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呼兰河传》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呼兰河传》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12 05:2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呼兰河传》读后感精选10篇

  《呼兰河传》是一本由萧红 著 / 侯国良 绘画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2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呼兰河传》读后感(一):永恒黄金时代

  2014年,许鞍华导演执导拍摄电影黄金时代上映了。萧红一时之间大热起来,人们谈论她与表哥、萧军、端木等人的婚姻爱情好奇她与鲁迅的交情如何得来,猜疑她是否杀死过自己孩子。萧红的生平被人不断的挖掘,所得结论实在不少,不过在这热闹里能够真正阅读探讨她的作品的人寥寥无几

  电影带来的喧腾不过热闹了一时,转眼间人们就又忘却了萧红这个人。萧红生活的那个时代倒也并非仅止她一位女作家同时期的著名文人还有丁玲、冰心张爱玲。张爱玲与萧红说起来都是才华横溢女子,她们的爱情之路也都同样坎坷。张爱玲虽说晚年凄凉,但和萧红的青春夭亡比起来还是要幸运的多。张爱玲不仅在人生境遇上比萧红幸运,就是在写作成就上仍旧显得压过萧红一头。有太多人知道张爱玲而不知有萧红,这并非是因为萧红不够好,只是因为萧红这一生运气大约只应在了童年和写作的天分上吧。

  和张爱玲比,萧红出身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下边的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也因此她的作品大都是描写着她生活过的那片土地荒凉寒冷愚昧黑暗。与张爱玲的上海小资情调比起来,这种乡土气息的文章自然有着诸多的不讨喜。张爱玲的小说虽然也是悲哀的笔调,但与萧红笔下故事比起来,似乎痛的尚且还可承受。按佛教八苦来讲,张爱玲写的是大多爱别离、怨憎会与求不得,而萧红则直面生、老、病、死。这种主题太过沉重,就如我,只看了萧红的一篇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便觉心情抑郁,于是整本书都被撇下,不愿重新拾起。

  不过萧红的成名作《呼兰河传》并非是这种书写极致伤痛的故事。《呼兰河传》看起来的感觉和《城南旧事》颇有相似之处。“爸爸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这是《城南旧事》,“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从前那后花园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这是《呼兰河传》。这样的文字都是看似直白平淡,但读过以后,直触心底

  《呼兰河传》所写的是萧红幼年时所闻所见的家乡事,萧红用平直的语言书写着家乡的街道乡亲们的庙会和野戏,家里的后院和最爱的祖父,家中的租户和胡家的小团圆,家里的二伯和冯歪嘴子。他们这些存在于萧红记忆里的人或物,总是让人有种既同情愤怒无奈的感觉。

  小团圆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子,青春活泼,为了所谓的立规矩,她的婆婆用烙铁烫她的脚心,把她吊起来用鞭子打。一个好好的孩子被吓得做恶梦,想要回家。回家成了“病”,偏方,野药,抽签,跳大神,最终葬送了一个女孩子的性命。你该愤怒的,你该仇恨害她的人的。可是她的婆婆在认为小团圆媳妇病了后,不惜钱财的为她治病。谈起之前的虐待,她的婆婆认为千百年来不都如此,就是自己的唯一的儿子,也并不娇惯。踩死了一只小鸡,可以没日没夜的打上三天,夜里做噩梦,也不过叫叫魂就罢了。粗野乡下生长的人,就该如此,如萧红所写,“生,老,病,死,都没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于是你该恨谁,该怨谁,又该同情谁,最后默默叹一口气,也就如此罢了。

  不过《呼兰河传》中也总有些让人振奋让人怀念地方。祖父的后院是萧红一生中最快乐的地方,在那里,她无忧无虑,她可以调皮,可以捣蛋,不论做些什么,都有祖父在身后保护。祖父老了,祖父去了,欢乐时光也便一去不复返,萧红自此天涯流浪,历经人情冷暖。而让人略微振奋的则是冯歪嘴子的故事,这是一个苦命人挣命的故事。冯歪嘴子找了媳妇,生了儿子,但他没有得到祝福,满满都是欺凌和冷眼。可是他和他的媳妇依然一心要把日子好好过下去,节俭到不能再节俭,勤奋到无力再勤奋。可是命运总是要折磨苦命人,冯歪嘴子的媳妇死了,扔下两个孩子。冯歪嘴子也要就死上吊或是被生活压倒吗,他没有,他依旧勤恳恳的过日子,一心一意要把孩子带大,孩子就是他的希望。

  可这希望长大了又要承受上一辈人承受过得苦,在这个小城里,闭塞,愚昧。人们无知又无情,但这无知和无情不仅是对着他人,对着自己也是一样。受伤了,忍着,挨着,熬不过了,才会吝惜着钱财去买些耐用但没用的药。生病了,大约也是因了医药的无用,便把希望都寄托在跳大神请仙求符身上。你看着他们被骗,你看着他们受苦,你看着,也只能看着。

  萧红受了教育读了书,便不愿在这样看着这样过。可是那个时代留给一个女子的路实在艰险,纵然萧红有着无上的才华,在那个吃人的时代,她也无法靠自己的才华来养活自己。便如那个时代的女子一般找个归宿吧,可是萧红的好运已经用光。于是遇人不淑,于是青年早逝。唯一算的庆幸的便是萧红早早便把该写下的文字写完,芳魂早逝,文字却得永存。

  如此一生,萧红永为人所怀念。

  《呼兰河传》读后感(二):是安逸,是堕入无边地狱

  初读呼兰》的时候,我只觉得幽美,因着小时候农村长大的缘故,很多的事情尚能够让我跟若干年前的萧红单方面产生共鸣。 我惊诧于这个女人心思的细腻: 雨珠顺着小草的茎滚下来,滴钻到土里, 又滴钻到小草的嘴里, 找不到了:又赞叹她的有趣: 丢了馒头老头也能调侃一一句:“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了。”

  那时候读这本书,就像是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在某个假期去到了温吞的南浔古镇,在那里他不用焦急,不用赶路。早起喝杯茶,午后小憩终了,还能约上一伙人走一走。 我自然是爱不释手,总觉得呼兰河大约是人世间的净士。也只有这般的净土才能养育出萧红这样的灵魂

  到后来总觉得不对劲,为什么我总能在这个女作家平淡的叙述感受到一丝丝的叹息,甚至于这声叹息到后来竟越来越长,越来越重。她说那女医生没有办法,大约是生活无法维持,于是兼做了接生婆。她说在磨坊里面发生不幸一声 不响地就被解决了,三年五载提起这件事,人们却觉得像在讲岳飞、秦桧似的,久远地不知道多少年的事情一一样。 她说失了独子的王寡妇,被人看做是瞎子傻子一样的角色,终日郁郁。为何呼兰河这样美的地方,为何连卖卖馒头的老头都能进行如此调侃的人们,竟然对我们心目中的难以原谅的事看得这般风轻云淡。我搞不懂,我想,萧红也搞不懂,于是她在最后说,这只是她生活在呼兰河时候的一些事情,没什么意思,只是记录在这里罢了。

  一千个人眼中, 能看出一千个萧红。 我眼中的萧红,爱极了这片她生长的土地, 是这片土地上的见闻,自小生活的经历让她在文学方面崭露头角。萧红对文字的喜爱自不用多说。身体压力精神的折磨之下她坚持写作《呼兰》,甚至因此和一 生挚爱萧军分手。 就像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思乡 在漂泊,萧红的一生也在怀念那个最初的呼兰河。可是她也恨透了呼兰河,她平铺直叙地道出了呼兰河人的麻木不仁。婆婆将小团圆媳妇变本加历地折磨致死,那里的人看到了竟也不说什么,仿佛这样的事再正常不过。这里的人是未教化的愚民,他们看上去过得幸福满足实际上过得无知。

  非主流时代有句话特别流行,不要把无知当纯洁。确实,无知给人带来的是无边的灾难,因为无知,他们信奉鬼怪神婆,把多少产妇生地通入了地狱,因为无知,他们歧视女性,把这男人附属品当做货物进行交易,因为无知,他们只留意生活的一小部分,却拒绝接受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呼兰河其实是整个世界,整个世界就是呼兰河。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深刻含义,只是它们充满我对生命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怀,就记在这里了。

  《呼兰河传》读后感(三):《呼兰河传》| 淋着辣椒油的豆腐乡愁

  无法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乡,这是一件非常失礼的事情。

  为了避免失礼,我经常会和那些对东北有兴趣朋友们讲讲家乡的食物。这一点,似乎和萧红做的一样。

  《呼兰河传》没有什么一以贯之的情节,但却处处都是故事。

  村口的泥潭里常常把掉进去的猪淹死,因此屠户不得不把猪肉价格降低处理

  一家大门口跑出来的五六个孩子,拦住了走街串巷小贩,在他怀里装着麻花的竹篮子里一顿挑拣;

  爷爷后花园里的西红柿、小黄瓜李子树是我随手就可以摘下果实解渴的乐园;一碗浓稠的玉米大芸豆粥,蘸着酱的小葱和淋着辣椒油的嫩豆腐,能在门口就着“火烧云”吃上半晌。

  这些记载在食物身上的记忆就是萧红大部分的儿时生活。

  奇妙的是,我虽然与萧红的年龄差着大概半个世纪,但童年的记忆内容却是相重合的,连吃豆腐的方式一模一样

  《呼兰河传》中的东北是真实而有趣的,这么多年来黑土地上人们的生活方式、聊天内容甚至玄学信仰似乎都不曾变过。

  萧红最爱看的跳大神,最爱去的庙会也是我最爱看和爱去的。

  放灯、求雨、看外病这些都是除了卑琐平凡的生活之外,精神上的不同盛举。

  东北并非是一个神秘民族,那些茂密森林中,积雪窠臼里藏着的不是什么可怕的孤魂野鬼,或许是我们已故亲人未散的灵魂。

  活着的人是永远无法忘记的,如果他们忘记了,已故的灵魂就会托梦给他们,毕竟在那么广袤大地上,谁都不想被遗忘

  所以,东北人必须是念旧的。

  家里边多少年前放的东西不会动过,院子里的植物年复一年的成长着,快七十多岁的祖父一定要教给四五岁的萧红如何念诗,如何做人

  《呼兰河传》中“呼兰”这个地方,就是皇帝面对乱臣逆党气急败坏,大手一挥处决发配到的“宁古塔”。

  特有的寒冷季候和毫无目的和希望的人生观,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总是慢悠悠且脑子脱线的。

  他们过的是既不向前、也不回头的生活,是但凡过去了,就算是忘记了的生活。

  未来的他们也不怎样积极的希望着,只是一天一天的平平凡的,无怨无尤的在他们祖先给他们准备好的口粮之中生活着。

  萧红19岁的时候就偷偷爬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从此饥饿了一生,要么身体,要么情感

  她在异乡写下了这本《呼兰河传》,用香港没有的李子树、瘟猪肉、有二伯、小团圆媳妇和自己的祖父怀念那个再也回不去的时空

  但黑土地上长大的孩子们,身上总是带有一种无论在何处都能落地生根的气质,即便真正的浪迹天涯,也从不胆怯退缩。

  因为他们都知道,当回过头,家乡还是依然如故一成不变的在原地等待

  只要开口,家中总有一碗热乎乎的玉米大芸豆粥,和淋着辣椒油的豆腐。

  《呼兰河传》读后感(四):那个年代和当代

  萧红的文笔,平淡,细腻,字字深入人心

  先记录下,摘抄的句子

  那鼓声就好像故意招惹那般不幸的人,打得有急有慢,好像一个迷路的人在夜里诉说他的迷惘,又好像不幸的老人在回想着他幸福的短短的幼年………

  他们就是这类人,他们不知道光明在那里,可是他们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寒凉就在他们的身上,他们想击退了寒凉,因此而来了悲凉

  他们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饱,也穿不暖。

  逆来了,顺受了。

  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

  有钱三尺寿,穷命活不够。

  这本书的前半部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会淹死猪和各种家禽的水坑;另外一个是掉进水井鸭子

  因为常常淹死猪,所以会有便宜的猪肉吃,然而市场对这样便宜的猪需求量是很大的,淹死的猪肯定是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所以就会有很多瘟疫猪被当做淹死猪卖,即使大家都知道大多数买到的都是瘟疫猪,但还是会去买,当一个小孩当街说出“这些都是瘟疫猪” 的时候 ,他妈妈将他痛打了一顿,并教训“小孩子懂什么!就知道乱说话!”

  掉进水井的鸭子,就很简单了,仅仅是因为我觉得这段很搞笑所以记住的。(是啊一本书那么多情节,我常常只能记住一两个 = =!)有一天一直小鸭子掉进水井了,她爷爷就去买了回来烤给她吃,以后一旦有小鸭子掉进去 ,她就赶紧去喊爷爷, 有一天 她突然想吃烤鸭子了,就去水井边赶鸭子,被她爷爷发现了,爷爷问她做什么,她说“要吃烤鸭子”,惹得他爷爷哭笑不得,抱起她说“我们回家直接抓一只烤就好啊”,她说“掉进水井的鸭子才好吃!我要吃掉进水井的烤鸭子!” 呵呵呵 真是有意思啊…… 只有童年,才是最快乐的时候吧。

  烤鸭子也是唯一一段,读了让人感到舒服的情节了吧。其他情节基本上都会让人看着看着就莫名其妙的流下泪来。

  书中的后部分,我记得的就是团圆媳妇了。 这真是个极其悲惨的故事。不过放在当今,我觉得还是会照样发生。

  说的是,一个12岁、健康、天真、活泼、爱笑、懂礼貌、胃口好、贪玩的女孩,在嫁到婆家后,如何被婆家人和婆家的邻居,怀着好心好意、菩萨心肠给整死的故事。每一件事情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团圆媳妇,每件事情都是为了让她以后更加懂事更加愿意任劳任怨。其中最荒唐的莫过于团圆媳妇当众洗澡。在东北的冬天的户外,当众扒光,然后用滚烫的开水从头上淋下来,接着放到滚烫的锅里洗澡,开始团圆媳妇还在锅里往外面趴,然后所有人都把她往水里摁,后来团圆媳妇不挣扎了,那些把她往水里摁的人就良心大发赶紧把人捞出来看看是不是死了,如果只是晕过去了,那么用冷水浇醒,接着洗澡,如果死了那么也就不用救了,肯定是大仙把她带走了。

  现在的人们依旧喜欢凑热闹,喜欢被一些明明就不可能的标题事件吸引,

  ”活得好好的一个人为什么突然上吊?“

  ”活的好好的一个壮汉,为什么突然跳井?“

  也许鲁迅还活着,那他一定会被气死。

  思考太过肤浅,不能总结出更好的结果,该多多努力了。

  《呼兰河传》读后感(五):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很久以前手头有一本萧红的《生死场》,是合集,恍恍惚惚过了这么多年,回忆起来只能想起一篇叫《山下》的,至今眼里还留有林妈妈的顾虑、纠结、胆怯和没主意,一正一反,钝钝的,满是乡下人的算计和迟疑,自卑和悔恨。

  那时我对什么都稀里糊涂,看东西浮皮潦草,过了就算,凡事只记个大概,觉得有些句子绕口,读进去就另有一番天地,萧红蛮灵气……直到隔上这么多年,看过《呼兰河传》,才惊讶地发现:原来萧红写得这么好,不光是灵气那么简单。

  虽然从前没读过这本《呼兰河传》,但名字总听过,记得人说“里面写了很多萧红童年时的经历,故乡遇到的人”,有时这种介绍看多了,难免产生一种幻觉:《小镇畸人》是写了小镇上形形色色的怪人,《米格尔街》是写了住在其间各色扭曲的人……仿佛小说作家是在做着同生物学家抢生意的买卖,“研究世间物种的多样性”。

  我没读过很多小说,却觉得小说并不是这样的东西,“是什么”固然重要,但之所以会拿来写、不写不欢,总是由于作者想要表达得更多,想解释或探讨“那‘多样性’背后藏着什么”和“为什么”。

  说“为什么”,有时简单,话有语境,事有因果,成年人讲道理,爱用当时当地双方共同认可的逻辑(当然,也有人会没头没脑拎出名人名言来辩白自己,将状态推向“初中生辩论会”的场景,遇到同样拿来反驳的经典句,言语往复,若树杈上斗嘴的雀儿,到头来什么也谈不明白,只叼得一嘴毛),只要有些理由,讲来总会说通,可那是散文、杂文、议论文的做法,小说写起来绝不会那么直白、利落,它要比逻辑更善诱、比道理更诡秘,它藏在背后的东西让人以为是自行看见的,其实那完全有赖于好作者的设计。

  在《呼兰河传》里,有许多设计:

  有些特别明显的,比如开头那絮絮叨叨引出的“大泥坑子”,那纵使所有人都被麻烦着、却没人想到去添的坑,只因这个麻烦的存在,让大家都得了好处——这可以看作一个事实,瘟猪有了得卖、得吃的借口,大人小孩有了话题由头;也可以看作是比喻,在一个封闭环境里,“习俗”、“道德”这些让人从习惯到经验,在驯化中一点点形成固有文化的存在,成了人们既感到麻烦、习以为常,又不得不依赖的规矩,于是由“大泥坑子”到后来的跳大神、唱大戏,再到后来发生的、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道理一通百通,讲到哪儿都成立。

  《呼兰河传》写在特定年代,之前看《乡土中国》里说这是中国乡村特有的生活和劳作习惯造成的,可今年初看了《三块广告牌》,或许更年换日、地点人物都改变,也还在发生同样的事。所不同的是:《三块广告牌》演的是新对固有的冲击,南部地区来了黑人警长、同一个村的乡里乡亲居然跟老乡受害人讲法律……而《呼兰河传》中,至始至终并没有这种“新”的冲击,就像文章最一开始的那个“大泥坑子”,任猪掉下去、狗掉下去、人掉下去,扑腾一阵,被拉上来或是淹死,最后一切还黏腻腻的,恢复平静。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大泥坑子”作为比喻,可是相当恰如其分的。找到一个合适的比喻很难,特别还是这种传神的,越想越有味道的,不容易,很见功力。

  还有些不那么明显的、大概是属于作者本人的设计。比如写冯歪嘴子的故事,开头写他和爷爷聊天,很多时候聊着聊着爷爷就走了,他不知道、还自顾自地说,“我”觉得好笑,讲出来爷爷也笑,这个地方写出来,有人会笑,有人不会,有人想到那场景挺有意思,天真一乐,冯歪嘴子真傻乎乎的、死心眼,有人觉得这有什么好笑的、明明不拿人当回事嘛——

  这里就有了一个分歧,但也就是这个分歧,到了后面,写到冯歪嘴子死了媳妇,就连怀抱里的儿子都要死了、一定是活不了的、长不大的,却还一腔生机和希望地抱着、想着、活着,在那一刻,之前笑过他、没笑过他的人都会难过,笑过的会生出深深的悲哀,没笑过的会怒骂“这他妈到底是为啥”——而这个宛若“万流归宗”的设计,我想是有鲜明的个人特质的,是属于作者个人的:萧红的心挺狠,看书的时候我一直这么想,不管她对人物有多少同情、给了他们多少泪水,不管她是不是用孩子不经世事的眼睛来看、来写,她都很决绝。

  可能是不同的时代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有不同特点的人,时代总有它自己的印记,就算是再有个人特质的作者也难逃开,比如在这本《呼兰河传》里的染料,“大绿”,“染料闪着金光、但往指甲上一染,指甲便绿、往胳膊上一染,便飞起一张叶子”,这种绿张爱玲也写过;还有需要终年跳大神的老太太,“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赶车的,二儿子也是赶车的”,鲁迅也这么用过——所不同的是:萧红在这一样的用法里加了一点墨,她没停在那种意境的营造里,她往后说,“老太太还有两个孙儿,大孙儿是二儿子的,儿孙儿是大儿子的”,戏就出来了,故事就有了。

  而那些一样的是材料,是属于时代的东西,那个年代的女孩儿喜欢“染绿”,后来的女孩儿喜欢“银镯”,再后来的喜欢“LV”……再后来呢?后来并不关这本书的事,这本书是有神气的,这种神韵不仅需要灵性、还有设计,还有真功夫,我这么觉得。

  《呼兰河传》读后感(六):关于萧红与她的故乡

  最初听说过萧红是在初中——当时一个小导演拍了一部名为萧红的文艺电影,在北京的院线排片极少,上座率就更不要提了.这件事妈妈无意中知道又告诉了我,她当时非常不愤且惋惜,说如果附近的影院上片她一定去看.于是那时“萧红”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小众的,名气不大的女作家.(因为电影很惨淡的缘故)

  后来再接触萧红是因身边有好友在看呼兰河传,而自己也觉得“呼兰河”这个名字非常奇特,对寒冷的东北的异乡村庄的故事也很感兴趣,便买来看了.刚读几页,便觉出萧红得文字的特色来.自己的感觉是她总是喜欢把话说的别别扭扭的,怪怪的,但是后来想想应该是为了强调那种冷酷的幽默的氛围吧.可笑的是曾经很喜欢的男生竟然还说我的文字风格像萧红.十分奇怪.

  看完全篇只觉得无尽的悲凉.尽管萧红很刻意的把很多地方写的很幽默,然而那种幽默不是引人发笑的幽默,而是让人觉得心中不安的不符合常情的“可笑”,看的时候会想,怎么能这个样子,为什么那里的世界会是这个样子,是完全笑不出来的.包括很多人物,你只看到了书中所写的关于他的部分,章节一结尾,一切便戛然而止了,如果你再多去想那么一想,想想那个人的未来,想想他的结局,你会觉得于心不忍的.因为他们的结局多半都是让你想都不敢想的.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磨坊工的二儿子,说他“八九个月才会拍手”.长大后的他会不会是低能儿呢?他的一辈子又该怎么过活呢?何况呼兰河这里的小社会人心是那么的“恶”,他会不会又成了人们消遣的对象?不敢细想.

  呼兰河是萧红的故乡,而她之所以写这部小说也是因为“这些童年记忆在她脑中不能忘记”.这里即使再贫苦,愚昧,也终是她的根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呼兰河的一切,萧红该是又爱又恨的.结尾时她说爷爷的孙女是在逃亡,也就是她自己的生活也是颠沛流离的,但不止怎的,我还是有点庆幸,她没有留在那个村镇过她安稳的一生.如果萧红没有离开故乡,那么个冷漠而愚昧的地方,怎么装得下一个有思想有爱有情趣的女作家的心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