名的女性作家之一,湊佳苗对于人性剖析的细腻程度在日本推理界几乎无出其右。《母性》秉承了湊佳苗一贯的写作内容手法,多视角穿插的复调小说形式关注于日本家庭关系和青少年问题,我们可以将本篇小说看做是既其成名作《告白》、《赎罪》后的另一个延续作品。

  本书的内容主要讲述了这样一对母女:一个一直在外婆关怀下的大小姐渴望着一直拥有自己母亲的爱,但却在一场自己引起的天灾中被迫在自己母亲与女儿之间做出抉择结果外婆通过自尽的方式迫使她最终救了自己的女儿。一个从小生活在希望保护自己受尽压迫的母亲并且强烈希望得到认同的女儿,却如何也得不到母亲真正的爱,最后知道了外婆舍身救自己的事情后,崩溃的希望以自杀解决自己遭遇的一切。可以说文章中的母女关系几乎发生了错位。母亲变成了敏感弱者,沉浸在不幸当中却非常无助,只能把女儿当做了自己的抱怨对象而无法去正式自己对于女儿的爱。而女儿硬逼着自己强大起来,以对抗那些压迫母亲的外力,却因为幼小心灵实在撑不起这么多痛苦,最后崩溃无助。

  小说的每个章节尾都加上了文中外婆和父亲喜欢的《里尔克诗集》,最后的爱之歌写到:“我该如何把持自己的灵魂,让它不和你的灵魂接触?我又怎能让它越过你,移向其他事物?”真正相爱的双方,却最容易造成诸多误会。因为双方都努力表现出自己对于对方的爱,却小心翼翼的试探着对方的想法。文中最懂得把握这些的是外婆,她懂得母亲的脆弱敏感使其需要有人一直给予他肯定的鼓励。她懂得父亲的感情像深处的湖底,只有母亲能将其照耀阳光之下。她也明白自己的外孙女最要的是其实就是简单的无偿的爱。所以当外婆这一角色离世之后,这一家人就都变得无法正确拿捏自己的感情了。但当最后,女儿的企图自杀,最后终于使整个家庭幡然醒悟,最后未发生更大的悲剧。

  本文算是湊佳苗系列作品风格的一个延续,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情感羁绊,一直在凑佳苗的作品中出现,可以说文中的女儿在渴望母亲的爱方面像极了《告白》中的修哉,但《告白》中的修哉太过偏激,对于自己母亲以外的事物,都持以否定,从而注定了悲剧。而文中的女儿拥有着修哉所不具备的正义感,所以即使在与残酷现实的对抗中几近崩溃,也最终得到了自己期望的爱。

  一直以来多视角穿插的复调小说形式都是湊佳苗的最大特点,这种多角度交叉叙事风格,首先可以使读者更容易了解每一位人物的内心情感,从而体会时人物的行为处事。而且还可以让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增加了小说角色所谓的平等意识,而不被单主人公所主导

  湊佳苗在自己的作品中会尽量的加入一些新鲜元素,包括了《往复书简》中的书信体写作形式,《白雪公主杀人事件》中的社会评论交叉。而本文中也使用了简单的叙述性诡计这一本格推理很常见的手法,当然比起《剪刀男》等以此为主要形式的小说不同,文章只是在做了一点点小小的花样,对于那些想通过叙诡这种表现形式让自己在文章最后大呼上当过瘾的读者来说,本文应该是做不到的,但这也算是湊佳苗的一种尝试,期待她在保持自己风格的同时,加入更多的新意

  可以说本文还是保持了湊佳苗一贯的水准美中不足的是,几乎我见过的湊佳苗的文案宣传都要跟《告白》扯上一点关系,不知道这算是对于《告白》的太过肯定,还是对于湊佳苗其他作品的不自信,这本书推荐给希望了解湊佳苗系列作品的读者。

  《母性》读后感(五):【柒书坊】小心翼翼乞求的母爱——评凑佳苗《母性》

  昨天是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天,也就是母亲节,刚好在昨天就把日本作家凑佳苗的新作《母性》读完。合上这本书,心情有点难以平静——世界上还有一种母爱是要乞求的,是要小心翼翼地乞求的。

  关于母爱的小说,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毕淑敏的《血玲珑》和美国作家爱玛·多诺霍笔下的《房间》。《血玲珑》说的是一个母亲为了拯救患有白血病的女儿,她试图再生多一个孩子,以这个孩子骨髓去拯救女儿的生命,这个故事情节和美国电影姐姐守护者》如出一辙。而《房间》则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一个女孩被囚禁7年在一件小小房间里生下她的儿子,就在这个环境恶劣,犹如人间监狱小房间里,她陪伴着儿子成长,努力为儿子营造出一个正常健康的生活环境。在阅读这两本书时,带给我最多的就是感动,虽然前者母亲的做法我完全不赞同(以前有写过这本书的书评),但是依旧能深深感受得到她身上母性发出的光芒。读到《房间》里的母亲,更是让我热泪盈眶,她陪着她儿子学习,阅读,做游戏,做运动,吃饭,睡觉,在一个监狱里,她却给儿子营造了与正常世界相差无几的成长环境,这种沉甸甸的母爱正是女人身上母性大发的表现,母性的力量本质上说就是奉献爱。在读凑佳苗这本《母性》之前,我一直是怎么认为的,母爱从来就是母亲默默地给予。

  凑佳苗笔下的《母性》是一个很新颖的故事,故事很吸引人,将导致情侣分手,婆媳大战的问题变成“要是只能救一个,你是救生你养你的母亲,还是救你生你养的女儿?”,这种问题从来都是沉重的,对于书中女主角来说也是如此。因为那一次被迫做出的选择(最后女儿获救)导致后面发生的事情,才让我知道了世界上母爱并不是从来都是默默给予的,有一种母爱要小心翼翼地乞求。作者并没有从单一的角度进行讲述故事,而是化身为两个角色——母亲与女儿交叉自白进行心理剖析,两者的心理独白相呼应,更能了解到母亲和女儿心中的想法是多么的南辕北辙,关于母爱在母亲和女儿心里有着怎样完全不一样的理解。女儿从母亲失去母亲,自己失去外婆之后,不再感受到母亲带给自己的母爱,虽然三餐无虞,但是却不再称赞自己,不再抚摸自己,不再拥抱自己,甚至在深夜痛打自己,但是女儿依旧发誓要好好保护母亲,所以总会在母亲受婆婆姑姑欺负,老爸保持沉默的情况下挺身而出,一心一意地做好母亲吩咐的事情,做母亲认为正确的事情(导致女儿缺失一种同理心),女儿如此的小心翼翼,为的就是能从母亲那里得到相同的爱。偶尔母亲对她露出微笑或者爱意的时候,女儿都欣喜若狂,她一直在小心翼翼地讨好母亲,乞求那一点点母爱,可是生活总是不如人意,看到女儿最后选择自杀的那一刻,我真切的感受到了痛心。“母亲无法保护自己,无法无私地爱自己,我乞求的只是世人都有的母爱而已,可是知道真相的那一刻,我放弃了。”

  仔细想一想才惊觉“小心翼翼地乞求母爱”并不只是存在于小说当中,看看这个残酷的世界,就会发现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真实的上演着,“亲生母亲虐待孩子”这类的新闻并不少见,“家长语言暴力对待孩子”这样的问题也真实存在家庭中,正因为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孩子通常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长大,但是小心翼翼只不过是想要那一点点的母爱而已。

  放下书走出房间,看到妈妈在厨房里忙碌着,我竟感到前所未有的如此强烈的要冲上去拥抱妈妈的冲动,谢谢母亲,让我不必在成长过程中小心翼翼地乞求着母爱,我要的母爱都有了。

  ——日落之美

  《母性》读后感(六):我们究竟该不该“懂事”?

  首先,关于小说和电视剧的差别。

  1、 小说中没有高野警察这条线,为了构架贯穿全剧的线索才加入了他,同时他在十年间他对纵火案的执着也是为了N(夏美),在不破坏原著的基础上,算是一个很好的原创了。(顺便说一句,非常喜欢三浦友和)

  2、 小说中未说明纵火案的凶手是谁,这其实并不是重点,剧中亡父的设定其实也算是契合上一条而来的原创。这把火在精神上拯救了想烧自己父亲和情妇房子的(Nozomi Sugishita)杉下希美,也在杉下误解(Shinji Naruse)成濑慎司是纵火案凶手的巧合下,把唯一的助学金申请名额给了成濑,让他离开了小岛。

  3、 小说中(Nozomi And)安藤望完完全全是个“局外人”。日剧中的N计划1实则也未参与也并不知情,和N计划2(杀人事件)更是连大门都没有进入。更为凸显衫下为了安腾的这一条线。

  4、 小说中有个细节。根据作者的叙述顺序,解救(Naoko Nogushi)野口奈央子的计划个人觉得是衫下想出来的而非(Masato Nishizaki)西崎真人,西崎告诉了衫下解救奈央子想法,而衫下在回小岛参加同学聚会遇见成濑时,听到其上门送餐的服务时便想出了这个计划,她虽然嘴上不同意西崎的“婚外情”,但这确实这是为了西崎。这种无理由的相信还真叫人羡慕。

  接着,主角们都是为了谁?

  1、杉下希美:其实我觉得杉下希美也可以说是书中唯一的主角。作者写书的时候会让自己扮演其中的一员,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东西,而本书中那个角色是杉下希美。

  凑在日剧放映之前在一段广播采访中说“除了交往和结婚的对象,漫长人生一定有其他人是你心灵寄托之所。”衫下为了感谢身边这三个男人,“可以牺牲自己”,“可以满口谎言”,“可以无所不为”日剧开头就道出了衫下的心声。为了成濑,她放弃了奖学金名额以及作伪证,两人虽然相互喜欢却不联系,是最虐心的一对了,而成濑一直作为衫下的唯一“依赖”而存在。接下来是安腾,衫下是喜欢安腾的,为了他的前程,隐瞒了他整个N计划,甚至提前激怒(Takahiro Noguchi)野口贵弘,让其和西崎发生冲突,安腾完全和事件无关(锁门也被衫下隐瞒)。接下来是西崎,西崎和衫下这一对网上争议较多,多数是觉得他们是同命相连的兄妹情,而我觉得,衫下内心也是喜欢西崎的,或者说,满足终极的爱—共有犯罪。衫下的自白中表露了对成濑的感情,于是“共同犯罪”了,在杀人案中虽然没有明确描写,但共“同承担犯罪”的事实已经表露了心意。

  2、成濑慎司:很简单,当然一切都是为了女主啦。值得一提的是,小时候衫下帮助了成濑离开了小岛,而杀人事件中,成濑义无返顾的支持衫下的做法,不问原因,无条件相信,直到最后也未能把“喜欢”两个字说出口,默默付出即是成濑心中的终极之爱。两人命运最后又回到了最初的小岛,小说未明确说明,日剧最后一幕两人海边的场景也算是道出小说隐含的意味吧。

  3、西崎真人:很复杂的一个人物,畸形的心理让他将痛苦深埋在心中,想把自己童年的痛苦升华为文 学小说以被世人所接受,只其实是自我麻痹,未遇到央奈子之前,他和奈央子的遭遇几乎是一致的,直到两人相遇,西崎觉得自己的遭遇终于能被人认可,当看清央奈子的家暴行为并非是爱时,其实也看清了自己,所以拯救央奈子的同时其实也是对自己过去的一种挽救。当亲眼目睹央奈子自杀后,更是想起当年未救起母亲的痛苦与自责。为了爱,为了央奈子,也为了拯救自己,不能让爱这么崇高的词语担起杀人的责任……

  4、安藤望: 安藤是第一章中的自白中唯一一个说实话的人(除了锁链),他从头至尾都是为了自己。不与野蔷薇庄园的老伯交谈,对西崎各种看不惯的心理描写,原作书中安藤望是一个很以自己为中心的人,他的眼中只有前途,最后那个有意无意的锁门也只是想为了证明自己的重要性。

  感想: 看到第八集的时候,有了写一篇观后感的想法,因为真的是想盛赞一下这部剧的编剧,或者说,原作小说《为了N》的作者:凑佳苗。这个名字并不算陌生,虽然上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是在2010年,电影《告白》上映,然而看完不禁让我感叹人的黑暗面,在不为人知的地方究竟是有多么恐怖,此片也入围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看完电影我就去补了小说,及其平淡的叙述着一件由“意外”引发的报复,而每一章都是由第一人称内心告白,读者会渐渐发现,事实的发生的事是一样的,然而每个人看到的东西却不一样,最恐怖的真的是人心呐。《为了N》中,主角们各种童年黑暗遭遇,长大后“发酵”出不同的价值观,小孩和妇女似乎是凑佳苗比较关心的群体、并且能把她们受到的一些遭遇写得非常的到位,引人深思,我想,这个和应该作者自身的童年遭遇有关,谁都有深埋在心中的阴影。

  童年的事到底在我们人生中起着什么作用,到底什么决定了我们的人生价值观?当心头的阴影不被大众所接受,你是改变自己融入社会,还是封锁住自己的心等待那个懂你的那个人出现呢?也许看完这本书你会有答案。

  成濑、安藤、西崎分别代表了初恋、可以结婚的人、理解你的人。成濑和衫下的感情是最简单最纯粹的,这样最简单的感情是最美好的,但可能也因为种种原因,最美好的初恋是并没有什么结果的,即便这样,成濑却依旧是衫下愿意依赖的对象;安藤,全故事中唯一一个正常长大的人,但讽刺的是他表现出来的却是自私与冷漠,但他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会说出陪爱人去自首再等他出来的言论还真像是普通人说出口的话,要是衫下没有童年阴影她绝对会选择安藤这样的人作为伴侣呢,但若是没有这样的童年遭遇又怎会遇到安藤呢,造化弄人。再观西崎这样的心理阴霾重度患者,感情特别细腻,剧中和书中多次提到他似乎能读懂人心的本事,这也是衫下对他有好感的原因吧(房东老伯也特喜欢他)。到底能为爱的人做什么呢?无理由信任和任何付出。虽说被叫做终极的爱,但其实爱情是非常简单的,最纯粹的最简单的爱最不去计较未来和结果的爱才是终极的爱吧。共有犯罪什么的即便只是在小说和电视剧里出现,也非常帅气和让人兴奋!

  感谢身边每个帮助过自己的人,感谢有了他们才造就了现在的自己,不用为了他人牺牲自己,但至少,善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世界和平。

  《母性》读后感(七):你理解的爱,都与童年有关

  我有一个男闺蜜,人长得很帅,待人也很好。在很多相熟的女孩子眼中,甚至是男神级别的人物。只是这个男孩子至今从未谈过一次“正常”的恋爱。最后一个女朋友极度没有安全感,两人曾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但在最后一次爆发式的争吵中彻底崩了。我也很奇怪问过他几次,按说你的条件找个好女孩应该不难吧。(倒不是说他的前任都是野路子的姑娘,只是与她们的个性总不能很好地契合),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后都把原因归结到性格不合上。

  后来有一天他找我喝咖啡,我心想大概又是来和我谈论某个姑娘。但这次见他的状态有些不一样,有些沮丧,但似乎有有些兴奋。那天他一来就和我说:“四姐,我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了。”

  起因依旧是一个姑娘。这个男生有个特点,表面上很高冷,但一旦确定自己喜欢某个姑娘后,就会变成24孝的好好先生。而他喜欢的又都是些性格叛逆,很有个性的女孩子。这就造成了往往喜欢他的他不喜欢,他喜欢的不喜欢他的局面。

  这次他又喜欢上一个野丫头,但据他说,这次很不一样。不像往常一样被拒绝后是长时间的失落,而是开始对自己开始进行深入地分析。

  他说:“首先我分析的是,我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姑娘。”

  他先从对方身上找原因,是因为对方的叛逆,明朗与独立于自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自己才会想从对方身上互补。但在和那姑娘的接触过程中又发现不对,那姑娘明显是现在流行说的“外向孤独症”患者。但他的爱意并没有因此而减退,反而更加喜欢她了。后来他才总结出一点“我们都是一样的病人”。

  是什么病?我问他,他没有马上回答我。反而问我,四姐你知道什么叫潜意识吗。潜意识的概念我还是知道的。只是一时要我组织回答我还不太说得清。他接着说,一些不想去接触,或者被忽视的情感,其实已经隐藏在心中变成了潜意识。更可怕的时候,我们成年后,很多做事的方式以及选择都会被潜意识左右而不自知。

  我说这应该每个人都有啊,和你的病有什么关系?他说,这直接影响到了我的选择和去爱一个人的方式。他先说起自己的母亲。他的母亲我也见过,和他一样外表很高冷,但熟悉了之后就会觉得很热情,反倒是我很少听他提起自己的父亲。

  她母亲在年轻的时候也算是个女神级别的美女,但因为家庭成分的关系(那个年代,你们懂的)后来就嫁给了他的父亲,一个扔人堆里就找不到的男人。

  他说自己一直以为今天的性格是受到了母亲强势的影响,但后来才发现根本原因是父亲。就因为老婆是女神,而自己是个屌丝。所以他的父亲对妻子可以说是百依百顺,在家几乎很少有抬头的机会。或许是自卑,或许是因为太爱妻子,当丈夫的甚至对妻子的一些荒唐行为都默默忍受了。

  “所以我一向来认为,喜欢一个人,对她好,不做半点她不喜欢,甚至是我认为她不喜欢的事就足够了。但女孩子其实是不喜欢这种男人的吧。”

  这是他的原话,我细想了一下,倒也认同。

  “还有,其实最让我觉得难过的事,我越想越迷糊的是,我自己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

  我说你挺好的啊,温柔体贴大方,又很文雅。谁知道我刚说完他就露出了吃到虫子一样的表情。

  “你说的这些特点其实都是我妈理想中的男人,她一直在把我培养成她理想中的男人,但真正的我,其实并不想变成这样。”

  我有些诧异,如果这不是真正的他,真正的他又是怎么样的?

  他说他也不知道,但会慢慢去找。

  后来我手头刚好有《母性》这本书,我觉得内容和他最近的经历有些关联,就推荐他看。过了几天他告诉我,对这本书的感受实在太深了。

  这本母性其实讲的就是一个三个母亲,和两个女儿的故事(但主要对象是一对母女)。情节上倒也不是怕剧透,只是感觉没有太多叙述的必要。基本上就是通过一个事件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所谓“母爱”究竟是什么,以及错误的母爱对孩子的影响有多深。记得曾听过一句话:“你的母亲是给你最多爱的人,但未必是给你最好的爱的人。”这句话传达出的信息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我也记得我妈小时候经常对我说:“我太宠你了,你将来要怪我的。”现在似乎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了。

  每个人给出他所谓的爱,但这是否是对方需要的爱。他们又是否理解错了爱的含义。

  爱是什么呢?这似乎是个“细思极恐”的问题,因为稍不当心,爱就会变成一个冠冕堂皇的却用来要挟人的道具。就像那个男生爱人的方式,他觉得地对女孩子好,端茶倒水,送礼温暖就是爱了。但女孩子只是觉得你是个好人,未必会领你的情。一次次打击后,他就会觉得自己的爱没用,自己不配得到爱。而这一切的根源,则来自于他学习爱的对象和方式(也就是他的父母)。

  小说也有一对在爱着问题上有着“畸形”理解的母女。因为理想的家庭生活,而找一个不那么爱的男人结婚,当现实打击理想破裂后,剩下的就是痛苦的折磨。因为自己接受了错误观念,最可悲的是把这种观念继续交给下一代。让下一代再犯同样的错误。这的确变成了一种社会的悲哀了。

  但这次凑佳苗到是给了人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尾。后来我问那个男孩子,那你现在想怎么办呢?他很平静地告诉我,既然知道了病根,就对症下药了。没有什么病是治不好的。我说,那你觉得那个女孩子和你一样吗。他很肯定地点点头,然后用一句歌词回答我说。“懂一个人,或许要忍耐。”

  小说中的女儿或许也和那个男生一样,在自己成为母亲后,也有了自己的一套对于爱的理解,并且打算将它用在自己还未出生的孩子身上。如果能够正确理解爱,去爱。人生真的能少走很多弯路,少经历很多痛苦。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的确比什么都重要。但组成美好家庭的前提是夫妻双方必须都是“人格完整”真正理解爱的含义的人。一个人的人格或许可以不完美,但起码要完整,想一个车轮那样,就算不是很圆,但也必须能够向前滚动。人格完整的一个关键就是真正地学会去爱。

  至于那个男生,我不知道他们的结果会怎么样,也只有祝愿他们。很多人都说爱别人之前要爱自己。但在此之前,先要搞清楚“爱”究竟是什么,才能去爱。

  《母性》读后感(八):天职

  凑佳苗的《母性》讲诉了一个母亲与女儿的故事,虽然采用了双线式的叙述,但是可以放心,与叙述性诡计无关。在书中,母亲和女儿分别讲诉了对相同的事情双方的观点。

  故事是以女儿的自杀展开的。母亲无法理解女儿的选择,但是她的确面临着没能与女儿接近的过去。母亲和自己的母亲,也就是女儿的外婆,关系更为密切,甚至在面对生死抉择之时,她第一个想到的依然是自己的母亲,而非自己的女儿。母亲享受着外婆的爱,也对她付出了自己的爱。可是她却无法将同等的爱加诸于自己的女儿身上。而女儿渴望着母亲的爱,尽管她做出了努力,却难以得到回报;但她可以得到外婆无条件的爱。

  外婆的死成了母女关系的分水岭。由于自己的家被毁,一家三口被迫栖息于父亲的父母家,也就是在婆家寄人篱下。婆媳矛盾不只是中国的专利,凑佳苗笔下的日本家庭同样是如此心酸。

  在母亲的视角下,婆婆的刻薄说得上是惨不忍睹了;在女儿的视角中,婆婆的表现简直可以用无以复加来形容了。母亲做着永远完不成的家务,还要下田劳作,即使生病了也要非干不可。即便如此,也无法讨婆婆的欢心,得到的回报是更多的责骂。女儿为了母亲出面顶撞了自己的祖母。在当时祖母,也就是母亲的婆婆,稍稍收敛,但于事后变本加厉的对待母亲。而得到女儿支持的母亲对待女儿的态度,却依然不是赞赏。

  婆婆,与母亲的母亲,及女儿的母亲,这三种母亲角色完全不相同。婆婆对待媳妇的严厉,与对待自己的女儿的纵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母亲的母亲都是善良的代言人,无偿地付出了爱。而书中的母亲,可以享受自己母亲的爱,也能够在婆家的压力下委曲求全,独自忍受着痛苦,却无法对待自己的女儿时全心去爱。

  正如书名所提到的,“母性”贯穿了整本书——里面有几个母亲,但是父亲却极少出场。母亲的父亲不幸早逝;婆婆的丈夫也就是女儿的爷爷在寥寥数语之后就生病离世;而母亲的丈夫同时也是女儿的父亲却始终处于逃避状态,在面对任何方向而来的压力,他都抽身而出,从来不去面对。

  男性在书中的存在感很低,只有逃避的父亲,粗暴的爷爷,自私的表弟,以及只出现在对话中的小姑子的骗子男友和另一个小姑子的坏脾气丈夫,几个男性角色都没能给人留下好印象。可是当婆婆听说母亲再次怀孕,有可能为家里生下男性继承人之时,却流露出了难得一见的喜悦之色,甚至对待母亲的态度也有些和缓——仅仅因为那是“男孩”而已。

  书中之人反复述说,女性的角色是母亲和女儿。不清楚现实生活是否亦是如此,如果只是在书里,那么这两个角色都是受累不讨好的角色,她们付出了辛勤努力,维持家庭生活,却得不到平等的对待,得不到爱;甚至于在书中,她们都没有名字,有的不过是两个角色代号罢了。

  女性的角色绝对不是做母亲和女儿,而是做自己。不是放低自尊讨好别人换来他们的爱:这样的努力,对于母亲而言只换来了父亲外遇、婆婆责难;对于女儿而言,则是母亲的忽视。爱不应该是有代价的。就像母亲的母亲做的那样,爱应该是无私的,平等的。

  做好自己,爱自会到来。

  《母性》读后感(九):爱的围城

  《围城》中说:“爱熄灭了灯,心围一座城。”方鸿渐在世俗与婚姻里游走,爱可望而不可即,人生却渐渐陷入道德的围城。而在《母性》里,爱并非已经熄灭,相反它无处不在——以爱为名的母性作茧自缚,构成了每个人的孤绝之城。

  这种“爱的围城”的意味,通过凑佳苗的“告白体”就可窥探一二。整本书不断切换旁观者、我、女儿这三重视角,将每个人的所见所闻以及内心深处微微泛起的波澜进行细腻地刻画,一幕幕如同电影的特写镜头安静地滑过,记忆的碎片簌簌而落,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交叉口堆叠拼贴。特别是在我的母亲(外婆)死后,我和女儿搬去丈夫田所的父母家(公公婆婆)住的那段时光,在女儿的陈述里,因为无法忍受我被婆婆虐待而争吵,天真地认为为我争取活着的尊严是一种爱的保护;但在我的独白中,女儿的做法只是让我的处境更加艰难,原本寄人篱下的丧母生活就相当难堪,根本没有任何立场来争取什么,而女儿这种顶撞长辈的行为更是与教导过的礼貌相违背,我为了维系摇摇欲坠的家庭平衡,自认为沉默的爱女儿也能明白。两个人都声泪俱下地说着自己是为了对方着想,但实际上却完全凭着自我的感知行事,没有一个人真正开口问一句“你需要我这样做吗”或者“我这样做得对吗”,她们把自己困在爱的围城里,一段段掏心掏肺的独白犹如一扇扇上了枷锁的城门,每个人都封闭在自己的独白世界里,却又不知疲倦地扮演着爱与被爱的角色,追逐着看似触手可及的幸福。读者们穿越层层阻碍,试图将现象与真相剥离,得到的——却只是在这场爱的独角戏背后千疮百孔的柔软与故作坚强的荒凉。遗憾之余,只剩无尽感慨。

  而就内容而言,火灾之事固然是故事的最终梗与情感爆发点,生活中那些最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也是悲剧触发的重要源头之一。比如我在被田所的母亲说洗澡用热水太多以后,我每次洗澡都只用一点点水,洗到最后感到冷却沉默不言,田所也置之不理,但这样的忍耐与冷漠却让女儿愈加愤恨,这些琐碎之事就像最初的基石,爱渐渐被恨取代,却披上了爱的外衣,块块相叠,层层累加,爱的围城在日积月累中逐渐成型,人却在孤独中越陷越深。写到这里,其实《母性》这本书已经不再单单是一部推理小说,更是一部伦理小说,旨在让人看到家庭之下复杂而微妙的人性。同样是披着推理的外衣写人性,东野圭吾笔下的人性偏向冰冷绝望,而在凑佳苗“爱的围城”里,我们却在悲伤之余更能感受到她首先身为一名母亲的温暖与慈悲,《母性》里的我就想是凑佳苗自我虚构的化身,我也会想温柔地抚摸女儿的头,可究竟是为何她会下意识地避开,难道是我给的爱还不够吗……那些细枝末节的冲突犹如围城之上附着的荆棘,手与头的隔阂却最终会被无限的深情所包容,在生活的波折里让依赖与成长并肩而立,也许没有海枯石烂,但是最初的那束阳光也足够照亮远方的路。

  美中不足的是,也许是因为凑佳苗的家庭主妇出身,婆媳关系成了永恒战争,在刻画婆婆和她的孩子方面都只是单方面地表现出一种粗鄙而虚伪的市井气息,没有呈现出人物性格的多样性构造。而试问这场以爱为名的围城里,究竟谁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也许连凑佳苗也没有意识到,答案其实不是红玫瑰般的我,也不是火焰般的清佳,更不是深湖般的田所,还有公公婆婆,反而应该是最具母性姿态的外婆。正是她强烈的母性意识,使得她不断地想要以包容而温暖的心无限地奉献自己,所以她将我推向心灵残缺而黯淡的田所,并幻想着我可以给田所带来温暖,却忘了我其实并不具备完全的母性。但是退一步讲,母性的存在不就是为拯救那些苦难而生吗?就像米开朗基罗刻刀下最著名的作品《哀悼基督》,在基督最脆弱的那一刻,圣母仅仅只是哀伤地将他抱在怀里,就已经成了一种无言的力量,而这样的力量跨过千年,如今在我们眼前也依然让人动容。

  所以,母性所筑成的爱之围城,也并非不能用母性来毁灭。每个人都怀着一腔孤勇在努力着,谁都未曾真正放弃。

  《母性》读后感(十):后部乏力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大人的做法常常不“大”。

  其中一种便是一味地往其幼小的身躯里灌注爱,如书中的外婆。

  你希望孩子是木偶?还是作品?

  以爱为名的绑架,只会让子女的人生割裂成一场场达标考,在前进的旅途中并不为丰富自我,只为博得父母的称赞,达到父母的期望。忽略内心,拒绝真实。而适当的碰撞摔打有时能更好地塑造自我,而独立完整的自我才能与自己言和。知道什么是喜欢,会因为什么而笑。

  爱情中有,我是爱你的,你是自由的。在亲情中,又何尝不是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母性经典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