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檀香刑》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檀香刑》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29 05:16: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檀香刑》读后感精选10篇

  《檀香刑》是一本由莫言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7.00元,页数:41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檀香刑》读后感(一):封建下的反抗

  莫言的文字对于我来说 十分露骨 行刑原本是一件惩罚措施 却在其笔下变得像是一门艺术性的美感个人都被赋予动物身份

  强迫性的看完这本书 不知道他们说的伟大是刻意奉承还是真的伟大 反正我实属不大喜欢 还是以动物的特性做了人的本相 不过这种人物的动物化却没有《生死疲劳》那么痛彻人心 月盈则亏 水满则溢的意思我已经第三次在书中看见了 一次在杨绛的《洗澡》忘了还有一次在哪儿 这次在檀香刑中见到了它的白话版本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这句话出自易经之中 充满了哲学道理 甚是喜欢

  本书的封建下的现代美,在于孙媚娘人美,妖娆可惜败在有一双大脚,但是只是封建时期将其大脚丑化,现在看来并没有什么,恰恰相反,曾文工的外孙女夫人有一双裹得精美小脚,可是人丑。这样相处之下,不为对旧时愚昧无知的讪笑?

  《檀香刑》读后感(二):我看莫言的第一本书-部分冰与火之联想

  第一次读莫言的小说,最近一段选书都很随意,在图书馆文学小说类书架顺边走,看着哪个作家名字熟或者作品名字熟悉,就挑了带回来,中国第一个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看见自然是纳入阅读系列的。《檀香刑》我很容易就忽略了“刑”,着眼在檀香二字上,以为这是一本中国古文化诗意内容,待看时,竟大出意外,无论题材、文字、语言,皆足够大胆,可怖。作为一个孕妇,前一段偶然接触并紧追了6季的《权利游戏》,如今又开头了一本讲中国酷刑的小说,实在是,过于血腥了些,奈何,开了头总不愿放下,留下太多断尾工程

  写到此时,陡然觉着本书与《权利的游戏》在主题上还有些接近之处呢,后者被部分粉丝简称为“kill and fuck”,莫言此书,似乎也有这么些意味“kill”自然是不必所,且死法都是中国极端刑罚方式手段残忍,但也极具“创意”。“fuck”虽然不是重点,但本书中一段官民畸形爱情(谓之畸形,一因社会不伦,男女皆为有妇之夫,有夫之妇,二因阶级差距大,男方是五品大员还算富渥的高密县知县,女方仅仅是个卖狗肉的小民,三因双方层次界差距之大,男者,倒不似一般庸吏贪官,文为两榜进士文章谈吐不凡,武可骑射,甚至使起洋火枪来也精准,尚且有护百姓民意胸襟气节外貌身姿也是卓越超群,仪态引人崇拜遐想,女的虽然身姿曼妙姿色诱人,号称狗肉西施,无数高密县人都朝思夜想,但终究出身粗鄙,言语低俗见识短浅,还有一双当时代引人诟病,甚至可视为女子耻辱的大脚,二者的结缘尽可认知为“欲”,男人名门闺秀之妻那,女人无能可能有些傻气之夫那无法满足欲望),竟然也真挚热烈荡气回肠

  不愧是获得了诺贝尔奖的作家,作品功力的确深厚,小说结构设计、题材知识深度创作想象力丰富,语言的大胆,各角色情感之灼热,都在一部作品里充分融合体现,尤其结构,实在是下了大功夫,一则猫腔戏文做引,一则角色视角更换讲不同场景故事(似乎这个也和冰火-就是《权利的游戏》的小说原著POV创意相通,真是巧合了),这样的结构切换,人员关系,故事渊源,并且还柔和在晚清大政局的大的历史背景下,大背景和小人物故事完全结合,戏文唱词和小说主体无缝衔接,这诸多大框架上的设计和文字落实实在是驾驭能力超群者才能为之。对比之前看余华类以故事叙述为长的小说,就好比,汤粥和汽水深浅。后者技巧单一,立意普通,可快速消化,前者技巧复杂,立意浑厚,须得慢慢品缀,营养不可放在同一层级对比。虽然,我对猫腔这种古老而又小众的戏曲并不感兴趣,且夹在在文中的戏文经常阅读也是不扫即过,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在这部小说中的位置无足重轻或者是负分,恰恰是厚重文学的一种气质标签,这也是当层次再度加深之后再次相遇的契机

  莫言笔下的古代下层朴素百姓的是非情爱道德大义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符合”正“ 的三观,可说足够开放、大胆、再小再卑微受人瞧不起的人物也有自己硬气、想象乐观自豪逻辑,都是一个个挺傲娇的主,似乎在小说里从来没有悲观拘谨小气表现,这是和魔幻现实主义有点相似的人物气质。譬如猫腔发扬人也就是一个地方流行子孙丙竟有和知县斗须,借义和团报仇和枪炮尖利的德国兵斗争的勇气;粗陋俗气的卖狗肉孙媚娘竟然好不在意相邻对那双大脚的轻视,抛头露面搔首弄姿主动引诱知县大人追求她的;做着天下肮脏遭人唾弃之事的刽子手赵甲执行时竟然有着如日本人那种匠人精神进行刑罚创造准备,当着高自己两个品级的知县乃至权倾朝野的袁世凯竟然再三搬出往年慈禧太后皇帝赏赐摆谱炫威;就连那痴傻小儿赵小甲也自以为是把自己的刽子手爹爹当神一样崇拜,把自己偷情的婆娘当宝儿一样珍视,全然无感乡邻的飞短流长。这实在是很另类的一种角色心理,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摆脱期期艾艾,营营索索过于现实的小气,以一种别具一格的创意夸张化社会阶层之间的意识对抗,体现出对人性的无差别尊重

  《檀香刑》读后感(三):别样大戏 别样人生

  工作稳定之后,和好友约定一个季度共同读一本书并交流心得体会,正值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之际,决定选一本他老人家的书来打头,好友选定《檀香刑》,并共同购买了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作品系列——檀香刑》,封皮是简单抽象油画,扭动的身体,扭曲的表情,却透出一种别样的美感。

  阅读之前没有了解本书的大致内容,完全就是看着书名顺眼,用书中的原话来说:“光这个刑名就够你一听:檀——香——刑——多么典雅,多么响亮;外拙内秀,古色古香。”直到读到小虫子受到的“阎王闩”的刑罚,作者细致入微描述,把一场别出心裁的杀人大戏淋漓尽致的呈现在眼前,再翻过封面来定睛看看书名“檀”“香”“ 刑”,才恍然明白所谓檀香刑不知又是一种怎样惨无人道的酷刑。

  读到一半时,作者又用了十几页的篇幅描绘对钱雄飞的“凌迟”酷刑,五百刀,一刀不能多,一刀不能少,切下的肉大小均匀,五百刀之前受刑者不能死,第五百刀剜去犯人的心头肉致死,通过作者的精心描绘,这场惨绝人寰的血腥酷刑似乎变身为一场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这实际上就是一场大戏,刽子手和犯人联袂演出 。”且不批评围观的看客抱着怎样的心理,就说书本前的我读到这一处时的复杂感受也是不能言说的,我不能否认这复杂的感情里包含着一种异样刺激感和好奇心。“适度地、节奏分明的哀号,既能刺激看客虚伪同情心,又能满足看客邪恶审美心。”感到自己也不过是众多看客里的一份子,有种隐隐的自责和心痛

  凌迟之后的檀香刑变得越发神秘,毕竟用它来作为书名必是一场重头戏,作者用了大量的铺陈为檀香刑造势,为了一场所谓别出心裁的刑罚,可以准备如此多材料经过如此多工序考虑如此多细节,为了圆满的完成表演,还要用活人活畜来“彩排”,细致繁杂的前期准备,大量的人力物力,就为了这一场所谓的表演,等读者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时,结尾处真正的行刑过程并不如想象中那么残酷,我不知道相比凌迟来说,檀香刑是否更痛苦,但作者此处显然没有把笔墨集中在肉体的痛苦上,更有意营造一种恢弘气势,孙丙因为受了这独有的酷刑,生命才得以圆满,他愿意以身心巨大痛苦来换取属于自己的一个传奇,赵甲父子细心为其熬参汤,孙媚娘耐心的喂其喝下,大夫小心翼翼的处理为其处理伤口,戏班子在刑台下用生命为其歌唱的最后一出猫腔,还有义和团的村民和试图救他出狱的叫花子的陪葬,假孙丙愿用生命代其受刑,这一切都似乎都是一种陪衬,一种成全,檀香刑此时不仅仅是统治者杀鸡儆猴的工具,也成为孙丙成就传奇的工具,他用全部的精神和意志挑战着肉体极限的痛苦,让所有的人在不寒而栗中羞愧难当,某种意义上说,檀香刑成就了孙丙,一生以唱戏为生的孙丙完成了人生中最后一场最惨烈的演出。前几日看到一句话很有感触“我只害怕一件事,就是配不上我所承受的痛苦。”我想孙丙配上了,尽管他只是一个戏子,但谁敢说在檀香刑的面前能有比他更出色的表现。

  在酷刑之下惨死的人终究是死了,可活人还得活,且活着不比死容易,死亡的过程再漫长,终有结束的一刻,活着的路却那么扑朔迷离一眼望不到头,可能会比能想象到最不堪的情况还要不堪。在那样一个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统治下,没有一个人可以舒坦的活。

  先说赵甲,把几千年来见不得光的职业——刽子手,做到了极致,我想没有一个人愿意做这样的行当,一切也是因为机缘巧合不得已而为之,从砍下第一颗头颅开始,人性也开始发生扭曲,从害怕到麻木再到自豪,在不断的磨练之中造就了一手“绝活”,众人的唾弃,行刑时的战战兢兢,无法勃起的三大件,灼热的双手,都在昭示着他是一个活在边缘世界的怪物,他一生为人上刑,其实自己终其一生都被囚禁,接受心灵的刑罚,没有任何一刻哪怕是一秒钟能得到心灵的安宁,这不是他的错,一名“杰出的”刽子手,即使不是赵甲,也会另有其人。

  孙丙起初满足于唱猫腔过活,即使被人撸去胡须再不能唱戏,也安稳的和自己的妻儿在乡间做起买卖营生,如果不是妻子被德国人当街羞辱,如果不是统治者镇压民众来博取列强欢心,如果大清王朝还能残存一丁点的公理,孙丙怎会落得如此残酷的结局,当他沉浸在化身岳飞统帅岳家军的幻想中,当他在狱中娓娓道来猫腔的起源,当他被檀木传身仍然大骂袁世凯和德国人时,我想他有属于他的骄傲,他是被逼迫而成的英杰,檀香刑成就了属于他的一段传奇。

  钱丁,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典型代表寒窗数年考取功名怀抱满腔热情想施展自己的抱负。本人也确实相貌堂堂,满腹诗书胸怀宽阔,虽然不能说爱民如子,却实乃性情中人,一心想做一名民众爱戴的好官,可大清朝不允许他这么做,列强不允许他这么做,求生的本能不允许他这么做,在反复的纠结中不断退让,在生死之间来回徘徊,在自责和自我安慰中不断穿梭,他有勇气自杀,却没有勇气把匕首刺向袁世凯。他在一直承受道德良心谴责壮志难酬的悲恸、生不如死的煎熬。最后他将匕首刺入赵甲的胸膛,给了赵甲最后的怜惜,他能做到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孙媚娘,一个貌美如花的大脚婆娘,放荡不羁柔情似水,敢爱敢恨,敢作敢当,可惜生为女儿身,嫁了个傻子老公,亲眼看着亲爹被刽子手的公公和知县情人联手送上刑场,再坏的命运不过如此,那样年代的女人更是不值一提的,没有人会在乎。所幸她一段如痴如醉刻骨铭心爱恋成为她悲惨命运里开出的一朵璀璨的花朵。爱情似乎是除了死亡之外第二公平的事,爱情是命运的赏赐,可遇不可求。

  封建制度发展到鼎盛时期的刑罚制度也变得越发残酷,制度本身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统治者只能人为的依靠酷刑去恐吓民众,作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特殊现象永远留在了历史滚滚车轮碾压的痕迹里。

  克罗德说:“中国什么都落后,但是刑罚是最先进的,中国人在这方面特别天才。让人忍受了最大的痛苦死去,这是中国的艺术,是中国政治精髓。”因为对西方的刑罚并不了解,不敢妄下评论,但就中国的酷刑来说确实如克洛德所说,费尽心机的琢磨着把痛苦最大化,绞尽脑汁延长死亡的过程,受刑的人已不再是人,是一块块肌肉,一条条神经,一个个内脏,他们互相牵连组成的人体这个精密的仪器,在花样百出的刑具摧残下变得血肉模糊,再强大的精神都要在这巨大的痛苦中颤抖甚至被摧毁。

  老子云“吾之所以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且不说让人在忍受酷刑的折磨中死去,单单说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或多或少都要忍受肉体的痛苦,出生,分娩,生病,残疾衰老,各种天灾人祸不堪一击脆弱的肉体承受了太多,同时也成为精神的羁绊,如果人人都有长着一副长生不老之体,金刚不坏之身,那历史又会怎样,历史没有如果,历史的巨浪滚滚向前,人人都是其中的一粒水滴而已,不管王侯将相,还是布衣草根,都被不断翻滚的巨浪所吞没,浪花沾染了鲜血,拍打着白骨,永不停歇的向前方奔腾跳跃。所幸人人都长着一副血肉之躯,不管以何种方式死去,“重于泰山”或者“轻于鸿毛”其实也都一样,对于个人的意义并不大,顶多成为历史的一个记号。人人死而平等,这也是人世间唯一的平等。

  这本书我几乎是一口气看完的,中途不曾有过看不下去的感觉,读完之后书中的人物都历历在目,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不断在脑海中闪现,还有那时而凄厉时而婉转的猫腔,仿佛也在耳边缠绕,挥之不去,整个胸口很钝,不断回忆和思索细节,显然《檀香刑》是我的口味。

  想起前不久读村上的《海边的卡夫卡》,作者用两条主线的写法,一条写主人公的行踪,一条写猫的世界,读到三分之一的时候,猫的主线无论如何也读不下去,不知道是翻译有问题还是对日本文化了解过少,对繁杂冗长的描述感到无法承受,再读就是痛苦。读书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读到读不下去的时候,不知道是该坚持着读到柳暗花明的时候,还是扔到一边,如果不读下去,又觉不甘心,最后只能安慰自己说先放一放,等到有了足够的阅历和理解力再重读。

  《檀》的结构也如一部戏,分成了凤头、猪肚、豹尾,凤头和豹尾的部分用多个主人公不用的视角和语言描述自己的心理和经历,猪肚的部分则用第三人的语气进行客观的描述,作者能把握每个差异巨大人物的不同语气,自然不造作。每一章的标题工整而富有美感,章节之间的连接有小幅度跳跃但浑然天成,结尾处孙丙在临死前涌出了一句话:“戏……演完了……”乍看觉得生硬和突兀,好像作者硬要通过孙丙的口传达出他所想表达给读者的“人生如戏”之感,但读过几遍之后,就觉得那四个字可以是一句谢幕词,整个故事也许不过是一场戏,无论赵甲父子,孙丙父女,钱丁,袁世凯,克洛德,还有无数的路人甲乙丙丁,都是现代某剧组的演员,那一个个刑罚的工具,不过是临时做出的演戏道具,那几桩血淋淋的酷刑,不过是通过各种工具视角转换及特效处理作出的假象,所以那句“戏……演完了……”之后,导演一声“咔”,所有人是不是可以回归到各自的生活里去,人生如戏之感更加明晃晃的飘荡起来,猫腔是戏,《檀香刑》是戏,历史是戏,人生是戏。

  (PS:后来发现主人公的名字用到了甲丙丁,乙呢?)

  《檀香刑》读后感(四):读《檀香刑》的悦与不悦

  一部伟大的小说需要些什么?有情怀、有思想、有文字功底、有情节结构等等。这部小说的序言中就写到了莫言对于长篇小说的独到见解,优秀的长篇小说其内涵应该包括对天下之事物的大悲悯情怀:“只描写别人留给自己的伤痕,不描写自己留给别人的伤痕,不是悲悯,甚至是无耻。只揭示别人心中的恶,不袒露自我心中的恶,不是悲悯,甚至是无耻。只有正视人类之恶,只有认识到自我之丑,只有描写了人类不可克服的弱点和病态人格导致的悲惨命运,才是真正的悲剧,才可能具有“拷问灵魂”的深度和力度,才是真正的大悲悯。”读完小说再来看作者的这篇序言,我才对小说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刽子手杀人这件事,“示众”的意味很浓,小说中也有写到,“刽子手向监刑官员展示从犯人身上脔割下来的东西,这个规矩产生的法律和心理的基础是:一,显示法律的严酷无情和刽子手执行法律的一丝不苟。二,让观刑的群众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收束恶念,不去犯罪,这是历朝公开执行并鼓励人们前来观看的原因。三,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无论多么精彩的戏,也比不上凌迟活人的精彩……”整部小说读下来,令我最期待,也是内容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在赵甲姥姥执刑的那几个章节了,当我意识到我也是群众之一,一个去看的身份,我就已经明白,人的内在的恶,并不是随着文明的发展就能消除掉的,而这种恶本身的存在,就如所有的生理反应一样,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堪,人们总是在恶与善中纠结,善恶本就是一体的,所以我对小说中描写所有人物都不存在反感或是喜爱,因为他们都被描写得恰到好处,眉娘骚浪,但她爱得真挚;赵甲无情,但他尽职尽责;钱丁懦弱,但他爱国爱民;孙丙无理,但他也有豪情。人类就是这样,介于黑白之间的灰,才是我们所谓的人格色彩。

  所以说,血腥、残忍、肮脏,不能用于评价这部小说,更不能上升为作者的品格问题,在我看来作者已经超越了看与被看的视角,从感官上带给人们阅读快感。

  读过莫言的小说,高密县于我而言已经成为一个人间的审判场,审判者不是读者、不是作者也不是书里的人物,而是命运、历史、火红的高粱地、又大又圆的太阳、悲鸣的猫腔、徘徊的瘦狗和桌上的一碗黄酒。

  但是阅读过程中,确实存在一种不悦,拿起莫言的书,总是要费我一番思量,几次拿起几次放下,好不容易读完后,有一身轻松的感觉。也许是我还无法平静的正视自己心中的恶、人间的恶,看见那些个白痴傻孩,厚唇黄牙,大屁股大奶子,我总不愿去想象,本来在我的小县城里,这种类似的形象其实并不罕见,只是把他们都绘声绘色的描写出来,那种人生的苍凉与悲哀,在我也许还算年轻的心灵上,似乎是难以承受的。但是大段大段累积的文字总归是读完了,读完了以后,还会庆幸读过了,莫言的小说于我而言就是这般感受吧。

  《檀香刑》读后感(五):对《檀香刑》的一点思考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时,国内掀起一股“莫言热”。我作为广大不明真相的群众的一员,也凑热闹买了四本莫言的书。今年过年,在家读了莫言的《檀香刑》。莫言的叙述风格很独特,语言也自成一派,我一直觉得这和莫言只上过五年的小学有很大关系。凡是像我这样接受过完整的中等以上教育的人,都被教育规训的不太会说人话了。说实话,这本书没看太明白,只觉得故事讲得很好,实在不知道这本被许多作家学者称之为“伟大”的书的“伟大”之处。我个人觉得,莫言对我的思想冲击远没有刘震云来的猛烈。

  《檀香刑》讲的是清末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反抗德国侵略的义和团的故事。对我而言,文学虽然看不太懂,但历史还是能看出点门道。故事里的一个主人公,名叫孙丙,因妻儿被德国兵所害,从一个唱猫腔的江湖艺人,摇身一变,成了义和团的首领。他把自己装扮成岳王爷,以此来蛊惑乡邻,拉起了一支队伍,为自己复仇。孙丙这个形象,虽是莫言虚构,但却符合历史的逻辑,义和团基本就是这么回事。周锡瑞认为,义和团运动起源于“降神附体”。孙丙就是靠降神附体的仪式号称自己是岳王爷下凡,能够刀枪不入,一下子从被人瞧不起的戏子变成了被人膜拜的江湖大哥。但这种江湖把戏,任你吹得天花乱坠,终究敌不过大炮和子弹。孙丙最后战败被俘,落了个遭受檀香刑的结局。

  在网上看了几篇书评,都是对莫言“凤头、猪肚、豹尾”的叙事结构、“猫腔”中所体现的乡土语言和酷刑所象征的文化内涵的赞叹。对此,毫无文学素养的我表示惭愧。近来读了几本书,对《檀香刑》的故事有了自己的一点看法,在这里多说两句。

  一、江湖法则:游民世界的生态

  中国有两个,一个是儒家的中国,一个是游民的中国。游民中国是底层中国,是脱离主流社会的人构成的中国。王学泰在《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中对此做了很好的诠释。他指出,游民社会是在宋代以后,由于人口激增,游民群众的形成,游民的生活空间自然而然的构成了一个与主流社会相抗衡的隐性社会。

  游民社会的主体的游民,主要是脱离了社会秩序生存的人,其特点在于一个“游”字,其生存空间就是“江湖”。在古代,主流社会就是士农工商构成的四民社会,是建立在宗法制度基础上的宗法社会。以此来看,脱离了宗法社会的游民无非是土匪强盗和江湖艺人等等,是靠闯荡江湖为生计的漂泊无依的人群。孙丙无疑就是这样一个游民,靠唱戏为生,以卖艺为计。

  游民一旦完全脱序,就没有了人伦纲常的束缚,也没有角色规范的负担,有的是对利害关系的权衡和情绪性格的张扬。在遭受屈辱和家庭毁灭之后,孙丙身上的游民性格——强烈的反社会性、斗争性,强烈的帮派意识、恩仇意识,对原始野蛮力量的崇拜——完全释放了出来。他眼见依靠合法途径无法为自己复仇,就借助义和团的力量,假装岳王爷下凡,组织一支游民队伍,用武力发泄自己的仇恨。

  孙丙组织义和团队伍的形式,是借用传统戏文里的故事。这些深受下层欢迎的戏文故事,不是才子佳人题材,而是江湖侠义题材,是关于游民发迹变泰和豪杰忠义的故事,如《水浒》、《三国》和《说岳全传》。这是游民社会中最主要的文化资源,是游民意识的重要载体。这里面承载着中国历代游民文人对游民意识的认知,也指引着游民群体去塑造自己的行为。所以,孙丙选择岳王爷附体就是看中了岳飞故事在下层社会的文化认同,同时也能煽动朴素的民族主义情绪。

  游民所追求的是侠义,像三国中的刘关张、水浒里的梁山泊。说到底,就是“义”,是义薄云天和仗义疏财的“义”,是哥们兄弟间的义气。江湖的“义”与庙堂的“忠”不一样,它不是一个硬性的社会规则,也不是单向的给予和奉献,它是一种期待回报的投资,是双向的互动。我给你“义”,期待的是你报我以“义”。孙丙被抓进大牢,媚娘为救父求助于乞丐首领朱八,朱八答应冒险营救,看中的并不是孙丙攻打德国兵所体现的民族大义,而是因为孙丙早年帮过他,教他二十四手猫腔调。孙丙不愿被营救,一心赴死,何尝不是对他所带领的兄弟的一种“义”的回报。乞丐小山甘愿替孙丙受檀香刑,他仰慕的正是孙丙身上的侠义之气。这些都是传统社会中江湖义气的表现。

  总的来说,《檀香刑》所刻画的高密东北乡的下层社会与王学泰所论之游民文化确有很多相合的地方。这也从侧面看出,我们在儒家文化的外,存在着另一个中国。

  二、人与神的二重变奏

  在书中,马桑镇惨案发生后,孙丙离开高密去曹州搬义和团救兵,回来就设下神坛,在众人面前“降神附体”,成为了岳王爷下凡,并且带回了“悟空”、“八戒”两位义和团助手。通过“降神附体”的仪式,孙丙得到了众乡亲的拥护,成了当地的义和团首领。这套“降神附体”的仪式,其实都是孙丙从戏曲里学得的。

  孙丙告诉信众,只要心诚,喝了符咒,便会有神灵附体,你想要什么神灵,就会来什么神灵。他还教给信众刀枪不入、金刚不坏的神功。因此,在孙丙的队伍里,附体的神灵五花八门,既有天地神仙,也有古今名将,还有英雄豪杰,更有邪门歪道。从这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始终是功利的,只要对我有用,我便拜你,管你是哪路神仙妖怪。之所以如此混乱,是因为我们缺少无条件的纯真的信仰。我们对神的祭拜一直是有所求的,无论是求子、求财还是求平安,总之一个字,就是“求”。

  降神附体的仪式使孙丙具有了神的光环,他不再是普通人孙丙,是被众人膜拜的能够借来神兵击败洋人的神将。其实孙丙自己是知道这套把戏有几斤几两,也知道所谓刀枪不入和金刚不坏不过是吹牛。但他选择相信,因为这能给他力量。人一旦将自己看成神,或认为自己具有了神性时,所能激发出的力量是强大的,无论这种力量是否具有正当性。义和团运动如此轰轰烈烈,对中国社会造成的破坏之巨,不得不说与这种降神仪式有莫大的关系。

  近代以来,宗教世俗化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神灵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而科学在社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全球基本世俗化的趋势下,我们对科学与发展的迷信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多数人眼里,这两个词的正当性不容置疑,对它们的信奉也带上了宗教性色彩。也就是说,我们将宗教从生活中清除了出去,却没有清除宗教性。“人定胜天”这个口号充分说明了这个现象:人在科学的指引下逐渐走向神坛,人已经无所畏惧,人已经可以变成神,改造和利用世界的一切。这似乎与“降神附体”的孙丙没有什么区别。

  我们是否需要对此反思呢?桑德尔在《反对完美:科技与人性的正义之战》对此作了比较好的阐释。他认为,我们对科技的追求其实是对完美的追求,而这一追求必须有个极限。用中国话来说,极限就是“度”,对完美的追求必须有“度”。这个“度”就是要将科技带有的神性从人身上剔除出去,否则我们终究会走向反面。伏尔泰说:人人手持心中的圣旗,满面红光走向罪恶。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将人间变成地狱的原因,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

  因此,我们应当处理好人与神之间的关系,拒绝让神性附着在人性之上,让人与神保持适当的距离。总的来说,人与神是隔离的,人与神也是共生的。典籍里,神创造了人;现实中,人创造了神。人是渺小的,在大自然面前,人学会了敬畏,懂得了屈从。人需要神,因为神具有超能力,是人对自身的能力的升华,也是人对自身存在的寄托。人性有善恶,也有弱点。而神不一样,神能指引人性趋善避恶,帮助人超脱现世的苦痛,在未知面前保持从容。这或许才是宗教对人的积极影响。

  三、历史与文学:宏大叙事中的个体生活

  《檀香刑》在讲义和团的故事,故事跌宕起伏,读后给人印象很深刻。即使不懂义和团运动的来龙去脉,看了这本书,也能了解个七八分。义和团首领孙丙、高密知县钱丁、刽子手赵甲、山东巡抚袁世凯、德国公使克罗德……他们共同演绎了这一出反抗德国侵略的义和团兴衰大戏。

  有时候,文学比历史更加具象,更加丰满。人们看历史,总是希望从中看出盛衰之道、兴亡之律,历史也总是喜欢宏大叙事。在宏大叙事中间,我们看不到个体和具象,看到的只是群体和抽象。其实,任何脱离了个体、具象的群体、抽象都是没有意义的。群体和抽象的意义在于它只是对个体和具象的一种表征和描述。

  在传统的史学中,我们习惯抹杀个性,给丰富的历史事实赋予宏大的意义,无限拔高个人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意识。如果用传统史学(我们一直被灌输的这套意识形态)去写《檀香刑》的故事,那孙丙无疑是一个民族英雄。为了反抗德国侵略者,孙丙毅然参加义和团,为承受深重灾难的高密百姓抛头颅洒热血,最后在德国侵略者及其走狗——山东巡抚袁世凯、高密知县钱丁和刽子手赵甲的迫害下英勇就义。在这样的历史书写里,我们看不到孙丙丰富的个人生活,看不到他复杂的心路历程,看到的只是作为政治符号的孙丙。这种剥离了具体情境的书写有什么意义呢?

  莫言笔下的人物虽然都是虚构的,但这种虚构却是建立在莫言对家乡义和团的历史了如指掌的基础上。莫言通过文学,将发生在高密的义和团运动写的有血有肉、有灵有魂。在这里,没有超越复杂人性的抽象历史,所有的故事都有着深刻复杂的具体原因,所有的选择都有着不得已的具体情境。这样去看历史,反而有一种真实的亲近感。

  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不如文学。

  《檀香刑》读后感(六):人就是要做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才能精彩吧

  过年前三天我读完了这本在喜庆日子里极不合适的书。

  果然骇人听闻。

  当年上大学莫言还没得奖时候,

  有朋友往社交网站上传了一篇配图的文章讲清朝的凌迟刑罚,

  看得我几天连连做恶梦,

  觉得自己的血肉之躯对于桌腿墙角也是软弱不堪的,

  稍一刮擦便怕会皮开肉绽骨碎筋迸。

  俨然变成一个玻璃人,就连走路都小心翼翼深思而行。

  转眼到了上海,

  依旧是社交网络上,

  有人把这本《檀香刑》里最为生动的一段处刑描写《第九章 杰作》发了上来。

  仍是胆战心惊,夜不能寐(不应该只有我代入感这么强烈吧),

  但是读着读着,对受剐的钱雄飞和下刀的赵甲却都生出了满心赞叹。

  不管是受着革新思潮影响的志士

  还是见惯勾心斗角杀人无数的大清的死忠杀人魔王,

  意识的冲突暂放一边,

  面对最直接最激烈最原始的对死与痛的恐惧而能抗的住的人,

  果然我得叫一声好汉。

  为着骨肉把自己置之死地的人也是可歌可泣,事例太多恕不一一列举;

  杰克伦敦以《热爱生命》为代表的对生异常执着的主人公也的确让人感服;

  但这都是遵循了大自然“生”的铁律。

  而像《檀香刑》里的钱雄飞,或者杰克伦敦笔下的《墨西哥人》这样,

  违反生命定义,不为了生存、繁衍而忍受剧痛,

  为了虚无缥缈的一个梦宁肯自己遭受异常痛苦的人,

  其行为本身便能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

  甚至把人也区分开来,

  让我们自省。

  人就是要做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才能精彩吧。

  《檀香刑》字里行间仿佛都在说这句话。

  用孙眉娘的痴狂的爱来说,

  用赵甲的冷酷的偏执来说,

  用钱丁对忠义功名的追求与迷惘来说,

  用孙丙和钱雄飞的冲动反抗与理想殉死来说,

  一遍又一遍,在读这本小说的时候。

  人就是要做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才能精彩吧!

  中国几千年的思辨与以神话里阿喀琉斯代表的早期古希腊人哲学不谋而合:

  有些看似虚幻的东西反而在追逐之后尘埃落定变成了真实的存在,

  而在平缓流逝的时光里,日复一日的切实的生活没法留下一点痕迹。

  附:一点不满与我拙劣的辩驳

  “中国什么都落后

  但是刑罚是最先进的

  中国人在这方面有特别的天才

  让人忍受了最大痛苦死去

  这是中国的艺术”

  看到封面上仅有的这么一段话,

  我十分不以为然。

  而且也不觉得这是作者的本意。

  的确,1900年前后的山东高密,乃至整个中华民族有无数让人失望之处。

  莫言构筑的是一个离我们很遥远的世界。

  这里的人听到德国想到的就是红毛绿眼睛,

  听到铁路想到的就是破了祖坟坏了风水,

  离开过小镇的人与大家吃茶时便可意气风发满嘴唾沫星一顿狂侃,

  谁要是见过皇上简直就不是凡人啦。

  那么人在信息不通畅的情况下是怎么一种精神状态呢?

  我询问了老爸。

  如同鲁迅笔下鲁镇那样,

  谣言口口相传真假莫辨,

  人对人赤裸裸的奉承或者鄙视的社会,

  起码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的一些地方还依旧是真实的存在。

  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一书里,在中世纪文明大衰退、

  以及东方民族(匈奴,蒙古)入侵欧洲的几章里也说(大意):

  对于蒙昧的人们,河的对面山的背阴或者不远处的人们就是充满着敌意的危险。

  蒙昧的人类在没有信息的情况下怎么能抵抗强权?

  几乎没有可能。

  强权如果没有触及他们的群落那简直是求到了奇迹;

  如果把他们收编成为被支配的劳动力和战力也是天大的幸运;

  碰巧还攻击了他们相邻的有些恩怨群落并血洗他们,这些人绝对拍手称快大声叫好。

  所以我想,这一切的根源并不能归结到中华民族的劣根性,

  只能由此推出当时信息的封闭文化的倒退。

  虽然当时有清廷的统治看似国家上下一体,

  实际地区支离破碎人与人不能互相理解与统一。

  反抗还是顺从?付出牺牲还是残喘按捺?

  大流士、薛西斯征战希腊时代麾下的印度、埃及兵丁苦力大概从来就不明白;

  蒙古金帐汗国之走狗俄罗斯被统治时前几代的贵族公卿应该也愤懑无奈;

  希特勒的纳粹德国里被奴役的民族充当的部队是怎样一种心情;

  日本侵华战争时东北的高丽“棒子”以及中国的汉奸——或者别这么极端,仅仅是生活在敌占区的人们该如何面对——

  这些故事里肯定也充满了污浊卑鄙的阴谋,不为人理解的抉择与牺牲。

  其虐心的程度,大概一桩骇人如斯的“檀香刑”与之相比也是要黯然的。

  作者莫言也是在这里下足了笔墨,

  眉娘、钱丁或者是孙丙,

  无一不是内心疑惑纠结的。

  他们无法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明白周围发生着什么。

  他们是没有办法提出解决的策略的,只能随波逐流,

  在一个个煎熬的抉择中被历史的洪流吞没。

  《檀香刑》读后感(七):五脏具备,难成经典

  说起来很奇妙,前几日专程去登泰山,刚坐车到了中天门,却遇到了泰安今年最大的一场雨,无奈只有遗憾下山。在等高铁的时候买了这本《檀香刑》打发时间,读到一半的时候,高铁正好过站高密。

  整本书洋洋洒洒三十七万字,但我认为写得最好的却是最前面的序《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序中,我看出来莫言的野心,但是落实到这本《檀香刑》,却是五脏具备,难成经典。

  这本书在封面介绍和后记中非常强调小说的结构和语言。但通篇看下来,结构和语言是有新颖之处,我也很好奇这样的语言翻译之后在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的眼中读起来是这么感受。但我认为所谓的叙述结构和融入民间声音这些噱头都无法弥补莫言在人物刻画和小说深度上的不足。我相信他自己也知道和他在序中提到的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真是云泥之别。

  很明显,这本书的人物刻画和事件冲突方式受到托尔斯泰的作品影响非常大(这一点从序中作者的态度也可以看出)。方法莫言是学了八分象,但是最重要的人物的刻画却是失败的。莫言自己也认为长篇小说里面的人物应该丰富,既可爱又可恨可怜,并且在读者读完之后的人生中不时回想起来觉得唏嘘和引人深思。但是《檀香刑》里面的人物却都是很单一和刻板化的。这一弊病真是不一而足,最明显的就是他在描写钱雄飞的时候,我想他真是把能描写一个美男子的所有词语都堆砌上了,给人非常不真实的感觉。我想问,如果他真的那么厉害,那刺杀袁世凯失败就真的是天意啰?当然我觉得不能要求一个作家把一篇长篇小说里面的每个人物都写得出彩,就连托尔斯泰的小说里也有一些主角让人不甚满意,但是《檀香刑》里面单薄的角色实在太多。细细想来,我认为写得最生动和合理的却是刽子手赵甲。其他人物譬如孙丙、钱丁和眉娘,读完之后却让我既不觉得可爱又不觉得可恨,只让我觉得流俗。

  其次,我认为《檀香刑》中大量的酷刑描写看似真实和触动人的感官,实际上只是一种与《电锯惊魂》一样的Torture Porn, 难等大雅之堂。有人可能觉得,莫言大篇幅的描写这些酷刑是为了表现文中德国人说的一句“中国什么都落后,但是刑罚是最先进的。中国人在这方面有特别的天才,让人忍受了最大痛苦死去,这是中国的艺术。”首先,我绝对不认为这些恐怖的刑罚是什么中国的艺术,如果靠这个去博取读者的眼球,我觉得是下品。再者,如果莫言想描写在腐朽体制下的人和法的扭曲,他在人(赵甲、慈禧和官员们)的心理和关系上面着力不够深,单纯过度描写恐怖的刑罚,只会让人觉得反胃。相比之下,我在五年后的现在还不时想起当时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时看到鞭打马的那一段的震撼。我并不觉得那是Torture Porn,我觉得那才是深刻。如果和描写同时期事件的鲁迅的《药》比,除了恶心程度之外,其他也都是不如的。

  但总的来说,《檀香刑》还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不过如果以最出色的文学来衡量的话,确实也有差距。我还没有读过莫言其他的作品,我觉他掌握长篇小说的技术和语言能力(其实我很想吐槽“脑袋掉了碗大个疤这句话”,全文至少说过十遍)是有的,能否成为一代文豪,还是要时间来检验。(不过至少完败春上春树是绝对的)

  《檀香刑》读后感(八):戏曲之鬼

  高密幸得莫言。不知道多少次、又多少次,总是这样想。在当代的戏曲艺术里,努力放宽标准才勉强称得上是“广为人知”的剧种都已经数不过两只手了,藏族、高甲戏这种宏大经典但偏僻的剧种都已经很难查阅到相关资料了,更不用提县市级别的地方剧种,说出来当地人都没几个知道的。莫言年轻的时候自己重新编写了由江湖艺人讲述的《檀香刑》茂腔剧本(约莫过去演出时就没有什么剧本。但这个剧本现在也找不到,似乎并没有流传开来),又把这个茂腔剧本重写成一本大书《檀香刑》。

  戏曲这种以行当脸谱化表现人物的形式就决定了它很难表现复杂的人物形象、剧情和情感,所以我也没法想象茂腔《檀香刑》的故事与此处的故事有多大的相似性。这个故事是很阴暗晦涩甚至凶残的,戏曲里似乎也少有悬疑恐怖的演出。但把戏曲糅杂在这本小说里,已经不能说是毫无违和感,我以为就是天才之作。

  莫言是我第一个非常喜欢(惊叹震惊于他天才的写作,而不是盲从文学上的评价与定论)的作家,《檀香刑》是我看的他的第一本书。很多人会在阅读的时候感到“恶心”,是那种实打实的恶心。小太监箍出眼珠子、腰斩大嘴库丁和钱雄飞凌迟一段,我都要合上书长叹一口气。但这本书我还是看了三遍。不是所有人都有本事让你感到这样恶心的。恐怖片我看得不多,但印象中现代的恐怖片总不如那些过往的传说更毛骨悚然。十七世纪血腥女伯爵,雷雨天气故宫红墙上闪过的匆匆而过的宫女与太监,这些亦真亦假的才是实打实的血腥感、恐惧感。中国古代以及近现代尚未完全改变的封建社会,本身就是压抑、阴暗、恐怖的。而戏曲,就是那个时候的主流艺术形式。所以檀香刑的故事,只有放在这种形式、或这种形式主义里讲,才能淋漓尽致的发挥出它的恐怖,和恶心。

  这本书除了讲述是非线性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画面都会让人在时间里穿梭跳跃。德国兵在胶东建铁路是近现代居中的位置,孙眉娘的脾性和一双大脚会把人往后拉一拉,茂腔唱腔一出韵脚一压,又会把人往前拉一拉。时间轴上的魔幻,还在于故事的开头就是结尾,结尾就是开头。全书开篇《眉娘浪语》第一句:“那天早晨,俺公爹赵甲做梦也想不到再过七天他就要死在俺手里,死得胜过一条忠于职守的老狗。俺也想不到,一个女流之辈俺竟然能够手持利刃杀了自己的公爹。俺更想不到,这个半年前仿佛从天而降的公爹,竟然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侩子手。”这句话里就有了三个时间点。说这句话时的孙眉娘,就是结尾时杀了赵甲落魄跑掉的那个孙眉娘,这是第一个时间点;出现这句话的时间,是孙丙被抓进大牢,尚未商定檀香刑的时候;回忆的是半年前“自己”想不到公爹是个侩子手,这是第三个时间点。不由得想起了《百年孤独》的开头:“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马孔多是一个二十户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芦苇盖成的屋子沿河岸排开。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床里的卵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到的时候尚需用手指指点点。”多年以后,那个下午,世界新生伊始。很像,却并不是抄袭或照搬,都是脑袋里想法的真实记录。非常棒的开头。

  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是根植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这种“根植”,阿来、余华、陈忠实都做得不如他彻底和真诚。在第八章《神坛》里,被屠家的孙丙从昏厥中清醒过来。“他睁开眼睛……从这一时刻开始,他的耳朵里,就响起了急急如烽火的锣鼓声,宛如一场即将开幕的猫腔大戏的前奏,然后便是唢呐和喇叭的悲凉长鸣,引导出一把猫琴的连绵不断循环往复的演奏。……柳丝在清风中飘拂着,恰似他当年的潇洒胡须。——俺俺俺倒提着枣木棍~~怀揣着雪刃刀~~行一步哭号啕~~一走两步怒火烧~~俺俺俺疾走着羊肠小道恨路遥——……他拄着那根给他带来了灾难的枣木棍子,踉踉跄跄地走出了柳树林子——俺俺俺好比失群的孤雁,俺好比虎落在平川,龙困在浅滩——”他活在戏里,枣木棍子像是单枪,踉跄在二月刚开冻的河水里,无能为力地搏杀。这一段抄得长了,但写的真好。这是中国本土的魔幻,当念出那些合辙押韵的唱词,这个落魄的老戏子身上就平添了几分侠义。在戏曲学院念书,关于戏曲的革新和戏曲元素的杂用之作看了不少,可能想到的、未辱没了前人被成为瞎搞的,也就是黄彦卓导演的话剧《一夜一生》、贾樟柯导演的电影《天注定》和这本小说《檀香刑》。

  关于茂腔的起源,能查到的较为具体的说法是这样的:大约在清道光年间,山东部分地区大旱,寸草不生,百姓饥寒交迫,四处逃荒要饭。一周姓父女二人相依为命,以卖唱为生。当时年仅15岁的女儿长得聪明伶俐,能歌善舞,常在街头边敲鼓边舞边唱。其父虽然身残,但仍拄着拐杖,敲着梆子,嘴里还不停地“哦嗬俺、哦嗬俺”地配合女儿演唱,人们就把这种唱腔称作“周姑子调”。父女二人要饭到哪里,就演唱到哪里,每到一地都深受观众欢迎。从此,“周姑子调”即在民间流传开来。大约到清咸丰十年(1860年)前后,苏北艺人“老满洲”(姓名不详)因生活所迫,由苏北迁入山东莒县、诸城一带,她唱的肘鼓与莒县、诸城等地的艺人不一样,因此人们称莒县、诸城等地的为“本地肘鼓”,简称本肘鼓。老满洲与当地的肘鼓艺人世家结亲,在莒县、诸城一带组班演唱。在演唱实践中,将“本肘鼓”的曲调与南路“肘鼓子”,即现在的柳琴戏、泗州戏、淮海戏等曲调相融汇,又增加了丝弦乐器伴奏,使女腔尾声翻高8度,称之为“打冒”,因而改称“冒肘鼓”。后为讨吉利,“冒”改成了茂盛的“茂”。因演唱需要用腔,所以就又由“茂肘鼓”改成“茂腔”。这与书中所讲的“猫腔”似乎并不是一段历史,但高密的“猫腔”应是“茂腔”无疑。也许孙丙的故事真实存在过,茂腔也真实存在着,但这两者的一段关系却为写作者杜撰而出的。或许这是茂腔来源传说中的一个,又或许这只是茂腔中的一出戏,一个故事。但无论如何,这一本写高密、写茂腔的书。像茂腔这样的小剧种,现存的还有很多,但还在演出的、还为人所知的、就屈指可数了。不是所有剧种都有福分如茂腔,有这样一本书,讲它的故事。

  《檀香刑》读后感(九):何为低俗与优雅

  以前就有耳闻莫言的书有关性的描写不少。性一直以来在中国也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存在。没有读过莫言的书,檀香刑是第一本。一,里面眉娘与知县的故事明明写的比较露骨,但我读时竟几乎感觉不到这是性描写。性本身就很美,莫言笔下的性更是带些调皮,带些袒露,带些自然和明亮。

  性是很难写的部分,写来写去都离不开低俗的评论。而檀香刑,我认为把它写活了。

  当然檀香刑完全不是围绕性而写的小说。读完它我感受到了莫言在序里所说的,什么是小说里每个人物都该有灵魂,而不是为了衬托主角而强加上去的摆设。

  在这本书里,合上书闭眼,眼前是风韵极佳为爱痴狂又有肝胆的眉娘,她的身边立着美须美目的知县含情脉脉的望着她。而知县身后是面目黑丑,却大家闺秀的知县夫人,眼神里夹杂着怨恨和无奈还有对夫君的容忍。孙丙钉在升天台上,低垂着头颅嗓间辗转出曲调悠长的猫腔戏。袁世凯横肥土脸的和德国鬼子坐在边上欣赏着。赵甲浑身散发着地狱的气息手持刑具一丝不苟的注视着孙丙。而小甲手里一只狗腿痴痴地望着眉娘。小桃红拉着一双儿女的手泪眼涟涟的为孙丙送行,再过几天他们就能重归一处。

  还有太多太多的人,从乞丐朱八小山到每个乡绅。只出现过一次的为孙丙续命的内外科医生,都能让人回味起来。他们的形象和灵魂都能在几言几语中勾勒出来。

  读这本小说,只能用很过瘾来形容。

  书中虽尽是残酷和悲痛。虽在大局势下有着无能为力的绝望。但正因有绝望才有希望的苗子。当孙丙被钉在台上,他的血唤醒了多少人的灵魂?知县至少是一个,他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懦弱和自私都是真的,一切都是真的。所以人才是活的。

  有太多细节想拿出来说。脑子里跳来跳去所有细节都雀雀欲上。就也无从可说。

  这本书很好,值得一读再读。

  《檀香刑》读后感(十):时代的绝唱

  跟随着近几年的“莫言热”,读了几本莫言的书,没有失望,很合胃口。总体来讲,莫言的小说,具有很强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语言切近生活,以小人物讲大故事。那么,先就从《檀香刑》开始说说吧。

  从书名来看,不明所以,檀香是当今人们普遍喜欢追捧的,怎么会与“刑”结合在一块呢。翻开目录,凤头、猪肚、豹尾三部,让人不禁产生联想;而第一章便是媚娘浪语,不免带有情色的味道。凤头部的四个章节的题目,就已经交代出了故事的几个主人公,当然这里缺少了孙丙;整个故事就在媚娘与她的三个爹(亲爹、公爹、干爹)和她的男人之间展开。

  孙媚娘,故事的开篇便以媚娘的口吻展开,读过《百年孤独》的人应该能感觉到,两本书的第一句话其实非常相似,或许这就暗示了本书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媚娘浪语中的媚娘,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浪荡不羁、风情万种、勾引男人、与传统礼教格格不入的一个女子,而且时不时话语粗俗,很有一副乡野浪女的味道。然而纵观全书,媚娘的完整形象一点点浮出水面,由刚开始的“情色”到可爱、可敬、可怜;媚娘无疑是本书中最具有真性情的人,她虽然不懂的国家危亡、民族大义这些大道理,可她懂得她真正心里想要的是什么,她懂得她真正爱的人是谁,她为了心中的爱,甘愿付出所有;她的真性情和她未裹足的大脚,无疑是对封建礼教的挑战。故事的结尾,媚娘是最可怜的,当她的至亲一一为了心中的“大义”慷慨赴死时,她只有孤独的活着,或许是疯癫了,更或许是为了她深沉的爱。

  赵甲,大清王朝最为出色的刽子手,“有道是行行出状元,赵甲,我看你就是这行里的状元”,慈禧太后的这番话,对于他来说简直是上天的恩赐,是对他这个连下九流的入不了的低贱的人的最大的认可。赵甲的一生,可以说兢兢业业,全都奉献给了大清王朝的法度,他代表着清帝国的严酷统治。书中,对于赵甲的执刑,有过几次描写,第一次是作为协助者,使用“阎王闩”处置一名小太监;第二次是凌迟钱雄飞,这一场也最为“精彩”;第三次是处斩戊戌六君子;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则是檀香刑。对于赵甲人物的刻画,是立体的、全面的。他作为刽子手来讲,无疑是最为敬业的,在朝廷的法度面前,没有任何私心,就像他说的,脸上涂上了鸡血,走上刑场,自己就已经不是自己了;而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他也是有感情的,他知道官场的复杂,他懂的人要知恩图报,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卑微,常常以猪狗自喻;他又是变态的,他的变态源于他对于刽子手这个职业的高度认同,当一个人,把杀人作为一种艺术式的工作,每一个步骤都细细操作,享受于整个过程的完美时,这个人就已经变态了。

  钱丁,帝国的士族阶层,有很远大的政治抱负,想要做一个真正的地方父母官,治出一个“太平盛世”,然而这一切都抵不过历史的巨轮。清帝国摇摇欲坠,钱丁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敌得过帝国的衰败。钱丁的内心是矛盾的,他为了减少百姓的伤亡,多次只身入险,连夜骑马狂奔,为民伸冤,他想让高密县的百姓安居乐业,他也爱民如子;但他也具有士族阶级的普遍缺陷,他渴望讨得上司的欢心,平步青云,在仕途与百姓中,他摇摆不定;他知道与民女苟且不对,他知道自己的发妻乃曾国藩的外孙女,但他依旧抵挡不了孙媚娘的魅力。钱丁也是可怜的,当他最后真正看清了袁世凯的面目,当他明白了清王朝的覆灭已是必然,当他的发妻自尽殉国,他真的是绝望了,绝望到内心已无任何矛盾和犹豫,他要释放生命的最后一点光彩,他要让孙丙脱离苦难,他要慷慨赴死。

  孙丙,猫腔这一地方小戏种的继承人,是广大中国底层民众的代表,他个性鲜明,走南闯北,为人豪爽也风流成性,敢于抗争,也有英雄气概。与钱知县的斗须,便是他个性的一个写照。而也因为这次斗须,孙丙的命运就此改写。面对妻子受辱,他奋起反击,当妻子与镇民惨遭屠杀后,他揭竿而起,率领当地民众反抗列强的侵略,成为当地农民军的领袖。他无疑是有革命精神的,但是这种革命是小众的,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他始终逃脱不掉农民起义中这一阶级劣根性;然而燎原之火,就是从这星星一点开始。

  赵小甲,半傻半不傻,傻言傻语倒让本书增添了几分活泼。正是小甲对于“虎须”的执着,增添了本书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小甲仿佛是面镜子,照出了人性的本色。在那样的一个时代,谁又能说小甲的这种“傻”有什么不好呢。

  猫腔,地方小戏种,作者在文中恰到好处的引用,让本书更加生活化、乡土化也更加的悲壮。尤其是在孙丙受檀香刑的过程中,那一场悲壮的猫腔大戏,将那个时代的悲哀推向了顶峰,深深震撼读者的心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