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烟火撩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烟火撩人》读后感10篇

2018-07-21 04:4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烟火撩人》读后感10篇

  《烟火撩人》是一本由迪迪埃.努里松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7.00,页数:34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烟火撩人》读后感(一):流水账式的香烟演化史

  新知文库算是比较奇葩的一套书,首先是书中内容庞杂,无论是人文历史还是自然科学,基本上都有收录,这和三联一向重视文学科的风格确实比较违和。可能经验不足关系,新知文库中的自然科学相关的书良莠不齐令人发指精品比如《疯狂实验史》,称得上非常好的科普著作了。而差的比如《平行宇宙》基本上就是一本废话的神棍书。但是历史应该是三联的长项吧?《香料秘史》也挺好看的啊,为啥这本《烟火撩人》这么难看的书,也会被收入呢?

  如果说新历史观下,民众生活和全球化变成了历史学家普遍认知的话,那么这本书完全在打擦边球,虽然行文中从南美辗转到欧洲,但是绝大多数对香烟的认知还是基于法国国内的。而很明显作者对香烟的认知更多的来自于文学描写,而就算这种文学描写,也引述的肤浅可怜

  这本书的基本思路其实也比较简单,从烟草发现,到吸烟方式的演进,再到香烟对文化健康领域影响。也许是视角过于“宏大”?真的不知道香烟为何物的人大概都不能体会到香烟是什么吧?就说文化方面吧,其实这是个内容很多的问题吧?完全可以单独拿出来写一本书。但是书中对香烟对文化的影响,就是简单引述了几段小说描写、浅尝辄止地谈了谈香烟广告说实话,去个稍微高档的烟草店得到的内容都比书中多。

  再说我最不能忍受的,就是书中展示数据方法,直接写在文字里!!!这显然连SCI都特么发不了好吧???就不能专业点绘制个图??

  《烟火撩人》读后感(二):香烟的兴衰史

  烟草、咖啡因与酒精,在西方被视为产生上瘾与精神刺激的主要来源。早期探索大陆的航海家们,将来自美洲的烟草带回欧洲。“当烟雾鼻子嘴巴里冒出来,犹如香炉一般。”当时的欧洲人看来,吸烟不仅可以抗饿解渴,还能驱除疲劳恢复体力,精神得以放松。在16世纪,吸食烟草逐渐风靡欧洲大陆,烟草贸易蔚然成风。到了17世纪,人们喜欢举办各式各样的吸烟派对,每个学生书包里都会有一只烟斗。

  香烟是一种舶来品,充满异域风情。香烟是一种社会产物体积虽小,影响却大。“香烟这东西本是一件简单的物品,而一旦被点燃,被‘吸入’,它就真正地拥有了‘生命’,它的存在也就变得更有价值”。 香烟已融入我们的生活,根植在每一个人头脑里。作者是法国里昂一大的历史学教授,在对可口可乐、酒精等让人着迷的物品研究完毕后,把对香烟历史的研究成果写入本书。在他看来,香烟的发展历程,映射着社会的演进,撩拨着整个世界,香烟让我们多了一个看世界角度

  香烟并非单纯的存在,其角色一直在变化中。它乍看平庸,有着相似外表,也远称不上高科技,内里却隐藏神秘,令人难以捉摸。吸烟曾象征着更强大活跃的生活样式,似乎也更符合工业社会文明体系。它的角色也在演变,从令人愉悦到“尼古丁谋杀”,及至今人皆知的肺癌罪魁。

  吸烟是一种可被控制欲望,撩拨着吸烟者的嗅觉、触觉视觉甚至听觉,一直到味蕾被激发出来。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着重于对法国香烟历史的描述原因倒是可理解。法国政府对香烟制造售卖垄断达200年,甚至连广告都由政府掏腰包。法国却又是最早推行反烟运动国家之一,这恰是法国香烟发展的独特之处。有一个段子是,卡萨诺瓦就曾在街上被法国巡逻队搜查,吓得他赶紧将随身携带的鼻烟扔掉,辩称那只是“巴黎干乳酪”。

  人们不止需要卷烟,与之相关的一切附件都成为重要发明。比如瑞典人发明了安全火柴。怀揣着小小火柴盒,人们可以随时点燃一只香烟,而无需守候火炉煤油灯前。到19世纪晚期,香烟已成为法国文人开口必谈的话题,法国烟草局开始推出更多具有地域女性特色的香烟品牌教导人们如何更优雅吸烟的书籍出现,比如《吸烟的艺术:如何避免引起女士不悦》。

  而在20世纪,吸烟的社会学价值得以加强。有烟同享是一种极大乐趣集体吸烟行为建立起同盟关系,降低了个体罪恶感、羞愧及孤独感。香烟犹如人际滑剂,也进入情爱之火。它被视为男性生殖器官的隐喻,成为女性勾起性欲道具

  从香烟窥探世界,串接起整个社会发展。这是一本关于香烟的小百科全书,比如大部分香烟历史的著作都绝少提及香烟厂的工人,作者却敏锐捕捉到这一点。香烟厂工人多以女性为主,这不仅因为她们手工灵巧,更是低酬劳。“只要双手一翻,就能准确细致地把烟草裹进薄薄的小纸片里,而女工们在大腿上搓雪茄或烟卷的场景容易让人浮想联翩。”

  尽管反对禁烟的阵营依然在坚守阵地,香烟在视觉媒体的出现频率依然不减。眼下的香烟运动正推崇它的新魅力所在:吸烟让人更性感,充满诱惑力,有味道、唤醒激情。对于香烟的未来,作者的答案是“充满疑问”。

  《烟火撩人》读后感(三):能看

  1.起源

  烟草原产美洲,英语tabacco(烟草)来源于印第安语,形容吸烟者嘴巴里发出的声音。(塔吧,KO,老烟枪应该懂。。。)饱暖思淫逸,和酒一样,烟最早也不是谁都能抽的,在美洲部落,烟草是只有酋长和贵族才能享用的珍品,吸烟代表权力地位。最原始的“烟”也不是纯烟叶,而是加入许多树叶、棕榈、石灰、香料的混合物,恰恰体现了烟草的珍贵

  2.烟草点燃世界

  征服者们从美洲新大陆整船整船的运回黄金珍宝,但也有人的口袋里装满了烟草。这种能够解乏提神的神奇植物首先在水手军人流行,后来逐渐风靡整个欧洲,烟草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开始被广泛种植巨大需求造就了烟草种植业的繁荣——甚至美国的西部开发最早就是为了开拓烟草种植地。

  种植量的上升带来的是价格的下降,最早只供上流社会享用的烟草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然而对于底层民众依然无力负担,于是诞生了一个神奇的行业——捡烟头。他们将被丢弃的雪茄头收集起来,用小刀切开,小心的剔出里面的烟丝,用纸卷起,然后就可以享用了,这就是最早的卷烟,属于老百姓的烟。

  很快各大烟草商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也推出了自己的卷烟产品,又有人想,为什么我们不卖卷好的成品烟呢,现代香烟由此诞生。然而香烟开始并不被看好,因为它的味道不如烟斗和雪茄纯正,容易熄灭,但由于它便宜方便优点迅速席卷了全世界

  烟草行业的繁荣在两次大战期间达到了顶峰士兵在冰冷的战壕中等待随时可能到来的死亡时,只有酒精和香烟能给他们带来些许的慰藉。烟草成为重要的军需品,每个士兵都有定额,烟是否管够直接关系到军队的士气。战争阴霾笼罩整个世界,人们普遍苦闷,烟草成为人们能够暂时忘却冷酷现实安慰剂。一战期间,1913年法国的成品香烟消耗量为40亿支,到了1919年一战结束

  到了98亿支,还不包括每年大约有220亿支手卷烟被消耗。

  和平年代的到来对于各大烟草公司又是一次发展的良机。他们利用电视普及大打广告,塑造漫画角色,插手电影工业。叼着烟眼神忧郁的詹姆士邦德,一天60支烟塑造了他无畏性格——和他随时面对的危险相比,肺癌算什么?直到世界禁烟浪潮到来为止,香烟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形象。你能想象不抽烟的邦德,没有烟斗的福尔摩斯,不叼雪茄的丘吉尔?

  3.烟草和女人

  早期的观念认为女性吸烟是不洁、淫荡的,当时的文学作品塑造吸烟的女性角色,要么是荡妇,要么是风尘女子。最经典的角色就是歌剧《卡门》中象征欲望与诱惑的卷烟厂女工卡门。

  女权运动的风起云涌,1945年法国女性得到选举权的同时也得到了香烟配给权,对女性吸烟的看法正正影射着女性地位的变化。

  4.禁烟运动

  早期的禁烟运动更像是社会对新事物偏见,像爱迪生的电灯抽水马桶一样被认为是“邪恶的”“不洁的”。主张禁烟的多为教会人士,他们把烟草称为“魔鬼之草”。他们不吝一切最无理的“可能”去抹黑烟草,甚至有人说吸烟使人堕落,因为“在罪犯中许多人吸烟。”可这些观点逻辑上都禁不起推敲,比如:很多人抽烟,抽烟的人里有罪犯,是否可以推出抽烟的人都会犯罪呢?这是一道经典的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题。

  有禁烟运动,自然就有人高举“吸烟有理”。在17世纪吸烟被当作是新派作风和现代生活的具象,似乎代表着与落后愚昧对抗力量,颂扬烟草实际是颂扬科学,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进步的。

  幸或不幸,吸烟后来果真被证明有害的,这又说明这种反进步的思潮恰恰起到了一种牵制、监督作用。因为有这些“顽固”的反对者们,世界前进的脚步才总是犹疑彷徨的,一步一回头,所幸如此,我们避免了多少浩劫和灾难

  最后谈谈这本书,开始以为是一本以趣味为主,介绍烟草历史的小册子,但又发现注解密密麻麻,所以说其实这是一本学术专著了?书分9章,每一章的内容都所重叠,作为专著也太混乱太不严谨了。四不像。

  《烟火撩人》读后感(四):烟火撩人

  香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物品,无论你是吸烟者还是非吸烟者。那么,应该把它归类为“食品”?或者“药品”?还是“植物草本精华口香糖”?一支小小的香烟,也有它的历史。这本书介绍了这样的一些讯息,关于烟草的来源,它的发展形态,社会影响,以及它的最终命运

  必须指出来的是,现在我们所称为“香烟”的香烟,其实已经是烟草家族的第五代产品了,是不是给它起个名字叫“Cigarette5”呢!最早的烟草是用嚼的,接着出现鼻烟壶,再到烟斗、雪茄、手卷烟,到最后我们的香烟(刚开始称“热烟”)。

  说到烟草的历史,吸烟习惯最早见于美洲的印第安部落,再由西方殖民者传入欧洲。这个人就是从受命西班牙王室去寻找新大陆的哥伦布。哥伦布在航海途中发现了第一个岛,是古巴。他的两名随从在他的指派下登陆该小岛,发现岛上居民都在吸食一种植物,享用完看起来相当满足舒服样子。于是他们把这种新鲜玩意随船带回西班牙,此后,越来越多的殖民者登上新大陆的土地的同时,都不约而同带走这种具有魔力的植物。它迅速风靡整个欧洲,直达美国。

  烟草与烟民的关系同点燃的香烟一般,容易挞着,基于这样的情况,烟草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必然有着巨大的联系。本书主要以法国为研究对象讲述了香烟在人类历史上扮演的角色及其对整个世界的影响。烟草最初由船员水手享有到普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引发大量的社会需求,进而刺激烟草行业的诞生。从引进种植到小作坊生产,到规模化生产,机械化生产,产量在几个世纪翻倍翻倍地增长。一度高企的经济效益使得各国政府接管烟草生产,复又使得烟草行业的发展进入一个全速开进的时代,进而影响到其他周边产业行程。如火柴、打火机,烟盒等。有因广告、电影等多种形式宣传攻势使得烟民的范围越来越大。继而引发禁烟运动旗鼓大张,欧洲各国开始发起全面禁烟的行动,21世纪,欧洲、美国各大烟草公司已经转移阵地,通通把烟网撒往发展中国家是的,包括我们。

  这其中有几个观察点颇为有趣,可以拿来特别说说。其一,香烟与女性的关系。香烟刚开始进入商品行列时候,借用的女性化的形象,把它化身迷人浪漫、风情的女人,吸引着男性烟民的眼球。后来法国规定21岁的女性可以拥有购买香烟的供应卡,被列为女性独立的一个标志,吸烟的女性被定义为是拥有追求自由,敢于挣脱社会舆论束缚,男性化的个性。这个群体一度称为烟草公司竞相争夺的市场目标。在随后轰轰烈烈的禁烟行动中,又倡导女性应该称为禁烟活动的最有利支持者和监督者,为了她们的子女的健康与家庭幸福,她们应该责无旁贷。接下来仍然是吸烟者的女性被认为是自甘堕落的一群人,遭到社会舆论的猛烈抨击。站在女性角度的观点,看待这个过程的变化,倒也是很有意思。女性在这个社会始终难以成为一个真正被公平对待的一类人。她们似乎总是被随意玩弄,需要的时候捧你,不需要的时候踩你。

  第二个有趣的内容,就是关于禁烟这个事情。“欧洲的第一支香烟虽然起源于西班牙,但欧洲最早的反烟风潮也自西班牙。”刚开始烟草被禁是因为它带来的快感,让宗教主义者觉得它是魔鬼的化身,要来摧毁这个纯洁的世界。中间是因为烟草燃烧而引发的火灾频发,烟蒂的随意丢弃且经常没有被熄灭导致当时大部分为木结构房屋起火。再后来是因为吸烟引起的健康问题开始被医生们所揭发。在禁烟活动高涨的时候,一方面是烟草公司通过自己的科研队伍力求证实烟草对身体的危害性不高,另一方面是烟民对于自己的嗜好被法律明令禁止而感到人权的剥脱。

  这本书是三联书店推出的“新知文库”系列的第44本,我觉得可以说这是作者做的一个主题阅读专题,浏览了大量的书籍、史实行程的这么一本书。因为论说文读来就是比较枯燥,但可以跳过去,挑着读还是不错的。我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