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向陽處的她》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向陽處的她》的读后感10篇

2018-08-09 05:33: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向陽處的她》的读后感10篇

  《向陽處的她》是一本由越谷治 / 越谷オサム著作,平裝本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250,页数:25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向陽處的她》读后感(一):那一年——《向阳处的她》治愈向书评

  读言情小说者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原先就相信爱情,读过以后更加相信的,另一类是不相信爱情,但希望从书中汲取对爱情的信仰的。而我差不多属于第三类,也就是原先就不相信爱情,以后也没打算相信的。你可以想象我是在多么偶然的情况下拿到这本《向阳处的她》并坚持读完的——说实话我也曾好几次读不下去,但念在书末有个悬念以及印刷质量还算不错的份上,我还是认真读完了每一个字,而且你猜怎么着,读到最后我眼眶居然湿润了一下下,真的,就那么一小下下。

  《向阳处的她》讲述的并不是一段虐恋故事,相反,它描述了一段童话般的爱情,当中有命运的重逢、青涩回忆甜蜜交往浪漫的私奔、幸福相守,甚至理想到了“八点档也不过如此”的程度,在我看来简直就像一个小女生写的。实际上,对于任何一个崇尚理性现实主义者来说,作者那些巧妙伏笔铺垫都很容易被掩盖在平淡无奇情节中,以至于我读到后来才像男主角那样恍然大悟。仔细想来,方明白之前那些不经意细节其实都是作者散布出来的线索,循着它们溯源而上,才发现这原来是一个寓不平凡平凡的爱情寓言

  真绪和浩介的故事就像一碗热腾腾的鸡汤,喝起来味道淡淡,却是漫漫冬日里难得的温暖。即使结尾真绪消失,真相大白之后,作者的笔触依然带着一股能把人心都融化的温馨:为了把“从此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的影响降到最低而作出种种努力的真绪,唯独在浩介心里留下了痕迹;当浩介一遍又一遍地寻找,一遍又一遍地失望时,他也渐渐发觉真绪在过往生活中种种“奇怪行为”背后所蕴含的秘密心意。也许是为了拯救这种悲伤心情,越谷治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供读者联想。或许在十余年后,那个叫真绪的女孩将会再一次以人类身份回到浩介的身边吧。读完全书后,产生这样的想法也就不奇怪了。

  我不能说《向阳处的她》改变我的爱情观,只能说书中满溢的幸福感多少对我这个“没良心家伙”(室友评价)有所影响。听说改编电影的结局比原作更加圆满,而且治愈度爆棚,若真是这样,我倒忍不住开始期待了。这种一边不相信爱情一边又渴望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心情,只能用一首小诗来表达了:

  那一瞬,我屏住呼吸,只为凝结银杏树下的唇吻相依。

  那一夜,我埋进枕巾,只为噙着你的温暖安然入眠。

  那一天,我转遍全城,只为找寻你存留于世的痕迹。

  那一月,踏在生死边缘,不为解脱,只为轮回与你相见。

  那一年,撑起整个世界,不为尊严,只为留你在我身边。

  《向陽處的她》读后感(二):原来是只猫啊!

  跨越时间追寻爱恋,终于在十三年以后再次相见。

  也许曾经经历过太多敷衍,才知道只想厮守一个从前。

  化身为人只是为了遇见,真的相遇却早知不如不见。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温馨的日常,注定的悲伤,

  难忘的过往,却遭人遗忘

  很简单的故事,偶尔穿插着几句俏皮话,最后的悲痛也无伤大雅,结局毕竟也算是一种轮回。

  同一棵银杏树下,同样的微笑,同样的人,不同的吻,一次匆忙,一次深情

  最安慰世人莫过于情人终成眷属。

  我只是在怀疑

  从前希望有伙伴

  到现在的不期望

  一直在寻找生命中的另一半

  却发现太过挑剔

  到现在依旧是孤单一

  所以

  也只是个美好的故事

  阅读中还稍稍感动

  阅读完后

  只剩下

  空虚与你为伴

  《向陽處的她》读后感(三):消失的線

  主要這篇就說一下小說和電影的小細節修改和一些個人覺得比較影響整個故事脈絡的省略。

  小說裏真緒在和浩介重逢的時候是長髮,電影裏一直是短髮造型

  小說裏貓是在銀杏公園內救到的,電影裏是某未知海灘的石頭縫隙中。

  小說裏初吻是在銀杏公園,電影裏未知,但似乎是學校內的場景。

  小說裏出現的咖啡燙嘴情節出現在看電影部分,電影中拼接到了調查廣告牌裸露的部分,並着重描寫這個在小說中輕描淡寫的部分。

  小說中從存款裏取出大量現金情節刪去。

  小說裏是漢字考試,電影中改爲數學,分值也不一致(小說十分制,電影百分制)。

  小說裏真緒如何通過照片博客找到浩介就職處情節刪去。

  小說中提到結婚戒指,電影裏沒提,但將戒指太大套到項鍊的情節拼接到吃金魚的部分。

  小說中回到原點的對白在電影中出現在最後。

  小說中真緒的父親還未退休,電影中爲了笑點而改爲已經退休。

  小說中浩介自行猜出真緒是貓的真相,電影內未明確提出是誰猜出的。

  小說裏貓有九條命的提法和電影不同,電影中是兩人準備去紐約渡蜜月而在書店中翻看英語諺語詞典而引出。

  小說裏鄰居家小朋友拿着考拉玩偶,電影裏是熊。而且來由未仔細說明。

  電影中新增:

  未知的貓婆婆,加重了內衣公司的經理的戲份和描寫。

  《向陽處的她》读后感(四):幻想所无法逾越的现实

  这或许是部感人恋爱小说,但实话说,我并不觉得感动而只是觉得诧异——只能活13年的真绪,从一开始就是为了与浩介恩爱存在,但生命绝大部分时光却不是与所爱之人一起度过的,区区数月的厮守真的会令她感到满足吗?

  谁不希望幸福的时光尽可能长久、甚至永恒呢?《向阳处的她》是个魔幻故事,但直到最后真相大白之前,整个故事却是有着浓烈社会倾向。此时的职场生活、往昔的校园生活以及两人短暂婚姻生活,都是很典型的社会性经历,并无特色可言。

  但真绪身世的魔幻性却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人是社会性的存在,再深厚执著爱意也不能够例外,所以生命只有13年的女主人公只得把10年的时光耗费在作为人类所无法避免的社会生活中,这也许构成了这部犹如童话的爱情故事的最大特色——幻想的美好无法逾越现实所允许的程度。

  可以看到,浩介和真绪两人皆是很老实的人,老实上学勤奋工作,他们为他们的爱情没有做过违拗社会规则常识事情,他们为爱情做得最大的努力就是不顾真绪父母意愿私奔结婚,还是真绪实在没时间继续等待的情况,而且也谈不上从根本破坏了真绪与家人关系

  真绪既然是为了浩介才生为人类的,她为什么要十年的时光消耗在做个成功的社会人上呢?这是因为,国中时,甚至浩介也难以避免以社会性的标准来评价喜欢的真绪,所以真绪要努力读书、考名牌大学、在职场上拼搏……正是因为真绪成了比浩介优秀得多的职场精英才使浩介不再有理由轻视她,不会认为与她在一起丢脸什么的。

  社会中决定个人价值的,永远相貌学历收入、社会地位等等,而这些实际上就是择偶的现实标准。对浩介来说,国中时的真绪长得虽然可爱,但头脑笨、学习差、遭同学孤立地位低,使他终于弃她而去;而后来的职场重逢就恰恰相反了,真绪学历、收入、在公司内的地位都要比浩介高得多,对浩介来说,这时的真绪已远非十年前的丑小鸭,而是高贵天鹅了,他自己则是被天鹅爱上的青蛙——赚大了!

  就是为了这些身外之物,她身后都带不走的东西(比如留给浩介的那些钱),真绪耗费了十年才终于昂首来到心爱之人的面前,可是她剩下的时间却不多了……所以我想啊,若不是这些社会性的利害得失,她是不是可以多享受十年的幸福呢?而现实中又有多少无垢的爱情终究被这些社会性的利害得失所扼杀呢?

  所以我没办法为这作品感伤动人之处心酸洛泪,而只能为悲哀凄凉之处喟然长叹。我不确定作者本人到底想表达什么,或许作者只是想写一个精彩的故事,但可以确定的是,小说既然放弃理想主义选择忠于现实社会,那么爱情就不可能再是纯粹的爱情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