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金苹果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金苹果的读后感10篇

2018-08-13 05:33: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金苹果的读后感10篇

  《金苹果》是一本由(美)尤多拉·韦尔蒂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4.00元,页数:26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金苹果》读后感(一):我写篇书评容易

  一本杂志向我约稿。不仅指定写韦尔蒂的《金苹果》,还要求四天交稿,还要求老书写出新意思(因为许多媒体都发过这本书的书评)。在这些我都做好以后,要求我第一次改稿,将1300字改成900字。我改好了。然后,要求我第二次改稿,给我提出了如下改稿要求:

  --------------------------------------------------------------------------------------------

  1.不好意思,又要修改。另,稿费我已经申请过,可以按300元千字算。

  2.将韦尔蒂的幸福生活放大,也就是最后两段的内容,将前面个人的较为消极部分尽量删减,标题也要修改。(加红色处可以放大写感恩朋友等等)

  3.由于我们面对的读者是精英家庭成功人士,所以文章要多倡导一些普世价值观传递能量。请您谅解谢谢

  ----------------------------------------------------------------------------------------

  我看完这个要求,就把稿子要回来了。我的书评不是不能改,是不会改。别说千字300,千字3000,我也改不出来啊。

  再说了,精英家庭和成功人士读哪门子《金苹果》啊,应该读《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啊,因为留学的学历一般都是复制的!

  我真没从韦尔蒂的这本书里读出正能量和幸福生活。

  读过这本书的书友们,你们读出正能量了吗?

  没读过书的朋友,请再看看这书简介。抛妻弃子,家庭巨变反目成仇。。。。。哪条算正能量?

  《金苹果》读后感(二):“人生秘密即将向我显露”

  尤多拉•韦尔蒂是一个奇特作家。她活得很长(1909-2001),但人生不是很丰富,以一些大作家的经历来看,可能还十分贫瘠。她出身中产阶级,无缘舔舐大萧条时期国人物质精神匮乏;她一生未婚,没有家庭,按传统说法,其人生图谱就此缺了老大一块;她的社会工作经历为时不长,人到中年便退居老家再没出过远门。作为补偿,她担任政府公职时曾端着相机走访伤痕累累的南方国土,得到了难能可贵的生活阅历。不过归根结底,这些东西就是二手货,但韦尔蒂竟然靠着它们写了一辈子,还常写常新从来没有腻味过。其中的奥妙,她在小说集《绿帘》中如是写道:

  “整个夏天我都躺在小湖边的沙滩上,指尖相抵,手指围成方形,透过它来观察一切……看什么对我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次观察都让我认定,人生的秘密即将向我显露了——因为我对‘隐匿’这一概念是如此着迷,即便是陌生人细微举动,也会被我看成一种交流或者预兆。”

  这段自况定义了韦尔蒂一生创作的基点:想象人生的秘密,书写秘密当露未露之际积聚的张力,那种微妙而惊悸、灼热而冷酷的瞬间的魅力。这些,正是我们阅读韦尔蒂小说得到的第一印象,当然,也使我们感觉困惑和抓狂。因为,即使我们巨细靡遗地关注那些“最细微的举动”,释读其隐匿的“交流或者预兆”,“人生的秘密”可能也会照样从我们手中溜走,特别是,韦尔蒂未必有意晒出这些秘密。

  韦尔蒂出版于1949年的《金苹果》,就充满了文本寓意上的秘密。这部作品由七个短篇小说构成,各篇之间互为独立又稍有联系,读者完全可以从中任意挑选一篇来阅读。但这样的读法未必可取,尤其考虑到各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韦尔蒂以此预示时光易逝人事皆非的意图是很明显的。为讨论方便起见,有必要说一下各篇的大致内容。

  《金色阵雨》由雷尼太太自述斯诺蒂小姐丈夫金•麦克莱恩抛弃的故事;《六月演奏会》从莫里森家的男孩洛克和姐姐卡西两个角度分别讲述麦克莱恩老宅的故事;《兔子先生》从初为人妇的马蒂的角度讲述她被金先生强暴的故事;《月亮湖》从女孩尼娜的角度讲述在湖边集体野营的故事;《世人皆知》由金先生的儿子兰德尔自述因妻子出轨而崩溃的故事;《来自西班牙的音乐》从兰德尔的双胞胎兄弟尤金的视角讲述离家出走的故事;《漫游者》从维尔吉的角度讲述妈妈葬礼的故事,我们翻到这一篇,才恍然发现一个故事的讲述人雷尼太太(还有其他人)已经去世。不知不觉中,半个世纪经过去了。

  视角是本书不能忽视的一个关键要素。如上所述,本书的叙事人按照各自焦点关注自己视阈范围发生的事,这就意味着故事“讲述人”和故事“主角”是时常分离的。除《世人皆知》外,其余人讲述的都是他人而非自己的故事,换言之,在这种轮换讲述的过程中,A故事的“讲述人”或者“主角”很可能是B故事中“路人甲”。比如第一个故事的讲述人雷尼太太在第二个故事中只是个一晃而过的角色,而她下一次出现则在最后一个故事中,彼时,她已经成了一具尸体。而第一个故事中的主角斯诺蒂小姐后来一直下落不明,直到在最后一个故事中为雷尼太太殓尸;第二个故事中的洛克在第三个故事中成了责任心很强却让所有人鄙视的讨厌鬼,第三个故事的讲述人尼娜在最后一个故事中变成了一个冷漠孕妇,等等。

  这种角色间的分离意味着通过所有人互有“交集”的讲述,我们也不可能把某个人(即使是讲述人)的人生空白填满,我们倒是得到了满满一把互无关联零散细节。这对于想要读到完整故事的读者来说不啻是个噩梦,但对于生活本身来说则完全是自然的。我们得知某人的沉浮和生死,通常是家人好友不经意闲言碎语带起的。完了我们就忙自己的事,就跟《漫游者》中大家忙完葬礼就作鸟兽一样自然。当然,空白也有空白的好处,可以让我们尽情意淫,比如书中的人们就通过对抛妻弃子的金先生的胡乱猜疑(到处插柳播种等等),来烘托自己作为敦厚市民高贵感。

  而同时,各人如浮岛一样“交集”但很快交错而过的人生也透出一层隐秘孤独感,这层孤独感又被对情感的遏制而进一步加深了。本书的另一“秘密”,即是韦尔蒂对情感的调适,如何使之被遏制因而极欲爆发但终究没有爆发——爆发则变成滥情的恶俗——其中的火候,韦尔蒂掌握得很有分寸。除大量使用意识手法外,韦尔蒂对各种感觉的处理套用了其处理角色的办法,亦即将感觉从感觉主体“分离”出来,使之变成可被描摹的客体,通过这些客体,我们可以窥视到人心深邃叵测。

  如《漫游者》中维尔吉接受大家的吊唁时,韦尔蒂这样写道:“她半认真心不在焉地听着大家的谈话……从他们的低语声中,她听到自己走过一个个房间跟他们打招呼,接受他们的亲吻……”听到自己如何如何,这种陌生的局外感反映了维尔吉对亡母难言的恨意;《来自西班牙的音乐》中,尤金听乐师演奏,“他非常轻柔地弹起家乡轻快美妙歌曲,仿佛轻巧翅膀在空中拍打……这些声音像是被摇出来,而不是被弹出来的,就像铃鼓超然微弱的鼓声……”听觉视觉化投射出尤金在思乡和流浪间的挣扎;《兔子先生》则是整个感官的集体大出窍,色鬼金先生始终见首不见尾,而强暴情节不仅不强暴,反而扑朔迷离得近乎飘渺,隐约透出新嫁娘不能满足的性饥渴……纵观整部小说,人物情感的“分离”使得故事通篇洋溢着微醺的酒神气息,我们读来总有一种做梦的感觉,而其中的秘密,亦如记录梦境一样难以窥看净尽,只能留待我们自行填空补缺了。

  “金苹果”来源于希腊神话中那只引起特洛伊战争迷人的不祥物,用作本书标题想必会让人浮想联翩。确实,“欲望”这只“金苹果”既真实虚幻,得不到的人日夜惦念仿佛确有其实,得到的人在得到的刹那又徒生虚空,人生则转眼就过去了。韦尔蒂是一个内蕴极深的作家,一方面她指出了浮世红尘的无谓,但另一方面,她又对这浮世红尘中的人倾注了满怀的怜悯。否则,她不会把人生的秘密处理得如此细腻,如此迂回。

  《金苹果》读后感(三):脑海中的火焰

  很多人说到韦尔蒂,第一句话总是“她终身未嫁”,仿佛这五个字是深深刻在她脑门上的咒语,你只有先念出它,才能够获得谈论女作家资格是的,韦尔蒂终身未嫁,而且大半辈子都生活在家乡的小镇中,然而,那又怎样?

  《金苹果》是韦尔蒂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集,七个看似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短篇交织出了位于密西西比河畔的摩根纳小镇上众生百态,住在这里的人们彼此熟识,在闲谈和劳作中重复日复一日的生活,同时,文本中大量的对话又向我们透露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消息——这个小镇中发生的事情,并非小镇表面看起来的那样平常

  当然,在韦尔蒂的故事里,这种不平常并非犯罪或者谋杀的气息,更不可能是邪教正在进行某种恐怖祭祀,它意味着一个英俊男人抛弃了他的妻子,一个孤僻钢琴教师隐藏着不可告人的过去,一个行事叛逆孤儿经历了惊心动魄死里逃生,一个遭到背叛的丈夫用新欢报复旧爱,多么平常的不平常啊。

  有趣的是,身为作者,韦尔蒂并非故事的直接讲述者,这些故事的脉络片段散落在小镇居民的闲言碎语之中,这里一点,那里一点,有时候是掺杂了个人情感的,有时候是经过了添油加醋的,更有甚者,说着说着就跑了题,在我们急于想要知道一个角色悬而未决命运时,这些不负责任的叙述者,她们竟然话锋一转,开始谈起了自己手上的红宝石戒指

  韦尔蒂深深的沉迷于这些对话之中,对于对话精准控制活灵活现运用是她小说中最显而易见特点,对于自己的这一特点,韦尔蒂坦诚表示,人们会从讲故事中获得快感,这是一笔她可以私用的财富。对于自己的“窃听”行为,韦尔蒂并不觉得不齿,她将这些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对话比作水,她以笔为桶,看似在捞水,实则捞起的,是水中的月亮。

  “金苹果”源于古希腊的神话之中,它让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得到了世界上最美丽女子,却也奠定了特洛伊被毁于一旦的最终结局。是金苹果导致了特洛伊的陷落吗?显然不是,金苹果不过是欲望的象征,它引诱了阿芙洛狄忒,后者又引诱了帕里斯王子。人类诱惑面前不断的做出选择,诱惑之前是更多的诱惑,选择之后是更多的选择,在这坚固而又绵长的链条中,有人看清了腹背受敌状况,却没有人能够将自己从中断裂开来,这链条被称之为命运。

  尽管韦尔蒂的小说是口语化的,是家常琐碎的,但这样一种古希腊式的悲剧感却无时不刻的笼罩在摩根纳这个气候温润物产丰富的小镇之上。在《世人皆知》里,兰德尔这样描述自己的妻子和情人——“吉尼和梅登之间除了时间,没有什么不同”,这句话几乎可以用来形容《金苹果》这本小说了,在故事和故事之间,除了时间,没有什么不同。从第一篇《金色阵雨》到最后一篇《漫游者》,这之间时间的跨度长达四十余年,而《漫游者》作为全书的结尾,交代了前文中诸多人物的最终命运,艾克哈特小姐死在了疯人院,梅登小姐选择了自杀,凯蒂小姐寿终正寝……一本书就是一生,死亡,是韦尔蒂所认为的真正的结局,如同美剧迷失》那耐人寻味的结局所展现的一样,最后的最后,所有的人都站在了天堂的门口。

  有的作者喜欢出没在字里行间指点书页中的江山,韦尔蒂却竭力收敛锋芒潜入幕后做一个彻彻底底的观察者。她对背叛没有愤怒,对痛苦没有同情,对生死没有执念,只因为生活的一切形态在她的眼中都是如此的迷人,拨开弥漫在文字之间的层层雾霭,她用孩童梦呓般的声音,在不经意间道出了生活的真相

  《六月演奏会》里,年轻的艾克哈特老师在下着暴雨的清晨弹奏了雨果沃尔夫的歌曲锦集,文中是这样写的:“这首取自由艾克哈特小姐弹奏出来,让在场的学生感到非常不安,她们几乎都吓坏了。这是从一个错误人的生命中迸发出来的某种不能自控、令人兴奋的东西。这对艾克哈特小姐来说太精彩了。”小说的最后韦尔蒂又写道:“诗流过她的脑海、她的身体。她睡着了,但半夜从床上坐了起来,大声叫道:‘因为我脑海中有一团火。’”

  为什么深居简出的韦尔蒂永不厌倦的描写着美国南方小镇里的故事?为什么她能够在极为有限广度里挖掘到令人惊讶深度?也许韦尔蒂和艾克哈特小姐是同样的人,长久的孤独点燃了她脑中的火焰,教会了她所有她从未经历过的人间种种,当全书的结尾,维尔吉在茫茫的大雨中听见马奔熊走,听见豹捕龙行,听见天鹅振翅之时,我几乎能看见韦尔蒂那双被火焰灼烧得熠熠发光的眼睛,正饶有趣味的凝视着世间百态,带着无辜,又饱含深情

  《金苹果》读后感(四):书写一辈子的孤单

  文/***

  尤多拉.韦尔蒂出生在美国南方密西西比州的杰克逊镇。父亲是大公司的总裁。母亲及两位兄弟都很善待她,家庭生活幸福美满。她大学毕业后在政府工作,热爱摄影、花草与音乐。这位小镇姑娘天生一副富家小姐派头,按理说是不知人间疾苦的。她应该写言情小说,像与她同时代的民国闺秀汤雪华和施济美一样,写作是玩票儿与消遣,图个乐呵。可惜韦尔蒂真写不出风花雪月,因为她做了一辈子的老小姐,终身未婚。

  写《金苹果》这部短篇小说集的时候,韦尔蒂正在谈这辈子唯一的一场恋爱。尽管最后无疾而终,但她对于爱情的所有感受都沉淀在本书里。倒不是因为男主角是负心汉,而是他发现自己更爱男人。韦尔蒂像个孤独的英雄,在爱的较量里,她压根就没站上擂台。对于一生只爱一个人的女人来说,爱是神圣的,或者说被赋予了神谕。所以,在本书里你会读到一种神叨叨的气息。韦尔蒂说,事物之间本来就隐藏着一种神性的联系。其实,这句话是一种宿命论。你爱一个人,那个人却没法爱上你。只好用这是上帝的旨意来说服自己接受现实。

  书,像个容器,盛下了韦尔蒂满满的爱之初体验。但是,在书里韦尔蒂不谈爱情,像个鲁莽的孩子,一脚便踏进了生活的洪流。故事都是以摩根纳镇为背景,开篇的《金色阵雨》便讲一个叫金.麦克莱恩的男人抛妻弃子的故事。我完全想象不到从未经历过婚姻生活的韦尔蒂是如何数次在内心描摹对于此类意境的书写。有人说金便是韦尔蒂在现实生活中深爱着的杰克逊的原形。一个负心汉的故事却让她写出了浓浓的深情,完全没有怨妇的心态。反倒是乡里乡亲们为了安慰妻子斯诺蒂而编出各种谎言。“无怨无悔地等你回来”的夫妻相处心态便成了全书的首个议题,并在结尾的《漫游者》里得到肯定答案。

  韦尔蒂的一生除了婚恋不太成功,其它都幸福得一塌糊涂。她对生活抱有感恩之意。这在那本《乐观者的女儿》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坦白地说,她的小说是要沏壶茶水,坐在花团锦簇的阳光下才能读起来的。她的小说里没有冲突。短篇小说就像短跑运动员,瞬间发力到达终点。有时甚至在巨烈的矛盾之中,读者还没缓过神儿来,故事便结束了。意犹未尽常常是读者对短篇小说扼腕叹息之处。然而,韦尔蒂的短篇却像一叶在水中飘荡的浮萍,随波逐流,没有挣扎没有反抗,只有妥协和和解。甚至连,《月亮湖》里一个在外露营的女孩掉进湖里,她都要做冗长的铺垫。在童子军抢救女孩的过程中,我们没有读到惊心动魄和声嘶力竭,一切都像流水一样淡然。结尾那句“我们永远是朋友”仿佛为人类的整个人生下了定义,这也是韦尔蒂的处世之道,这便容易理解这么没有占有欲的女人怎么把爱情谈成那样了。

  韦尔蒂的小说出场人物众多的特点在《世人皆知》里有所体现。一个男人因妻子出轨而不知所措的故事,里面却牵扯出父亲、母亲、邻居以及杂货店老板形形色色的人。小镇生活难道不就是这样吗?清晨张家丢了鸡,不到中午全镇人就都知道了。这恰好附和了这篇小说的名字:世人皆知。完全是原汁原味的小镇生活方式。

  我在英国老太太弗罗拉.汤普森的《雀起乡到烛镇》里也读过一个丈夫打老婆的桥段。与《来自西班牙的音乐》大同小异,都是丈夫打了老婆之后便出门了,回来时面对一桌丰盛的酒席。关键结尾不同的是,韦尔蒂写的是丈夫尤金与妻子讨论路遇的西班牙人,而汤普森写的是丈夫在面饼里吃出一条自己的皮带。丈夫从此再也不敢动手打妻子。由此可见,韦尔蒂对妻子是否挨打是毫无兴趣的。尤金能否放逐郁闷的心情才是点晴之笔。韦尔蒂无意书写真正的夫妻生活,她在乎的是亲情、友情,以及各种情谊。

  韦尔蒂是位没有任何攻击力的作家,她的小说总让人在最初阅读时觉得读不下去。可是她的小说就像一块硬糖,要等到完全化开之后,你才能尝到其中的甜味。特立独行的写作手法让她的每部作品都显得那么孤单,可她却写了一辈子。

  《金苹果》读后感(五):除了时间,没有什么不同。

  历时很久终于看完了尤多拉•韦尔蒂的《金苹果》,有一点解脱的感觉。陆续摘录了一些句子,如果看到别人摘录那样的段落,或许会因此买书来读,但其实读得很忍耐。絮絮叨叨,如同书中小镇上的生活,让人觉得生命简直太漫长了。读完之后,让人迫切地想看一本男人写的书,语言冷冽利落的,无情的。

  之前好多人说过《绿帘》好看,我都不为所动。理由很离谱,因为那个封面设计我不喜欢。这两本应该是一个人设计的,同样不喜欢。后来有人说书里面写了好多植物,才把两本都买了。有时候看到一本书不断被宣传,都无所谓,直到有一句话突然击中。觉得推书的人好难啊!

  《金苹果》是我阅读状态最失败的一次。读到70页还不能进入状态,有一点气恼和不耐烦。不知为什么这么多人物,一开始说的那个女主角突然就不见了,后面偶尔出现一下。只好去翻简介和书评,然后发现是本短篇集,而不是几个章节,只是几个故事互相关联而已。怪不得,割裂来来就很好了。互相推动也不错。

  搞清楚《金苹果》是短篇后继续看,还是不耐烦。受不了这个絮叨,这种呓语式的表达让我心烦。不过主要是还没看到可爱的人物,小说必须有吸引人的人物才行。就像你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才可以忍受,无视他的缺点,甚至觉得缺点也是可爱的。这本小说中,没有一个有魅力的,吸引人的人。

  看完之后,再去看纸上记的页码上的那些我觉得写得不错的句子,承认书写得挺好的,有一些描写真的很优美,就像一幅画一样,或者流动的音符。就像作家自己说的:“我读小说时会听到纸上发出的声音。我不知道那是谁的声音,但有个声音在向我读。我写小说时也能听到这种声音。我有一种视觉思维,在写作的时候各种情景历历在目,但是,当我下笔的时候得听到每个词发出的声音。”

  只是我觉得她那些声音太过细碎了。如果一篇小说到处充斥着很细节的东西,即使细节写得再好,也会让人不耐烦。太啰嗦,太琐碎。就连我这种不要求情节取胜的人都很忍耐。就好像一个老姑娘的房子,堆满了她一生收集到的所谓宝贝,什么都舍不得丢掉,但都没有什么用。只能不断占据空间,但发着陈年的气味。唉,或许因为她活了九十多岁终身未嫁,只谈过一次恋爱的关系吧。真是好遗憾,活那么久没结婚没什么关系,只谈了一次恋爱简直太浪费生命了。

  差不多是冲着《金苹果》里的植物买的书。果然有很多,但如果事先没人提过的话,大概我不会特别注意到这回事。那些植物只是罗列出来,或者一笔带过。虽然写了很多,但印象模糊。如果对一些植物特别描述一下,应该更加吸引人的。

  看小说中凯蒂去世,突然不断地想到我见过的一个人去世的情景,反复出现。感觉很不适。那是我唯一的一次看到一个人最后的时刻。看着这本书里那个人死去之前列的购物清单,那么多的花草,好像都数不过来了。在那些盛开的花朵中,让人沮丧地闻到了衰败的气味,感到人生的无谓。

  有人说:“韦尔蒂是位没有任何攻击力的作家,她的小说总让人在最初阅读时觉得读不下去。可是她的小说就像一块硬糖,要等到完全化开之后,你才能尝到其中的甜味。特立独行的写作手法让她的每部作品都显得那么孤单,可她却写了一辈子。”我也觉得其实写得挺好,可我真的不喜欢吃糖。

  那可以独立也互相关联的七个故事,其实叙说了人一生的岁月流逝,生活的变迁,种种际遇,生命中的问题,从成长到死亡,必须经历的一切。但是她的那些故事,让人觉得人生没有希望,就那样重复着前人的生活轨迹,没有什么可期待的。不管是离家出走,还是漫游,都一样的虚无,心灵没有着落,灵魂是不安的。那样生活着,真的觉得生命太过漫长了。

  不过,当我读到下面这段话的时候,觉得这一切都可以忍耐。她说:她脑海里浮现出她在那本书里看到的一首诗。整首诗在她脑海里完美呈现,如同火炬接力赛一行接一行,然后慢慢消失。诗流过她的脑海、她的身体。她睡着了,但半夜从床上坐了起来,大声叫道:因为我脑海中有一团火。只在梦中她才会看到那张脸,那张严肃、不折不扣、容光焕发的脸,也永远是那张诗歌中的脸。

  这本书中,最意味深长的一句话是:“吉尼和梅登之间除了时间,没有什么不同。”是的,那样活着,除了时间以为,真的没有什么不同。每个人都要经历的那一切,迟早都要经历,只是有的人已经经历了,有的人还没有体验,有的人已经垂垂老矣,有的人正当青春年少。就像她说的:一切故事总是在有死人的房子里不言自明,从一个人身上显示出来,成为众所周知之事。不是死者的故事,而是生者的故事。

  这本书以一个人的葬礼,一个人的出游作结。其实那么多人的故事,只不过在说所谓的人生,那些人就像一个人的不同侧面,一生中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和选择。漫长的一生,有时候真的很厌倦,但却要一直坚持下去。到底是活下去有勇气了,还是结束这一切更有勇气。我从来都不喜欢用终点就是死亡作为放弃的借口,如果要那样,一开始就死好了。既然活着,总要将生命弄得有点意义才行。让自己和别人不同的,不只是时间。

  《金苹果》读后感(六):一花一世界:韦尔蒂作品中的花语

  美国作家尤多拉•韦尔蒂是一个爱花之人。她生活了一辈子的杰克逊老家、被称为“松栎花苑”的故居就是一片花的海洋。房子周围环绕着山茶花丛,还栽种着松树和栎树。花园布局颇为讲究,分为高低两块。低头穿过屋后的一个藤架,拾级而下再经过一个小小的山石园,便是高地花园。在这里,一个狭长的、种植着多年生植物的花坛和一块经过精心修整、专于春秋时节栽培一年生植物的草坪遥遥相对。穿过花园小径经过另一个藤架,就来到了低地花园,由一块玫瑰花圃和一片林地组成。跟她的母亲一样,韦尔蒂也对园艺有着浓厚的兴趣。她经常和母亲一起精心打理自家的花园。

  韦尔蒂还把她的爱花情结带到了作品之中,熟悉她作品的人都知道其中充斥着大量知名的和不知名的花草树木。曾有人统计,她所描写过的植物超过一百五十种。但韦尔蒂绝不是在简单地列举植物名称,它们的出现常常赋予故事以深意或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若说最容易联想到的篇目该是短篇小说集《绿帘》中的同名故事:那个无论烈日当空还是暴雨倾盆都整日在花园里荷锄劳作的拉金太太。她的花园土壤极为肥沃,各种植物在雨水的滋养下疯狂生长,而她就淹没在这片茂密、凌乱、高低起伏的植被里。丈夫去世后,整理花园成为她生活的唯一寄托。她急切地栽下所能弄到的一切花种,不顾品种,不管造型。也许正是为了衬托这种杂乱,尽管这个花园里植被丰富,但全篇故事中却没有出现一种明确的能叫得出名字的花草。例外的只有两棵树:一棵是夺走了她丈夫生命的芬芳的楝树,还有一棵是象征着“纯情、永不分离”的梨树。如此具有讽刺意味的对比,看似不经意为之,实则别具匠心。

  而在她本人最钟爱的故事集《金苹果》里,韦尔蒂不吝笔墨描写了各种她所知道的花草,单《六月演奏会》一章提到的就有剑兰、康乃馨、紫罗兰、金银花、百日红、马曼切特玫瑰等十几种。故事中的钢琴女教师偏爱学生维尔吉,很多人把原因归结为后者才华出众。但若用恨铁不成钢来解释艾克哈特小姐后来居然想要纵火烧死自己的爱徒,未免太过牵强。事实上,作者在之前就设有伏笔。维尔吉来学琴时总是手持一朵偷来的木兰花,像“捧着一碗热汤似的”献给艾克哈特小姐。木兰的花语是“灵魂高尚”,常在教师节被送给老师。赠者无意,授者有心,一直渴望被爱的老处女也许就是这样被点燃了心中的热情。而在闲适宁静的初夏的夜晚,四处奔跑撒欢的维尔吉也不忘把代表“祈求、希望、爱情”的三叶草花环戴到艾克哈特小姐的头上。女教师认为维尔吉给她带来了好运,也许在内心深处早已视这个女孩为传说中能带来幸福的第四片花叶。她用专属于她们俩的语言重复说着Danke Schoen,空落落的心被爱慢慢填满,只不过这是一种不对等的爱……于是,当她决心毁掉所有一切时,还不忘捡了一裙兜的木兰花来作为陪葬。

  故事中反复出现的还有无花果树。韦尔蒂写道“无花果树像是一棵魔法树”:洛克贪恋它金黄色的、甜甜的汁液,甚至在梦中也常常伸出舌头;维尔吉要她的初恋爱人将她高高抱起,以便能够摘到无花果;甚至连小小的蜂鸟也眷恋着这甜美的果实,总是飞去又飞回。花语为“丰富”的无花果其实就是伊甸园里的智慧果啊!维尔吉和船员像亚当和夏娃一样偷吃了禁果,而这一切的唯一目击者洛克,就这样获得了“知识”,掌控着一切。

  《金苹果》的最后一章中,凯蒂小姐在弥留之际,脑海里飞快地闪过几乎所有她认识的花:紫色蜀葵插条、美人蕉、月光花、紫露草。还有玫瑰:大朵的白色玫瑰、小朵的蔷薇、明艳的修女玫瑰、粉红月季、传统的火红色夏日玫瑰、芬芳袭人的宝贝玫瑰。五色马鞭草、卷帘百合、淡黄色和白色的百合、紫红色百合、柠檬黄百合、天使百合、使徒百合。红色喇叭花、红色鼠尾草、紫茉莉、花葱、香甜的天竺花枝、耳蕨和三叶草、龙舌兰、棕榈叶、紫薇、蟹爪兰、迎春花、白色星茉莉、雪球花、风信子、粉红韭兰……许多这里所提到的花,仍然灿烂地生长在韦尔蒂的花园中。深究这些花的寓意已没有必要,仅是知道这么多别致的花名,想象那缤纷绚烂的色彩以及沁人心脾的芳香,就是一件惬意美好的事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金苹果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