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呼兰河传》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呼兰河传》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6-05 21:0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呼兰河传》读后感精选10篇

  《呼兰河传》是一本由萧红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页数:27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呼兰河传》读后感(一):荒凉的呼兰河,有我的童年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一本建立在自己童年家乡回忆基础上的半自传小说,所有的故事发生在她的童年时期,约莫五六岁七八岁的样子吧,写作角度也是以儿童视角叙述是一种混混沌沌的感觉,造成了语言的一种不连续和陌生,而这真是这本书好的地方。她的语言读起来不是白开水的寡淡,也不是刻意而为的冲淡,更不是修饰杂陈的矫情,而是一种儿童的自然诗意真实

  孩子的视角与大人不同的,所以能发现大人所不能发现的真实,这真实有美好也有丑恶。所以这本书呈现的呼兰河不是美化了的故乡,而是一个真实的故乡,有美丽的后花园,也有愚昧的乡民。所有的叙述里她是身在其中的,同时她又是那个身在其外的观看者,一个站在成人世界外面观看的孩子,她半懂不懂地把那些虚伪,愚昧,善意恶意荒谬丑陋看在了眼里心里。

  作品中的人物都没有什么外貌性格交代描写,但是她可以几句话一件事几个动作就让那人跃然纸上,而那人又不是单个的个体,你能够想出书中那人的样子,你也能想出生活里那人的样子。在写呼兰河那远近闻名的大坑时,她明着写那大坑,暗着却将那人生百态描画得太逼真。一步步看着,就被她的语言运用把控力折服着,惊艳着。

  她说,“他们这种生活,似乎也很苦的。但是一天一天的,也就糊里糊涂的过去了,也就随着春夏秋冬,脱下单衣去,穿起棉衣来的过去了。”所以,她的文字传达也是这样糊里糊涂的一种人世场景

  第二章里的跳大神,扭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又是一场一场的世态人情。从不在人物本身上着墨,而只是说出当时的场景,又说得那样惟妙惟肖通透伶俐,所以你就全看清了。孩子就是这样的,他不会说谁谁长什么样,穿什么衣服,什么性格,而只会关注他做的事情

  在对家人的的叙述里,她只着力写了她与祖父在后花园里或干活或玩耍的时光,还有祖父教她背诗的事情,以及其他人物故事里会有她与祖父的对话,而对于母亲父亲祖母,她只用了一句话:“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以及祖母的用针刺我手指”。而且所有和祖父在一起的时光都是童话一样诗一样的。

  除却了风土人情和诗一样的后花园外,萧红着力多处就是她家的几个租户了,他们是个体的,他们的故事却不是个例,在他们身上出现的,是在一群人身上出现的。

  在写草房里做粉条的那些苦人时,她写了“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就是苦多乐少。”

  那粉房里的歌声就像一朵红花开了在墙头。越鲜明越觉得荒凉。

  在写偏房里栓车的那家,她写“家风干净利落为人谨慎,兄友弟恭,父慈子爱......”,然而却就是这样的人家,活活折磨虐待死了一个买来的团圆媳妇(也就是童养媳)。这一章节我是看得触目惊心,被那些打着善人幌子作恶事的人们,也被那些麻木不仁热闹的人们,也是被萧红的语言,波澜不惊力透纸背

  在写磨坊里的冯歪嘴子时,说他突然有了个女人,还有了个儿子,而他只有那么一个四处漏风的磨坊,还是东家的,周围邻居反应是:

  那姑娘不是个好东西

  那儿子指定得冻死,等着去看热闹吧。

  于是大家东家串西家地讲着闲话,热闹着。

  小女孩的萧红家里很热,进来说闲话的人一进门就满脸通红了,而那磨坊里冷得跟野地里差不了多少......萧红从不直接写,也不做任何对比,她只是让孩子的她来直观感受了那温差,以及那些人的态度

  在整部小说里,人是“糊里糊涂”活着的,在这糊里糊涂里,在他们以为的善良里做着恶的事,在他们以为的聪明里做着愚昧的事,他们很苦却不自知,热闹散场了,他们觉得心里很空虚,却不知道他空虚来自何处。他们就这样糊里糊涂生生死死着。“生了就任其自然地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就算了。老了就老了,死了就死了,死了就算完了。

  萧红的作品以她独特的语言而自成风格,她的写作是体验式的,但是她的文学技巧是极其高超的。她师从鲁迅,最后站在了和鲁迅一样的高度。在这部小说里,也能看出一些鲁迅的痕迹,比如小团圆媳妇那一节,还有后花园很有三味书屋与百草园的感觉。她与鲁迅是同样伟大平民作家,希望作品直指人类苦痛

  萧红的作品是初看不习惯,越看越喜欢的。

  然而很明显她没有得到她应得的声誉公正评价,与她并称为“民国四大才女“的张爱玲一直很红,然而比起萧红,无论从文笔,立意,思想上,张都差了太远。

  萧红,到底还是孤独的。

  她说,家里面的人越繁华,我越觉得寂寞。她是繁华外边那个人,孤独地,却不一定不快乐,她在空无一人的后花园满眼都是活的快乐的东西,在太阳底下喜悦着。

  她没有顾影自怜的样子,她是自然率性的,就像她家后花园里那些阳光下闪闪发亮的植物生命,看着孤独而已。

  《呼兰河传》读后感(二):谁的故乡里有火烧云?

  还记得小学课本里的火烧云吗?

  原本认识萧红,这个名字普通,读起来也没有很多韵味

  从电影中初识她,一照面竟然离家出走产期临近的她,交不起房费,被旅馆老板困在房里,却能想出办法,借助文字寻人脱困,突然就让我觉得这个女人很有力量,像是野外的小花一样。

  看电影,当时他们的生活真是贫困,但又是真的很享受文章、思想、朋友相伴的清贫生活。电影里提到她的书《呼兰河传》。

  于是借一本来看。

  她写故乡,写得平白直述,不表怀念故乡种种,而在大白话里徐徐展开故乡裂了口的大地,会吃猪的泥坑,蓬头垢面会扎精巧纸人的手艺人。

  看到写火烧云这一段,一时也不觉得有什么特殊,在全篇中只是短短的一段。

  但是马上想起来,这是小学课本中的内容吧?是的,那白马,那金色的小猪就是小学里学过的。

  我还记得,学完这一篇,老师布置一个写夕阳功课,我和小伙伴村里的高处去,等太阳下山,准备写一段描述交差。

  村里四面环山,和现在海边平地处的夕阳大不相同,看不到长河落日圆的圆日,大多是看到太阳被山吃了一口,再一口,最后就一角都不剩了。

  期间还有白云遮日,只看到晃晃的日照,也就是观完夕阳了。

  《呼兰河传》让我想起日渐日远的故乡,那些儿时的回忆模模糊糊,上了旧旧的色彩。现在回去得少了,想说些儿时的趣事,也很少共鸣者了。

  昨天做饭时,我和男朋友说,芹菜让我想起小时候的冬天。

  他问,为什么?

  我答,因为芹菜是冬天长的呀。

  他说,现在一年四季都有啦。

  我说,是啊,但是老家的冬天,我妈会用芹菜煮团团,炒冬笋,煮咸油的熏鸭。

  家里的小菜园一般是我爸侍弄的,夏天大多是黄瓜苦瓜茄子、空心菜,感觉花样不多,吃食也不多。

  冬天会有大蒜、白萝卜山药、芹菜、白菜、菠菜,加上过年的熏鸭、白粿、糍粑、年糕,想想就是炊烟缭绕的冬日景象

  每年过年回去,就觉得家里又荒芜了一些,原来8户人家住着的大院子,早些年就已经有好几户外出务工了,后来陆陆续续在市区买了房子,或是另外的地块盖了小楼,最后只剩下我们家和二奶奶了。

  我爸在市区买了新房后,在老家和新家间往返着。去年过年还是回老家,刚到院子里,觉得那青石板缝隙间都爬满了小草,冬日黄昏里的红色砖墙都斑驳了,像是底色褪了的旧照片,家一下子就旧了。

  住了一周左右,又习惯了这旧旧的调调,觉得家里好安逸,就连院子里突生的海棠花都可以看很久,问我妈谁种的,她回答,风吹来的。

  可是以前不是这样的,大学时候回家,总觉得家里没有Wifi,有电脑也不能玩,很想在城里过暑假,可以去图书馆同学小聚。

  现在日日生活在城市里,却越来越怀念,家乡里度过的时光,没有Wifi,没有网络,只有蝉鸣和山间夕阳的乡下。

  故乡的记忆片刻又零碎,再返乡时,也已经不是那个儿时的家乡了。

  小学课本的火烧云,现在常常能看到的落日圆,都不一样了。

  《呼兰河传》读后感(三):一幅冷漠的人情百态图

  《呼兰河传》是萧红最有名的小说,茅盾说这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我觉得它更像一部长篇生活记录,是一幅萧条冷漠灰暗的全景画。它把上世纪初呼兰小城的风土人情尘世百态一览无余地展开,任人怎么看怎么说。

  呼兰河是萧红从小生活的地方,这本书是她童年的写照。萧红一生短暂悲苦,尽管没有读过太多书,但仍然凭着敏锐眼光,写出一段传世佳作。她用孩子的视角去看身边的那些人和事,貌似平淡却更让人痛彻心扉

  整本书分为七章,但并没有主角人物,也没有连贯的故事。整部小说基调是暗沉的,萧红就是用轻轻浅浅的口吻讲述着平平常常的故事,感觉她好像就躲在我背后的上空,她看透一切却谁也不告诉。

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地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 老,老了也没有什么关系。眼花了,就不看了;耳聋了,就不听;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动了,就瘫着。这有什么办法,谁老谁活该。病,人吃五谷杂粮,谁不生病呢? 死,这回可是悲哀的事情了。父亲死了儿子哭;儿子死了母亲哭;哥哥死了一家全哭;嫂子死了她的娘家人来哭。 哭了一朝或是三日,就总得到城外去,挖一个坑把这人埋起来,埋了之后,那活着人仍旧得回家照旧地过日子。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外人绝对看不出来是他家已经没有父亲或是失掉了哥哥,就连他们自己也不是关起门来,每天哭上一场。

  就是这样平平淡淡的话,却让人看得我心里硬冷硬冷的,仿佛那里永远没有春夏秋,永远是阴暗潮湿,进得屋去就会得风湿。忽然想起鲁迅笔下的人血馒头

  第三章“我”终于出来了,就像漫长的冬季终于看到一棵弱弱的嫩草,生活总算有了一些生机灵动。“我”才四五岁,爱说爱笑爱打滚,跟着爷爷学背诗。那是一段快乐却短暂的童年。

  12岁的小团圆媳妇是个非常悲情角色,她因为活泼吃得多被婆家要给个下马威。她被人扒去衣服,又被跳大神的用热水烫澡,旁边一堆熟悉看客。小团圆媳妇被折腾死去活来,有气儿他们就看热闹,没气儿就善良地心疼地急慌慌地去施救,发现有气儿还活着,就又放心地接着看热闹。小团圆媳妇终于昏死过去了,看热闹的人安心地回家了,作者有这样一段场景描写:

星星月亮,出满了一天,冰天雪地正是个冬天。雪扫着墙根,风种着窗棂。鸡在里边睡觉,狗在窝里边睡觉,猪在栏里边睡觉,全呼兰河都睡着了。 前半夜那跳神打鼓的事情一点也没有留下痕迹。那连哭带叫的小团圆媳妇,好像在这世界上她也并未曾哭过叫过,因为一点痕迹也并未留下。家家户户都是黑洞洞的,家家户户都睡得沉实实的。

  通常书中的场景描写我都是大段大段闪过的,但这里的描写却让我认认真真地读了。看似是说了一些旁的物,却更让人感觉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凄凉无奈和冷漠。小团圆媳妇死了,埋在城外。埋她的人回来说酒道菜欢天喜地,别人死了还有家人哭一哭,小团圆媳妇死了没一个人哭。

  整部书都是以“我”的眼光看待的,“我”还很幼小,所以尽管故事悲凉,语言却仍然透露着童贞的可爱

虽然贴了半个月,手也没有见好,但这膏药总算是耐用,没有白花钱。那个人才俭省呢,过日子连一根草也不肯多烧。大人总喜欢在孩子的身上去触到时间。但是冯歪嘴子的儿子是不能给人这个满足的。因为两个月前看见他那么大,两个月后看见他还是那么大,还不如去看后花园里的黄瓜,那黄瓜三月里下种,四月里爬蔓,五月里开花,五月末就吃大黄瓜。

  《呼兰河传》是萧红短暂的生命中留下的一本瑰宝,看后心情低落,所以还是选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看吧。

  《呼兰河传》读后感(四):《呼兰河传》读后感

  萧红这个名字,我从小就很熟悉。家乡的作家,家乡的才女,我所在城市还有萧红中学和萧红故居,可以说,萧红对于呼兰城,对于黑龙江,绝对不止于是一个文化符号

  上一次读萧红的作品还是在小学的时候,记得有一篇课文正是节选于此书关于回忆后花园的部分。我一直在哈尔滨长大,从未去过乡下,对于离呼兰城并不远的“老家”,我只是从爷爷那里听说,并在脑海想象“老家”的样子,其实我是很好奇的,因为从我父亲六七岁的时候,我的家族就已经离开“老家”,在哈尔滨扎根了。

  在我的想象中,“老家”就是像萧红写的那样啊,一排整齐平房,房子还有烟囱,房里有火烧的炕,家具则是深黑色的木家具,房前的院子是一大片水泥地,院子里可能有一只大黄狗,旁边有好多母鸡在院子里“踱步”,要过冬时院子地上可能布满了大葱和土豆。后院则是一大片菜地,可能会种黄瓜、茄子,到了冬天就变成满地的蒿草,破败的很。这里的春天转瞬即过,东北的春雨比起江南少了温婉多了硬朗,夏天清爽明亮,白天格外的长,秋天除了满街澄黄的树叶,就是没有一丝云彩的碧蓝天空,冬天则是东北与众不同的地方,大雪封门,世界满是洁白,寒冷的冬天对于人们似乎是怎么也熬不完一样的漫长。

  直到现在,我也没弄清,是我小时候就这么想,看到萧红的文章后又坚定了我的想象,还是我在读到文章后对此念念不忘,才在脑海里产生了对于“老家”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想象。

  总之,无论是我从未去过的“老家”,还是我从小就生活在的哈尔滨,我是很热爱东北这片黑土地的,我相信萧红也是。

  另记:

  萧红对于呼兰河城中小人物的描写可谓丝丝入扣,尤其是团圆媳妇这一悲惨形象,萧红通过其他人对团圆媳妇的看法和做法的描写,剖析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风气,写作手法真实而残酷,看完令人唏嘘。

  我以前总是在想,一个人到底是,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四处飘摇比较悲惨,还是早已知晓自己的命运,却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更加悲惨。看完这本书,我想我已经知道了答案。呼兰河城中的人们活着也仅仅是为了活着,身边的亲戚朋友,生老病死,一切都是自然的结果,他们又有什么能力去改变呢,别人生,他们去祝贺;别人老,他们去嘲笑;别人病,他们去看跳大神;别人死,他们也不过哭一哭就回去各干各的事了。或许呼兰河城中的人们活着,就是为了不死吧。

  最近几年读了很多书,大部分不过囫囵吞枣,过时就忘,《呼兰河传》读过之后,每回想起团圆媳妇的种种遭遇,心里还是不免阵阵苦涩,想要说话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呼兰河传》读后感(五):惨烈的单纯

  看李娟的文字,书评说很像萧红,于是看了呼兰河传,是同一种风格,然而萧红却写的更加惨烈。

  豆瓣上有这么一条书评:你如果想把一些隐形的痛苦写的让人痛彻心扉,就用小孩子的眼光写。只要你是个成年人,你都会理解这种纯净的放大镜下最难忍的痛。

  我觉得这就是最完美的概括了吧。

  ==>

  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

  生,生了就任其自然地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

  呼兰河的人们就是这样,冬天来了就穿棉衣裳,夏天来了就穿单衣裳。就好像太阳出来了就起来,太阳落了就睡觉似的。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比较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

  家里边多少年前放的东西,没有动过,他们过的是既不向前,也不回头的生活,是凡过去的,都算是忘记了,未来的他们也不怎么积极的准备着,只是一天一天的平板地、无忧无怨在他们祖先给他们准备的口粮之中生活着。

  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他们看不见什么是光明的,甚至于根本也不知道,就像太阳照在了瞎子的头上了,瞎子也看不见太阳,但瞎子却感到实在是温暖了。

  他们就是这类人,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可是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得到寒凉就在他们的身上,他们想击退了寒凉,因此而来了悲哀。

  他们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饱,也穿不暖。

  逆来的,顺受了。

  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

  磨房里那打梆子的,夜里常常是越打越响,他越打得激烈,人们越说那声音凄凉。因为他单单的响音,没有同调。

  他觉得在这世界上,他一定要生根的,要长得牢牢的。他不管他自己有这份能力没有,他看看别人也都是这样做的,他觉得他也应该这样做。

  《呼兰河传》读后感(六):《呼兰河传》——那河,那人,那岁月

  要讲这是一部小说,我是不能信服的,“童年回忆录”倒是更为贴切些,也就是说真实的成份要大一些的,毕竟萧红自己也在尾声部分说到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的确,如此般的童年怎么会被忘却,常言道,“童年是一个作家创作的宝库”,这话是不假的,而经由一个敏感且富有个性的女才子讲述出来,就不仅令她自己难以忘却,竟也不免令读者难以忘却了。

  其实整部小说并没有铺陈一个宏大的故事,而是由一个个童年生活的片段和所见所闻之人、之事糅合起来的。全书共七章,前两章交待了呼兰河城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诸如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等一系列极具画面感的乡村活动;三、四章则将重心拉回到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和邻里乡亲上;最后两章则聚焦于老胡家“团圆媳妇”的惨死和“磨倌”冯歪嘴子的“不体面”生活。有对整体宏观环境的概述,也有针对个人的细致刻画,有以自己视角出发的孩童世界,也有从外及内的冷眼剖析,直到将此种种融为有机一体,共同构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呼兰河群像,也透露着萧红作为一名命运多舛的女子的爱与恨,且愈读,就愈发的觉察出深意了。

  “笨拙”文字勾勒着乡土气息浓厚的画卷

  萧红的文字是带着一股“笨拙”劲的,透着孩童般的稚气,这倒是与她在小说中所处的年龄阶段相一致,具体表现就是短句很多且常有重复,以致于段落都常常是精短的,几乎很少出现长段落来集中描述什么,有一种干脆利落之感,成为冷眼剖析挖掘人性的有力支撑,颇得鲁迅先生文风的神韵,也难怪鲁迅先生对她有很高的评价,正所谓脾气相投。

  萧红的小说是散文化的,至少这一部是这样,以至于每一章都可以单独拿出来当作一篇优美散文来看,尤其是回忆故乡物质精神生活的前部,如果去掉后两章,那么这部作品便定要算作是一部散文合集断断称不得小说的。散文化的叙事和描绘带来两个效果,其一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更加直抵人心,因为散文说得就是真事,这是文体特点决定的;其二是画面感极强,若传统叙事小说更像时刻紧跟人物的摄影机,那散文化小说更像一幅远景摄像机,通过看起来零散的元素构成一幅有机联系的图景,这两点无疑都在《呼兰河传》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那么,这幅浓厚的乡土气息究竟是怎样的,又为何令人流连忘返呢?事实上,只要你有过农村生活的经历,就一定会在这找到共鸣。尽管我在城市长大,但陕西老家农村留在我童年假期里的印象每每使我感到亲切,萧红讲述的是东北农村的故事,甚至很多习俗和活动我都毫不知晓,但丝毫不影响里面的乡土画卷在我心里产生强烈的共鸣,而这就是一部好作品的魅力。

  呼兰河是一座东北小城,有着独特冷冽的冬天,也有着卑琐平凡的日子,尽管就几条街道,却天天上演着永不重复的好戏,富有特色的精神活动更是层出不穷,跳大神是人们治病的寄托,至于治不治得好似乎又不是真正被关心的;放河灯是鬼节的项目,据说这一天缠绵在地狱里的鬼托着河里的河灯便可得脱生,自然在这一天诞生的孩子就不受人待见了;最隆重的就是野台子戏,看戏不是要紧的,台下的社会生活才是真正的大戏,嫁出去的女儿这时便回来团聚,待嫁的闺女便打扮得花枝招展,好让媒人关注,绅士们则个个伸长了脖子踅摸着漂亮姑娘,可以说,家家户户都在这个舞台下展示着,生活着,野台子戏下就是全部生活的缩影;还有四月十八的娘娘庙大会,也是为着神鬼而不是为着人,这些就是这里人们的全部精神活动和寄托,没有这些,就什么也没有了。

  对这片“荒凉”土地 她又爱又恨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萧红却在第三章回忆家庭环境的章节中将一句话说了足足四遍:

我的家是荒凉的

  可见是极重要的了,这是一句富有深意的话,也是渲染底色的话,更是一句“命语”。其实,萧红的家并不破败,虽算不得大富大贵,但作为农村的地主阶层,相较之下定算不得是“荒凉的”,那么这“荒凉”由何而来?有言道:心是怎样的,看到的景色就是怎样的,这话用在这里刚好合适,“荒凉”不是指家里房苑,不是指后园院落,也不是指萧瑟的秋冬,而是植根于萧红童年对命运对岁月对环境的深切感受,“荒凉”感也伴随了她的一生,成为了她人生的底色,对于这片塑造她命运底色的“荒凉”土地,她的感情是复杂的,矛盾的,由这片土地延展开的,则是她关乎时代和社会的呐喊。

  首先,“荒凉的”土地源于这里的人。这里的人是愚昧的、可恶的、也是可恨的。呼兰河西二街上有个泥坑,常常淹马,翻车,甚至偶尔还弄出个人命,可就是这样一条“险路”,却从没人想过法把它给填上,不填上不说,这里的人还善于“掩耳盗铃”,硬把瘟猪肉说成是在坑里淹死的死猪,图个有面子的便宜。

若没有这泥坑子,可怎么吃瘟猪肉呢?吃是可以吃的,但是可怎么说法呢?真正说是吃的瘟猪肉,岂不是太不讲卫生了吗?有这泥坑子可就好办,可以使瘟猪肉变成淹猪,居民们买起肉来,第一经济,第二也不算什么不卫生

  租住在院里的老胡家更是这愚昧又可恨的缩影了,老胡家本是三代拉车的本分人,唯独对跳大神敬仰虔诚,家里好端端娶了个活泼的团圆媳妇,可没过多久因她老是半夜啼哭吵着要回家,便疑她有鬼上身,婆婆本是个吝啬人,十吊钱可以做本钱的正经行当不舍得花,可十吊钱在云游真人抽一帖却能狠下心来,花了钱就更上心,没成想种种偏方下去,团圆媳妇“病”的更厉害了,只好采用扒衣服,下水锅的手段,人们一方面对她给予了同情,一方面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身到这件事上,最后媳妇死了,胡家也败了,可缘何团圆媳妇半夜闹腾?原是婆婆的打。

她来到我家,我没给她气受,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一天打八顿,骂三场。可是我也打过她,那是我要给她一个下马威。我只打了她一个月,虽然说我打得狠了一点,可是不狠那能够规矩出一个好人来

  关于团圆媳妇的描写可以说是这部小说的重头戏,她所受的非人遭遇令人可悲,而合上书本,更可悲的则是可恨的愚民,打人婆婆“精明细算”,却总因小失大,吝啬又贪婪,家里人则听之任之,只觉得这是自家的不幸,云游道人则信口开河,唯利是图,而周围的邻人则全都把这当做一件奇闻异事,丝毫没有怜悯之心,人性的尊严被无情践踏,人性的愚昧被无限放大,这种深深的无力感造成了人世的“荒凉”。对这片土地,萧红是“恨”的。

  然而这里却有她的祖父和后园的童年,这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岁月,祖父爱笑,祖父也爱她,祖父给她念诗,祖父身教给她做人的样子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萧红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却得到了祖父最无私的爱,和大自然给予的最初的心灵给养

等我生来了,第一给了祖父无限的欢喜,等我长大了,祖父非常地爱我。使我觉得在这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虽然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的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都觉得算不了什么。何况又有后花园!后园虽然让冰雪给封闭了,但是又发现了这储藏室。这里边是无穷无尽地什么都有,这里边宝藏着的都是我所想象不到的东西,使我感到这世界上的东西怎么这样多!而且样样好玩,样样新奇。

  故而对于这片土地,萧红又不能不爱,因这土地给予了她最初的爱,也教给了她什么是爱,纵使恨之荒凉,却又不得不爱,爱恨交织,更显出故乡的情结的矛盾。

  “因为我是一个女人”

  没有人能够摆脱自己的身份来创造自己的文字,作为一名女性作家,萧红是敏感的,这来源于她一生跌宕的命运和生活苦难,而这些在她看来,无不与她作为一个女人息息相关

“我一生中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

  她对爱情有着追求和渴望,却三次被所爱的人抛弃,不得不令人唏嘘,她渴望突破封建思想对女性的束缚追求自由的生活,却被家庭和社会视作离经叛道的“异类”,而恰恰萧红又是一个富有抗争精神的人,这就注定了她必然是那个愚昧社会的苦难者和清醒者,这对于一个女性而言尤为不易,因为

“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

  在她的作品里,对于女性命运的悲剧和控诉沁透纸背,尤其是对于团圆媳妇下水锅的描述令人不禁掩卷动容。也许用今天的话来说,萧红该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她控诉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倡导女性追求自己的自由,然而她又远远不仅仅如此,事实上,她身为一个女性,却已然突破了性别的局限,她看到了女性命运悲剧背后人性的愚昧,看到了社会精神的“荒凉”,更觉察到了生与死的意义,她达到了很多男性作家都达不到的思想深度,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在文学上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风,尽管31岁她就由生迈入死,但作为一个时代的清醒者,她的意义则超过了很多人。

  欢迎关注并推广兮兮书评——专注业余而有深度的书评指南

  《呼兰河传》读后感(七):她的31岁

  断断续续的看这本书,隔了很长时间了。刚刚中午吃完饭,外面下着特别小的雨,深秋凉丝丝的,于是没有饭后散步,躲到阴天反而显得明亮的办公室里,站着消食,顺便把这本书最后的几页看完了。

  我看着这本书的时候,就像萧红在我耳边叙述着她记忆中的小城,她小时候看到听到的人,现在,那声音还很清晰,之所以可以这样清晰地伴着文字想象着听着声音,也是因为看了黄金时代那部电影,汤唯饰演萧红,我进到影片里了,自然而然将影片中她独白的声音认成了这本书的声音“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听,这就是她的声音,从寒冷的呼兰河来。不过,她却已经过世很多年了。“女,作家,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1911年生于黑龙江呼兰河畔一个地主家庭,1942年葬于香港浅水湾边,时年31岁。”31岁。再过几天,我就也要过我的31岁了。数字虽说没什么意义。但放在这里,还是觉得有某种情愫,某种说不出的感慨。

  开头我说了,是断断续续的看这本书,看的也不快。我看这本书的时候不像看有些特别喜欢的书,心急恨不得一口气读完,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说不清我是喜欢还是不喜欢。硬要说喜欢的话,我喜欢其中的一部分,比如她在大花园里童真的时光,比如关于她祖父的描写。这部分描写的特别美好,恍惚我也回到了童年,我是她,在大花园里玩累了,就在蒿草里边做着梦了。这本书中写了不少人,还有他们做的或是遇到的荒唐事,当然在孩童的眼里可能还觉得比较好玩,正是以这种童言无忌的语言写出来,才更让里面的大人们还有正看着这文字的大人们显得荒唐和感觉身上麻西西的不自在。看着这些人的行事,我觉得不怎么舒服,也不喜欢他们,我只喜欢她的祖父。

  那些荒唐的愚昧的那时候的人和事,其实想想,在那时,谁都觉得是再正常不过的吧。而现在的时代,谁敢说就没有这种荒唐和愚昧呢,也许,更多的是以另外的形式存在了吧,要不然,我们怎么都很难发现呢,很多事还觉得理所当然呢。

  再过几天我就31岁了,我依然会继续着我的生活,追寻着我的梦想,走在我的路上。而你31岁时,被时代车轮碾轧,你留下了鲜活文字,现在我在读着,很多很多的人在读着,你的文学梦想是实现了一部分吧,是吧,尽管有遗憾……

  《呼兰河传》读后感(八):忘却不了,难以忘却

  我是先读《城南旧事》再读《呼兰河传》,当时读完《城南旧事》对于童年的的种种记忆让人挥之不去久久沉浸在那样老旧的,温婉的画面中,无法走出来。于是,我还看了电影。之后《呼兰河传》,我才读一半,就不忍放下了,萧红那近乎散文式的描写创作的小说,给像我这样读者带来别样的心境,我可以想象在快要走到人生的尽头时的那个萧红,她怀着怎样心情和对幼年无限的回忆,创作了这样绝好的作品。正如她在小说最后说的:“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我在看到她写的吃掉井的鸭子,并且偏要吃掉进的鸭子那段,觉得真是写得太精彩了。除了孩子,还有谁会这么想呢!我于是想到在自己年幼时,每过一段时间母亲会使父亲:你去给孩子们弄只鸡来补补身子,最好是童子鸡。那是喜欢凑在父亲边上看那只鸡如何放在开水里面,把毛一点点弄去,然后变成光滑的。弄下来的羽毛和粗的管子我和姐姐制作成鸡毛毽子。每当鸡蒸熟之后,我和姐姐是贪婪地啃,直到最后真的明明白白吃不下了,父亲还不时地提醒我们,不能尽吃鸡,要吃点蔬菜,避免油腻。萧红这样的描写,让人沉浸在对童年深深的追忆中。她在小花园里和祖父的快乐的生活,在储藏室寻宝,目睹大自然的变化,完全以一个小孩的角度,读到这里,我甚至多么希望我的孩子也能拥有这样的幼年生活。昨天老公和我说:真是感谢,我们这些人还是有故乡的......,而我们的孩子们........我的童年确实啥也没干,不如现在的孩子才艺多,但是我因为在乡村度过,而且是无忧无虑无人管的童年,因此我感到庆幸,我甚至认为我某些时候的情怀确乎是因为我曾经在乡村呆过的缘故。

  谢谢萧红在生命的尽头时还能带给世人这样好的作品,忘却不了,难以忘却........

  《呼兰河传》读后感(九):人生是苦多乐少,不得意又能怎样?

  “人死了,埋了以后,那活着的依旧得回家照旧的过着日子,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外人绝对看不出来是他家已经没有了父亲或是失掉了哥哥,就连他们自己也不是关起门来,每天哭上一场,他们心中的悲哀也不过是随着当地风俗的大流逢年过节到坟上去观望一回.......站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土,也就随着上坟的人们回城大流,回城去了。”

  看了电影《黄金时代》才开始去了解萧红,汤唯扮演的萧红很美,实际上萧红的长相一般。很难想象这样大众的长相是怎么让那么多男人拜倒在她裙下的,认识萧军的时候这位才女还怀着别人的孩子呢,就这样俩人私奔了,连弃医从文的鲁迅也对她念念不忘了。网上对萧红的评价也褒贬不一,看了很多关于她的传记,然后开始读她写的书,这是第一本,没有什么华丽辞藻更没有情节上跌宕起伏,是本随笔,是怀念儿时居住环境的人与物,用平凡的文字阐述出温馨极具画面感的一本书。萧红骨子里是叛逆的,在那个思想被束缚的时期,她不顾他人眼光,得意的活着。她有豪放的思想,又有惹人同情的经历,就这样她征服了这些爱慕者。

  我与萧红虽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但读起这本书也能勾起我儿时许多回忆,内容相异但形式相同。平凡简单的一本书,描绘了呼兰河人家的故事,时间流逝,人物变换,只有那后花园还在,那里依旧上演着祖父,萧红,种地,摘花的故事.......

  《呼兰河传》读后感(十):与一座城说再见

  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雨很大,所谓的高楼大厦隐藏在白茫茫的雨帘后。我是喜欢雨的,肆意地冲刷一切,尤其是对积攒了太多尾气与热量的城市而言。且,小时候骑自行车,总是喜欢从小水潭中穿过,喜欢车轮划过水面的声音,喜欢车轮带起的水珠四溅开去。所以,城中虽略有积水,却是很享受车轮带起水珠的那一刻——一种美的刺激?或是怪异的喜好。

  胡乱的唠叨,是因为即将与一座城市说再见——虽然以后也会回来,不过,物是人非的感觉、怀念的情怀总是强烈些吧——毕竟,现在,生活其中。关于萧红,关于《呼兰河传》,都是早已闻其名的;那里关乎一个小城,一群人,一段童年。而对她的阅读却是近来的事,其文字风格——散文式小说,无疑让我心头一震,真美,即使那故事带着无奈与凄凉,带着对国民性不漏痕迹的批判。

  一开篇,就讲东街的大坑,大家生活中的乐趣因它的存在为每天的平凡带来一点色彩。不过这里,也描述着国民看热闹的习性,以及有马掉进坑中大家一起出力的良善——当然,是没人提议把坑填掉的。不得不说,萧红对于国民的劣根性批判虽没有鲁迅的杂文那般直接犀利,却用小说描绘得鲜活——当然,在当时人看来,那不是什么劣根性,那只是生活罢了。在后面关于团圆媳妇(童养媳)的故事中,婆婆为了树一个下马威,为了邻居关于团圆媳妇“太大方”的评价,便使劲地打她;当团员媳妇病入膏肓,婆婆与邻居们又找出各种偏方来医治——这是一个讽刺,是闹剧,也是无奈——只是,死亡对团圆媳妇而言是一个解脱,是“我要回家”。我想,现代社会,关于以上的迷信、看热闹的脾性该是少了一点吧;毕竟,一不留神遇上碰瓷就坏了。以及,社会文化塑造着我们,呼兰河城已略显遥远。

  1、假若有人问他们,人生是为了什么?他们并不会茫然无所对答的,他们会直截了当地不假思索地说了出来:“人活着是为吃饭穿衣。”

  再问他,人死了呢?他们会说:“人死了就完了。”

  ——《呼兰河传》

  2、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呼兰河传》

  最为喜欢的还是小女孩及她的后花园,毕竟放下了生活的重压,对于自然与美的观察便格外细心。这让我想起小学老师借我的《秘密花园》,即使忘记了故事情节,依然记得那里也有一位小女孩,一个小花园。说来惭愧的是,最近方知小学课文《火烧云》是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因为读到那里,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猛地袭来。

  3、一抬头看见了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去了。黄瓜也许没有吃完,又看见了一个大蜻蜓从旁飞过,于是丢了黄瓜又去追蜻蜓去了。蜻蜓飞得多么快,那里会追得上。好在一开初也没有存心一定追上,所以站起来,跟了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去了。

  ——《呼兰河传》

  怪不得鲁迅赏识萧红,她的文字,简单中有一种深刻,一种看透不说透的深刻。在23岁,始读《呼兰河传》,说来真是惭愧。细思之,还有很多如此的作品需要阅读上的“补课”,只好群毕生之力,多读一点,多一点欢喜与进步。

  回到即将离别的城,大学的四年基本上是宅在学校的,去市区也是游玩,说不上融入。只是在这个暑假,早起,晚归,多少有了一点本地人的体验。看见济南的第一眼,是楼多、车多、人多,一幅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一幅对未来充满期待的稚嫩模样。我是慢热型的人,济南也是如此,她中规中矩,甚至有点平庸,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与亲切。我会怀念她,不仅因为发生在这里的故事,遇见的人,还有城市本身——只不过,也是过客。

  与一座城市说再见!于我而言,是济南;于家国而言,是呼兰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